7Starlake 喜門史塔雷克與許毓仁立委國會辦公室在 9 月 27 日舉辦「無人駕駛、全球共享」產業論壇。邀請民間產、學界研究發展與關心無人車領域的團體與會,針對自動駕駛車輛的法規、研發與應用發展等議題進行討論。會中,許毓仁委員宣布將於立法院本會期提出《自動駕駛車輛測試管理條例草案》,透過立法來加速臺灣自動駕駛領域研發的進度。
許毓仁委員指出,自駕車擁有 15 兆美元的龐大商機,在中、美、歐甚至日本、新加坡等國皆由政府編列預算與制定政策,以投入自駕車產業龐大的市場時。臺灣雖有技術與人才,但受限於法規,遲遲無法成為市場要角,同時會造成 3 大問題:法規不承認、責任不明確、部會不同步。
許毓仁委員同時也表示,將成立「無人車暨智慧交通發展聯盟」,將藉由交通方式的改良,節省時間,並提高行動不便者與偏鄉居民生活便利性,也可創造新的產業生態系。
而《自動駕駛車輛測試管理條例草案》中,將承認自駕車法律地位,並設定主管機關,釐清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角色,授權其擬定測試辦法等,同時訂定安全機制、保險與賠償責任。期望以立法帶動創新,並期待行政院也能提出不同版本草案,加速立法時程。與會的立法委員姚文智也高度肯定自動駕駛車輛的發展,同為立委,許毓仁期許自己與姚文智成為自動駕駛車輛發展路上,移開絆腳石的代表。
EZ10 自駕巴士已在澳洲一般道路掛牌測試
論壇也邀請了多位產、學界專家上台分享自駕車經驗。與 7Starlake 共同研發 EZ10 自駕小巴的 Easymile,其亞太區主管 Simon Pearce 分享 EZ10 在不同城市的運行測試狀況,包含在杜拜、赫爾辛基新加坡與千葉等地。在澳洲達爾文,EZ10 甚至在測試期間掛牌在一般道路行駛,並成為短程接駁的交通選項之一。
「自動駕駛感知次系統」為臺灣發展自駕產業利基點
工研院資通所闕志克所長則在發言中表示,有鑑於車輛控制、決策等其他兩大自駕車次系統多由傳統車廠主導研發,臺灣自駕車研發與產業佈局策略,可以以自動駕駛感知次系統為優先開發主軸。感知次系統包含感測分析硬體、影像辨識、事件推理等,例如 LiDAR、多功能影像 ADAS、DNN 影像辨識技術,皆是臺灣在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的利基點。且資通訊、晶片、車電等產業供應鏈完備,補足軟體技術與軟硬體整合能力後,可望製造出具國際競爭力的產品。
闕所長同時也宣布,目前以有宏碁、光寶、華創、福華、朋程等 15 家以上廠商,參與「自動駕駛感知次系統產業合作夥伴計畫」,目標將於 2021 年完成 7 項產品級自駕技術;2025 年時達到自動駕駛次系統市佔 10%。
而在座談中,臺北市何志偉議員與許毓仁委員皆詢問臺灣自駕車發展最有力的利基點為何?是製造整車、或是製造部件,抑或是代工?針對此問題,經濟部技術處羅達生處長則是表示,製造整車需動用到國家級的資源,對於臺灣來說效益並不高。不過羅處長贊同次系統的研發為臺灣的優勢之一,未來可望在自駕車汽車電子部分分一杯羹。此外,特定場域的自駕車如高爾夫球車、長者的交通車等,都是可以挑戰的市場。
臺灣在自動駕駛領域屬後發者,可持續吸取各國的經驗
7Starlake 丁彥允總經理在另一場主題為產業趨勢的座談會中,和 LiDAR 廠商 Velodyne 亞洲區總監翁煒、RATP 巴黎地鐵交通發展亞洲有限公司資深產品經理 Pablo Romero 對談。表示電動自駕巴士為開啟智慧城市的金鑰,但臺灣在這一塊發展似乎慢了些。他透露,7Starlake 的 EZ10 除了先前在高雄市、臺北市亮相外,未來更將在彰化縣田中鎮高鐵特定區亮相,成為高鐵彰化站與臺鐵田中站間接駁方案之一。
而 Velodyne 翁總監與 RATP Pablo Romero 則分別分享中國、香港,以及法國、英國的自駕巴士經驗。翁煒表示,臺灣在自動駕駛發展慢人一步,是因為搜集資料的速度不夠快與多。若是未來能有較不受限制的測試環境,雖身為後發者,但仍有機會佔有一席之地。同時,兩人也不約而同表示,臺灣身為後發者的優勢之一,就是可以吸取各國的經驗,不用再走重複的道路。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