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 在 2024 年 4 月中時於中國發表了全新的電動子品牌「燁」,同時也搭載了品牌新設計的純電廠徽。而在「燁」系列的產品推出規劃中,首發車款為雙生車型的 S7 與 P7,分別是由東風本田與廣汽本田來推出,兩款車也都於當地正式上市,至於緊接在 S7 與 P7 的車款,便是定位在轎跑的 GT,先前也已概念車的身份亮相,如今在 2025 的上海車展中,Honda 也預告 GT 將正式發表,同時原廠還透露會有 F1 車手作為駕駛來登場。

Honda 在 2024 年 4 月中時於中國發表了全新的電動子品牌「燁」,同時也搭載了品牌新設計的純電廠徽。而在「燁」系列的產品推出規劃中,首發車款為雙生車型的 S7 與 P7,分別是由東風本田與廣汽本田來推出,兩款車也都於當地正式上市。
Honda 在 2024 年 4 月中時於中國發表了全新的電動子品牌「燁」,首發車款為雙生車型的 S7 與 P7。至於緊接在 S7 與 P7 的車款,便是定位在轎跑的 GT,先前也已概念車的身份亮相,如今在 2025 的上海車展中,Honda 也預告 GT 將正式發表。

品牌新系列第 2 款車型,強調運動化跑格韻味

「燁」系列首款產品是為跑旅車型的 S7 和 P7,在 3 月份時東風本田的 S7 率先上市,而廣汽本田的 P7 也在近期開賣,也宣告「燁」系列的產品布局已正式展開,如今該系列的第 2 款車型、也就是 GT 即將迎來首發,不過 Honda 並未透露太多關於 GT 的詳細訊息,僅提到該款車型將 Honda 傳承至今的運動基因,與先進的智能化技術深度融合,把 Honda 的駕趣和舒享體驗推向更高境界,並且藉由 F1 車手作為駕駛,喚醒 Honda「燁」GT 賽車基因。而究竟量產版車型會有哪些更動,屆時也還有待上海車展時來揭曉。

Honda 並未透露太多關於 GT 的詳細訊息,僅提到該款車型將 Honda 傳承至今的運動基因,與先進的智能化技術深度融合,將 Honda 的駕趣和舒享體驗推向更高境界,並且藉由 F1 車手作為駕駛,喚醒 Honda「燁」GT 賽車基因。

就以 GT 的概念車來看,車輛也和 S7 和 P7 的設計風格相當類似,銳利的線條可說是目前「燁」系列產品特色之一,其車頭不管是前蓋還是燈組,具張力性的勾勒更顯運動感以及科技氛圍;而較為低趴風格也凸顯出原廠所要強調 GT 的運動基因,足下大尺寸的刀削式輪圈也相當具辨識度。GT 概念車擁有隱藏式手把、數位後視鏡等設計,至於車尾的燈組樣貌也很具侵略性,更是彰顯 GT 的獨特氣息。

就以 GT 的概念車來看,車輛也和 S7 和 P7 的設計風格相當類似,銳利的線條可說是目前「燁」系列產品特色之一,其車頭不管是前蓋還是燈組,具張力性的勾勒更顯運動感以及科技氛圍,而較為低趴風格也凸顯出原廠所要強調 GT 的運動基因。

走進車內,GT 概念車的設計非常前衛,原廠強調採用「賽車駕駛艙」的設計,以此提升運動氛圍、激發駕駛激情,非真圓式的方向盤搭配上前方細緻的數位儀表,至於中控臺上有著大面積的資訊娛樂螢幕,甚至是副駕駛座前方也有一個螢幕,不過這些設計究竟在最後量產車型登場時,會保留哪些、或是調整了哪裡都還有待正式發表時才能揭曉。

走進車內,GT 概念車的設計非常的前衛,原廠強調採用「賽車駕駛艙」的設計,以此提升運動氛圍、激發駕駛激情,非真圓式的方向盤搭配上前方細緻的數位儀表,至於中控臺上有著大面積的資訊娛樂螢幕,甚至是副駕駛座前方也有一個螢幕。
廣  告

關於動力表現部分,若參考 S7 與 P7 的設定,兩款車型皆有後驅單馬達與四驅雙馬達的配置,前者具備 200kW ( 約 272 匹馬力 ) 的最大輸出與 42.8 公斤米扭力,後者則在前軸增加了一具能輸出 150kW ( 約 204 匹馬力 ) 、35.7 公斤米扭力的馬達;電氣規格方面,車輛皆是採用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離子電池 ( 官方資料所示 S7 電池容量為 89.8kWh、P7 為 90kWh ) ,而 GT 的動力表現與電氣性能是否會延續 S7 和 P7 設定,同樣也有待發表時來得知。

參考 S7 與 P7 的設定,兩款車型皆有後驅單馬達與四驅雙馬達的配置,前者具備 200kW 的最大輸出與 42.8 公斤米扭力,後者則在前軸增加了一具能輸出 150kW、35.7 公斤米扭力的馬達;電氣規格方面,車輛皆是採用三元鋰離子電池。

Honda 在 2025 上海車展不只會帶來 GT,原廠表示 Oracle Red Bull Racing RB21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賽車也將會亮相,另外 Honda 旗下涵蓋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等眾多車款也將會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