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 在 4 月中旬時於中國帶來全新電動子品牌「燁」,其率先使用了全新純電廠徽,而該系列首發產品也包含東風本田 S7、廣汽本田 P7,以及概念車 GT,而在 1 個月後的 2024 年事業經營記者會中,Honda 也宣布 S7 會在今年底來上市,P7 則會到 2025 年才開賣。就在近期中國工信部揭露了 S7 尺碼及動力規格,在此同時東風本田也在官方微博上釋出一系列的原廠照,從工信部資料來看,S7 車長超過 4.7 米,軸距更是逾 2.9 米,同時更具備雙馬達四驅設定,前後馬達綜效擁有 350kW ( 約 470 匹馬力 ) 的輸出功率。

Honda 在 4 月中旬時於中國帶來全新電動子品牌「燁」,而就在近期中國工信部揭露了 S7 尺碼及動力規格,從工信部資料來看,S7 車長超過 4.7 米,軸距更是逾 2.9 米,同時更具備雙馬達四驅設定,前後馬達綜效擁有約 470 匹馬力。

「燁」系列產品動力更加強悍,軸距表現更為出色

就以先前 Honda 中國子品牌的 e:N 系列,不管是車格較小、有著「電動 HR-V」之名的 e:NP1/e:NS1,或是尺碼放大、具跑旅氣息的 e:NP2/e:NS2,其車型的動力配置都為前驅單馬達設定,最大輸出功率為 150kW ( 約 201 匹馬力 ) ,並未有雙馬達四驅配置,而如今在「燁」系列的車款上動力表現將大幅強化。

從中國工信部資料得知,S7 預計會有單馬達後驅以及雙馬達四驅的設定,也呼應到 Architecture W 平臺架構的配置,後驅車型最大輸出功率來到 200kW ( 約 268 匹馬力 ) ,四驅車型在前軸增加 150kW ( 約 201 匹馬力 ) 的馬達,使綜效輸出功率來到 350kW ( 約 470 匹馬力 ) ,其動力表現上也明顯優於 e:N 系列的車款,最高車速則設定在時速 180 公里。

S7 後驅車型最大輸出功率來到 200kW ( 約 268 匹馬力 ) ,四驅車型在前軸增加 150kW ( 約 201 匹馬力 ) 的馬達,使綜效輸出功率來到 350kW ( 約 470 匹馬力 ) ,其動力表現上也明顯優於 e:N 系列的車款,最高車速則設定在時速 180 公里。

「燁」系列所使用的 Architecture W 平臺架構,搭載高功率驅動馬達和一體化壓鑄全鋁外殼的大容量、高密度電池,同時採用特別設計的分體隔離式電池冷卻系統,避免碰撞時液體洩露導致電池短路;並且該架構供單馬達後輪驅動和雙馬達四輪驅動兩種設定,其中,單馬達依靠高功率後驅配置實現前後 50:50 的重量分配,雙馬達四驅依靠前後兩組高功率驅動馬達,搭配電子懸吊,並根據不同路況和駕駛需求,精準分配前後輪動力,底盤採用具有高設定自由度的前雙 A 臂、後五連桿的懸吊形式。

Architecture W 平臺架構供單馬達後輪驅動和雙馬達四輪驅動兩種設定,單馬達依靠高功率後驅配置實現前後 50:50 的重量分配,雙馬達四驅依靠前後兩組高功率驅動馬達,搭配電子懸吊,並根據不同路況和駕駛需求,精準分配前後輪動力。
廣  告

除了動力大幅升級外,另外 1 個亮點便是尺碼的部分,從工信部提供的資料來看,S7 長寬高為 4,750mm×1,930mm×1,625mm,若相比東風本田自家的 e:NS2 的話,車長少了 38mm、寬和高則是增加 92mm 與 55mm,不過在軸距的部分,S7 的表現來到 2,930mm,遠勝過 e:NS2 的 2,735mm,在軸距放大了近 200mm 之下,藉此也能帶來更佳的車室空間,同時足下輪胎採用 265/45R21 規格,尺寸也較 e:NS2 的 225/50R18 還來得大。不過雖然得知 S7 的尺碼及初步動力規格,但關於電池容量及續航里程方面目前皆尚未得知,僅確認是採用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離子電池。

S7 長寬高為 4,750mm×1,930mm×1,625mm,軸距的表現來到 2,930mm,遠勝過 e:NS2 的 2,735mm,在軸距放大了近 200mm 之下,藉此也能帶來更佳的車室空間,足下輪胎採用 265/45R21 規格。
S7 長寬高相比東風本田自家的 e:NS2,車長少了 38mm、寬和高則是增加 92mm 與 55mm。

隨著 S7 的尺碼及動力規格揭露,基本上也間接透露廣汽本田 P7 的設定,另外就是即將在 2025 年量產的 GT Concept,同樣也是採用 Architecture W 平臺架構,這 3 款車型也是該系列最先推出的產品;同時原廠也強調,到了 2027 年在中國當地會有 10 款電動車,至 2035 年時純電車銷售佔比會達到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