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能源總署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公佈「Global EV Outlook 2025」系列文章,其中針對電動車電池內容的章節中提到,2024 年全球鋰電池組的價格下跌 20%,創下自 2017 年以來的最大跌幅,意即電動車生產成本有望持續降低,顯示全球電動車與電池產業在普及、發展速度方面已邁入全新階段。

國際能源總署 (IEA) 公佈「Global EV Outlook 2025」系列文章,其中針對電動車電池內容的章節中提到,2024 年全球鋰電池組的價格下跌 20%,創下自 2017 年以來的最大跌幅。
全球鋰電池組價格下跌,意即電動車生產成本有望持續降低,顯示全球電動車與電池產業在普及、發展速度方面已邁入全新階段。

電動車年銷成長 25%,預估 2030 年電池需求量將超過 3 TWh

IEA 表示,電動車年度銷量成長 25%,在發展普及的基礎下,銷量成長連帶提升能源領域的電池需求達 1 TWh,電動車電池的需求成長更超過 950 GWh,較 2023 年成長達 25%,更預告 2030 年電動車電池需求將超過 3 TWh。而全球鋰電池組價格下跌,主要受到產能提升、供應過剩,使礦業公司競爭更為激烈。

IEA 表示,電動車年度銷量成長 25%,在發展普及的基礎下,銷量成長連帶提升能源領域的電池需求達 1 TWh,電動車電池的需求成長更超過 950 GWh。

2024 年鋰需求量較 2015 年增 6 倍,「供過於求」價格仍跌近 20%

IEA 預估在未來幾年內,鋰「供過於求」的情勢將持續,下跌後的低價,將抑制未來市場投資的發展性,關鍵礦產價格低迷,以及中國等特定市場市場競爭之下,將壓縮電池利潤,以關鍵原料鋰為例,2024 年市場的鋰需求達到 2015 年的 6 倍,但是鋰的價格仍在 2024 年下跌近 20%。

IEA 預估在未來幾年內,鋰「供過於求」的情勢將持續,下跌後的低價,將抑制未來市場投資的發展性,2024 年市場的鋰需求達到 2015 年的 6 倍,但是鋰的價格仍在 2024 年下跌近 20%。

中國市場價格降幅最高,需求成長超越 30%

隨然全球市場鋰電池組價格均迎來下降,但是不同地區的降幅存在落差,IEA 提出的 2024 年數據顯示,中國市場價格降幅最高,達到 30%,至於歐洲及美國則落在 10%~15%。2024 年度電池需求方面,中國市場成長超過 30%,美國與歐洲地區的需求持平,約落在 20%。

IEA 提出的 2024 年數據顯示,中國市場價格降幅最高,達到 30%,至於歐洲及美國則落在 10%~15%。2024 年度電池需求方面,中國市場成長超過 30%。

IEA 點名電動商用車/卡車電池需求增,佔全球需求約 3%

若以車種進行劃分,IEA 特別提到在電動商用車/卡車部分,電池的需成長超過 75%,達全球電動車電池需求的近 3%,其中歐洲地區的成長幅度為 25%,更佔據全球總量的 10%。IEA 預估,電動商用車/卡車的需求在 2030 年將成長 2 倍,達 8%以上。

IEA 提到在電動商用車/卡車部分,電池的需成長超過 75%,達全球電動車電池需求的近 3%,其中歐洲地區的成長幅度為 25%,更佔據全球總量的 10%。

PHEV 電池單位成本較 BEV 更高?

IEA 除了列出 LFP 磷酸鐵鋰電池、NMC 鎳鈷錳酸鋰電池在電動車應用上、使用地區及成本花費上的差異,值得關注的是,IEA 指出在電池組每度電價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款 (PHEV) 相較純電動車款 (BEV) 的費用增加 3 倍,主要受到體積更小、功率需求更高、搭配燃油引擎更複雜的設計等因素影響。

IEA 指出在電池組每度電價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款 (PHEV) 相較純電動車款 (BEV) 的費用增加 3 倍,主要受到體積更小、功率需求更高、搭配燃油引擎更複雜的設計等因素影響。

LFP 電池牽動電動車市場,Tesla 佔需求大宗

IEA 表示,在電動車款中佔有相當影響力的 LFP 磷酸鐵鋰電池,目前仍由中國在技術、普及層面取得領先優勢,在東南亞、巴西、印度等地區的滲透率達 50%,美國、歐洲地區用來打造電動車的 LFP 電池,大部分也來自中國。IEA 數據顯示,Tesla 與 LFP 電池應用息息相關,美國生產搭載 LFP 電池的電動車之中,約 85%為 Tesla 車款 ; 而歐洲地區約 60%的 LFP 電池從中國進口,使用在 Tesla 車款上的比例更佔 50%。

IEA 表示,在電動車款中佔有相當影響力的 LFP 磷酸鐵鋰電池,目前仍由中國在技術、普及層面取得領先優勢,在東南亞、巴西、印度等地區的滲透率達 50%。
IEA 數據顯示,Tesla 與 LFP 電池應用息息相關,美國生產搭載 LFP 電池的電動車之中,約 85%為 Tesla 車款 ; 而歐洲地區約 60%的 LFP 電池從中國進口,使用在 Tesla 車款上的比例更佔 50%。

歐洲車廠攜手電池大廠,LFP 電池成為降低成本途徑

除了 Tesla 之外,IEA 也提到,近期歐洲汽車品牌逐漸青睞為旗下電動車款搭載 LFP 電池,成為主要降低生產成本的途徑,也持續增加供應電池的數量 ; IEA 以 Stellantis 集團為例,透過攜手電池大廠 CATL 寧德時代,於西班牙打造年產量達 50 GWh 的合資電池工廠,將能協助歐洲汽車品牌及產業,降低生產成本,進而提升市場競爭力。

IEA 提到,近期歐洲汽車品牌逐漸青睞為旗下電動車款搭載 LFP 電池,成為主要降低生產成本的途徑,也持續增加供應電池的數量。
IEA 以 Stellantis 集團為例,透過攜手電池大廠 CATL 寧德時代,於西班牙打造年產量達 50 GWh 的合資電池工廠,將能協助歐洲汽車品牌及產業,降低生產成本,進而提升市場競爭力。

IEA 示警 2030 年電池原料出現短缺?價格反噬值得後續關注

電池供應鏈在特定地區、企業資源集中下,可能導致市場扭曲,增加發展風險,IEA 預測可能在 2030 年會導致鋰、鎳等相關原料出現供應短缺的情勢,後續供應若不足且出現缺口,將連帶價格出現反噬,雖然對於礦業有利,但是對於電池、電動車製造商,甚至是終端消費者而言,將造成不利。

電池供應鏈在特定地區、企業資源集中下,可能導致市場扭曲,增加發展風險,IEA 預測可能在 2030 年會導致鋰、鎳等相關原料出現供應短缺的情勢。
電池供應若出現缺口,將連帶價格出現反噬,雖然對於礦業有利,但是對於電池、電動車製造商,甚至是終端消費者而言,將造成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