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16 日,由大都會客運提供服務的臺北市 262 路線公車,行經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時,發生車輛異常,該輛由華德動能 (RAC) 生產的電動公車在儀表板出現紅色警示燈、靠邊停駛後,產生冒煙、起火燃燒的情形,所幸包含駕駛、乘客等均即時逃生,事件並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是由於該事件為臺北市電動公車首起火燒車,因此受到相關單位與社會高度關注。

2025 年 6 月 16 日大都會客運的臺北市 262 路線公車發生起火燃燒,由於該事件為臺北市電動公車首起火燒車,因此受到相關單位與社會高度關注。

大都會客運同批 20 輛電動公車已停派,柴油公車調度不影響營運

由大都會客運官網資訊顯示,該電動低底盤公車由華德動能科技 (RAC) 生產,出廠年份為 2021 年,形式為 RAC-700-ELCB-2800,主要營運市區公車路線,採用水冷式同步磁阻輔助型永磁電機,日本製 AESC 三元鋰電池容量為 282 kWh,馬力則為 253 匹。

現階段由大都會客運引進的同批 20 輛電動公車已停派,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要求需確認安全無虞,才能重新上路。大都會客運將調度柴油公車進行路線支援,確保民眾搭乘與營運路線將不受影響。

大都會客運官網資訊顯示,該電動低底盤公車由華德動能科技 (RAC) 生產,出廠年份為 2021 年,形式為 RAC-700-ELCB-2800,採用日本製 AESC 三元鋰電池,容量為 282 kWh。
由大都會客運引進的同批 20 輛電動公車已停派,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要求需確認安全無虞,才能重新上路。大都會客運將調度柴油公車進行路線支援,確保民眾搭乘與營運路線將不受影響。

北市公共運輸處:已導入 858 輛電動公車,同款 114 輛已進行檢測

據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目前全臺北市共有約 3,500 輛公車,其中配合政府 2030 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已導入 858 輛電動公車,接下來將進行車輛總體健。包含本次大都會客運、其他客運業者採用的同款電動公車 114 輛,已請相關業者進行檢測,其中 2 輛檢測後出現異常訊號,已要求公車業者預防性停止派車。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目前臺北市已導入 858 輛電動公車,接下來將進行車輛總體健。包含本次大都會客運、其他客運業者採用的同款電動公車 114 輛,已請相關業者進行檢測,其中 2 輛檢測後出現異常訊號,已要求公車業者預防性停止派車。

而本次事件中起火的車輛,現階段已移至大都會客運內湖廠站,包含消防單位、交通部公路局、ARTC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VSCC 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華德動能等,均到場協助進行車輛與事故原因確認。

本次事件中起火的車輛,已移至大都會客運內湖廠站,包含消防單位、交通部公路局、ARTC、VSCC、臺北市公共運輸處等,均到場協助進行車輛與事故原因確認。

華德動能:對公司無重大財務影響,仍採取緊急對應及做出防患措施

成立於 2005 年的華德動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電動巴士、電動商用車輛整體規劃、製造,以及電動車輛零組件生產業務為主。國內特定媒體報導指出,華德動能股價跌幅達 10%,但是華德動能表示,旗下出廠之車輛,均投保產品責任險,因此對公司無重大財務影響,不過公司將會採取緊急對應及做出防患措施。

成立於 2005 年的華德動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電動巴士、電動商用車輛整體規劃、製造,以及電動車輛零組件生產業務為主。
國內特定媒體報導指出,華德動能股價跌幅達 10%,但是華德動能表示,旗下出廠之車輛,均投保產品責任險,因此對公司無重大財務影響,不過公司將會採取緊急對應及做出防患措施。

配合中央政府政策持續推動電動公車,運安會事件調查將持續關注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提到,在公共運輸方面,電動公車將持續配合中央政府政策,確認合格車款在安全無虞的條件下繼續推動、持續引進。關於本次大都會客運電動公車起火事件,相關單位包含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 (運安會) 仍持續調查、檢測肇事原因中 ; 後續事件發展,U-CAR 也將持續為讀者追蹤報導。

相關單位包含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 (運安會) 仍持續調查、檢測肇事原因中 ; 後續事件發展,U-CAR 也將持續為讀者追蹤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