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ouch

2005/12/19

註冊日期

6

累計好評

106

發文總數

101

雖然網路上得到的共用底盤消息是K12、 CLIO 3<br>但是這幾個底盤有些差異,<br>像K12 MARCH軸距只有2430mm<br>CLIO 3軸距稍長有2575mm<br>Tiida軸距更長有2600mm<br>像共用底盤一般說法不是都是軸距尺寸會很接近,<br>像去年的zinger號稱用challenger底盤,<br>軸距差異只有5mm。<br>這3款車的軸距尺寸差異最大達170mm,<br>說它們全是B型平臺(底盤),<br>覺得有些疑問?<br>
回應 triton (triton) 所寫
如果要隨時注意行車距離與速度, 這點就不會讓駕駛人睡著....<br><br>望著幾無盡頭的隧道, 想到12年的工程換成讓用路人12分鐘通過, 望大家行駛在雪山隧道中時, 都能懷著謙卑與尊敬。
<br><br>『謙卑與尊敬』說的好!!<br><br>想起以前一則消息,關於日本高速路上的看板上大意是這樣寫著:<br>『國土如此狹小,你急著往哪裡去』<br>
所謂環保:在SJ 級、SL級機油中美國石油學會規定磷含量不大於0.1%,<br>SM級機油中磷含量在0.06%~0.08%之間,硫含量不高於0.5%,<br>SM級機油降低對環境和車輛觸媒轉化器影響。<br><br>SM級機油制定於2004年Q4,針對潤滑油之抗氧化性,<br>減少積碳產生以及優異之低溫表現要求更高之機油耗損,<br>同時符合最新ILSAC GF4的規格比SL之標準要求更具省燃費性。<br>SL或SM跟性能提升或衰退並不是規格上提升的指標。
據書上講的還是打入N檔會來的妥當些,<br>可以避免AT內部無謂的磨耗。<br>至於那個開關的損耗問題,<br>修過那台家裡的老車內的AT得到的經驗來看,<br>排擋內裡面有個環是材質問題,<br>時間到了就算不用它還是會壞,<br>修起來的費用跟AT其他零件是小巫見大巫。
<br>真是個只為了貪圖自己方便,枉顧別人生命的人。😠😠😠<br>
各位有沒有開高速路被人『追殺』的經驗?
時速110被後方大車以不到10公尺的距離閃燈要讓牠先過,
每次長途駕車總會遇到。
有時前方外側車道根本無處可閃,
一直加速到150那傢伙仍分毫不差的緊跟著,
這些駕駛真是神乎奇技,萬一撞上了不正是追殺。
制定嚴格的距離主要是養成尊重別人的心態,
行車的間距是表示每台車子的路權,
台灣的駕駛人總以為開著車越大,自己的路權越大,
難怪太小的車在台灣根本沒市場。
北宜高開放大型車通行是必然的,
現在放棄自己車子的路權,
到時便失去保障自己生命的機會。
意外一旦發生了,法律可是保護不了死人的。
回應 iv1602 (iv1602) 所寫
單以保養的話各國產車都差不多
每一家都有業績壓力 所以都會提早叫你換一些有的煤的 或是家一些有的煤的
自己具備一些基本常識才是王道



這是不是說沒有基本常識去它那裡保養
很可能會被摃??😀
基本上發生的這些事不能怪頭又大
車子已經買了8年,
輪胎不管你用了或不用的保存年限是6年,
不管是全尺吋或是縮小版的備胎很明顯的已經超出了2年,
用了過期備胎發生危險能怪誰?
哪家車廠還保證備胎永久有效?
全尺吋備胎立意雖好,但沒用到時只是多佔了你的車室空間。
備胎還是要定期拿出來檢點充氣。
回應 mis9a (mis9a) 所寫
回應 sp195312 (Bug) 所寫
光是差價就貴到嚇嚇叫了
一台1.6大約是50萬上下
Prius一台就要兩倍以上的價錢
光是這個價差拿來加油開都可以開到車子報廢了
尤其是那個電池
一般鋰電池壽命是1~2年,應該不出過3年
時間到了電池換不換??
這個價錢也是要嚇死人的
還有一般汽車要的引擎保養他也是省不掉
又何必等這個嚇死人的東西咧

請問你對電池壽命的看法,是有實際依據呢?
還是想當然耳的見解?


大概又是個想當然爾的偏見,
HYBRID用鋰電?沒那麼好吧,鎳氫電池而已。
看過HONDA的HYBRID的電池保固,好像是8年。
是不怎看好HYBRID,不過是個過渡期的產品,近期勢必淘汰。
歐美發展的氫燃料電池車可能才是未來車的基礎。
氫燃料電池可發電,不燃燒沒有熱能效率不佳的問題。
反應後生成水,無空污問題。
不過氫容器和燃料電池價錢上的問題可能還得等上一等。

朋友有一台,
天天開上百公里上班。
他的感想是很費油。
開起來是很舒服,
遇到爬坡道就有點力不從心,
對開車溫吞的他是蠻合適的。
前往討論: Space Gear 2.4的車主
看起來也不能確定是真皮。
家用車用真皮,天天日曬反而徒增保養上的困擾。
快樂表兼下坡順風200當然是可能的,
10K保養是說明書說的,
週邊也聽過有人這樣做,
但每天路程過短,愛開快車者還是不要的好。
前往討論:VIOS的極速??
單就安全性來說,
如果有心人要全面化癱瘓無線電波式ETC,
僅需製作數十個小型同ETC相同波段干擾器,
將它丟置在全線高速公路收費站附近的草叢裡。
就可能全部讓過往的車輛都繳不了錢,
造成民怨。
紅外線式ETC因指向化緣故,
至少人為化的破壞會最少。
回應 law12139 (lawrence) 所寫
我看過朋友到他好友的保養廠換機油是用下列方法
用漏的方式 等到完全不滴油 然後再用AIR 由引擎機油注入處將剩餘機油吹出
最後再加入新的機油
這種方式 可能只能在比較熟的保養廠才能如此吧 要不然誰會有這麼多時間用你這台車啊😆


我覺得用AIR 由引擎機油注入處這方法很不保險,
誰能確定壓縮空氣中是百分百純淨?
空壓機能濾過多細的灰塵?更除了灰塵外還有水。
這些直接吹入引擎內真的會比較好?
回應 alians (alians) 所寫

我已經上網看過日本原廠規格說明書
基本上日規的系統本身搭配的都是4AT系統
所以其實沒必要希望台灣版去裝CVT的變速系統吧!!
只要不要比日規的差就好


你看錯啦,
日本VITZ全車系配4AT都是4WD車,
其餘2WD車都是CVT和僅有一款1.5 RS 是 5MT
這種小車還是配備CVT比較合適,
好開又省油。

媒體一邊放話說明年關稅可能會降價造成消費者觀望,
另一邊車廠為了破除觀望造成的低迷,
又透過媒體放話恐嚇消費者現在不買明年會漲價。
媒體怎麼一個亂字,
你又要相信誰?

前往討論:國產車 明年喊漲5%
回應 quanyin (saint) 所寫
本來是去看看tidda的,
但業代建議現金購買sentra 1.6停產車(全新但已掛牌車),原價大概53萬,現價44.9萬,
會送一些優惠,所以大概現金價43萬即可買到,
又說Nissan的車大都沒有什麼問題,不會像福特10年左右會漏油,三菱的變速箱容易壞...
是成熟車種,可以考慮看看。

不知各位看官意見如何?


太貴了,既已掛牌車就是二手車。
第一年至少折舊1/5。
之前詢問過車價現金價均不到50萬。
以20%折舊來算都沒有40萬以上的可能,
要賣43萬可能有些貴。
說到漏油,家裡那台新買來就發現漏油。
不嚴重但感覺不爽,原本想修修看。
聽認識的修車廠意見,
他竟然說新車還是不要拆修,
說不定越修越糟。

還有其他小毛病真是受不了,
對裕隆車一點好感都沒有
前往討論:便宜買sentra停產車
回應 ykwu400 (XWWU) 所寫
今天去看了New Accord,配備不變,只改外型和黑內裝.全車系貴2萬.😩
台本對Accord的行銷好像真的有問題.可憐的Accord.不應該只有這種成積.



看起來似乎對台本很有成見,
配備不變?至少全車系多了雙前座側邊氣囊的標準配備。
前往討論:不知台本在想什麼
回應 NEKROF (nekrof) 所寫


才沒有,LX和EX仍是雙氣囊
可上台本網站查詢


你說的沒錯,台本網站上的LX及EX規格上確實沒有雙前座側邊氣囊。
看來UCAR上的新車規格可能有問題,
LX及EX都列有雙前座側邊氣囊。
而且介紹內文有以下的表示:

全車系標準配備雙前座智慧型雙階段Smart SRS氣囊,可依撞擊力道大小,分成兩階段充氣。
^^^^^^^^^^^^^^^
以及雙前座側邊氣囊,附OPDS乘客坐姿感知器,可以偵測前座乘客的坐姿,...............
^^^^^^^^^^^^^^^^^^

或許是個無心之過,但這樣可能有誤導之嫌!
或許台本的網站上規格有誤也不一定!

如果這是真的,3萬元的漲價就得商榷。
前往討論:不知台本在想什麼
回應 wx9950g (阿明) 所寫

其實會不會用CVT,都考慮到耐久度的問題。

日本人換車週期很短,都是三年左右就換新車。
且他們有搭乘大眾交通系統的習慣,三年內要累積到七八萬公里也不太容易...

相較之下台灣人開的車一開就開個十年,跑個十幾萬.二十幾萬公里...

雖然說改良過的CVT比較耐用,可是保養卻比傳統變速箱還要更嚴謹。

如果照原廠規範去保養的話,CVT正常使用下壽命也是可以很久。
但是因為台灣市場有CVT的車不多,所以對於CVT有長久維修經驗的民間保養廠也不會太多。

如果三年六萬公里內就搞掛,那和泰就得照單全收阿!別忘了和泰是很會算的!

大部分TOYOTA傳統的AT變速箱耐用度都可以高達二三十萬公里以上...
雖然說CVT的耐用度還有待考驗,但和泰沒必要拿CVT來砸掉他們變速箱耐用的金字招牌。

假設他都在原廠用正規方式保養可用很久但是三年十萬保固過後不久就壞掉
相信以台灣一台車要開十年二十萬公里的習慣來講,沒啥人會接受吧?



CVT耐不耐久用日本人換車週期很短,都是三年左右就換新車來當耐用度問題開端,
不知日人3年換車是何處得來?
根據日本自動車檢查登錄協力會(國土交通省外圍團體)所公布的05年「自動車保有動向」,
,該國現乘用車的平均車齡為6.77年,創下13年來的新高點,
而乘用車平均使用年數為10.93年(輕自動車除外)。

其實日人用車並沒有想像中換車如此頻繁,
台灣人也沒有必要說10年換車就如此不行。
既然平均使用年限都要達到10年,
相信車廠設計產品也沒有理由不注意CVT變速箱的耐受度,
日人最重視的不就是那塊招牌和MIJ的驕傲。



置入性行銷:刻意將行銷事物以巧妙的手法置入既存媒體,
以期藉由既存媒體的曝光率來達成廣告效果。行銷事物和既存媒體不一定相關,
一般閱聽者也不一定能察覺其為一種行銷手段。
商業電影場景常會出現特定公司或其產品的實品、廣告看板及霓虹燈
而男主角手腕配戴的手錶、駕駛的車等都是置入性行銷的工具之ㄧ。
這次只是個廣告主換了人罷了,跟什麼經費短缺沒關係。
回應 jimimi (小冠子) 所寫
有幾點關於swift的疑問,請現在有在開該車的車主或熟悉這台車的朋友代為解答。
一、後座空間很小嗎?如果以一百七十公分的人,腿部會不會要蜷曲起來?
二、異音很大聲嗎?﹙在板上看過不少此缺失的評論﹚
三、維修或保養費貴嗎?﹙一般定期保養﹚
三、這部小車開得上阿里山或陽明山嗎?﹙清境我想是不可能的吧…﹚
我是新手,最近想購車,買車用途就是四處遊玩,載人機會不多。謝謝代為解答~


跟朋友借來開過,就知道的說。
個人覺得後座空間是不大,170公分坐上2個人就滿了,小車子嘛難免。
異音問題是覺得有些礙耳,不知道是個案還是通案問題,但也不好意思問車主。
至於爬山問題,他是開去過清境(2人),想想這大概不是大問題。

前往討論:Swift的疑問

根據公路法 27 條 公路主管機關,為公路養護、修建及安全管理所需經費,
得徵收汽車燃料使用費;其徵收費率,不得超過燃料進口或出廠價格百分之二十五。

除非現行汽油出廠價(注意是出廠價非一般零售價)漲到40元,
不然汽車燃料使用費要漲到10元是不可能的。
一些利益團體隨意放出消息嚇唬一般民眾,說什麼燃料稅會漲到9-10元,
讓一般民眾不支持隨油徵收,其實這些利益團體現正享受免燃料稅的優惠,
當然隨油徵收對這些人來說是大大不利。
一般民眾應曉得的事,你們正為這些利益團體負擔燃料稅,
造成不公平的稅賦。

現行的機器腳踏車還是要繳燃料使用費,
150 CC的每二年要繳1200元,不是免繳。
正常情形下不會爬不上去,
只有爬的順或是爬的吃力罷了。

另一個提醒注意的就是煞車和輪胎,
除了煞車皮外還有煞車油是否有定期更換。
那段路下山會有長下坡,
煞車油內若是水氣雜值過多,
會讓油的沸點下降而過熱汽化,
會讓某一瞬間失去煞車而發生危險。
下坡打入低速檔善用引擎煞車,
勿長時間連續使用煞車。
前往討論:Tercel 上合歡山
你說的汽車電源轉換器要接110V馬達可能首先要注意輸出是否是正弦波,
有些轉換器輸出的是方波,是會損害馬達的。
再來就是轉換效率,要輸出100W,至少要耗120W的電力。
一般要用輸出100W以上的轉換器一定要由電瓶接線,
不可由點煙器接電,以免發生危險。

強調純正弦波,一般包裝上並會指稱適用小型電動手工具、 電動鑽頭。
因為這位問的是要用馬達,如果是『電器』當然就不需考慮這層。
簡單說模擬正弦波若和正弦波沒有差別,那就沒有必要另外標示強調。
標示成模擬正弦波在示波器波型上仍具有部分方波特性,
沒有正弦波那樣的平順,波形明顯失真。
所以有些廠商會在模擬正弦波旁加註(方波),
這裡所謂的方波當然也不是那種方塊狀的『方波』。
模擬正弦波對一般電器使用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馬達、電動鑽頭有時候是完全無法啟動。

曾經用所謂模擬正弦波去試家用110V風扇,
會動但發現背後的馬達溫度上升的很快。
煞車燈不亮,也是ㄧ種害人害己的行為,剛好即可。
LED在壞天氣、濃霧的辨識力高於一般燈泡,
另外壽命和耗電量、及反應速度也是優於一般燈泡。
拍賣中的燈泡只有幾顆是正對的後方,
其他側邊的基本都是沒有用的,看起來當然不亮。
若是20顆全都正對後方,那就不會說不亮啦,
不過和燈具也有很大關係。

車主手冊本來就有提到『下車身』要定期清洗,
這裡的下車身指的就是包含『底盤』等零件。
手冊上提到會加速下車身零件如排氣系統、
油管路、煞車油路電路、底盤、和翼子板的鏽蝕和毀壞。
別以為別人清洗底盤是無聊行徑。

前往討論:如何清洗底盤??
http://www.auto-g.jp/news/200611/20/topics02/index.html

上面這個連結介紹有台車開了9年102萬公里,
一共換了2次變速箱,
照這樣推算變速箱可能的壽命應在34萬公里以上。
不過文中提到車主每1萬公里就更換ATF,
機油夏季每2000KM、冬季每3000KM換油,
恐怕能做到的人不多。
不曉得這台汽油車是不是車齡最短行駛里程最高的?
超白光燈泡因為色溫的關係,
用在潮濕的路面時反而看不清楚路面,
像我用HID 4200K(離超白光還很遠的)平時是很亮,
一旦下雨就覺得根本不亮,
光都好像被路面吸收了。
下雨、霧還是用偏黃色燈穿透性比較好。
還有有些燈泡和燈座的配合度不佳,
造成聚焦上的問題。
前往討論:更換了 超白光燈泡

鼓剎的制動性好從某角度看這點是對的,
他的剎車力道可以高過碟剎,但是力道卻不線性。
以小客車這樣的車重,不需要太強的剎車力道,
不然就學大客車四輪都用鼓剎好了。
鼓剎的剎車來令片壽命也不如碟剎,
當下坡長時間使用剎車,鼓煞也較容易剎車力衰減。

回應 minitowny (TimmyLin) 所寫
😇看到了很多的人在嫌棄、批判Bluebird Sylphy 的 " 前牒後鼓 " 煞車系統,個人覺得有點太苛刻了,後輪煞車(拉手煞車)您常使用到嗎? 了不起上坡起步用一下、上下斜坡、平面停車用一下,其他時間如在行進間您會需要用到嗎? 後輪碟煞真的那麼重要? 了不起只不過是配備花招,未必比較安全!! 最終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一部以省油、舒適、小家庭為銷售訴求的車款,會購買的人大多不會開的太快,所以別說車速過快以致前煞煞不住會有危險的話,更別說甩尾、山道競速(才會有較多使用手煞車ㄉ時機),因為他並非大馬力、後驅、手排的車款。已這樣的2.0售價個人覺得還算OK,但如果各級再便宜個2、3萬,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把它嫌的那麼一文不值了 以上為小弟我個人的觀感,謝謝。🙂



後輪碟煞或鼓煞只用在手煞車?
行進間會需要用到嗎?
這種說法大概只能騙騙白痴,
如果要為某車說項這樣就真的太過了。

個人經驗:
熄火後自排車煞車力很快就消失,
沒有煞車神仙難救。
記得要重新啟動前要排入N檔,
慌亂中常常會直接轉啟動鑰匙,
第一時間無法發動會造成你更緊張。
手煞車煞車力不足,面對行駛中且下坡常常是無能為力。
不要緊拉著不放,無濟於事且很快煞車皮就會磨光。
適度的收放使用幫助車輛的過彎轉向,
讓自己增取到更多的時間。
一顆LED壞了會接連拖壞幾顆同組LED,
一般都是幾顆LED共用一顆電阻,
當其中一顆LED故障會造成其他同組的LED電壓升高,
接下來同組的LED便會相繼損壞了。

自己更換不是不可以,
只是要有能力從PCB上拿下。
尋找相同的LED,
許多LED的內電阻不同,
裝在燈組上有可能會感覺換上來那顆有些暗或亮;
或者有色差,顏色跟原來有些微差別,
這些都需要注意。

2.使用何種電池?

ニッケル水素電池 NiMH:Nickel metal hydride
前往討論:油電混合車

查日本原廠CIVIC1.8 2.0(TYPE R除外)說明書標示使用燃料為:無鉛レギュラー
在日本無鉛レギュラーガソリン指的是オクタン価(辛烷值)在88至92間的無鉛汽油。
當然另外也有說無鉛ハイオク(辛烷值在98-100)也可使用,
至於TYPE R就只能用無鉛ハイオク,
相信以此類推使用台灣同一顆R18A也是差不多情形。
回應 hkn0928 (乘風) 所寫
日本規定的辛烷值和台灣的辛烷值算法不一樣,
汽油辛烷值計算方式有二:馬達法和研究法
日本是用馬達法的測試數據,台灣是用馬達法加研究法測試數據除以二,
所以日本的92辛烷值不等於台灣的92。
馬達法測試數據都是比研究法為高(高出多少則還要再查)。


摘錄中油油品部
一、什麼是辛烷值,為什麼那麼重要?
辛烷值是汽油引擎爆震的指標,正確的辛烷值可以避免引擎爆震,並確保發揮最佳之性能。汽油分級是按辛烷值九二、九五及九八來分。我們所用的辛烷值是研究法辛烷值。辛烷值測定有研究法與馬達法兩種,差別在試驗時引擎的轉速不同。美國汽油是以研究法與馬達法兩種方法測定之辛烷值之平均值作為汽油的號數。其他國家多以研究法測定之辛烷值為汽油之號數,美國的八七、八九、九三分別相當於台灣的九二、九五、九八。

摘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能源教育網
辛烷值怎麼測定?
測定辛烷值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為研究法辛烷值RON(Research Octane Number),量測條件係模擬中、低速溫和的駕駛狀況;另一為馬達法辛烷值MON(Motor Octane Number),量測條件係模擬高速高負荷之駕駛狀況。全世界各地均以研究法辛烷值表示汽油抗爆震性,只有美國地區使用RON與MON之平均值表示之。

---------------------------
但是日本呢?當然跟我們一樣是用RON法來當量測條件。
ㄧ家日本JOMO能源公司網頁內提到:
Q:ハイオクとレギュラーの違いを教えてください。
レギュラーのリサーチ法オクタン価(辛烷值)が90程度に対し、ハイオクは98~100 程度

リサーチ法也就是RON,
所以日本的汽油辛烷值計算方法是跟我國相同的。

回應 allenyehtw (Allen Yeh) 所寫
簡單一點說

如果今天台灣車廠組裝一台車完成後的成本是50萬

那政府已經先抽了2.5萬 (廠商的發票錢)

然後政府要抽貨物稅 25% ==> 車廠的成本變成 62.5萬

如果車廠想賺 10萬 那他要賣到經銷商 72.5萬 (未稅) 營業稅36250元 經銷商成本 761250

如果經銷商一台車賺五萬 (給你隔熱紙贈品等等的算在五萬內) 經銷商要賣你 811250 營業稅 40563 總價 851813

八十五萬的車 政府總共抽了 40563 + 36250 + 125000 + 25000 = 226813

你花了快86萬 買到一台 47萬五成本的車 😞😞😞😞


你大概不是做生意的人,不知道有這種
銷項稅額 - 進項稅額 = 應納(溢付)稅額
而不是一眛的把所有營業稅往上加,
還有貨物稅的算法也和你說的有些出入。

貨物稅條例
第 13 條
應稅貨物之完稅價格應包括該貨物之包裝從物價格。國產貨物之完稅價格
以產製廠商之銷售價格減除內含貨物稅額計算之。
完稅價格之計算方法如左:
完稅價格=銷售價格/ (1+稅率)
第 14 條
前條所稱銷售價格,指產製廠商當月份銷售貨物予批發商之銷售價格;其
無中間批發商者,得扣除批發商之毛利;其價格有高低不同者,應以銷售
數量加權平均計算之。但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列入加權平均計算:
一 以顯著偏低之價格銷售而無正當理由者。

二 自用或出廠時,無銷售價格者。
前項批發商之毛利,由財政部依實核算訂定之。
這篇報導讀起來有些奇怪,首先是「中華民國汽車消費者保護協會近日發函各縣市政府消保官表示」,
讀起來就好像是各縣市消保官都一同表示,但結果是一位金門縣消保官顏水坤除提醒消費者留意。
金門縣?為什麼不是台北縣?或台北市?由消費大量汽車的縣市的消保官來表示?
消費多的地方相對瑕疵的機會就多,金門縣恐怕是全國汽車消費最少的地方。

接著更妙「也說明,民眾若有類似案例,可傳真至該會以便集體求償,保護消費者權益。」
上面的電話是該保護協會的傳真,而不是消保官的傳真。
消保官要消費者傳真到民間協會去,而不是傳真到消保官這兒來申訴,有些不甚合理。

以上單純就報導文字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