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則留言

"灰熊"認真

#122

VTEC的聲音






i-VTEC的聲音
i-VTEC讓切換動力的銜接落差更漂亮,自然進氣引擎本來就該這樣,而且i-VTEC運轉更精緻聲音也更迷人不是嗎
如果說沒有過去VTEC那種強動力切換落差的FU,顯然就是外行了,一個高性能引擎能做到低角經濟與高角性能的銜接緊密無落差這有什麼不好
又不是開渦輪車,為什麼要有那種動力落差,高性能超跑都是全時高角驅動所以毫無經濟可言怠速也不穩,真的迷性能你不會嫌棄i-VTEC吧






市售車版的i-VTEC因為是經濟版所以聲音沒有Type-R那樣高亢
雖然市售閹割但巴許多國產市售車已足矣,所以很多人為了擁有未閹割的VTEC用舊CIVIC 落B16x B18X 這類的引擎FU不會輸給8代Type-R




william

#123

回應 hulan (糜之音) 所寫
回應 sl4019sl (小文文) 所寫
我記得瞬間加速超過4500轉時會自動把冷氣壓縮機跳掉

等轉速恢復正常時壓縮機在自動跳回

所以會覺得4500轉以後力道湧現




有錯請指教

我記得瞬間加速超過4500轉時會自動把冷氣壓縮機跳掉

FORD Mondeo 98年份的就會了...


很多10幾年車的歐洲車都會...

不過主因是為了保護壓縮機
老vento1.8..

"灰熊"認真

#124

補充一下

i-VTEC跟VTEC一樣,高角凸輪的切換點都是4500RPM以後

在這裡為什麼會被說成4500RPM以下,連續可變正時與連續可變汽門揚程的引擎還沒有出現在HONDA的市售車上

K20A i-VTEC高低角皆同時驅動進排汽門,日本人是世界出了名的最好的東西只在分享於國內的民族

市售版的i-VTEC作用凸輪只有一個也是高角,變化就是開一個汽門與開兩個汽門,低角凸輪的作動只是避免車主用T牌式的開法長期使汽門連桿等機構未作動去潤滑產生問題,實際上未打開汽門,引擎裡面不管機構怎麼設計都不能出現有些東西會因為車主使用習慣而出現長期不作用,只開一個汽門藉由可變歧管還可以產生渦流效應,VTEC切換後則與K20A無異,差別只在於排氣沒有VTEC,電腦也差很多,嚴格上來說整個引擎除了汽缸的容量體積,其他都差很多,這就是日本人濺的地方,K20A的油耗並不算差,只要性能稍下降至170~180P,有其經濟性,性能又相當優,日本人連巴結歐美人也只拿去不到4/5😌

T牌式的開法是指低轉速全出力的設計,油門淺嚐即非常輕快,市區內60公里以下超車輕鬆,這種設計高速行使時能有什麼變化呢,答案是沒有,還是穩穩握緊方向盤控制好車頭比較實際

不同品牌的車有不同的駕馭性能,你不能說T牌式的開法就是所有車的標準,說i-VTEC不像一般車1000~2000RPM很猛問題是設計就不是那樣你卻要那樣開,然後才嫌棄說怎麼油門輕輕含著這麼無力呀,有些車主更好玩,加速時油門給你踩放踩放的,我個人的感覺是T牌的設計容易造成太敏感的油門控制,就算你訓練一段時間的油門控制你都未必能精準的控制出你想要的感覺,而且電腦根本也無從學習出你的習慣,建議既然買了H車就好好訓練一下踩油門的習慣,了解一下出力線性圖,並非要4500RPM以後才能有T牌的感覺,那開玩笑這樣很容易不小心路上寫真集收不完,i-VTEC它是具有線性感受的,並且一段時間後你將能很精準的踩出更順的感覺而且當你想超車時他也能正確的退至絕佳檔位,你不會感覺到超車停滯,也不會覺得爬林口坡停滯

孝義重丘山

#125

前面看到有人在比insight 跟 prius油耗~~~
這個在日本也不會有人這樣比


insight是輕度油電車~~~ 內燃機為主/ 電動馬達為輔
強調順暢的駕駛感受 ,順帶省油環保

prius是重度依賴電動馬達的油電車
強調環保,節能,安靜 ,駕駛感受平順


有錯請指教

不要狗叫

花光光了

#126

1500cc i-vtec SOHC 16V vs PSA集團服役多年的 1600cc DOHC 16v TU5J4

帳面數字差不多,實際上車開力量差蠻多的...

省油度也差不多.....

買貴了的喜8

#127

回應 roybear ("灰熊"認真) 所寫
補充一下

i-VTEC跟VTEC一樣,高角凸輪的切換點都是4500RPM以後

在這裡為什麼會被說成4500RPM以下,連續可變正時與連續可變汽門揚程的引擎還沒有出現在HONDA的市售車上

K20A i-VTEC高低角皆同時驅動進排汽門,日本人是世界出了名的最好的東西只在分享於國內的民族

市售版的i-VTEC作用凸輪只有一個也是高角,變化就是開一個汽門與開兩個汽門,低角凸輪的作動只是避免車主用T牌式的開法長期使汽門連桿等機構未作動去潤滑產生問題,實際上未打開汽門,引擎裡面不管機構怎麼設計都不能出現有些東西會因為車主使用習慣而出現長期不作用,只開一個汽門藉由可變歧管還可以產生渦流效應,VTEC切換後則與K20A無異,差別只在於排氣沒有VTEC,電腦也差很多,嚴格上來說整個引擎除了汽缸的容量體積,其他都差很多,這就是日本人濺的地方,K20A的油耗並不算差,只要性能稍下降至170~180P,有其經濟性,性能又相當優,日本人連巴結歐美人也只拿去不到4/5😌

T牌式的開法是指低轉速全出力的設計,油門淺嚐即非常輕快,市區內60公里以下超車輕鬆,這種設計高速行使時能有什麼變化呢,答案是沒有,還是穩穩握緊方向盤控制好車頭比較實際

不同品牌的車有不同的駕馭性能,你不能說T牌式的開法就是所有車的標準,說i-VTEC不像一般車1000~2000RPM很猛問題是設計就不是那樣你卻要那樣開,然後才嫌棄說怎麼油門輕輕含著這麼無力呀,有些車主更好玩,加速時油門給你踩放踩放的,我個人的感覺是T牌的設計容易造成太敏感的油門控制,就算你訓練一段時間的油門控制你都未必能精準的控制出你想要的感覺,而且電腦根本也無從學習出你的習慣,建議既然買了H車就好好訓練一下踩油門的習慣,了解一下出力線性圖,並非要4500RPM以後才能有T牌的感覺,那開玩笑這樣很容易不小心路上寫真集收不完,i-VTEC它是具有線性感受的,並且一段時間後你將能很精準的踩出更順的感覺而且當你想超車時他也能正確的退至絕佳檔位,你不會感覺到超車停滯,也不會覺得爬林口坡停滯


大大可以教導一下 H車油門應該要怎麼踩嗎
我蠻想知道正確的油門方式 拜託了 請敎我 😇

企鵝

#128

回應 roybear ("灰熊"認真) 所寫
補充一下

i-VTEC跟VTEC一樣,高角凸輪的切換點都是4500RPM以後

在這裡為什麼會被說成4500RPM以下,連續可變正時與連續可變汽門揚程的引擎還沒有出現在HONDA的市售車上

K20A i-VTEC高低角皆同時驅動進排汽門,日本人是世界出了名的最好的東西只在分享於國內的民族

市售版的i-VTEC作用凸輪只有一個也是高角,變化就是開一個汽門與開兩個汽門,低角凸輪的作動只是避免車主用T牌式的開法長期使汽門連桿等機構未作動去潤滑產生問題,實際上未打開汽門,引擎裡面不管機構怎麼設計都不能出現有些東西會因為車主使用習慣而出現長期不作用,只開一個汽門藉由可變歧管還可以產生渦流效應,VTEC切換後則與K20A無異,差別只在於排氣沒有VTEC,電腦也差很多,嚴格上來說整個引擎除了汽缸的容量體積,其他都差很多,這就是日本人濺的地方,K20A的油耗並不算差,只要性能稍下降至170~180P,有其經濟性,性能又相當優,日本人連巴結歐美人也只拿去不到4/5😌

T牌式的開法是指低轉速全出力的設計,油門淺嚐即非常輕快,市區內60公里以下超車輕鬆,這種設計高速行使時能有什麼變化呢,答案是沒有,還是穩穩握緊方向盤控制好車頭比較實際

不同品牌的車有不同的駕馭性能,你不能說T牌式的開法就是所有車的標準,說i-VTEC不像一般車1000~2000RPM很猛問題是設計就不是那樣你卻要那樣開,然後才嫌棄說怎麼油門輕輕含著這麼無力呀,有些車主更好玩,加速時油門給你踩放踩放的,我個人的感覺是T牌的設計容易造成太敏感的油門控制,就算你訓練一段時間的油門控制你都未必能精準的控制出你想要的感覺,而且電腦根本也無從學習出你的習慣,建議既然買了H車就好好訓練一下踩油門的習慣,了解一下出力線性圖,並非要4500RPM以後才能有T牌的感覺,那開玩笑這樣很容易不小心路上寫真集收不完,i-VTEC它是具有線性感受的,並且一段時間後你將能很精準的踩出更順的感覺而且當你想超車時他也能正確的退至絕佳檔位,你不會感覺到超車停滯,也不會覺得爬林口坡停滯


感謝灰大,好評送

你得先承認你不是飆仔

#129

回應 roybear ("灰熊"認真) 所寫
補充一下

i-VTEC跟VTEC一樣,高角凸輪的切換點都是4500RPM以後

在這裡為什麼會被說成4500RPM以下,連續可變正時與連續可變汽門揚程的引擎還沒有出現在HONDA的市售車上

K20A i-VTEC高低角皆同時驅動進排汽門,日本人是世界出了名的最好的東西只在分享於國內的民族

市售版的i-VTEC作用凸輪只有一個也是高角,變化就是開一個汽門與開兩個汽門,低角凸輪的作動只是避免車主用T牌式的開法長期使汽門連桿等機構未作動去潤滑產生問題,實際上未打開汽門,引擎裡面不管機構怎麼設計都不能出現有些東西會因為車主使用習慣而出現長期不作用,只開一個汽門藉由可變歧管還可以產生渦流效應,VTEC切換後則與K20A無異,差別只在於排氣沒有VTEC,電腦也差很多,嚴格上來說整個引擎除了汽缸的容量體積,其他都差很多,這就是日本人濺的地方,K20A的油耗並不算差,只要性能稍下降至170~180P,有其經濟性,性能又相當優,日本人連巴結歐美人也只拿去不到4/5😌

T牌式的開法是指低轉速全出力的設計,油門淺嚐即非常輕快,市區內60公里以下超車輕鬆,這種設計高速行使時能有什麼變化呢,答案是沒有,還是穩穩握緊方向盤控制好車頭比較實際

不同品牌的車有不同的駕馭性能,你不能說T牌式的開法就是所有車的標準,說i-VTEC不像一般車1000~2000RPM很猛問題是設計就不是那樣你卻要那樣開,然後才嫌棄說怎麼油門輕輕含著這麼無力呀,有些車主更好玩,加速時油門給你踩放踩放的,我個人的感覺是T牌的設計容易造成太敏感的油門控制,就算你訓練一段時間的油門控制你都未必能精準的控制出你想要的感覺,而且電腦根本也無從學習出你的習慣,建議既然買了H車就好好訓練一下踩油門的習慣,了解一下出力線性圖,並非要4500RPM以後才能有T牌的感覺,那開玩笑這樣很容易不小心路上寫真集收不完,i-VTEC它是具有線性感受的,並且一段時間後你將能很精準的踩出更順的感覺而且當你想超車時他也能正確的退至絕佳檔位,你不會感覺到超車停滯,也不會覺得爬林口坡停滯


相當中性的評論~好評!

以往觀念上
輕踩油門以避免轉速過高而增加耗油
在Honda車上可能要有所改變

以CIVIC8 2.0來說
在起步時候轉速700~2000 覺的車性笨重且車速不易提升
而適度的把油門加深後 轉速來到2000~2500 車性趨向活潑靈活
結果兩者油耗卻相差無幾 但帶來的駕馭感卻是南轅北側

賣悶哇啦

#130

灰熊大真的太棒了,上了一堂課,說的好..
我是從T牌車轉到H牌的車主,轉換初期摸不透H牌油門(引擎)特性
自以為T牌輕盈感就是好開,一度覺得H牌怎麼低轉無力?
但開一段時間後往回再開T車卻發現為什麼"控制動力的精細度"差這麼多? H牌的線性真的很棒(我的使用感覺)
且開H牌車輛時,那個由T牌帶來的習慣(低轉輕踩)在H牌車上卻沒有帶來更好看的油耗
車剛牽時有點挫折. .
後來開一陣子後就習慣拉到2000rpm以上=>滑行 這種模式反而油耗好看非常多,甚至更勝之前的車. .
可惜我無法給好評,欠灰熊大一個啊XD

愛呆丸啦

#131

回應 jetspeed (我愛大白) 所寫
回應 linlousai (YouGot林老師耶) 所寫
回應 eagle530 (老爺不在 夫人趕快) 所寫
厚.....看見這篇 真的是長知識囉😀

本田的I-VTEC真夠酷啊😍

周爸你那句:本田引擎已經在天上飛了,這技術早領先TOYOTA不知道多遠了!
TOYOTA 還在地上爬!!

真是說的好 夠經典!😀

聽說二次世界大戰 日本的零式戰機的引擎 是本田製造的😲
是否為真呢?



😆

還在自慰😝

你到底要嘿咻嘿咻咻......啊啊啊啊...咻咻...啊啊啊.....射了.....到啥時啊😝

vtec這種技術早就各車廠都有了,滿街都是

vvti開啟的聲音+檔檔紅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fyiByfWXQo&feature=related

十年前這種技術早就滿街跑了,還在自慰

倒不如問問為啥honda insight的油電技術還在地上爬

其它車廠的油電技術都已經飛上天了

連個30km/l也達不到,甚至比柴油車還不如

笨田這十年,可說是完全沒進步乎😝

只能靠個十年不變的fit,crv在吃老本

其他全部輸光光


<object width="853" height="505"><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s://www.youtube.com/v/fNhxI3vu_TY&hl=zh_TW&fs=1&color1=0x3a3a3a&color2=0x999999"></param><param name="allowFullScreen" value="true"></param><param name="allowscriptaccess" value="always"></param><embed src="https://www.youtube.com/v/fNhxI3vu_TY&hl=zh_TW&fs=1&color1=0x3a3a3a&color2=0x999999"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width="853" height="505"></embed></object>
看一下很省油加速很快(數據遠比Insight快)的Prius在賽道上跑三圈後是什麼表現吧~~~

Prius的油電技術真的好棒喔!!棒到笑死人,而且煞車還煞不住耶......
紅燈不要停應該也算是省油的一種方式啦....


盡量保持車輛在慣性滑行的狀態下比較省油~~不過煞不住的話省了油可能要賠上小命!!我還是多花點油錢好了= =

有情飲水飽

#132

灰熊大實在專業 也讓小的學到不少

不可否認的本田的引擎技術算是很不錯

而如何完整的發揮I-VTEC的省油特性也是需要訓練

也謝謝大大完整的解說!受益匪淺!😍

 ̄↘專當路人乙↖ˍ

#133

回應 checkcheck (有情飲水飽) 所寫
灰熊大實在專業 也讓小的學到不少

不可否認的本田的引擎技術算是很不錯

而如何完整的發揮I-VTEC的省油特性也是需要訓練

也謝謝大大完整的解說!受益匪淺!😍

唉~~~有很多白癡~只要看到~什麼~8代喜美還在用單凸~......😌

只要看到單凸兩個字就=爛...........😞

皮蛋哥

#134

[quote=linlousai (YouGot林老師耶)]
笑話😆

你到底懂不懂啥是vtec

vtec是一種賽車技術還是省油技術啊

就我所知,本田的賽車是沒vtec的喔

vtec就是類似T牌vvti的省油技術

滿街都是,小黃最愛

然後卻有一群開喜霉的年輕人把人家買菜的技術拿來自慰😆

動不動就vtec,好像很厲害😲

結果還是給人家沒vtec的車巴掉乎😆



😩是哪位大言不慚的說本田的賽車是沒VTEC的阿


不懂就別裝懂😩.本田參與過的日本及歐洲的房車賽哪台沒裝上VTEC的引擎😀😀😀


vvt-i是甚麼爛東西阿.😌😌學它們.美國爆走嗎.....哈哈哈.丟臉丟死歐😆

兩手空空

#135


回應 roybear ("灰熊"認真) 所寫
補充一下

i-VTEC跟VTEC一樣,高角凸輪的切換點都是4500RPM以後

在這裡為什麼會被說成4500RPM以下,連續可變正時與連續可變汽門揚程的引擎還沒有出現在HONDA的市售車上

...

不同品牌的車有不同的駕馭性能,你不能說T牌式的開法就是所有車的標準,說i-VTEC不像一般車1000~2000RPM很猛問題是設計就不是那樣你卻要那樣開,然後才嫌棄說怎麼油門輕輕含著這麼無力呀,有些車主更好玩,加速時油門給你踩放踩放的,我個人的感覺是T牌的設計容易造成太敏感的油門控制,就算你訓練一段時間的油門控制你都未必能精準的控制出你想要的感覺,而且電腦根本也無從學習出你的習慣,建議既然買了H車就好好訓練一下踩油門的習慣,了解一下出力線性圖,並非要4500RPM以後才能有T牌的感覺,那開玩笑這樣很容易不小心路上寫真集收不完,i-VTEC它是具有線性感受的,並且一段時間後你將能很精準的踩出更順的感覺而且當你想超車時他也能正確的退至絕佳檔位,你不會感覺到超車停滯,也不會覺得爬林口坡停滯


開了那麼久的車, 也隱隱約約感覺好像過了 2000 RPM 以後力道就出來,可是一直不太能抓到要領, 現在配上灰熊大的解釋,有點恍然大悟的感覺~~~~很受用~~😍
雖然我的只有 VTEC 😆

旺UG

#136

回應 momorex (買貴了的喜8) 所寫

大大可以教導一下 H車油門應該要怎麼踩嗎
我蠻想知道正確的油門方式 拜託了 請敎我 😇


一腳到底、輪子會叫,那你就知道怎麼開了... 😆

買貴了的喜8

#137

回應 kenny.chen.netman (kenny.chen) 所寫
回應 momorex (買貴了的喜8) 所寫

大大可以教導一下 H車油門應該要怎麼踩嗎
我蠻想知道正確的油門方式 拜託了 請敎我 😇


一腳到底、輪子會叫,那你就知道怎麼開了... 😆


但是前面車子多 一腳油門到底 馬上就要換煞車到底了 😭

旺UG

#138

回應 momorex (買貴了的喜8) 所寫

但是前面車子多 一腳油門到底 馬上就要換煞車到底了 😭


所以,這就是要練習的啊... 😆

"灰熊"認真

#139

回應 momorex (買貴了的喜8) 所寫
回應 roybear ("灰熊"認真) 所寫
補充一下

i-VTEC跟VTEC一樣,高角凸輪的切換點都是4500RPM以後

在這裡為什麼會被說成4500RPM以下,連續可變正時與連續可變汽門揚程的引擎還沒有出現在HONDA的市售車上

K20A i-VTEC高低角皆同時驅動進排汽門,日本人是世界出了名的最好的東西只在分享於國內的民族

市售版的i-VTEC作用凸輪只有一個也是高角,變化就是開一個汽門與開兩個汽門,低角凸輪的作動只是避免車主用T牌式的開法長期使汽門連桿等機構未作動去潤滑產生問題,實際上未打開汽門,引擎裡面不管機構怎麼設計都不能出現有些東西會因為車主使用習慣而出現長期不作用,只開一個汽門藉由可變歧管還可以產生渦流效應,VTEC切換後則與K20A無異,差別只在於排氣沒有VTEC,電腦也差很多,嚴格上來說整個引擎除了汽缸的容量體積,其他都差很多,這就是日本人濺的地方,K20A的油耗並不算差,只要性能稍下降至170~180P,有其經濟性,性能又相當優,日本人連巴結歐美人也只拿去不到4/5😌

T牌式的開法是指低轉速全出力的設計,油門淺嚐即非常輕快,市區內60公里以下超車輕鬆,這種設計高速行使時能有什麼變化呢,答案是沒有,還是穩穩握緊方向盤控制好車頭比較實際

不同品牌的車有不同的駕馭性能,你不能說T牌式的開法就是所有車的標準,說i-VTEC不像一般車1000~2000RPM很猛問題是設計就不是那樣你卻要那樣開,然後才嫌棄說怎麼油門輕輕含著這麼無力呀,有些車主更好玩,加速時油門給你踩放踩放的,我個人的感覺是T牌的設計容易造成太敏感的油門控制,就算你訓練一段時間的油門控制你都未必能精準的控制出你想要的感覺,而且電腦根本也無從學習出你的習慣,建議既然買了H車就好好訓練一下踩油門的習慣,了解一下出力線性圖,並非要4500RPM以後才能有T牌的感覺,那開玩笑這樣很容易不小心路上寫真集收不完,i-VTEC它是具有線性感受的,並且一段時間後你將能很精準的踩出更順的感覺而且當你想超車時他也能正確的退至絕佳檔位,你不會感覺到超車停滯,也不會覺得爬林口坡停滯


大大可以教導一下 H車油門應該要怎麼踩嗎
我蠻想知道正確的油門方式 拜託了 請敎我 😇


沒有什麼正確的油門,每個人應當按照自己覺得舒適的方法來開車,當然前提不要危險駕駛

是因為這個版開版的人說i-VTEC很矛盾,顯然有期望落差,實際上未然所以我才就我所知獻策而已

路上還是有極少CIVIC 8 老是一綠燈就被超車,但是人家開得愉快就好,不是嗎

所以我只能協助你找出問題找出你想要的駕馭感受

如果你是跟開版大有同樣的問題,

很簡單,在空曠車少的路上放輕鬆的去踩下油門,在這之前須先適應一下剎車踩踏所需的力道,這是為了克服緊張恐懼作準備

有些人沒啦轉過或不曾試著小飆一下本田車,一開始絕對會不習慣甚至感覺怕怕的

HONDA的VTEC引擎雖然沒有大馬力,但是反應很快,絕對比一般市售車引擎快反應很多,而且不會強迫換檔絕對直飆紅線底

所以很多人會有突如其來被引擎聲浪嚇到的感覺,如果你是這樣建議不要再高速時嘗試,先從起步來嘗試

當你克服了CIVIC引擎聲浪帶給你的恐懼後,你可以試著摸索哪段的轉速域你覺得開起來加速適合自己的開車習慣而且又不會有負擔,當然啦,我想你會考慮負擔不會想成天啦轉

i-VTEC 2000RPM以下是超稀薄燃燒的轉速域,雖然如此,但是用這段來加速換檔電腦還是會給足一定的供油,但是這變成你犧牲了可以在相同條件下可讓車子跑更快機會,電腦控制稀薄燃燒在怠速以及超比檔使用時,R18A在這時更有燃油混合氣體回流歧管的設計,所以你會看到網上有些車友分享在高速公路順暢下得利的使用R18A特長跑出每公升18公里以上的水準

給你一個觀念,馬力=空氣+燃油,現在的引擎燃油技術相當好了,電腦更可以學習車主的駕駛模式來調整工作條件,在日常駕駛模式下油耗交給電腦就對了,在大馬力的引擎尤其是歐洲車開始大量開發採用直噴技術,目的就是為了更精準控制燃油,讓每一滴燃油就是單純用來燃燒不要在預先與空氣混合,坦白說這種引擎技術還是歐洲大廠領先在前的,雖然本田也有開發,想必使用上並無提升太多油耗且市售車也不以大馬力為主沒必要提升成本,也許哪一天日本又突然進化把這項技術作的比歐洲人更出色也說不定。

另外HONDA的三軸變速箱有手排變速箱的特性,所以在非與人尬車或不得已趕車時,建議油門踏板踩循序漸進是順順的踩放,如果有開手排車的經驗應該不必我多說,這是為了比較舒適的駕馭感受,對自排車來說多多少少也有顧車好處啦,有時候放油門在遇緊急車況快速放開或者非意識下突然放又踩,會產生頓挫感,這就是HONDA變速箱的特性,手排變速箱就是如此會比這明顯,當你踩到一定的深度就可停住在電腦自行換檔的轉速點,電腦就會一值在這個轉速域附近換到最後一檔,千萬不要踩了又放掉一些讓引擎快一點換檔,這不適用在HONDA,其他的國產車比較適用。

引擎與變速箱整體反應快,加速線性絕對會比較漂亮沒有道理比其他車沒力喔,0-100KM國產車的小馬力比不出CIVIC實力,100以後你會笑的

PS:無意筆戰,僅只分享,歡迎相關討論

 ̄↘專當路人乙↖ˍ

#140

回應 austin72 (兩手空空) 所寫



開了那麼久的車, 也隱隱約約感覺好像過了 2000 RPM 以後力道就出來,可是一直不太能抓到要領, 現在配上灰熊大的解釋,有點恍然大悟的感覺~~~~很受用~~😍
雖然我的只有 VTEC 😆
我也只有VTEC~而且要5500RPM😞

insomniac

#141

回應 madison (私人空間) 所寫
回應 lovemorelin (塵埃) 所寫
了解一下各位c8的車友,我下班後測試一下,速度達到150後要往上爬升到17x花了大約1~2分鐘呢!
感覺轉速在跳很慢....當時候我是使用M5油門到底...轉速表沒拉過5千..有車友跟我相同情況嗎?
因為上台車是2.0馬6...油門大約8分滿轉速車速直飆破180.....請各位車友分享一下...3q


你真是C8車友嗎?😰

M3檔就可到150了耶..

若你還要試,要不要改用D檔就好?

150到170應該不用20秒..😇


我用D檔踩,不用20秒 +1 😝
→ 人生是需要ㄧ點憤怒,然後才能往前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