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9 年 4 月時,Ford 於阿姆斯特丹舉行的活動中發表第 3 代 Kuga,同時也預告了曾經為雙門小跑車的 Puma,即將改以小型跨界休旅之姿重新回歸!沒有讓車迷們等太久,全新 Ford Puma 於 6 月 26 日正式登場,不僅補上 Ford 目前產品線中較為缺乏的小型跨界休旅級距,更搭載 48V 的 mild-hybrid 油電系統,以期帶來更出色的節能表現。
早在 1997~2002 年期間,歐洲 Ford 便曾推出名為 Puma 的雙門小跑車,只在歐洲市場販售,而後並無再推出後繼車款,反倒是以 Ford StreetKa 這款雙門敞篷小車間接補上 Puma 的空缺。
而在 2018 年,有外媒捕獲 Ford 的一款小型跨界休旅,原有不少人在猜測是否為 EcoSport 的後繼車款,不過這項推測始終未能獲得證實。直到 2018 年底,Ford 又再次悄悄註冊了 Puma 之名,開始令人好奇是否為補上 EcoSport 與 Kuga 之間空缺的小型跨界休旅級距。如今隨著原廠預告以及發表,正式揭曉全新 Puma 的廬山真面目,將加入競爭更加激烈的小型跨界休旅市場。
外觀導入家族化設計風格,更加年輕動感
Ford Puma 定位為 B-Segment 的跨界休旅車款,不同於現行 EcoSport 較顯方正的 SUV 車身線條,擁有更加流線的造型,而大面積的六角形水箱護罩與尾門中央的車名等等設計,也呼應 Ford 新世代家族的年輕化設計風格。Ford 表示 Puma 預計將於年底於歐洲上市,並在位於羅馬尼亞的 Craiova Assembly Plant 工廠進行生產。
根據 Ford 目前提供給歐洲市場的車型設定,包含 Puma ST-Line、Puma Titanium。前者主要訴求較為強烈的運動化風格,標配 18 吋鋁圈、或可選配升級 19 吋鋁圈,懸吊系統改以較 Puma Titanium 更為運動化的設定,在水箱護罩採用消光黑設定,同時車主也能選配更大面積的後擾流翼。
Puma Titanium 則是標配 18 吋鋁圈,水箱格柵、側裙和霧燈等位置加入有鍍鉻元素,後下飾板採用金屬灰色塗層,車內有皮革方向盤、木紋飾板等等,較偏向於典雅時尚風。
Puma 雖然為小型跨界休旅,但原廠仍為其行李箱容積特別設計,可以擁有 456 公升的行李箱容積,輕鬆放入長 112 公分、寬 97 公分、高 43 公分的箱子。此外,Ford 特別設計行李箱底下的一個 MegaBox,在 76.3 公分寬,75.2 公分長和 30.5 公分深的空間內,提供 80 升的容量,可透過隔板遮蔽,MegaBox 底部有排水塞,便於用水清洗。Puma 也配備有腳踢式感應尾門,以便於後行李箱的開啟。
動力單元加入 48V mild-hybrid 油電系統與汽缸休止技術
至於在動力單元方面,Puma 採前輪驅動,搭載 1.0 升 EcoBoost 渦輪汽油引擎,擁有 125 匹與 155 匹馬力的兩種動力輸出,搭配備 11.5kW 的 BISG 皮帶驅動發電機,還有 48V 的鋰電池,組成 mild-hybrid 油電系統,會透過煞車或滑行時,將動能轉換成電能進行充電,且 BISG 也能提供額外的動力輸出輔助與供應一些車電設備,幫助車輛帶來更好的燃油效率。
此外,Puma 的 3 缸引擎還導入有汽缸休止技術,在滑行或者低負載狀態下,能夠暫時關閉一個汽缸,提升省油表現。在 WLTP 的測試下,Puma 的 125 匹馬力動力單元平均油耗為每公升 18.52 公里、155 匹馬力的動力單元平均油耗每公升 17.86 公里。未來預計還會新增有 7 速雙離合器變速箱的車型。
安全、科技配備一應俱全
內裝科技配備部分,Puma 配備有全景天窗、前排按摩座椅、Bang & Olufsen 音響系統、10 具揚聲器、Qi 無線充電等等,儀表板為 12.3 吋液晶儀表,中控臺則配備 8 吋 SYNC3 觸控螢幕,同樣支援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倒車顯影等功能。另外如果販售的區域之法規允許,Puma 還有 FordPass Connect,能將 Puma 變成移動 WiFi 熱點,最多可連接 10 台手機。該系統透過 FordPass 移動應用程序提供一系列便捷功能,包括車輛定位器、油箱剩餘量、機油狀態等車輛狀態檢視。
最後在主動安全系統,Puma 配備有 Ford Co-Pilot 360 系統,包含全速域 ACC 附有 Stop & Go、速限號誌辨識、AEB 可偵測行人與騎士、 LCA 車道修正輔助、 PCA 前方碰撞預警、 前向距離偵測系統、車距警示系統、PIB 二次碰撞預防、AHB 自動遠光燈、BLIS 盲點偵測系統、 LDW 車道偏移警示、LKA 車道維持輔助、CTA 後方車輛警示系統等等功能,整體安全科技含量相當完整。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