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san 當前雖然陷入財務與營運的嚴重困境,但產品更迭節奏還是要持續,而在品牌電能領域發展部分,新世代 Leaf 可以說是相當關鍵的一環,除了 Leaf 在 Nissan 電動車發展歷程中,佔有重要歷史定位、市場銷售大任之外,也是關乎後續集團重啟的關鍵之一。
在 2025 年 3 月下旬,Nissan 集團公布年度產品計畫時,就已經先行揭示了新世代 Leaf 車頭外觀樣式,隨後在 6 月初、隨著原廠即將在 6 月 17 日正式發表新世代的時機點將至,Nissan 也展開一系列預告活動,雖然重點資訊都尚未公布,但卻也積極溝通一些設計與系統配置。

在 2025 年第一季末時所公布的年度產品計畫中,除了持續溝通 e-Power 動力架構之外,分別預告了兩款電動車,一款乃是已經公布了的歐規新世代純電 Micra,另一款就是新世代 Nissan Leaf;Nissan 發展歷史中其實很早就有推出電動車,在 1940 年代就發表過 Tama 這款純電作品,Leaf 則是 Nissan 首款量產純電戰力。

在先前裕隆日產法說會中,裕隆日產雖沒有透露究竟年度會導入那些新品,但配合原廠當前產品節奏,普遍推估 Leaf 與 Kicks 會是重頭戲所在;但比較關鍵的部分,是新世代 Leaf 能否擁有出色市場競爭力,更為重要的自然就是價格設定。國內市場原本販售的 2 代 Leaf,在產品週期末段時共計有大小電池兩種規格,價格帶落在 125 萬至 139 萬之間。

Nissan 針對新世代 Leaf 在發表前的預告內容中,分別是溝通了 3 代 Leaf 的設計元素、性能表現與舒適性、以及部份的電池系統設定,相比於原先 Leaf 中型掀背車格產品定位,3 代 Leaf 改為跨界休旅車格,採用與 Ariya 相同的 CMF-EV 模組化平臺,意味著有機會配置與 Ariya 相仿的電池系統,如果以 Ariya 標準版總容量 66kWh 電池組來看,在 Ariya 車系 WLTC 規範下有著 423 公里續航表現,對於 Leaf 來說應當已具備出色吸引力,不過詳盡的系統規格仍有待後續原廠公布。

目前公布的資訊中可以發現,攸關電動車能效表現的外觀造型,其美規版風阻係數為 0.26 (Cd),而歐規版本在車輪和後視鏡的設計加持下,則能更進一步的來到 0.25 Cd。車室空間內為求更出色的駕乘體驗,導入了電致變色玻璃天窗,藉由天窗設計來提升頭部空間表現,而可調整明暗的天窗設計則是省去遮陽板需求。

動力與操控表現上,Nissan 為新世代 Leaf 導入了 3 合 1 的 EDU 電能驅動單元,原廠數據顯示其可提供最高 160kW、也就是約 214 匹 (hp) 的馬力,以及 36.2 公斤米的扭力輸出;充電效率的設定上,新世代 Leaf 支援最高 150kW 快充功率,從 10%補電至 80%所需時間為 35 分鐘,原廠也溝通充電 14 分鐘能夠支援續航 250 公里。Leaf 還導入了熱回收系統,收集 OBC 車載充電器的熱能來加熱電池,有助保持電池最佳狀態。

此外,Nissan 在預告中也提到,Leaf 在導航規劃上也與 Google 合作,用意就是能夠協助電動車駕駛人更輕易規劃旅途,同步系統也會依據路徑與用車環境為電池進行冷卻設定,舉例來說,當系統預測路徑對系統負載較低時,會進行電池冷卻模式調整來節省能源消耗。此外,Leaf 也支援 V2L、V2X、V2H 等,V2L 提供車輛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而 V2X 與 V2H 則是提供給住家或是更多其他運用方式。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