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則留言

16

r19(r19)

2007/12/19 15:44:07

發文

#363173 IP 250.12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andy2000a (cad_boy) 所寫
........
因目前泰山收費站ETC小型車道南北只有單一車道,尖峰時的車輛已大於容量,造成ETC車道壅塞,有時甚至要排隊通行,已有不少ETC使用人反映應必須加開車道。

===> 那 尖峰時當所有人工收費車道都開時 人工收費車道 還有塞車
是否 我們也可以要求 收費站 再擴增幾個車道 . 只為了那短暫 尖峰時間?


+1

whitefox(whitefox-ucar)

2007/12/19 16:11:01

發文

#363187 IP 83.7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k2 (MK2) 所寫
回應 whitefox-ucar (whitefox) 所寫
回應 mk2 (MK2) 所寫
貼個文給你知道:

收費站區域一直是高速公路的瓶頸所在,由於傳統的人工收費方式(找零、回數票、投幣)無法紓解尖峰時間的車流量,因此常常造成收費站前車輛大排長龍的現象,而過了收費站後,大量車輛併回車道所造成的車流交織行為,亦是造成壅塞與事故的潛在危險地區。利用先進通訊及資訊技術的電子收費系統,就是為了改善上述現象所發展出的系統,傳統人工收費方式每個車道容量由每小時通過600輛(找零車道)至900輛小型車(回數票車道),實施電子收費之後,每車道容量可達1450輛至2200輛小型車,容量可提高一倍以上,能夠大幅縮短車輛等候時間及減少收費孔道,對於提昇收費站運行效率有很大的貢獻。

好的ETC系統,例如,「無門架式的多車道自由流」,確實可以改善上文中的問題。
但是現行的「紅外線單車道門架式」電子收費系統下,上文中的問題一樣無法解決。

貼個文給你知道:
就現有ETC系統之規劃內容觀之,其單車道門架式電子收費及VPS分階段與並行之實施方式,若只是達到自動收費,未能對於交通管理產生直接助益、實現ITS發展目標,實浪費龐大社會資源。ETC系統在二○○五年底開始計次收費階段即應以多車道自由流(Multi-Lane Free Flow)佈設方式實施,否則僅用單車道佈設所增加之效率,相對於現行人工回數票每小時已超過九百輛之營運能力,將是非常有限。

本來台灣的ETC就是會朝無門架式多車道自由車流前進
最後直接在交流道即開始計程收費
一步一步來好嗎?
也許現行系統差強人意
但是一味抵制只是減緩進步的速度
讓我們繼續在回數票車道上這個程級原地踏步而已

我無法理解,已經有更好的現成系統在哪裡了,
為什麼我們不又快又省錢的一步到位,
而偏偏要去用一個又慢又浪費錢的「差強人意」的系統?

在手機技術很普及的現在,手機和呼叫器,你要用哪一種?
你該不會建議大家先暫時用呼叫器 (現行ETC),以後再換成手機 (無門架式多車道自由車流),
而原因只是為了要擺脫公用電話 (回數票) 吧?
為什麼不直接用手機就好了?

以我對政府行事效率的認知,
如果現行的「差強人意」的系統被大家勉強接受了,
那麼「無門架式多車道自由車流」和「交流道即開始計程收費」
不知道會拖到何年何月才會開始執行?

如果現行的「差強人意」的系統一直無法擴展起來,
政府才會被迫更早進入下一個更好的階段。

Desmond(desmond)

2007/12/19 16:12:21

發文

#363189 IP 74.13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r19 (r19) 所寫
回應 andy2000a (cad_boy) 所寫
........
因目前泰山收費站ETC小型車道南北只有單一車道,尖峰時的車輛已大於容量,造成ETC車道壅塞,有時甚至要排隊通行,已有不少ETC使用人反映應必須加開車道。

===> 那 尖峰時當所有人工收費車道都開時 人工收費車道 還有塞車
是否 我們也可以要求 收費站 再擴增幾個車道 . 只為了那短暫 尖峰時間?


+1


這個說法是不是有一點點吹毛求疵

我想原來的說法的理由是...

無人收費的ETC車道應當是要比人工作業的快

但是在泰山收費站卻出現反轉的現象

人工收費島的車可能排了4,5台

但是ETC島等待通過的車卻大排長龍超過20台
(這是真的,下班時間,除了為了通過ETC車道,要想盡辦法擠到內側車道外,內側車道排隊的佇列明顯遠比人工收費的車道長)

原因很簡單,小客車的收費車道,ETC x1, 人工 > 8

也許顯現了,使用ETC的車超過了1/8(沒有看到統計報表,不敢下結論)

我個人是覺得還好啦,用ETC只要減速,不用停下來,也不用開窗/伸手

反正過了收費站,所有的車又集中回4個車道,大家都快反而危險

whitefox(whitefox-ucar)

2007/12/19 16:13:33

發文

#363190 IP 83.7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k2 (MK2) 所寫
回應 whitefox-ucar (whitefox) 所寫
回應 r19 (r19) 所寫
現在討論的重點到底是

回數票 VS 紅外線?
還是
微波系統 VS 紅外線?

我認為討論的重點是,
「現行的紅外線 ETC 系統該不該強行擴增?」
因為一旦擴增,勢必排擠到使用回數票的駕駛人。

而衍生出的話題是,「現行的紅外線 ETC 系統夠不夠實用?」
有人說夠實用,有人說不夠實用,各持一詞。

或許我們討論的重點應該是擴大使用ETC會不會讓台灣的國道運輸效率更高才對
用你的邏輯來討論事情
恐怕也應該討論政府開闢汽車道會不會影響牛車道/馬車道的駕駛人權益
請讓台灣繼續進步好嗎?

這不用討論,擴大使用ETC一定會讓台灣的國道運輸效率變高「一點點」!
會從 50 分變 60 分,然後一直都是 60 分,直到政府那一天突然開竅變勤快為止。

或許我們討論的重點應該是,
是要用現行的ETC,讓台灣的國道運輸效率只有 60 分?
還是要改用更好的ETC,讓台灣的國道運輸效率達到 90 分?

用你的邏輯來討論事情
恐怕也應該討論,明明已經知道需要四線車道了,
政府卻要先土地徵收一次,發包一次,開個二線道,
再土地徵收第二次,發包第二次,開個三線道,
再土地徵收第三次,發包第三次,開個四線道,
為什麼不土地徵收一次,發包一次,直接開個四線道?
請讓台灣不要只能進步一點點好嗎?

zhaha(zisme)

2007/12/19 16:17:29

發文

#363193 IP 90.17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victorbear (VICTOR) 所寫
回應 zisme (zhaha) 所寫
總之我用不到因為不常用就沒裝 那些常用的你認為值得就裝吧
etc本身倒不是問題.......問題出在哪? 就出在官商ㄅ

哈!哈! (zhaha)你轉貼的所謂"yahoo知識"或"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根本是立論偏頗 有頭無尾的"社論"及"傳說謠言"與事實差距太大.何不把最新發展補齊呢?


_-------------------------

我ㄉ天 這是來龍去脈 你ㄉ文章理解能力需要再加強

Desmond(desmond)

2007/12/19 16:41:42

發文

#363204 IP 74.13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whitefox-ucar (whitefox) 所寫
回應 mk2 (MK2) 所寫
回應 whitefox-ucar (whitefox) 所寫
回應 r19 (r19) 所寫
現在討論的重點到底是

回數票 VS 紅外線?
還是
微波系統 VS 紅外線?

我認為討論的重點是,
「現行的紅外線 ETC 系統該不該強行擴增?」
因為一旦擴增,勢必排擠到使用回數票的駕駛人。

而衍生出的話題是,「現行的紅外線 ETC 系統夠不夠實用?」
有人說夠實用,有人說不夠實用,各持一詞。

或許我們討論的重點應該是擴大使用ETC會不會讓台灣的國道運輸效率更高才對
用你的邏輯來討論事情
恐怕也應該討論政府開闢汽車道會不會影響牛車道/馬車道的駕駛人權益
請讓台灣繼續進步好嗎?

這不用討論,擴大使用ETC一定會讓台灣的國道運輸效率變高「一點點」!
會從 50 分變 60 分,然後一直都是 60 分,直到政府那一天突然開竅變勤快為止。

或許我們討論的重點應該是,
是要用現行的ETC,讓台灣的國道運輸效率只有 60 分?
還是要改用更好的ETC,讓台灣的國道運輸效率達到 90 分?

用你的邏輯來討論事情
恐怕也應該討論,明明已經知道需要四線車道了,
政府卻要先土地徵收一次,發包一次,開個二線道,
再土地徵收第二次,發包第二次,開個三線道,
再土地徵收第三次,發包第三次,開個四線道,
為什麼不土地徵收一次,發包一次,直接開個四線道?
請讓台灣不要只能進步一點點好嗎?


如果單就尖峰交通流量的角度想

當然是路寬的胃納量大

但真的要花錢開路,要考慮的面向又更多了

路越寬,要徵收的土地越多,建材越多,造價越高

結果離峰時間的道路使用率卻低的可憐

假設:花2000億可以達到,尖峰時間平均時速40,離峰超過80
花1兆達到尖峰時間平均時速80,離峰超過80(有速限,不能亂來)

你覺得這筆錢值得馬上花嗎?(還有很多其它的公共建設案嗷嗷待哺)

這只是我想的一小點

我想相關單位考慮的有更多點吧

這離題了 😊 好像跟ETC沒啥關係

MK2(mk2)

2007/12/19 17:27:24

發文

#363229 IP 189.22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whitefox-ucar (whitefox 所寫
我無法理解,已經有更好的現成系統在哪裡了,
為什麼我們不又快又省錢的一步到位,
而偏偏要去用一個又慢又浪費錢的「差強人意」的系統?

在手機技術很普及的現在,手機和呼叫器,你要用哪一種?
你該不會建議大家先暫時用呼叫器 (現行ETC),以後再換成手機 (無門架式多車道自由車流),
而原因只是為了要擺脫公用電話 (回數票) 吧?
為什麼不直接用手機就好了?

以我對政府行事效率的認知,
如果現行的「差強人意」的系統被大家勉強接受了,
那麼「無門架式多車道自由車流」和「交流道即開始計程收費」
不知道會拖到何年何月才會開始執行?

如果現行的「差強人意」的系統一直無法擴展起來,
政府才會被迫更早進入下一個更好的階段。


你既然對政府的效率有認知

卻又要他一步到位

這是矛盾的

請接受一步步的進步吧

這才是真實的世界

(紅外線ETC跟微波ETC頂多是數位跟類比行動的差別,哪裡可以拿呼叫器跟行動比,胡搞瞎搞 )

下雨天要睡覺

釘書機(on9558)

2007/12/19 17:31:23

發文

#363232 IP 187.12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r19 (r19) 所寫
回應 andy2000a (cad_boy) 所寫
........
因目前泰山收費站ETC小型車道南北只有單一車道,尖峰時的車輛已大於容量,造成ETC車道壅塞,有時甚至要排隊通行,已有不少ETC使用人反映應必須加開車道。

===> 那 尖峰時當所有人工收費車道都開時 人工收費車道 還有塞車
是否 我們也可以要求 收費站 再擴增幾個車道 . 只為了那短暫 尖峰時間?


+1


+1

MK2(mk2)

2007/12/19 17:49:13

發文

#363243 IP 189.22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zisme (zhaha) 所寫
轉貼yahoo知識
ETC暴露台灣社會的諸多盲點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已正式啟用,但相關的爭議並未完全解決,特別是消基會所提出的一些質疑;我們認為政府和消基會都應該再做更仔細的思考。消基會主要的質疑是,目前僅有4%用路人裝設ETC的車上機,卻要占用收費站二個車道,因而其他96%的車子只能用剩下的三個車道,將會大排長龍而成為駕駛人的噩夢,政府豈可圖利少數人而犧牲多數人的權益?

這樣的指責雖出於正義感,但對事實之掌握不夠精確,因此有一些值得討論的地方。首先我們必須釐清ETC政策的目標。若ETC只是為了讓一部分車子可開得更快,則這項政策確實不該損及其他車輛的權益。因此若其他96%的車輛如消基會所說只剩三個車道可用,顯然是不恰當的,然而實際上一般收費站單向至少有八個車道,ETC用掉兩個,其他車輛還有六個以上可用。而通常收費站可用的車道也未全開。換言之,在很多收費站其他車輛可用的車道甚至可以不必減少。因此消基會其實可以不必堅持它原先用不正確資料所做的指責,而應要求其他車輛平均使用的車道不可減少,而政府也應對人民做出這樣的承諾。未裝ETC車上機之車輛可用的車道,只能隨使用ETC之車次比例的提高而同比減少。

不過若再進一步思考,ETC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要讓高速公路能容納的車輛因車速提高而增加,讓全國的耗油及二氧化碳排放因此而減少,並使高速公路收費及管理的成本減少,以及將來可讓ETC推廣到市區道路、停車場等等地方,而能對交通有更理想的管理。例如新加坡多年前即已利用ETC收費以避免太多車輛開入鬧區。這種種目的都是為了公共利益,而不是為了裝設ETC之車輛的私人利益。如果大家認同這些目的,則為了推廣ETC而讓一部分未裝ETC的車輛受到有限的不方便或損失,其實也並非不公平。我們認為只要價格合理而未圖利廠商,政府甚至可考慮在ETC推廣達到一定普及率之後,強制所有車輛裝設,以全面實現前述各種公共利益。

若政府不擬採取強制裝設的手段,也可以將一部分公共利益內部化,例如將採用ETC可節省的收費管理成本以降低費率或降低車上盒價格的方式,回饋給裝設車上盒的車輛,以鼓勵大家運用ETC。政府切勿以錯誤的公平觀念,不讓裝設車上盒的車輛在速度或費用上得到利益,以致使ETC無法推廣而使其公共利益無法實現。由此觀點,ETC相關制度有任何不當之處,大家也應直接指出而要求改正,而不是鼓動人民拒絕裝設ETC以致社會更難進步。

我們特別指出不要錯用公平觀念的原因,乃是最近公平一辭常在國內被用來製造不必有的對立,並造成一些錯誤的政策。在ETC的爭議中,消基會無意中也說了不要為圖利少數人而犧牲多數人權益的用語,似乎是把裝設ETC車上盒的車主和其他車主看成對立。但實際上推廣期間每台機上盒才680元,相對於買車及用車的成本實在很小,裝不裝車上盒多半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我們不宜把兩類車主當成兩個對立而不可改變的階級,而誇大其中的不公平問題。

真正較須注意的公平問題,是承包的廠商是否得到不當的利潤,或者是受到不當的打壓。這部分的相關事實主管機關應具體公開說明,讓人民可以合理監督,也可以還廠商清白。而做為一個BOT的案子,公平合理的主要辦法,乃是在發包之前就訂明各種相關條件,讓許多廠商來公開競爭,選定承包對象之後要簽訂權利義務關係明確的契約而不宜再任意更動。但這次ETC案的主管官員卻說,最近幾個月主管機關要依外界不同的聲音,而和承包廠商協調降價和更多優惠等問題。主管官員可能是要誇耀其辛苦和功勞,但這也是在高鐵、高捷和台北巨蛋等爭議之後,再一次暴露我國各級政府辦理BOT的能力亟待加強。




請多參考一下上面的發文好嗎?

下雨天要睡覺

zhaha(zisme)

2007/12/19 17:50:52

發文

#363245 IP 90.17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k2 (MK2) 所寫
回應 zisme (zhaha) 所寫
轉貼yahoo知識
ETC暴露台灣社會的諸多盲點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已正式啟用,但相關的爭議並未完全解決,特別是消基會所提出的一些質疑;我們認為政府和消基會都應該再做更仔細的思考。消基會主要的質疑是,目前僅有4%用路人裝設ETC的車上機,卻要占用收費站二個車道,因而其他96%的車子只能用剩下的三個車道,將會大排長龍而成為駕駛人的噩夢,政府豈可圖利少數人而犧牲多數人的權益?

這樣的指責雖出於正義感,但對事實之掌握不夠精確,因此有一些值得討論的地方。首先我們必須釐清ETC政策的目標。若ETC只是為了讓一部分車子可開得更快,則這項政策確實不該損及其他車輛的權益。因此若其他96%的車輛如消基會所說只剩三個車道可用,顯然是不恰當的,然而實際上一般收費站單向至少有八個車道,ETC用掉兩個,其他車輛還有六個以上可用。而通常收費站可用的車道也未全開。換言之,在很多收費站其他車輛可用的車道甚至可以不必減少。因此消基會其實可以不必堅持它原先用不正確資料所做的指責,而應要求其他車輛平均使用的車道不可減少,而政府也應對人民做出這樣的承諾。未裝ETC車上機之車輛可用的車道,只能隨使用ETC之車次比例的提高而同比減少。

不過若再進一步思考,ETC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要讓高速公路能容納的車輛因車速提高而增加,讓全國的耗油及二氧化碳排放因此而減少,並使高速公路收費及管理的成本減少,以及將來可讓ETC推廣到市區道路、停車場等等地方,而能對交通有更理想的管理。例如新加坡多年前即已利用ETC收費以避免太多車輛開入鬧區。這種種目的都是為了公共利益,而不是為了裝設ETC之車輛的私人利益。如果大家認同這些目的,則為了推廣ETC而讓一部分未裝ETC的車輛受到有限的不方便或損失,其實也並非不公平。我們認為只要價格合理而未圖利廠商,政府甚至可考慮在ETC推廣達到一定普及率之後,強制所有車輛裝設,以全面實現前述各種公共利益。

若政府不擬採取強制裝設的手段,也可以將一部分公共利益內部化,例如將採用ETC可節省的收費管理成本以降低費率或降低車上盒價格的方式,回饋給裝設車上盒的車輛,以鼓勵大家運用ETC。政府切勿以錯誤的公平觀念,不讓裝設車上盒的車輛在速度或費用上得到利益,以致使ETC無法推廣而使其公共利益無法實現。由此觀點,ETC相關制度有任何不當之處,大家也應直接指出而要求改正,而不是鼓動人民拒絕裝設ETC以致社會更難進步。

我們特別指出不要錯用公平觀念的原因,乃是最近公平一辭常在國內被用來製造不必有的對立,並造成一些錯誤的政策。在ETC的爭議中,消基會無意中也說了不要為圖利少數人而犧牲多數人權益的用語,似乎是把裝設ETC車上盒的車主和其他車主看成對立。但實際上推廣期間每台機上盒才680元,相對於買車及用車的成本實在很小,裝不裝車上盒多半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我們不宜把兩類車主當成兩個對立而不可改變的階級,而誇大其中的不公平問題。

真正較須注意的公平問題,是承包的廠商是否得到不當的利潤,或者是受到不當的打壓。這部分的相關事實主管機關應具體公開說明,讓人民可以合理監督,也可以還廠商清白。而做為一個BOT的案子,公平合理的主要辦法,乃是在發包之前就訂明各種相關條件,讓許多廠商來公開競爭,選定承包對象之後要簽訂權利義務關係明確的契約而不宜再任意更動。但這次ETC案的主管官員卻說,最近幾個月主管機關要依外界不同的聲音,而和承包廠商協調降價和更多優惠等問題。主管官員可能是要誇耀其辛苦和功勞,但這也是在高鐵、高捷和台北巨蛋等爭議之後,再一次暴露我國各級政府辦理BOT的能力亟待加強。




請多參考一下上面的發文好嗎?



請參考本文之末句

whitefox(whitefox-ucar)

2007/12/19 18:25:28

發文

#363258 IP 83.7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k2 (MK2) 所寫
回應 whitefox-ucar (whitefox 所寫
我無法理解,已經有更好的現成系統在哪裡了,
為什麼我們不又快又省錢的一步到位,
而偏偏要去用一個又慢又浪費錢的「差強人意」的系統?

在手機技術很普及的現在,手機和呼叫器,你要用哪一種?
你該不會建議大家先暫時用呼叫器 (現行ETC),以後再換成手機 (無門架式多車道自由車流),
而原因只是為了要擺脫公用電話 (回數票) 吧?
為什麼不直接用手機就好了?

以我對政府行事效率的認知,
如果現行的「差強人意」的系統被大家勉強接受了,
那麼「無門架式多車道自由車流」和「交流道即開始計程收費」
不知道會拖到何年何月才會開始執行?

如果現行的「差強人意」的系統一直無法擴展起來,
政府才會被迫更早進入下一個更好的階段。

你既然對政府的效率有認知
卻又要他一步到位
這是矛盾的
請接受一步步的進步吧
這才是真實的世界
(紅外線ETC跟微波ETC頂多是數位跟類比行動的差別,哪裡可以拿呼叫器跟行動比,胡搞瞎搞 )

不矛盾!
就是因為我們的政府效率不彰,我不敢期望他們會很勤勞很快速的對一個ETC政策執行多次變革,
所以,只要做一次,一次到位,才是最符合我們政府的做法!

反而,要一步一步來,多次變更執行政策,才是不切實際,遠離真實世界的做法!
你承認政府效率不彰,卻又期望政府能一步一步改革到好,才是相互矛盾的。

ETC和手機的比喻,我的重點是在於一步到位就好,沒必要一步一步去做,浪費時間和金錢,
請勿胡搞瞎搞,扭曲別人的原意!(或是,你看不出來文章中的原意?)

cad_boy(andy2000a)

2007/12/19 20:52:59

發文

#363384 IP 90.16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如果沒有 官商XX 問題

如果 一開始 ETC 使用在交流道口反正進入交流道
也不會太快

收費站內線打掉直接讓扣過款的車開過去
泰山收費站須要增加 ETC 車道嗎 ?
雖然 泰山收費站 1:8 車道
但是 ETC 車道不是可以高速通過嗎 ?

何況 只為一個收費站增加 那其他 收費站 ?
ETC 車道使用偏低 是否該收回

特別 是南部你去看 ETC 車到和一般車道(回數票+ 找零 ) 是 1:2
晚上 南下半夜沒人使用下 我們還不是慢慢排
但是 旁邊 ETC 車道完全沒車 .. 交通部官員 你們看到嗎 ?
我們都忍受如此久的不便

難到只為服務少數使用 ETC ?

ken(930103)

2007/12/19 21:03:20

發文

#363394 IP 251.19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desmond (Desmond) 所寫
回應 r19 (r19) 所寫
回應 andy2000a (cad_boy) 所寫
........
因目前泰山收費站ETC小型車道南北只有單一車道,尖峰時的車輛已大於容量,造成ETC車道壅塞,有時甚至要排隊通行,已有不少ETC使用人反映應必須加開車道。

===> 那 尖峰時當所有人工收費車道都開時 人工收費車道 還有塞車
是否 我們也可以要求 收費站 再擴增幾個車道 . 只為了那短暫 尖峰時間?


+1


這個說法是不是有一點點吹毛求疵

我想原來的說法的理由是...

無人收費的ETC車道應當是要比人工作業的快

但是在泰山收費站卻出現反轉的現象

人工收費島的車可能排了4,5台

但是ETC島等待通過的車卻大排長龍超過20台
(這是真的,下班時間,除了為了通過ETC車道,要想盡辦法擠到內側車道外,內側車道排隊的佇列明顯遠比人工收費的車道長)

原因很簡單,小客車的收費車道,ETC x1, 人工 > 8

也許顯現了,使用ETC的車超過了1/8(沒有看到統計報表,不敢下結論)

我個人是覺得還好啦,用ETC只要減速,不用停下來,也不用開窗/伸手

反正過了收費站,所有的車又集中回4個車道,大家都快反而危險


泰山收費站ETC乾脆廢除吧!
裝etc過站時間比收票或找零久.
幹!裝孝維
etc有裝比沒裝還更慢,沒有享受到便利,乾脆etc撤除後,讓泰山收費站過站排隊的榮景馬上就會出現,能解決車流就應該多開一車道,
政府做事沒擔當,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



MK2(mk2)

2007/12/19 23:37:24

發文

#363590 IP 187.11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whitefox-ucar (whitefox) 所寫
回應 mk2 (MK2) 所寫
回應 whitefox-ucar (whitefox 所寫
我無法理解,已經有更好的現成系統在哪裡了,
為什麼我們不又快又省錢的一步到位,
而偏偏要去用一個又慢又浪費錢的「差強人意」的系統?

在手機技術很普及的現在,手機和呼叫器,你要用哪一種?
你該不會建議大家先暫時用呼叫器 (現行ETC),以後再換成手機 (無門架式多車道自由車流),
而原因只是為了要擺脫公用電話 (回數票) 吧?
為什麼不直接用手機就好了?

以我對政府行事效率的認知,
如果現行的「差強人意」的系統被大家勉強接受了,
那麼「無門架式多車道自由車流」和「交流道即開始計程收費」
不知道會拖到何年何月才會開始執行?

如果現行的「差強人意」的系統一直無法擴展起來,
政府才會被迫更早進入下一個更好的階段。

你既然對政府的效率有認知
卻又要他一步到位
這是矛盾的
請接受一步步的進步吧
這才是真實的世界
(紅外線ETC跟微波ETC頂多是數位跟類比行動的差別,哪裡可以拿呼叫器跟行動比,胡搞瞎搞 )

不矛盾!
就是因為我們的政府效率不彰,我不敢期望他們會很勤勞很快速的對一個ETC政策執行多次變革,
所以,只要做一次,一次到位,才是最符合我們政府的做法!

反而,要一步一步來,多次變更執行政策,才是不切實際,遠離真實世界的做法!
你承認政府效率不彰,卻又期望政府能一步一步改革到好,才是相互矛盾的。

ETC和手機的比喻,我的重點是在於一步到位就好,沒必要一步一步去做,浪費時間和金錢,
請勿胡搞瞎搞,扭曲別人的原意!(或是,你看不出來文章中的原意?)


效率不彰跟一步到位是不相容的

醒醒吧

除非極權國家不然做不到

極權國家做到了一步到位也只是做到表面

檯面下一定是黑漆漆的

不可取

下雨天要睡覺

MK2(mk2)

2007/12/19 23:48:23

發文

#363609 IP 187.11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andy2000a (cad_boy) 所寫
如果沒有 官商XX 問題

如果 一開始 ETC 使用在交流道口反正進入交流道
也不會太快

收費站內線打掉直接讓扣過款的車開過去
泰山收費站須要增加 ETC 車道嗎 ?
雖然 泰山收費站 1:8 車道
但是 ETC 車道不是可以高速通過嗎 ?

何況 只為一個收費站增加 那其他 收費站 ?
ETC 車道使用偏低 是否該收回

特別 是南部你去看 ETC 車到和一般車道(回數票+ 找零 ) 是 1:2
晚上 南下半夜沒人使用下 我們還不是慢慢排
但是 旁邊 ETC 車道完全沒車 .. 交通部官員 你們看到嗎 ?
我們都忍受如此久的不便

難到只為服務少數使用 ETC ?



1要怎麼一開始就在交流道做ETC?

2一個ETC已經是最少了還怎麼減車道?

3推ETC不是為了使用ETC的人而是為了台灣的國道交通效率

4為了台灣的國交通效率讓回數票成為歷史就像讓牛車跟馬車為為歷史一樣,沒什麼好說的

5連680元也捨不得花,要"忍受如此久的不便",別怪我笑你,真夠蠢的,交通部官員看到這種蠢蛋大概快笑死了






下雨天要睡覺

flycode(flycall)

2007/12/20 03:25:50

發文

#363708 IP 189.6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k2 (MK2) 所寫

1要怎麼一開始就在交流道做ETC?
2一個ETC已經是最少了還怎麼減車道?
3推ETC不是為了使用ETC的人而是為了台灣的國道交通效率
4為了台灣的國交通效率讓回數票成為歷史就像讓牛車跟馬車為為歷史一樣,沒什麼好說的
5連680元也捨不得花,要"忍受如此久的不便",別怪我笑你,真夠蠢的,交通部官員看到這種蠢蛋大概快笑死了


1 交流道做ETC的可能性不高,因為不管是微波/紅外線,
  即使已「多車道自由車流」且裝機率已達70%以上
  還是一樣要保留少數的人工收費車道,給那30%就是不裝車上機的車。(裝機率不等於使用率)

  除非不收費,否則人工收費車道就無法避免,若建在交流道,交流道附近就會塞到爆!


2 我前面有講但你沒在看,現在的紅外線ETC有兩個車道,一個是給大型車,一個是給小型車。
  若ETC會塞車,可能只有某個大or小型車道會塞而已。另一條ETC車道未必塞吧!?
  花了680元,兩條車道還是要走自己的,不能互相分流。



  車道就只有那幾條,ETC/人工收費的使用率,絕對不可能24hr都和車道建置比率完全相同。

  即使是「多車道自由車流」,剛施行時同樣難以避免ETC和人工收費想互搶車道的問題,
  
  但因為而紅外線ETC無法大/小型共用車道,做不到「多車道自由車流」,
  則會讓搶車道的問題更嚴重!讓過渡時期延得更長!

  用紅外線ETC的發現竟然也會塞,就希望把人工收費車道拿些來用,
  而人工收費車道的使用者,本來就會有點塞,也希望把ETC的車道縮減。

  所以,政府施政不當,一開始就沒規劃「多車道自由車流」,造成高速公路不同用戶的對立!

  而微波在全世界的ETC系統佔有率達95%,
  主要應是為了減少人工/電子收費轉換時的衝擊,未必是因為微波扣款成功率比較高。
  只不過...交通部的蠢蛋官員不知到底在想什麼?

Desmond(desmond)

2007/12/20 08:49:32

發文

#363773 IP 74.13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quote=mk2 (MK2)
...恕刪

5連680元也捨不得花,要"忍受如此久的不便",別怪我笑你,真夠蠢的,交通部官員看到這種蠢蛋大概快笑死了

[/quote]

680元對於台灣人的平均收入來說,真的是小錢

但是要不要花這筆錢也要評估吧? 沒用到的東西,去10元商店買回家放,也是浪費

現在高速公路小客車收費一票40

680相對於幾票的價值?

以一年用不到一本400元的頻率來說,680怎麼花的下去?

也不用講那麼誇張,就算1年花1000元過路費,也不希望花680吧? (本來只要負擔1000,變成1680,而且儲值還不夠方便,收費站也不能儲值,我要拿e通卡儲值還要特別路上想到才能儲,因為剛好公司附近大部分都是7-11,OK的儲值機故障,一直沒修)

MK2(mk2)

2007/12/20 09:50:37

發文

#363807 IP 189.22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全家也可以儲值

收費站要是可以儲值我想會變世界笑話吧

下雨天要睡覺

MK2(mk2)

2007/12/20 10:09:11

發文

#363816 IP 189.22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flycall (FlyCall) 所寫
回應 mk2 (MK2) 所寫

1要怎麼一開始就在交流道做ETC?
2一個ETC已經是最少了還怎麼減車道?
3推ETC不是為了使用ETC的人而是為了台灣的國道交通效率
4為了台灣的國交通效率讓回數票成為歷史就像讓牛車跟馬車為為歷史一樣,沒什麼好說的
5連680元也捨不得花,要"忍受如此久的不便",別怪我笑你,真夠蠢的,交通部官員看到這種蠢蛋大概快笑死了


1 交流道做ETC的可能性不高,因為不管是微波/紅外線,
  即使已「多車道自由車流」且裝機率已達70%以上
  還是一樣要保留少數的人工收費車道,給那30%就是不裝車上機的車。(裝機率不等於使用率)

  除非不收費,否則人工收費車道就無法避免,若建在交流道,交流道附近就會塞到爆!


2 我前面有講但你沒在看,現在的紅外線ETC有兩個車道,一個是給大型車,一個是給小型車。
  若ETC會塞車,可能只有某個大or小型車道會塞而已。另一條ETC車道未必塞吧!?
  花了680元,兩條車道還是要走自己的,不能互相分流。



  車道就只有那幾條,ETC/人工收費的使用率,絕對不可能24hr都和車道建置比率完全相同。

  即使是「多車道自由車流」,剛施行時同樣難以避免ETC和人工收費想互搶車道的問題,
  
  但因為而紅外線ETC無法大/小型共用車道,做不到「多車道自由車流」,
  則會讓搶車道的問題更嚴重!讓過渡時期延得更長!

  用紅外線ETC的發現竟然也會塞,就希望把人工收費車道拿些來用,
  而人工收費車道的使用者,本來就會有點塞,也希望把ETC的車道縮減。

  所以,政府施政不當,一開始就沒規劃「多車道自由車流」,造成高速公路不同用戶的對立!

  而微波在全世界的ETC系統佔有率達95%,
  主要應是為了減少人工/電子收費轉換時的衝擊,未必是因為微波扣款成功率比較高。
  只不過...交通部的蠢蛋官員不知到底在想什麼?


我不反對稱交通部的官員是蠢蛋官員

他們的招標文件要是規定的更嚴謹

就可以減少很多糾紛

不過我也貼個文

遠通會出線是因為他佣金收的少

就跟台灣高鐵用日本系統一樣是為了省錢

這些蠢蛋官員其實也為國家省了一些錢

要是她們不要省錢直接綁規格標指定說要微波讓唯一的微波商漫天叫價

應該人民是不會知道的

大家皆大歡喜

反正是人民買單又不是官員買單

官員真夠蠢的

貼文:

〔記者曾鴻儒/台北報導〕ETC招標過程中,委辦服務費的評分方式被指有弊端,有甄選委員質疑,高公局在「委辦服務費」一項,給遠通電收最高分,導致遠通電收勝出,對此,高公局澄清,委辦服務費的計算有固定方式,多少人算、誰算,結果都一樣,該案是甄審委員授權高公局計算,且率先評分,過程並無弊端。

高公局長陳建宇指出,高公局為委辦服務費評分方式訂有計算公式;計次(現行方式)、計程費率都是計算依據,還得綜合各自收費年數,求出加權費率;加權費率再與各家業者費率差額、比例等綜合計算,最高分三百,最低分一百八十分,甄審委員是依得分排序評分,並非以分數為依據評分。

高公局官員指出,根據此公式,計次、計程階段費率分別是變數,當時高公局所定上限,計次為三點五元,計程為每公里零點零八七元;遠通計次費率三點四元,幾乎逼近上限,但超過十五年的計程費率則僅有零點零三五元,成為出線關鍵。

下雨天要睡覺

whitefox(whitefox-ucar)

2007/12/20 10:10:44

發文

#363818 IP 92.13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mk2 (MK2) 所寫
回應 whitefox-ucar (whitefox) 所寫
回應 mk2 (MK2) 所寫
回應 whitefox-ucar (whitefox 所寫
我無法理解,已經有更好的現成系統在哪裡了,
為什麼我們不又快又省錢的一步到位,
而偏偏要去用一個又慢又浪費錢的「差強人意」的系統?

在手機技術很普及的現在,手機和呼叫器,你要用哪一種?
你該不會建議大家先暫時用呼叫器 (現行ETC),以後再換成手機 (無門架式多車道自由車流),
而原因只是為了要擺脫公用電話 (回數票) 吧?
為什麼不直接用手機就好了?

以我對政府行事效率的認知,
如果現行的「差強人意」的系統被大家勉強接受了,
那麼「無門架式多車道自由車流」和「交流道即開始計程收費」
不知道會拖到何年何月才會開始執行?

如果現行的「差強人意」的系統一直無法擴展起來,
政府才會被迫更早進入下一個更好的階段。

你既然對政府的效率有認知
卻又要他一步到位
這是矛盾的
請接受一步步的進步吧
這才是真實的世界
(紅外線ETC跟微波ETC頂多是數位跟類比行動的差別,哪裡可以拿呼叫器跟行動比,胡搞瞎搞 )

不矛盾!
就是因為我們的政府效率不彰,我不敢期望他們會很勤勞很快速的對一個ETC政策執行多次變革,
所以,只要做一次,一次到位,才是最符合我們政府的做法!

反而,要一步一步來,多次變更執行政策,才是不切實際,遠離真實世界的做法!
你承認政府效率不彰,卻又期望政府能一步一步改革到好,才是相互矛盾的。

ETC和手機的比喻,我的重點是在於一步到位就好,沒必要一步一步去做,浪費時間和金錢,
請勿胡搞瞎搞,扭曲別人的原意!(或是,你看不出來文章中的原意?)

效率不彰跟一步到位是不相容的
醒醒吧
除非極權國家不然做不到
極權國家做到了一步到位也只是做到表面
檯面下一定是黑漆漆的
不可取

「效率不彰」和「一步到位」是相容的!

「效率不彰」是指「做事慢」,不是指「不做事」。
中華民國政府還沒墮落到不做事的地步。
同樣做ETC,一步到位只做一次,就算做事慢,也是可以一次做好。
如果像現在這樣,一個系統要做好幾次,做事又慢,要到哪年哪月才做的好?

更可怕的,如果一個「差強人意」的系統被大眾勉強接受了,
你認為一個「效率不彰」的政府會不會因為大眾勉強接受了,就乾脆擱置下一階段了?
很有可能的!!😡

所以,醒醒吧!要又慢又浪費錢的一步一步來,
除非極權國家不然做不到
極權國家要做的事,就算再慢再浪費錢,人民也不敢不接受。
我們已經是民主國家了,不要再用極權國家人民的心態來委曲求全了......
政府做的不好,我們要大聲說NO,而不是委曲求全,勉強接受。
熱門新聞
5月總掛牌數來到41,477輛,而在Tesla、Luxgen與BMW等電動車大量掛牌助益下,創下電車全年累積最快跨越萬輛新紀錄!
Luxgen n⁷標配TPMS胎壓數值偵測與異常警示功能,U-CAR這次偷偷放胎壓,來觀察看看n⁷的TPMS甚麼時候發現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