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日本經濟新聞近期報導,全球排名第一的綜合馬達製造商日本電產 Nidec,正打算以水平整合的方式,爭取電動車的多項零件代工,進而發展出類似鴻海 MIH 平臺的電動車開發整合方案。預計以位於中國東北的大型電動馬達工廠為基礎,攜手 20 間零部件廠共同進駐周邊。
世界最大馬達工廠將啟用,目標 4 成市占
根據報導,日本電產位於中國遼寧省的電動馬達工廠已經完工,主要生產逆變器和齒輪等驅動系統,預計 2021 年 6 月開始投產,並且將在附近興建 2 號廠。其最大產能將可每年供給 100 萬電動車,是 Tesla 在 2020 年產量的 2 倍,將成為世上最大的純電動馬達工廠。
日本電產的目標即是在 2030 年前,達到 4 成的電動馬達市佔率。同時,日本電產也將在此區域與 20 間零配件廠合作,尋求以水平分工方式拿下各系統代工訂單。根據日本電産集團總裁關潤的說法,未來日本電產也將涉足平臺開發,目標是在不含電池及車身的情況下,佔據單輛開發成本的 6 至 7 成。
BEV 進入門檻低,水平分工模式講求合作
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純電動車的開發與傳統燃油車不同,在除去了引擎、變速箱、甚至是進排氣等系統後,電動車總零件減少了 4 至 5 成。除了讓進入門檻降低之外,也衍生出與燃油車截然不同的開發模式。
過去汽車開發以品牌為頂點作主導,再以各大系統「垂直整合」供應商,形成一個金字塔狀的開發結構;而今 BEV 的開發更接近手機等 3C 用品,只要開發平臺一確立,各供應商即以「水平分工」的方式推進開發項目。以鴻海 MIH 平臺為例,其開放軟硬體的概念就是水平分工的體現。根據日經的最新數據,已有近 1,500 間合作廠商加入 MIH 平臺,而日本電產就是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合作夥伴。
在電動車開發的戰國時代裡,除了鴻海之外,包括奧地利車體大廠 Magna Steyr、德國動力總成供應商 FEV 等,也都提供整合開發方案。因此日本電產與鴻海的合作發展,相信也將成為關注的重點之一,後續 U-CAR 會持續追蹤,並帶來第一手的報導。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