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噗噗

2014/02/03

註冊日期

16

累計好評

1,235

發文總數

150

透過ETC大數據分析,國道高速公路局公佈3大超速熱點加強取締

https://am.u-car.com.tw/39843.html

政府跟商人說的話能聽,X都能吃。先讓我們回顧一下當初政府怎麼說ETC的。

"在中華日報的報導中,高速公路警察局交通科也已鄭重澄清,這套電子收費系統只用於計算里程收費,不會用來測速或拍攝其他違規行為,對於公速公路上的違規行為,警方有其他科學儀器可以舉發"

對啦,原則上是沒有用ETC開罰,頂多就是看看哪邊有人超速,然後跑去架相機。這樣只算數據分析,不算用來抓超速。今天我在意的不是超速不可以抓,而是不能任意擴大設備使用範圍,這對人民的資訊隱私權是有損害的。我辦ETC,用車牌辨識,只打算授權遠通拿來收費,可沒答應可以給高公局當成超速分析用

該做什麼的就做什麼,不要想順便挪作他用

Mazda5終於完全停產,日本本土下線

從以前就很喜歡馬五這樣子的車,覺得能夠兼顧空間寬敞,又接近中型房車般的尺寸便利,外型好看,還有方便的滑門。尤其是滑門,在狹窄的停車場格外好用。

馬五在去年停產之後,國產車就只剩下Sienta符合這些條件...除了外型好看這點,我怎麼看就覺得Sienta醜...個人屬於外貌協會的😂

現在就連日本也停產了,馬五正式完全走入歷史啦😭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39889/Mazda5%E6%AD%A3%E5%BC%8F%E8%B5%B0%E5%85%A5%E6%AD%B7%E5%8F%B2%EF%BC%8C%E6%97%A5%E8%A6%8FMazda%20Premacy%E6%96%BC2017%E5%B9%B412%E6%9C%88%E5%81%9C%E7%94%A2

 

國道高速公路出入口攝影機建置增至7處

http://am.u-car.com.tw/39921.html

為改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違規插隊情形,國道高速公路局配合國道公路警察的需求提議,自2013年起開始規劃,陸續在國3中和南出、國1鼎金系統南入、北出、國1大雅南出、國1五股北出等5處設置高解析度攝影機,嚴格取締舉發違規插隊之車輛,同時自2016年9月1日起,修訂相關規定並加重罰則,處插隊的駕駛人3,000~6,000元罰鍰,以遏止危險行為。

而最近國道高速公路局再於國道1號林口A交流道南下出口、國道3號南港系統交流道北上出口兩處,新增了高畫質攝影機以取締用路人在主線車道插隊下高速公路,甚至跨越槽化線,影響主線行車秩序及安全。

國道共7處出入口設置攝影機列表

  1. 國道3號16.4k南港系統交流道北上出口(新增)
  2. 國道3號35.8k中和交流道南下出口
  3. 國道1號33.1k五股交流道北上出口
  4. 國道1號41k林口A交流道南下出口(新增)
  5. 國道1號174k大雅交流道南下出口
  6. 國道1號362.4k鼎金系統交流道南下入口
  7. 國道1號362.4k鼎金系統交流道北上出口

-------------

你知道的...照慣例,年底就要開源增加收入,要嘛就是稅,不然就是罰單。大家進出高速公路的時候自己好自為之吧。但從另外一個角度,在交流道違規的車輛其實真的不少,重要匝道口裝攝影機,希望能少掉一些走路肩、亂插隊的行為。

這年頭還有NCAP 0顆星的,而且還是知名車款喔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39956/Euro%20NCAP%E6%9C%80%E6%96%B0%E4%B8%80%E6%B3%A217%E6%AC%BE%E8%BB%8A%E6%B8%AC%E8%A9%A6%E5%A0%B1%E5%91%8A%EF%BC%8CHyundai%20Kona%E3%80%81BMW%206GT%E3%80%81%E6%AD%90%E8%A6%8FToyota%20Yaris%E7%9A%86%E7%8D%B25%E6%98%9F%E8%A9%95%E5%83%B9

我承認,第一眼看到新聞,我就想猜是不是中國車...結果居然是FIAT的PUNTO耶。這能夠算是知名車款了吧~~歐洲車的掀背小車,照理說安全性應該不差,會一顆星都拿不到,主要原因還是安全配備不足。

而大家或許會注意到Fiat Punto拿到0星評價,最大的原因就是測試的標準車型僅雙氣囊、前座安全帶提醒與預縮系統,其餘的安全配備幾乎沒有,不僅使得成人與兒童保護項目無法獲得高分,安全科技項目更拿不到半分,Euro NCAP直接給予0星評價。

等等,只有雙安、安全帶警示跟預縮,沒有其他安全配備....這種條件是不是很眼熟啊XD

國產車市占 面臨5成保衛戰

https://tw.news.yahoo.com/%E5%9C%8B%E7%94%A2%E8%BB%8A%E5%B8%82%E5%8D%A0-%E9%9D%A2%E8%87%A85%E6%88%90%E4%BF%9D%E8%A1%9B%E6%88%B0-215010105--finance.html

年底的車展在即,又是車商新車款齊發,搶攻來年新車市場的好時機。但是回顧2017年整年下來的台灣汽車市場表現,雖然可望小幅成長,但其中仍藏隱憂。台灣國產車面臨市場版圖遭進口車蠶食鯨吞的危機,市占率面臨5成保衛戰。

====

我不會用遭蠶食鯨吞的說法形容現在國產車遭受到的困境,因為大家都知道,祖國是自己丟的😂(絕對沒有泛政治化)。自由市場競爭,輸的人代表能力不足,何況還有一定程度的保護,這樣還輸....😜

雪隧來回,吞7.2萬罰單

來回一趟雪隧竟要72000元!一名網友昨日晚間,在臉書不公開社團《爆料公社》上PO文,他在8月14日凌晨2時許,因有急事從台北趕到宜蘭又北返,開車經過雪隧時狂飆,限速90他最高時速竟飆到184公里,沒想到事後竟收到11張國道警察寄來的通知,其中包括6張超速罰單、5張到案通知書,總計金額高達72000元,讓他在PO文中哭唱「多麼痛的領悟」。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ocal/realtime/20171220/1262561/

有急事,限速90開到180,他的急事,大概是趕著去投胎吧。我覺得這則新聞,告訴我們兩件事情

1.雪隧真的有在罰,而且會連續處罰,不要以為神不知鬼不覺,隧道裡面監控照相多了去

2.記得去繳罰單,地址不要留沒人會收的地方,不然就會像這個人一樣要多繳錢

國庫感謝這種人的存在,開一趟雪隧來回,就比當年度綜所稅高了吧😆

轉子引擎重現江湖~我好興奮啊

實際上我也沒摸過轉子引擎,但是看過頭文字D的應該都會對轉子引擎有莫名的迷戀😂,很神很厲害的感覺啊。現在轉子引擎又有機會回來了,經過這麼多年,應該會有長足進步吧?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0088/%E8%BD%89%E5%AD%90%E5%BC%95%E6%93%8E%E5%BE%A9%E6%B4%BB%E7%A2%BA%E5%AE%9A%EF%BC%9F%E5%A4%96%E5%82%B3Mazda%E6%96%B0%E8%BD%89%E5%AD%90%E8%B7%91%E8%BB%8A%E5%B0%87%E6%96%BC2018%E5%B9%B4%E7%99%BC%E8%A1%A8

車子暴衝撞斷老外雙腿那一刻 行車紀錄器曝光

影片慎入:https://video.udn.com/news/805957

關鍵字:T牌、70歲

被撞到的外國人雙腿嚴重開放性骨折,需要很複雜的手術

基本上,兩條腿算是廢了...有夠倒楣

路上三寶太可怕了

電動車時代來臨 恐衝擊國產鏈

新聞裡面有一段話:「公會指出,台灣國產車在品質及配備上,不輸進口車。但少了像其他國家政府對汽車產業的政策支持,面對日趨嚴苛的經營困境,實無反擊之力。」

這是認真的嗎?

國產車在品質跟配備上不輸進口車?到底哪來的臉皮說這種話,在年底前要把今年度的幹話通通噴完才夠本就對了XD

我認同標題,因為進入電動車時代,再加上自動駕駛開始盛行,國產車跟進口車之間的技術差距會拉大,很大程度上會嚴重衝擊國產車。但是兩者的品質跟配備放在同一個水平上....這就好笑了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2888951

 

政策年年改 嚴凱泰:無所適從

http://gotv.ctitv.com.tw/2017/12/800586.htm

政府擬定2040年汽車全面電動化,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昨(30)日表示:「這對國產車沒有壓力,只有對我(納智捷)有壓力!」納智捷只能努力「競爭」,不能逃避!

2018世界新車大展(台北車展)昨(30)日起開放一般民眾參觀,嚴凱泰一大早到自家集團的納智捷、日產、Infiniti、中華三菱攤位視察。這次車展首度全部移師南港展覽館,嚴凱泰認為空間較以往大上一倍,直言「舒服多了!」參觀品質會更好。

有壓力 納智捷勇於競爭

嚴凱泰指出,明年台灣車市會不錯,大家一起努力。對於最近政府力推電動車抗空汙的衝擊,嚴凱泰妙答:「對國產車沒有壓力,只有我有壓力!」因為其他車廠可以依循外國原廠的規格,但納智捷全部都自己來,但他也強調,納智捷會勇於「競爭」。

對於賴揆提出電動車上路政策,嚴凱泰表示支持,這是全球潮流,台灣本來就該跟上。嚴凱泰表示,目標要有配套,尤其汽車產業鏈盤根錯節,牽一髮動全身,政府在提出對應的產業政策時,要有一致性,否則政府的美意,反倒造成困擾。

朝夕令改 政策不如南韓

一向自制的嚴凱泰,昨天還是忍不住提出呼籲,希望政府(產業政策)要有一致性,頻繁改動讓業者無所適從。他舉例:「台灣政府保護你,1年1次,保護你40次;韓國政府只保護你1次,1次保護40年!」箇中差異,道盡台灣業者的處境。

他表示,可以體會政府施政上困難,畢竟台灣夾在大國間,很難不被他國影響,連像美國這樣超級大國,政治難免受民粹左右;所以面對變局,與其希望政府施援手,業者不如自己多努力。

另對於政府積極改善空汙,嚴凱泰認為,「應該從發電廠的問題先處理!」至於怎麼做?他則不願多說

--

幹話大聯盟有你嚴凱泰一席了。被保護到無所適從啊...佩服佩服

俄羅斯神人單人修復撞爛的BMW

有些難以修復的像是門板、葉子板還是直接換掉。不過一個人就能夠做成這樣,真不愧是戰鬥民族。話說這樣修復後的車體強度應該會受到影響吧?

Tesla Roadster 2野外捕獲...結果居然是故障停路邊

https://electrek.co/2018/01/06/tesla-roadster-sighting-wild-prototype-breaks-down/

哈哈哈哈,這算不算悲劇啊?

不過這畢竟是原型車,距離量產還有2年的時間,現在正是積極測試找出問題的時候。Tesla也是夠大膽了,不用偽裝,直接亮相。結果這樣故障停路邊反而出糗了,哈哈哈。

說真的,實車外觀看起來真的有超跑樣子,以目前的規格來看,很可能會是最快的道路量產車。反正到頭來不是買不起就是買不到,看看照片就算了😂

雙腳翹高放中控臺危險?實驗影片告訴你

http://am.u-car.com.tw/40322.html

有其他人也遇到同樣煩惱嗎?我早知道翹腳放在中控台上很危險,但女朋友總是不當一回事,多講兩回還會念我腳真的很酸,這麼寶貝車子連讓我放腳都不願意,你麼愛車你去跟車交往好啦....之類的。搞到後來,我也不敢再說什麼,反正講了沒用,但心裡仍舊擔心,萬一出事情,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啊

等等就把這篇報導傳給她看😆,希望能有用~

日本最暢銷休旅易主,CHR打敗三年冠軍HRV

日本自動車販賣協會聯合會日前公布市場銷售排行榜,不意外地 Toyota Prius 再次拿下日本年度銷售冠軍,不過銷售總量和 2016 年相比卻大幅衰退 36.2%。其中值得注意的,就是休旅銷售增長,過往 3 年日本最暢銷休旅都由 Honda Vezel(即為台灣的 HR-V)拿下,不過 2017 年卻被開賣只有 1 年的新車取代!

這款日本熱銷休旅就是在歐洲市場表現相當亮眼的 Toyota C-HR,自去年初開始在日本市場交車以來就立即進入暢銷排行榜,甚至在 4 月份時更成為日本單月銷售冠軍。總結 2017 年日本市場總銷售表現,Toyota C-HR 共賣出 11.7 萬輛新車,大幅超越 Honda Vezel 的 6.4 萬輛成績,成為去年日本最暢銷的休旅車。

http://auto.ltn.com.tw/news/9239/44

===

Toyota出手,果然還是挺厲害的。我個人對CHR的外觀評價其實比HRV還要高,年輕、動感,看起來更搶眼。而且進口版本不用擔心國產偷料,撞擊測試五顆星的結果可以參考。

但是現在畢竟採用進口方式,所以車價偏高,可是一但國產又擔心東偷西偷少這個少那個😅。反正至少也要等到和泰更新產線,能夠製造新一代底盤,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了

首輛MIT電動超跑 最快2018下半年亮相

http://www.carnews.com/article-50344.html

之前那個吸金的假超跑後續狀況不知道怎樣了,我稍微查了一下這家公司的背景,總覺得十分奇妙...。憑著這樣的公司有辦法研發出領先其他大廠的電動超跑嗎?

如果真的成功,就算是手工小批量打造,都能在國際發光發熱。

然後,只有我覺得那兩張車子在跑的照片很假,像是PS上去的嗎😕

2017年德國最熱門SUV前10名

第 1 名 Volkswagen Tiguan 71,436 輛

第 2 名 Mercedes-Benz GLC 39,397 輛

第 3 名 Ford Kuga 37,692 輛

第 4 名 Opel Mokka 35,631 輛

第 5 名 BMW X1 35,016 輛

第 6 名 Nissan Qashqai 26,682 輛

第 7 名 Renault Captul 23,700 輛

第 8 名 Audi Q5 23,663 輛

第 9 名 Hyundai Tucson 23,645 輛

第 10 名 Audi Q2 23,147 輛

資料來源

第一名大幅領先第二名將近一倍,二到五競爭激烈。沒想到Kuga在德國賣這麼好耶,現代土桑也上排行榜。以品牌來說,Audi有兩款車進榜,總和還是有第二名。

安全重要還是妥善率重要?

當然,「兩者都重要」會是最正確也是最理想的答案。只是現實生活裏面不見得都有這麼棒的事情,我認為買車也是,誰不想要魚與熊掌兼得?

可是預算就擺在那邊,如果我很有錢,我根本就不用考慮,反正車故障了換一台開就好😂

但絕大多數的人,買車都得要投入一兩年存下來的頭期款,然後再付個五年貸款。因此預算得要斤斤計較,不可能又要這個又要那個。

那麼,如果妥善率跟安全性,你們會選擇哪一項優先考慮呢

關鍵30秒!轉彎後出現這 車友全怒了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129/1287874/

臨檢攔查設在大轉彎過去,讓人看不到,是真的會一肚子火。只是單從影片來看,出彎後到攔查點的距離沒有太近,速度不快大抵都能順利減速停車。

重機也許是騎太順,忘記道路上會有各種突發狀況,盲彎減速是最基本的駕駛觀念才對😌

M-Benz第4代A-Class正式發表

wow~,第四代A-Class發表了,外表看起來更高級了,外觀長相接近這一代CLS。

然後重點是:那個超長液晶螢幕儀表啊!之前看照片覺得很怪,現在看照片還是覺得很怪😂但不曉得實車的模樣會不會好看一些。話說,反正怎樣都買不起....好像也輪不到我嫌😏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0624/%E5%9C%8B%E5%85%A72018%E4%B8%8B%E5%8D%8A%E5%B9%B4%E5%B0%8E%E5%85%A5%EF%BC%8CM-Benz%E7%AC%AC4%E4%BB%A3A-Class%E6%AD%A3%E5%BC%8F%E7%99%BC%E8%A1%A8

 

 

國道蘇澳服務區第一期完工啟用參訪

為了配合蘇花改通車,所以國道蘇澳服務區第一期先完工啟用了。未來要上蘇花改的車子,可以先在這邊休息,然後再出發。新的服務區感覺就是不一樣,還挺漂亮的啊,所有設備都是白帥帥的~

只是不知道實際的使用率高不高,石碇服務區感覺就有點雞肋,服務區的位置有點靠近市區了。剛出發的不想停,剛下來的人指要多開10分鐘就可以到深坑。蘇澳似乎也有些地方可以逛逛玩玩,不過想趕路的人應該還是會停下來稍微休息一下就上路吧?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0686/%E8%88%92%E6%9A%A2%E7%BA%8C%E9%80%B2%E8%98%87%E8%8A%B1%E5%85%AC%E8%B7%AF%EF%BC%8C%E5%9C%8B%E9%81%93%E8%98%87%E6%BE%B3%E6%9C%8D%E5%8B%99%E5%8D%80%E7%AC%AC%E4%B8%80%E6%9C%9F%E5%AE%8C%E5%B7%A5%E5%95%9F%E7%94%A8%E5%8F%83%E8%A8%AA

第3代Volkswagen Touareg預約現身,確定搭載主動後輪轉向系統

主動後輪轉向耶,我記得這項技術多年前就有,實際應用起來,似乎也頗有效果。賽車領域上也常見到這個技術。但市售車上頭並沒有普及,原因是成本增加很多,還是維修麻煩呢?我記得最早開始應用的是法國車?

--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0731/%E7%AC%AC3%E4%BB%A3Volkswagen%20Touareg%E9%A0%90%E7%B4%84%E7%8F%BE%E8%BA%AB%EF%BC%8C%E7%A2%BA%E5%AE%9A%E6%90%AD%E8%BC%89%E4%B8%BB%E5%8B%95%E5%BE%8C%E8%BC%AA%E8%BD%89%E5%90%91%E7%B3%BB%E7%B5%B1

Volkswagen新世代Touareg的登場時機,相信是許多車迷備感好奇的話題之一,近日則是確認,將會在3月下旬於北京搶先發表新世代Touareg,隨著時間點的進逼,更多相關之產品訊息也陸續揭露,雖然外觀造型與內裝陳設目前尚未有完整資訊,但已經能確認,Volkswagen將會為Touareg搭載主動後輪轉向系統,佐以主動式懸吊系統與防傾系統,來兼顧操控魅力與安全效益。

全新世代BMW X4,鼻孔好像又大了點

趁著情人節...德國應該是情人節前一天吼😆

總之,忽然就公布消息跟照片了,不過看起來還是很帥

尺寸變大、配備科技升級

很顯然的,售價大概也會跟著upgrade了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0788/2018%E6%97%A5%E5%85%A7%E7%93%A6%E8%BB%8A%E5%B1%95%EF%BC%9A%E4%BB%A3%E8%99%9FG02%E7%9A%84%E6%83%85%E4%BA%BA%E7%AF%80%E7%8D%BB%E7%A6%AE%EF%BC%81%E6%96%B0%E4%B8%96%E4%BB%A3BMW%20X4%E5%B1%95%E5%89%8D%E4%BA%AE%E7%9B%B8

Kia全新第3代Ceed定裝照曝光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0797/2018%E6%97%A5%E5%85%A7%E7%93%A6%E8%BB%8A%E5%B1%95%EF%BC%9AKia%E5%85%A8%E6%96%B0%E7%AC%AC3%E4%BB%A3Ceed%E5%AE%9A%E8%A3%9D%E7%85%A7%E6%9B%9D%E5%85%89

繼之前Kia先行釋出全新第3代Ceed的設計草圖後,就在2018日內瓦車展前夕,Kia原廠正式公開全新Ceed的定裝照,同時並確認將於日內瓦車展上進行全球首演,至於臺灣市場方面,總代理森那美起亞對於是否導入Ceed仍在積極評估中。

--

很漂亮啊,如果進來的話,雖然不太可能跟馬三一較高下,不過至少可以搶走Focus的市場吧。但是c segament的市場還在持續萎縮中,即使是掀背車恐怕都要面臨銷售量下降的危機。森那美導入的機率...總覺得不會太高

用鑭與鈰取代釹、降低電動馬達成本,Toyota目標2030年年銷550萬輛替代能源車款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0817/%E7%94%A8%E9%91%AD%E8%88%87%E9%88%B0%E5%8F%96%E4%BB%A3%E9%87%B9%E3%80%81%E9%99%8D%E4%BD%8E%E9%9B%BB%E5%8B%95%E9%A6%AC%E9%81%94%E6%88%90%E6%9C%AC%EF%BC%8CToyota%E7%9B%AE%E6%A8%992030%E5%B9%B4%E5%B9%B4%E9%8A%B7550%E8%90%AC%E8%BC%9B%E6%9B%BF%E4%BB%A3%E8%83%BD%E6%BA%90%E8%BB%8A%E6%AC%BE

講起來輕描淡寫,不過肯定是花了很多功夫研發,才有辦法調整永磁磁鐵稀土成分。目前中國開放稀土出口,因此成本持續下降,鋰電池也變得更便宜。

可是,中國畢竟控制八成稀土元素,感覺上電動車的未來是掌握在中國手裡的。誰有原料,誰就是老大。接下來中國肯定也會全力衝刺電動車,如果因為這樣限制稀土元素出口,其他車廠的發展就很有可能受到打壓。

廢氣排放斷捨離!Porsche:柴油車我們不賣了

英國汽車媒體《Autocar》報導,保時捷(Porsche)英國發言人表示:「原廠已停止生產最後兩款柴油車型,分別是 Macan S Diesel 和 Panamera 4S Diesel。」過往民眾熟知的保時捷跑車品牌,旗下都以水平對臥汽油引擎為主,但在 Cayenne 問世後就從同集團分享 3.0 升 V6 TDI 渦輪柴油動力,並在 9 年後功成身退。

發言人還提到這是市場「文化轉變」後的結果,因為現在銷售需求都轉向汽油與 Hybrid 複合動力。例如 Panamera 去年總銷售的 11,000 輛中,僅有 15%選購柴油動力、汽油占 35%、E-Hybrid 複合動力則有 50%。至於 Macan S Diesel 唯一的銷售對手只有 Range Rover Velar,因此停止供應柴油動力也不會有太多影響。

http://auto.ltn.com.tw/news/9480/44

講白了,其實只是賣不好,不想再花資源在改善柴油引擎上了吧😂

新2.0升缸內直噴引擎將成大改Corolla/Auris配置?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0885/Toyota%E5%85%AC%E5%B8%83TNGA%E5%BA%95%E7%9B%A4%E6%90%AD%E9%85%8D%E4%B9%8B%E6%96%B0%E4%B8%96%E4%BB%A3%E4%B8%BB%E5%8A%9B%E5%82%B3%E5%8B%95%E5%96%AE%E5%85%83%EF%BC%8C%E6%96%B022E0%E5%8D%87%E7%BC%B8%E5%85%A7%E7%9B%B4%E5%99%B4%E5%BC%95%E6%93%8E%E5%B0%87%E6%88%90%E5%A4%A7%E6%94%B9CorollaAuris%E9%85%8D%E7%BD%AE%EF%BC%9F

最後是新開發的四驅系統,最大特點也是提升燃油效率表現而生,按照估計或許也會成為多款SUV車款使用的傳動系統。總結來說,Toyota在此時間點公布新2.0升的動力單元,不免令人好奇是否用於預告大改款Corolla、Auris甚至是RAV4將搭載?

雖然U-CAR先前報導,許多外媒推測Auris將延續1.2升四缸直噴渦輪動力,油電混合動力車型將改採配置於現行Prius車系的新世代THS II油電混合動力系統。不過,隨著2月26日Toyota釋出如此多新世代傳動系統資訊,究竟是新2.0升引擎與CVT變速箱使用,還是如外媒先前所預估,第88屆日內瓦車展或將揭曉答案。

--

重點1:如果真的有2.0引擎,台灣會配置嗎?2.0的Altis相較沒有那麼受歡迎

重點2:熱效率40%這也太神奇了!

大家怎麼看呢

那麼,2月份Ford Escort表現如何呢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0916/2018%E5%B9%B42%E6%9C%88%E4%BB%BD%E8%87%BA%E7%81%A3%E6%B1%BD%E8%BB%8A%E5%B8%82%E5%A0%B4%E9%8A%B7%E5%94%AE%E5%A0%B1%E5%91%8A

只能說,心都涼了...

應該說,這一區的心都很涼😂,雖然2月又碰到過年,慘兮兮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過花大錢更新產線,結果一個月只賣出234輛...

然後S5趕快改款吧...雖然S3看起來很慘,但是City也不過146輛,Vios也500多而已,這個級距大家都不好過,S3還算正常水準了

開Tesla上沙灘,結果可想而知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304/1123118.htm

房車就是房車,就算是性能超強的電動車,碰到沙灘還是得投降。不過這比起前幾天那個開Focus的好多了,至少懂得跟海水保持安全距離,只要拖上去就沒事,不會被滅頂😆

賓士攻入門市場 不到100萬A-Class配備曝光

賓士(Mercedes-Benz)搶在日內瓦車展開展前夕又有大動作,賓士宣布針對新世代A-Class五門車型推出縮減配備的「親民版」,儘管五門親民版正式售價尚未公開,不過推估有望壓低在百萬以內。國外媒體《Autocar》曾報導,A-Class四門版準備在今年8月於美國亮相,售價一樣有望低於台幣百萬元,看來賓士搶攻低價市場已經蓄勢待發。

https://fnc.ebc.net.tw/FncNews/Content/28350

--

不知道實際進來台灣會多少錢?應該比現在的A還要便宜吧,我個人比較實際,不用百萬內,接近百萬的價格...怎麼能讓人不心動啊😈,晉身雙B階級不是夢!!

Toyota Vios小改正式售價54.9萬起,要重新飛天了嗎~

和泰的目標是全年1萬台,每個月有800應該也夠了。

小改增加了配備,價格也算是有誠意,感覺上這次小改為了在小房車市場重新振作,對Vios動的手腳不算少。尤其是對比較弱勢的幾個方面,都做了調整。

首先是安全,頂規給7安,我猜是怕買小車的人最終還是只在意價格,全車系給滿就沒有那麼好看的價格

再來是操控,有sport mode,還增加了防傾桿,即使沒辦法突飛猛進,但也不會太差了。況且0-100只要11秒,在同級對手裡面算厲害了

外觀內裝的調整就不多說了,這個見仁見智。但總體來說,我覺得小改Vios真的有比較厲害,對手...一直以來都沒有什麼對手,不知道該怎麼替他們緊張😂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1049/%E6%AD%A3%E5%BC%8F%E5%94%AE%E5%83%B9542E9%E8%90%AC%E8%B5%B7%E3%80%813%E8%BB%8A%E5%9E%8B%E9%81%B8%E6%93%87%EF%BC%8CToyota%E5%B0%8F%E6%94%B9%E6%AC%BEVios%E8%BB%8A%E7%B3%BB%E5%9C%8B%E5%85%A7%E7%99%BC%E8%A1%A8

這才是台灣保時捷~笑翻

這個車尾擬真度...😂

我更想看車頭有沒有貼上logo,隨便誰都能一眼看出來吧

開車撞老婦逃逸 肇事者2天後騎車自撞亡

發生在本周二(13日)基市成功路橋下菜市場的車禍,29歲楊男開車行經不慎撞到1位老婦人,造成婦人左腳粉碎性骨折,等救護車載著老婦人就醫時,楊男未等警方到場,隨即上車駛離現場肇事逃逸,警方與家人一直聯絡不上楊男,殊不知,15日晚上11時許,楊男騎機車行經基隆市安樂路一段自強隧道口時,疑似車速過快,撞上路邊護欄後,人彈飛到其它車輛,造成楊男頭部嚴重外傷,緊急送醫治療後,仍回天乏術。
 
據了解,楊男母親前往派出所說明,媽媽說兒子在澳州打工過年前返國,不久還要再出國打工,她也一直連絡不到兒子,手機也不通,想不到,2天過後,竟會發生這樣的意外。(突發中心戴之聖/基隆報導)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317/1316769/?utm_source=FB&utm_medium=MWeb_Share&utm_campaign=https%3A%2F%2Ftw.appledaily.com%2Fnew%2Frealtime%2F20180317%2F1316769%2F

--

這個...實在有點懸疑,不過人都在那邊等了,為什麼不勇敢一點,該付的該賠的給一給,就什麼事情都沒啦。但話說回來,有這種開車騎車習慣的人,發生意外也不讓人驚訝就是了

Lotus也妥協,打算推出SUV

不只台灣,放眼全球SUV似乎就是銷售量的萬靈丹。SUV大賣的誘惑,讓許多高價、豪華、超跑品牌都忍不住放下矜持,下海推出新車。現在連Lotus也要加入這個陣營了,不知道法拉利還可以忍多久😆

http://www.supermoto8.com/articles/2712

東南亞撞擊測試 Vios得5顆星最高評價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style/daily/20180325/37968449

台灣剛剛上市了Vios小改款新車,而泰國的Toyota也在日前發布了一支Yaris Ativ接受東南亞撞擊測試的組織ASEAN NCAP的撞擊測試影片。抱歉,忘了解釋台灣Vios跟泰國Yaris Ativ之間的關係,泰國Yaris Ativ是Yaris的四門房車版,我們台灣國產的Vios就是以Yaris Ativ車型為範本,在泰國Vios有自己獨立的一款車型。事實上,ASEAN NCAP早在3個月前就公布Yaris Ativ的撞擊測試結果,但當時我們也搞不清楚台灣會依哪一個版本的下去小改,所以也就沒太在意。

後來,我們看網友的留言雖然有的滿有創意,但幾乎噴著毒液而來,我們覺得有必要為它的安全性稍微平反一下,它在ASEAN NCAP的撞擊測試獲得了五顆星的最高安全等級評價,新Vios(Yaris Ativ)對於成人和兒童的保護都有達到75%以上、5顆星要求的防護等級。尤其兒童在正面車頭偏撞、跟側撞項目都得到了最好的成績「good」;成人項目方面,正面車頭偏撞時頭部、腿部、腳步區域「good」沒問題,但在駕駛人胸部、小腿、前乘客小腿上有受傷的疑慮,成績「Adequate」意指基本上還可以充足地進行防護,至於,前乘客的右大腿、右膝顯示「Marginal」及格邊緣表示比「Adequate」受傷的可能性更大,但已經比Weak、Poor等級要很好。

現在我們再把車型焦點轉移到台規Vios上,要達到5顆星最高等級的撞擊測試,沒有6顆氣囊以上是進不了門檻的,雅緻型、經典型僅2具氣囊那、那就算了,批吧!我們沒有意見,但豪華型不僅將VSC車輛穩定控制、TRC循跡防滑控制、HAC上坡起步輔助、ABS防鎖死煞車、EBD電子煞車力分配、BAS煞車輔助、BOS煞車優先、TPMS胎壓偵測警示等電子安全系統列為標配,被動安全上還安裝了7顆氣囊,加上系出同源的車體結構,台規Vios豪華型已達到ASEAN NCAP撞擊測試五顆星的水準,喔~千萬別嫌東南亞的撞擊測試水準,我們沒有資格嫌,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NCAP撞擊測試的相關運作組織,人家水準可比我們高太多了。(陳宏銘/綜合報導)

======

參考看看吧,其實這一代Vios也沒有想像中的鋁罐

第5代Subaru Forester局部造型亮相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1248/2018%E7%B4%90%E7%B4%84%E8%BB%8A%E5%B1%95%EF%BC%9A%E5%B8%A5%E6%B0%A3%E6%A8%A3%E8%B2%8C%E6%8F%90%E5%89%8D%E5%85%AC%E9%96%8B%EF%BC%8C%E7%AC%AC5%E4%BB%A3Subaru%20Forester%E5%B1%80%E9%83%A8%E9%80%A0%E5%9E%8B%E4%BA%AE%E7%9B%B8

頗受國內消費者歡迎的Subaru運動休旅車Forester,全新第5代新車即將在2018年紐約車展發表,而原廠繼前陣子釋出預告圖後,今天進一步揭開新款Forester的局部車尾造型,可清楚看出擁有取材自Viziv Future概念車的鋒利尾燈,並採用相當運動化的後保桿設計,以及曠野風味濃郁的軍綠色車身塗裝

====

不得不說,這還真的有夠局部。但身為Subaru的重要產品,新Forester還是挺讓人期待呀

還記得BMW大7撞Altis嗎,有後續結果了

東海BMW大七撞爛追車ALTIS 4人通通判刑

[記者楊政郡/台中報導]去年10月台中市東海夜市發生行車糾紛,彭姓駕駛路邊併排違停阻礙交通,BMW大七郭姓駕駛經過對他按了喇叭,竟引來彭男等3年輕人的不滿而追車,郭男車上載有妻、兒,看對方人多,駕著大七連續倒車4次衝爛彭男駕駛的豐田ALTIS車頭,此案兩人都被依法起訴,郭男被判5月,彭男等3人各判6月徒刑。

該案發生在106年10月31日晚上,彭男(24歲)駕駛租來的ALTIS,搭載王、游和羅姓少年到台中東海夜市,彭男違規併排停車和女友下車買披蕯,其餘留在車內。此時郭男(42歲)駕駛BMW大七載妻兒經過,看到違規併排已佔滿單向車道,郭男即按幾聲喇叭,隨後從對向車道繞過ALTIS繼續往前開,但彭男及女友正好買東西走回車上,聽到啦叭聲非常不爽,立即開始追車,甚至開至大七車旁嗆:「你在叭嗎?」

郭男不甘示弱,也踩油門往前並擋住ALTIS去向,反嗆「來呀!」,然後車子再往前約數公尺,倒車衝撞ALTIS車頭,探出頭回嗆:「我已撂人來」、「這是我的地盤ㄟ」。

彭男等人多勢眾,4、5人隨即下車持棍棒朝大七擋風玻璃猛砸,企圖強拉開車門把郭男拉下車,但車門上鎖,郭男暴怒之下,更連續倒車撞ALTIS車頭反制,甚至迴過車頭狠撞ALTIS

彭男等在地面手持球棒,只能嗆聲「下來喔!」,但眼看車子被撞得七葷八素,彭男等人閃到一邊,只能站在路旁喊:「下車啦,你太誇張了啦……」,郭男連續倒車猛撞4次後,還下車持球棒砸了ALTIS玻璃。

檢方依恐嚇罪、毀損罪、強制未遂罪、傷害罪和公共危險罪等,起訴郭男及彭男3人,羅姓少年移送少年法庭,法官審酌彭男等人違規在先,而郭男也逾越正當防衛之必要,判郭男5月,彭男等3人各6月徒刑,均得易科罰金。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380426

 

有這種結果不意外啦,法官也挺明理的,先挑釁攻擊的四個人都判比較重。大7車主雖然一開始是被害者,不過後續的行為是超過了正當防衛,會被判刑也不意外。

不管怎麼說,兩邊都可以易課罰金,真正想來也是不痛不癢。那一群拿棍棒攻擊還要把人拉下車的,我覺得應該不可以易科罰金才對,應該送進去關個半年才夠

Lexus RAV4

不得不說,這車主很有創意啊😂😂😂

壹週刊 討論「交友問題」 前妻爆氣國道跳車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407/1329928/

清明節連假昨是第3天,下午5時10分許,國道3號北上65公里處,發生19歲盧姓女子在國道上開車門跳車的驚險之舉,警方第一時間獲報後趕往現場,盧女已被路過民眾載走。

26歲洪姓車主表示,開門下車的盧女是前妻,原本車內一行人要到盧女花蓮老家旅遊,但兩人聊到女方交友問題,在車上發生爭吵,盧女才會爆氣在國道下車。

警方指出,洪男昨作完詢問紀錄後請回,今早已連絡上返回花蓮的盧女,並通知其到分隊說明完成案件調查,對於盧姓女子在國道任意下車舉動,已涉《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3條第3項,可處600元到1200元罰鍰。

警方調查,洪男昨至龍潭分隊說明經過,表示自已從苗栗家中開車出發,載著19歲盧姓前妻,及另兩名詹、劉男姓友人,一車共4人,要到花蓮盧姓前妻家中旅遊。

洪男說,當時在國道上遇到塞車,大夥便開始聊天,和前妻談到交朋友的問題時,雙方意見不同,發生爭執拉扯,前妻竟趁塞車車輛靜止時,打開車門就下車,隨後被後方另輛紅色轎車載走,他怕前妻發生危險,從大溪交流道下國道向警方報案,並到龍潭分隊分隊說明。

國道6隊呼籲,在國道上任意下車很危險的事,不但自身會發生危險,也會危害到其他用路人安全,民眾千萬不可任意作出如此舉措,害人害已得不償失。(突發中心黎百代/桃園報導)

=======

在塞車的時候跳車,還是摔了個狗吃屎,很危險,要不得。但我注意到的重點是:

19歲前妻

我19歲的時候在幹什麼啊...這個妹子居然已經結婚又離婚了😖

閃躲逼車卻被移送開單

〔記者蔡彰盛/新竹報導〕路上在跑,行車記錄器要有!

陳姓男子開小貨車載妻兒,卻遭營業貨運曳引車逼車,嚇得趕緊跑到警局報案,沒想到警方卻認為他逼車,不僅賞他1萬8000元的罰單,還將他依公共危險罪嫌移送台中地檢署,事後檢方與新竹地院法官都憑行車記錄器還原現場真相,認為他是閃躲而非逼車,不起訴且判決撤銷罰單!

  • 閃躲逼車卻被移送開單,新竹地院判准撤銷罰單!(記者蔡彰盛攝)

    閃躲逼車卻被移送開單,新竹地院判准撤銷罰單!(記者蔡彰盛攝)

陳男說,去年1月27日中午他開租賃小客貨車,行經台中市時,與一輛營業貨運曳引車因行車糾紛,警方認為雙方於道路上互阻礙對方車輛通行,造成行車危險,當天他到大甲分局大安分駐所報案並提出刑事告訴,經通知雙方說明後,員警認為他有「危險駕車、任意變換車道、蛇行、行駛二車道中線及其他危險方式駕車」違規行為開單,處以罰鍰1萬8000元。

陳男喊冤說,他是被對方逼車,又被攔車,才立即前往警局報案,當時車內尚有妻兒,遭他車逼車實在很恐怖,如不快速離開現場,可能遭受危險,萬萬沒想到去報警求助,竟然還被警方開單處罰,甚至說他是公共危險移送地檢署,實在冤枉,因此聲明請求判決撤銷原處分。

經法官勘驗行車記錄器,發現陳男駕駛的車輛並無突然減速情事,可見係遭他車逼車,雖有變換車道情事,但顯然是為了要快速離開逼車的對方,難認是影響行車安全的危險駕駛行為。

此外,警方認定陳男涉嫌公共危險罪,將他移送台中地檢署,檢方偵辦後認為,陳男車輛雖有煞車,然與對方車輛仍有相當距離,且其煞車亦非驟然煞停或突然減速至相當緩慢或靜止,其煞車動作並非俗稱「逼車」情形,而予陳男不起訴處分。

法官認為陳男要避開他人逼車行為,不符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在道路上蛇行,或以其他危險方式駕車」,因此判決撤銷罰單。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392607

台灣很多警察真的很XX,反正開單隨便開,車主要撤銷得要自己跑好多趟。要不是這一張18000還有公共危險罪,不然車主大概也是摸摸鼻子吃下去。奇怪的是,為什麼報案會先開罰單?不用做筆錄看證據申請鑑定,警察說你有罪就有罪喔😱

Volvo將先專心把現有車款電能化

先前曾表示自2019年起不再發表純內燃機車款的瑞典車廠Volvo,近日再度確立要積極替品牌旗下車款進行電能化 (包含油電、插電式油電及純電動) 的目標,且根據歐洲媒體報導指出,Volvo至少在2020年前,都不會推出任何「全新」車款,也就是說除了既有的90、60及40系列車款之外,我們將暫時看不到Volvo推出SUV跑旅、雙門Coupé或是敞篷跑車等作品。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1446/%E6%8A%8A%E6%84%9F%E6%80%A7%E6%94%BE%E4%B8%80%E9%82%8A%EF%BC%8CVolvo%E5%B0%87%E5%85%88%E5%B0%88%E5%BF%83%E6%8A%8A%E7%8F%BE%E6%9C%89%E8%BB%8A%E6%AC%BE%E9%9B%BB%E8%83%BD%E5%8C%96

越來越多車廠認真朝向全面電動化,或者是開始有實際動作增加電動車的比重。原本講到電動車還覺得離自己很遙遠,最近慢慢有感受到這個未來即將來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