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該如此,能撐這麼久,都是多虧了願意為此原始技術買單的廣大駕駛。
要不然動力方向盤,煞車真空輔助,拿掉駕駛樂趣不是更多嗎。
「Adrian Hallmark 預估其 0 至 60 時速英里的加速時間,有可能僅需 1.5 秒。」
我來預言一下,1.5不可能,1.9就不錯了。這是基於也不想想賓力的車有多重,再來就是某大學的是界記錄也才進入1.5秒,人家車子才250公斤。
氫氣的儲存是難點(跟電池車儲電一樣)。除了壓縮率,還有金屬材料的氫脆問題。很多氫燃料車的新聞都沒提到用了什麼技術克服這些難點。
「比較寧靜順暢的 3 缸渦輪引擎,在臺灣市場消費者反應不錯,但採用更能帶給駕駛激情感受的 4 缸直噴渦輪引擎,或許市場反應會更佳」
憑什麼3缸引擎會比較寧靜順暢??!這是什麼業配用詞?因為不平衡做得那麼多措施才是關鍵吧。
四缸天生平衡,要是運轉比三缸爛,那肯定是那個引擎用心(用料)不足。
聽起來合理,但做起來很驚聳,跑10000公里就要繳250美元。
第一個搞這個東西的竟然不是特司拉。
另外酸一個當前可能發生的事情,就是如果末日來臨,世界文明崩潰,你覺得找燃料和充電哪個容易點?
「訊號再透過多板離合器和差速器,快速傳遞給 4 個馬達準確地執行輸出。」
竟然還需要差速器?不是直接進化成「電傳差速器」就好了嗎?轉速差完全計算後輸出,可以做到完全不空轉。差速鎖定這種賽車精髓,也可以程式化執行,不一樣的車況進行不同設定的鎖定。
另外還應該考慮四輪90度轉向(可以兩種狀態,一般行駛,四輪轉向角就普通,橫行時再切換,能低速跑就行了),可以直接橫行。畢竟原地打轉其他車已經做過了,只要跟履帶車一樣,左右輪反轉就可以(比較磨輪胎)。
車頭車尾都很有型,但是那個座艙就....,太老型了,懶得改了嗎?用通用造型座艙搪塞?!
門開啟的方式太概念了,完全沒有實用性啊。
幹嘛要擔心駕駛能否撐住?當前這麼多自動駕駛都是裝飾嗎?你把安全介入的自動駕駛整合在一起用不就好了。
你的車真的跑起來,不好好減速也沒多少車主能開在道路上吧。Richard Hammond不就衝出去了嗎。
「鴻海科技日所公告 100 萬以內、400 匹馬力以及 700 公里續航里程的 3 大產品力」
在一個產品內實現,才有真正的意義!!要不然就是落得譁眾取寵的名聲!!
不過以 Luxgen過去的銷售策略來看,現實點確實無法期待。
不同動力的車子價格要寫出來對比一下才有意義。還有有沒有補助。
由於沒有汽油車廠商想堅持造汽油車,要不然出資拍個末日電影,對比一下末日後找燃料容易還是找電容易。肯定又會讓消費者改觀。
很漂亮,性能也很有看頭,不過外觀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變化不大,總像同一款車的不同型號,他們大概沒有其他外型設計師了吧。
另外提供手排就很有趣,誰買呢?之前才傳出F1車手,Hamilton賣掉了為他專門打造的Zonda 760LH。甚至本人嫌棄他難開,那台就是手排的。
就只是多了可以爬上屋頂的帳棚,值得花90萬去買?我很想看看喜歡這種露營模式的人會怎麼說。
買台大一點的廂型車,乖乖搭帳棚好像比較合算啊。
商車市場快被搶光,推出的救命車就只有這樣?還硬凹柴油不環保,堅持汽油引擎?
那就回答,堅達什麼時候換汽油引擎?
多一個動力就多一個東西會壞要保養,可是卻看不到好處,省油?完全沒提,扭力,也只有別人柴油單動力的水平啊,但是真的一樣嗎?不,自然汽油進氣引擎,現行款的得力卡,也要2500轉才頂峰,還沒有高原區可用。別人是1500開始耶。
這一定要發表一下意見!!
我支持裡卡多!那種龜兒子隊友,這樣算是剛好而已。陪上了自己的比賽比較不值。
兩台雷諾維斯塔攀都不抵抗,就自己人殺這麼凶?自己被超越後想反超還撞人,早該讓位出來。
裡卡多多次超越,都沒有故意欺壓隊友,不過看到進站前成功的超越沒?就聯賽場彌勒佛也忍不下去,把你壓在內線進彎,看你怎麼反超。以為別人都不會用「逼車法」超車,就你維斯塔攀一個人最會?
裡卡多只需要問車隊一句話,賽場上的那台紅牛要當成隊友還是敵人,看車隊怎麼回答。
要不然,以車隊立場,「早該要求慢車手讓快車手過去」,兩個人都還不是冠軍的爭奪者,在這個位置爭個屁啊!
讓快車在前面帶路追趕才是最必要的!
Austria車隊,專門坑 Australia車手的是嗎?
邁凱輪用法拉力引擎一定會很有意思!(因為在場外兩家還是超跑的競爭者) 這幾年的表現,真的是超級大笑話!
我認為是「絕對的錯誤進站」,如果法拉力有把第二名當作是競爭對手的話。
因為摩納哥這條根本無法超車的賽道,即使圈速下降了,後方要超過去也是不容易,更別說今年的車子特性連跟車都很困難。
還有因為第二名是「自己人」,更不用擔心被「硬超」(撞翻)。
記得有好多年,冠軍都是用「擋人」不換胎策略奪冠的,所以KIMI進站時,第三名以後的車手並沒有明顯追近,照很多領跑策略來說,第一名永遠是在第二名進站後下一圈才進去,為的就是讓兩車盡可能在同樣的交通狀態下競爭,用阻擋的方式以保持領先。
只有落後的車手為求翻盤,才會「冒險」去錯開跟領先者在不一樣的交通狀況下追擊。
所以在VET極度接近RAI的條件下,先進站絕對是把領先拱手讓人,因為人家可以跟你這麼近沒被甩開,代表他「實際」的圈速絕對快過前車。一旦放棄領先,他就會恢復原有的速度,所以一直擋在他的前面才是爭冠的唯一辦法。
但是如果以車隊立場,當然無所謂,只要是自己的車手拿冠軍就行。
![]() |
| ![]() | |
感覺上螺絲包這次很像真的抓狂了,似乎有同歸於盡的意圖喔! 兩台一起掛點仍然保持24分差距,讓小黑超過去就剩下17分,不過差距縮小是一回事,最後一圈被小黑超過才是無法忍受的事! 重複看了好多次之後、這次實在無法幫螺絲包講話⋯⋯ 但對於他的大暴走還是蠻欣賞的,加油加油😀 | |||
![]() | ![]() |
![]() |
| ![]() | ||||||||||
全封閉可能要開冷氣了😇 | ||||||||||||
![]() | ![]() |
![]() |
| ![]() | |
後面的車有時間狂按喇叭, 卻幾乎沒減速的撞上... 有內情嗎? 😇 | |||
![]() | ![]() |
共
222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