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



QQQ2011(qqq2011)

2016/10/05 23:38:12

發文

#5950017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ric.huang.1968 (Super)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eric.huang.1968 (Super) 所寫
小型跨界休旅車適合年輕人,沒有小孩的夫妻;空間不是絕對,對車子一定要夠潮!

大大說的沒錯!看來 CH-R 的定位是「爽車」(爽度 大於 實用度) ... 😆

小弟20幾歲人生第一部新車:Hyundai Coupe 1.8M,那時候由王記汽車代理,60萬8,號稱窮人小跑車,開了快10年20萬公里!

Hyundai Coupe 1.8M 很漂亮,而且在台灣又是稀有車;
大大您當時一定開得很爽! 😍
前往討論:CH-R,都會迷你CrossOver


QQQ2011(qqq2011)

2016/10/05 22:54:10

發文

#5950010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ric.huang.1968 (Super) 所寫
小型跨界休旅車適合年輕人,沒有小孩的夫妻;空間不是絕對,對車子一定要夠潮!

大大說的沒錯!看來 CH-R 的定位是「爽車」(爽度 大於 實用度) ... 😆
前往討論:CH-R,都會迷你CrossOver


QQQ2011(qqq2011)

2016/10/05 21:34:48

發文

#5949977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wangoldmr (Mr. Wang) 所寫
回應 eric.huang.1968 (Super) 所寫

金屬綠真的很"ㄅㄧㄤˋ"!其待AWD"只有"80幾萬,至少不會高於Vitara及SX4-C的AllGrip!

SX4-C引進台灣的沒有AllGrip吧。


照片上 CH-R 的那個行李廂看起來小小的;
實際上的置物空間大小,不知表現如何?
前往討論:CH-R,都會迷你CrossOver


QQQ2011(qqq2011)

2016/10/03 23:45:41

發文

#5949142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aiwangod (taiwangad) 所寫
.............(恕刪)..............
而且我也不懂你的邏輯 SUV 近看四周視野不好 是啥鬼
我家裡另一台車是previa (MPV也是高底盤) 怎麼沒感覺 單純習慣問題罷了
.............(恕刪)..............


連這個也需要解釋?真是讓小弟有點意外 ... 😞
請您自己看看吧:

https://en.wikibooks.org/wiki/Driving/Maintenance/Blind_spots

「Larger vehicles, raised vehicles, and different shaped vehicles such as hatch backs and SUVs have larger blind spots;
while a small Sedan may hide little more than a compact motorcycle in its blind spot,
a large SUV can hide an entire mid-sized Sedan, and a tractor-trailer can lose entire groups of vehicles
behind it and near the right side.」
😌
前往討論:前輪驅動的SUV,不如Wagon(討論,勿筆戰)


QQQ2011(qqq2011)

2016/10/03 18:02:37

發文

#5949017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教授循循善誘,用心良苦,小子好生佩服😍😀

感謝您! 🙂
在這些討論過程中,讓小弟覺得比較辛苦的是:
在被幾位網友誤會、曲解、辣嗆之時,自己還要忍住而不動怒回嗆 ... 😇
前往討論:前輪驅動的SUV,不如Wagon(討論,勿筆戰)


QQQ2011(qqq2011)

2016/10/03 17:44:50

發文

#5949005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如果撇開「個人主觀的爽度」不談的話,那麼何謂「合理的選車考量」呢?
在此姑且就以小弟比較熟悉的金鈴 (Taiwan Suzuki) 旗下有在販售的車系為例,
來說明如下:

單身/情侶 越野玩家、對車室空間機能需求不大的話 → Jimny 是最佳選擇;

不玩越野的單身/DINK 一族、對車室空間機能需求不大的話 → Swift 是最佳選擇;

同上,但對車室空間機能需求稍微多一點的話 → Baleno 是最佳選擇;

不玩越野、而對車室空間機能的需求很大 → SX4 Crossover 是最佳選擇;

(因為 SX4 Crossover 的車室空間機能 還略勝 Vitara 一籌!)

有玩越野、也有車室空間機能的需求 → 4WD 版的 Vitara 是最佳選擇!

如上,
其他的車廠也是如此 -- 旗下各車系都是各有所長、各自針對不同的需求;
所以,我們如果沒有越野需求的話,實在沒必要一味地隨俗追逐 SUV ...


但如今,在我們台灣的現況卻不是這樣 ...
例如,
小弟有一位好朋友,原本是開 Swift 的,
但最近因為小孩出生、車內空間不敷使用了,
所以勤跑各大車廠的展示間、去看他們的 SUV 車款 ...

小弟問他:「你是根本不玩越野的、只是需要車室空間機能而已,
既然如此,
為何不考慮 Toyota Wish、Nissan Livina、SX4 Crossover 這些轎式休旅車呢?
它們的翻身風險(重心高度)較低、而且車室空間機能也不輸 SUV 啊!」
結果他回答說:
「因為 SUV 看起來比較帥,而且視野高高的、很舒服啊 ...」
我接著說:
「SUV 的駕駛視野高高的,雖然有『看得遠』的優點,
但同時也有『看不近』(車身周圍的盲點較多) 的缺點,
而且翻身風險(重心高度)也比較高;這些你完全不考慮嗎?」
他回答說:
「不會那麼衰吧?我慢慢開就好了啊 ...」
( 但問題是,
以我對他的了解,他的駕駛習慣向來就是:不太會「慢慢開」... )
我只好說:
「荷包是長在你自己身上,怎麼用錢是你自己的權利;所以,
即使知道你現在是只用『爽度』來選車,我也只能尊重、並祝福你了...」
🙂


教授說的是我😆,我是外貌學會視覺系的
鈴木SX4、新Vitara,我選後者
寶馬2AT、2代X1,我選後者

我不玩越野,想要高一點的車,喜歡開快
按道理,如果把喜歡開快放第一位,應該是要選『Wagon crossover』
但我又嫌市面上碗公型的crosscountry外型不喜歡
唯一入眼的486 outback,可cvt就沒勁了😌

再來理性選擇應該是mini van,但是一樣是外型觀感問題,越野車外型比較帥阿😆
舉BMW X1的例子
第一代X1就是碗公型,第二代寶馬讓他長高了,有SUV的範兒,看起來帥多了😆
只是二百多萬買一台前驅的小SUV,我還是520加減開,慢慢再看吧🙂


沒關係啦!正如網路名言所說「有錢就是任性」... 😀

而小弟這陣子所發表的關於 SUV 的種種「謬論」,
都只是為了開導社會新鮮人、或是跟小弟我同級的窮人平民們而已,
並不適用於您、以及其他的有錢人喔 ... 😀
前往討論:前輪驅動的SUV,不如Wagon(討論,勿筆戰)


QQQ2011(qqq2011)

2016/10/02 11:55:14

發文

#5948421 IP 52.177.*.*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10/02 11:55:14

發文IP 52.177.*.*

如果撇開「個人主觀的爽度」不談的話,何謂「合理的選車考量」呢? 在此姑且就以小弟比較熟悉的金鈴(Taiwan Suzuki)旗下有在販售的車系為例, 來說明如下: 單身/情侶 越野玩家、對車室空間機能需求不大的話 → Jimny 是最佳選擇; 不玩越野的單身/DINK 一族、對車室空間機能需求不大的話 → Swift 是最佳選擇; 同上,但對車室空間機能需求稍微多一點的話 → Baleno 是最佳選擇; 不玩越野、而對車室空間機能的需求很大 → SX4 Crossover 是最佳選擇; (因為 SX4 Crossover 的車室空間機能 還略勝 Vitara 一籌!) 有玩越野、也有車室空間機能的需求 → 4WD 版的 Vitara 是最佳選擇! 如上, 其他的車廠也是如此 -- 旗下各車系都是各有所長、各自針對不同的需求; 所以,我們如果沒有越野需求的話,實在沒必要一味地隨俗追逐 SUV ... 但如今,在我們台灣的現況卻不是這樣 ... 例如, 小弟有一位好朋友,原本是開 Swift 的, 但最近因為小孩出生、車內空間不敷使用了, 所以勤跑各大車廠的展示間、去看他們的 SUV 車款 ... 小弟問他:「你是根本不玩越野的、只是需要車室空間機能而已, 既然如此, 為何不考慮 Toyota Wish、Nissan Livina、SX4 Crossover 這些轎式休旅車呢? 它們的翻身風險(重心高度)較低、而且車室空間機能也不輸 SUV 啊!」 結果他回答說: 「因為 SUV 看起來比較帥,而且視野高高的、很舒服啊 ...」 我接著說: [b][color="#FF0000"]「SUV 的駕駛視野高高的,雖然有『看得遠』的優點, [/color][/b] [b][color="#FF0000"]「但同時也有『看不近』(車身周圍的盲點較多)的缺點,[/color][/b] 而且翻身風險(重心高度)也比較高;這些你完全不考慮嗎?」 他回答說: 「不會那麼衰吧?我慢慢開就好了啊 ...」 ( 但問題是, 以我對他的了解,他的駕駛習慣向來就是:不太會「慢慢開」... ) 我只好說: 「荷包是長在你自己身上,怎麼用錢是你自己的權利;所以, 即使知道你現在是只用『爽度』來選車,我也只能尊重、並祝福你了...」 [微笑]

2016/10/03 15:15:22

發文IP 251.195.*.*

如果撇開「個人主觀的爽度」不談的話,那麼何謂「合理的選車考量」呢? 在此姑且就以小弟比較熟悉的金鈴 (Taiwan Suzuki) 旗下有在販售的車系為例, 來說明如下: 單身/情侶 越野玩家、對車室空間機能需求不大的話 → Jimny 是最佳選擇; 不玩越野的單身/DINK 一族、對車室空間機能需求不大的話 → Swift 是最佳選擇; 同上,但對車室空間機能需求稍微多一點的話 → Baleno 是最佳選擇; 不玩越野、而對車室空間機能的需求很大 → SX4 Crossover 是最佳選擇; (因為 SX4 Crossover 的車室空間機能 還略勝 Vitara 一籌!) 有玩越野、也有車室空間機能的需求 → 4WD 版的 Vitara 是最佳選擇! 如上, 其他的車廠也是如此 -- 旗下各車系都是各有所長、各自針對不同的需求; 所以,我們如果沒有越野需求的話,實在沒必要一味地隨俗追逐 SUV ... 但如今,在我們台灣的現況卻不是這樣 ... 例如, 小弟有一位好朋友,原本是開 Swift 的, 但最近因為小孩出生、車內空間不敷使用了, 所以勤跑各大車廠的展示間、去看他們的 SUV 車款 ... 小弟問他:「[b][color="#FF0000"]你是根本不玩越野的、只是需要車室空間機能而已,[/color][/b] 既然如此, [b][color="#FF0000"]為何不考慮 Toyota Wish、Nissan Livina、SX4 Crossover 這些轎式休旅車呢?[/color][/b] [b][color="#FF0000"]它們的翻身風險(重心高度)較低、而且車室空間機能也不輸 SUV 啊!」[/color][/b] 結果他回答說: 「因為 SUV 看起來比較帥,而且視野高高的、很舒服啊 ...」 我接著說: [b][color="#FF0000"]「SUV 的駕駛視野高高的,雖然有『看得遠』的優點, [/color][/b] [b][color="#FF0000"]但同時也有『看不近』(車身周圍的盲點較多) 的缺點,[/color][/b] 而且翻身風險(重心高度)也比較高;這些你完全不考慮嗎?」 他回答說: 「不會那麼衰吧?我慢慢開就好了啊 ...」 ( 但問題是, 以我對他的了解,他的駕駛習慣向來就是:不太會「慢慢開」... ) 我只好說: 「荷包是長在你自己身上,怎麼用錢是你自己的權利;所以, 即使知道你現在是[b][color="#FF0000"]只用『爽度』來選車[/color][/b],我也只能尊重、並祝福你了...」 [微笑]
如果撇開「個人主觀的爽度」不談的話,那麼何謂「合理的選車考量」呢?
在此姑且就以小弟比較熟悉的金鈴 (Taiwan Suzuki) 旗下有在販售的車系為例,
來說明如下:

單身/情侶 越野玩家、對車室空間機能需求不大的話 → Jimny 是最佳選擇;

不玩越野的單身/DINK 一族、對車室空間機能需求不大的話 → Swift 是最佳選擇;

同上,但對車室空間機能需求稍微多一點的話 → Baleno 是最佳選擇;

不玩越野、而對車室空間機能的需求很大 → SX4 Crossover 是最佳選擇;

(因為 SX4 Crossover 的車室空間機能 還略勝 Vitara 一籌!)

有玩越野、也有車室空間機能的需求 → 4WD 版的 Vitara 是最佳選擇!

如上,
其他的車廠也是如此 -- 旗下各車系都是各有所長、各自針對不同的需求;
所以,我們如果沒有越野需求的話,實在沒必要一味地隨俗追逐 SUV ...


但如今,在我們台灣的現況卻不是這樣 ...
例如,
小弟有一位好朋友,原本是開 Swift 的,
但最近因為小孩出生、車內空間不敷使用了,
所以勤跑各大車廠的展示間、去看他們的 SUV 車款 ...

小弟問他:「你是根本不玩越野的、只是需要車室空間機能而已,
既然如此,
為何不考慮 Toyota Wish、Nissan Livina、SX4 Crossover 這些轎式休旅車呢?
它們的翻身風險(重心高度)較低、而且車室空間機能也不輸 SUV 啊!」
結果他回答說:
「因為 SUV 看起來比較帥,而且視野高高的、很舒服啊 ...」
我接著說:
「SUV 的駕駛視野高高的,雖然有『看得遠』的優點,
但同時也有『看不近』(車身周圍的盲點較多) 的缺點,
而且翻身風險(重心高度)也比較高;這些你完全不考慮嗎?」
他回答說:
「不會那麼衰吧?我慢慢開就好了啊 ...」
( 但問題是,
以我對他的了解,他的駕駛習慣向來就是:不太會「慢慢開」... )
我只好說:
「荷包是長在你自己身上,怎麼用錢是你自己的權利;所以,
即使知道你現在是只用『爽度』來選車,我也只能尊重、並祝福你了...」
🙂
前往討論:前輪驅動的SUV,不如Wagon(討論,勿筆戰)


QQQ2011(qqq2011)

2016/10/02 11:51:54

發文

#5948420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台灣市面上的「休旅車」其實有好幾種:

1. van:例如 VW T4/T5/T6、Mitsubishi Space Gear 等

2. mini-van (MPV):例如 Toyota Previa、Luxgen M7 等

3. micro-van:例如 Toyota Wish、Suzuki SX4 Crossover 等

4. SUV (無需舉例了)

5. station-wagon:例如 VW Passat Variant、Mazda 6 Wagon 等


而在台灣,由於不長進的媒體記者以及車商行銷團隊的誤導,
讓很多消費者以為「休旅車 = SUV」、而不知有其他的選項 ...
前往討論:前輪驅動的SUV,不如Wagon(討論,勿筆戰)


QQQ2011(qqq2011)

2016/10/01 22:04:25

發文

#5948345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ucartiger (優卡喬虎弟) 所寫
我覺得需不需要4WD要看個人因素

有的人終其一生只會在柏油路面上奔馳,那前驅就OK

可是像我爸很愛玩山&玩田

下雨沒AWD還真開不出來







同樣的路況,家裡的FWD&RWD都會被困住


白色的上一代 Outlander 真是漂亮! 😍
您的 Outlander 應該有配備三菱獨家的 AWC (All Wheel Control) 吧?讚的啦! 😍
前往討論:前輪驅動的SUV,不如Wagon(討論,勿筆戰)


QQQ2011(qqq2011)

2016/09/30 23:13:58

發文

#5948155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zenowang (老王賣瓜)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zenowang (老王賣瓜) 所寫

這樣就搖頭嘆息?真是委屈您了。

報告 老王大大:
「搖頭嘆息」只是小弟發言時的「潤飾」用語而已,請您不必當真 ... 😆

那就好,消費者依照自己的需求購車,您就學著接受吧。

小弟老早就接受了,而且已經接受十年了 ... 😆
前往討論:前輪驅動的SUV,不如Wagon(討論,勿筆戰)


QQQ2011(qqq2011)

2016/09/30 23:03:10

發文

#5948151 IP 52.177.*.* 修改過2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30 23:03:10

發文IP 52.177.*.*

感謝 taiwangod、「下一站,幸福」兩位大大的意見 ... [微笑] 只是,兩位大大對於小弟似乎有著相同的誤解,所以在下面一併回答 ... [quote=taiwangod (taiwangad)] ................... 只是你真的搞不懂 市場上 城市SUV 消費族群在想什麼 JP是好車啊 只是我建議不用把自己覺得對的觀念 灌輸在別人身上 很多人都是[b][color="#FF0000"]高速公路、市區開開 ,要它的空間而已[/color][/b],4WD 多耗油、多保養 何必自找麻煩?? 對吧? [/quote] [quote=peter102465 (下一站,幸福)] Q大其實不用這麼偏執、你的話也帶有很濃的個人意味 不管前驅、四驅的SUV都是好選擇,這是一般大眾的選擇,我們都要予以尊重[微笑] 一般大眾的選擇很簡單,他們就想在[b][color="#FF0000"]空間、CP值、省油[/color][/b]做個居中決擇而已 能不能越野、是不是正統SUV並不重要,多了個AWD也多了一項故障的風險 臺灣人多喜歡[b][color="#FF0000"]在有限的預算,買到最大碗最超值的車[/color][/b],這無可厚非 這也造就了臺灣SUV滿街跑的現象..當然不是最多人買的車就是好車 但這確實是個趨勢,短時間也不可能改變 車廠知道這是賣方市場,所以城市SUV的選擇越來越多不是沒原因的 你可以有你的看法,但是也請尊重一般大眾的選擇 畢竟[b][color="#FF0000"]車子的費用不是小錢[/color][/b],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需求及想法[/quote] 兩位大大的言下之意,莫非是指 「在有限的預算,買到最大碗最超值的車」就是「前輪驅動的 SUV」?? 真是如此嗎? 若像 taiwangod 所說「城市休旅、沒人會考慮越野」、 「很多人都是高速公路、市區開開,要它的空間而已」的話, 那又何必一定要買 (前輪驅動的) SUV 不可呢? 如果完全不考慮越野、只是考慮「空間、CP值、省油」的話, 那麼, 如果改買[b][color="#FF0000"] micro-van (例如 Toyota Wish、Nissan Livina、Suzuki SX4 Crossover) [/color][/b]的話, 不但[b][color="#FF0000"]「空間」不會輸給 SUV[/color][/b],而且[b][color="#FF0000"]售價[/color][/b]還比「前輪驅動的 SUV」[b][color="#FF0000"]更便宜[/color][/b]!不是嗎? 所以啊,不管如何東拉西扯一大堆牽強的理由, 現在「前輪驅動的 SUV」之所以會勝出、變成台灣車市的主流,其實就是因為: 1. 駕駛視野高高的,開起來很舒服; 2. 車身外型高高的,看起來非常帥! (而對於「高高的」所伴隨而來的另外兩大缺點,則完全無視!) 總之,其實就是一個「爽度」而已嘛! 而對於用「爽度」來選擇車種的消費者,小弟仍是絕對尊重! 因為, 「怎麼用荷包」是大家各有選擇的權利,小弟絕對不敢有任何「鄙視」喔! 而正如小弟先前所言: [quote=qqq2011 (QQQ2011)] ...................................... 而現在, 「前輪驅動的高底盤」只有一個優點: 1. 駕駛視野[b][color="#FF0000"]「看得遠」[/color][/b]。 但「前輪驅動的高底盤」仍有兩個缺點: 1. 駕駛視野[b][color="#FF0000"]「看不近」(車身周圍的盲點較多)[/color][/b]; 2. SSF 較差 (車身重心較高)、翻車風險相對較高。 所以,如果是[b][color="#FF0000"]以「車身機械結構」的觀點[/color][/b]來看, 「(前輪驅動的 SUV) - (station-wagon 車身) = 前輪驅動的高底盤」 這種選項/設定 在本質上其實是「弊大於利」(兩個缺點 & 一個優點) 的! [/quote] 如上,小弟只是以「車身機械結構」的觀點,來分析「前輪驅動的 SUV」的利弊得失而已; 奈何某位大大一直在「銷售量、市場主流」鬼打牆,而對小弟的本意卻始終視而不見 ... [嘆氣]

2016/09/30 23:19:50

發文IP 52.177.*.*

感謝 taiwangod、「下一站,幸福」兩位大大的意見 ... [微笑] 只是,兩位大大對於小弟似乎有著相同的誤解,所以在下面一併回答 ... [quote=taiwangod (taiwangad)] ................... 只是你真的搞不懂 市場上 城市SUV 消費族群在想什麼 JP是好車啊 只是我建議不用把自己覺得對的觀念 灌輸在別人身上 很多人都是[b][color="#FF0000"]高速公路、市區開開 ,要它的空間而已[/color][/b],4WD 多耗油、多保養 何必自找麻煩?? 對吧? [/quote] [quote=peter102465 (下一站,幸福)] Q大其實不用這麼偏執、你的話也帶有很濃的個人意味 不管前驅、四驅的SUV都是好選擇,這是一般大眾的選擇,我們都要予以尊重[微笑] 一般大眾的選擇很簡單,他們就想在[b][color="#FF0000"]空間、CP值、省油[/color][/b]做個居中決擇而已 能不能越野、是不是正統SUV並不重要,多了個AWD也多了一項故障的風險 臺灣人多喜歡[b][color="#FF0000"]在有限的預算,買到最大碗最超值的車[/color][/b],這無可厚非 這也造就了臺灣SUV滿街跑的現象..當然不是最多人買的車就是好車 但這確實是個趨勢,短時間也不可能改變 車廠知道這是賣方市場,所以城市SUV的選擇越來越多不是沒原因的 你可以有你的看法,但是也請尊重一般大眾的選擇 畢竟[b][color="#FF0000"]車子的費用不是小錢[/color][/b],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需求及想法[/quote] 兩位大大的言下之意,莫非是指 「在有限的預算,買到最大碗最超值的車」就是「前輪驅動的 SUV」?? 真是如此嗎? 若像 taiwangod 所說「城市休旅、沒人會考慮越野」、 「很多人都是高速公路、市區開開,要它的空間而已」的話, 那又何必一定要買 (前輪驅動的) SUV 不可呢? 如果完全不考慮越野、只是考慮「空間、CP值、省油」的話, 那麼, 如果改買[b][color="#FF0000"] micro-van (例如 Toyota Wish、Nissan Livina、Suzuki SX4 Crossover) [/color][/b]的話, 不但[b][color="#FF0000"]「空間」不會輸給 SUV[/color][/b],而且[b][color="#FF0000"]售價[/color][/b]還比「前輪驅動的 SUV」[b][color="#FF0000"]更便宜[/color][/b]!不是嗎? 所以啊,不管如何東拉西扯一大堆牽強的理由, 現在「前輪驅動的 SUV」之所以會勝出、變成台灣車市的主流,其實就是因為: 1. 駕駛視野高高的,開起來很舒服; 2. 車身外型高高的,看起來非常帥! (而對於「高高的」所伴隨而來的另外兩大缺點,則完全無視!) 總之,其實就是一個「爽度」而已嘛! [b][color="#FF0000"]而對於用「爽度」來選擇車種的消費者,小弟仍是絕對尊重![/color][/b] 因為, [b][color="#FF0000"]「怎麼用荷包」是大家各有選擇的權利,小弟絕對不敢有任何「鄙視」喔![/color][/b] 而正如小弟先前所言: [quote=qqq2011 (QQQ2011)] ...................................... 而現在, 「前輪驅動的高底盤」只有一個優點: 1. 駕駛視野[b][color="#FF0000"]「看得遠」[/color][/b]。 但「前輪驅動的高底盤」仍有兩個缺點: 1. 駕駛視野[b][color="#FF0000"]「看不近」(車身周圍的盲點較多)[/color][/b]; 2. SSF 較差 (車身重心較高)、翻車風險相對較高。 所以,如果是[b][color="#FF0000"]以「車身機械結構」的觀點[/color][/b]來看, 「(前輪驅動的 SUV) - (station-wagon 車身) = 前輪驅動的高底盤」 這種選項/設定 在本質上其實是「弊大於利」(兩個缺點 & 一個優點) 的! [/quote] 如上,小弟只是以「車身機械結構」的觀點,來分析「前輪驅動的 SUV」的利弊得失而已; 奈何某位大大一直在「銷售量、市場主流」鬼打牆,而對小弟的本意卻始終視而不見 ... [嘆氣]

2016/10/01 12:12:09

發文IP 52.177.*.*

感謝 taiwangod、「下一站,幸福」兩位大大的意見 ... [微笑] 只是,兩位大大對於小弟似乎有著相同的誤解,所以在下面一併回答 ... [quote=taiwangod (taiwangad)] ................... 只是你真的搞不懂 市場上 城市SUV 消費族群在想什麼 JP是好車啊 只是我建議不用把自己覺得對的觀念 灌輸在別人身上 很多人都是[b][color="#FF0000"]高速公路、市區開開 ,要它的空間而已[/color][/b],4WD 多耗油、多保養 何必自找麻煩?? 對吧? [/quote] [quote=peter102465 (下一站,幸福)] Q大其實不用這麼偏執、你的話也帶有很濃的個人意味 不管前驅、四驅的SUV都是好選擇,這是一般大眾的選擇,我們都要予以尊重[微笑] 一般大眾的選擇很簡單,他們就想在[b][color="#FF0000"]空間、CP值、省油[/color][/b]做個居中決擇而已 能不能越野、是不是正統SUV並不重要,多了個AWD也多了一項故障的風險 臺灣人多喜歡[b][color="#FF0000"]在有限的預算,買到最大碗最超值的車[/color][/b],這無可厚非 這也造就了臺灣SUV滿街跑的現象..當然不是最多人買的車就是好車 但這確實是個趨勢,短時間也不可能改變 車廠知道這是賣方市場,所以城市SUV的選擇越來越多不是沒原因的 你可以有你的看法,但是也請尊重一般大眾的選擇 畢竟[b][color="#FF0000"]車子的費用不是小錢[/color][/b],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需求及想法[/quote] 兩位大大的言下之意,莫非是指 「在有限的預算,買到最大碗最超值的車」就是「前輪驅動的 SUV」?? 真是如此嗎? 若像 taiwangod 所說「城市休旅、沒人會考慮越野」、 「很多人都是高速公路、市區開開,要它的空間而已」的話, 那又何必非得要買 (前輪驅動的) SUV 不可呢? 如果完全不考慮越野、只是考慮「空間、CP值、省油」的話, 那麼, 如果改買[b][color="#FF0000"] micro-van (例如 Toyota Wish、Nissan Livina、Suzuki SX4 Crossover) [/color][/b]的話, 不但[b][color="#FF0000"]「空間」不會輸給 SUV[/color][/b],而且[b][color="#FF0000"]售價[/color][/b]還比「前輪驅動的 SUV」[b][color="#FF0000"]更便宜[/color][/b]!不是嗎? 所以啊,不管如何東拉西扯一大堆牽強的理由, 現在「前輪驅動的 SUV」之所以會勝出、變成台灣車市的主流,其實就是因為: 1. 駕駛視野高高的,開起來很舒服; 2. 車身外型高高的,看起來非常帥! (而對於「高高的」所伴隨而來的另外兩大缺點,則完全無視!) 總之,其實就是一個「爽度」而已嘛! [b][color="#FF0000"]而對於用「爽度」來選擇車種的消費者,小弟仍是絕對尊重![/color][/b] 因為, [b][color="#FF0000"]「怎麼用荷包」是大家各有選擇的權利,小弟絕對不敢有任何「鄙視」喔![/color][/b] 而正如小弟先前所言: [quote=qqq2011 (QQQ2011)] ...................................... 而現在, 「前輪驅動的高底盤」只有一個優點: 1. 駕駛視野[b][color="#FF0000"]「看得遠」[/color][/b]。 但「前輪驅動的高底盤」仍有兩個缺點: 1. 駕駛視野[b][color="#FF0000"]「看不近」(車身周圍的盲點較多)[/color][/b]; 2. SSF 較差 (車身重心較高)、翻車風險相對較高。 所以,如果是[b][color="#FF0000"]以「車身機械結構」的觀點[/color][/b]來看, 「(前輪驅動的 SUV) - (station-wagon 車身) = 前輪驅動的高底盤」 這種選項/設定 在本質上其實是「弊大於利」(兩個缺點 & 一個優點) 的! [/quote] 如上,小弟只是[b][color="#FF0000"]以「車身機械結構」的觀點[/color][/b],來分析「前輪驅動的 SUV」的利弊得失而已; 奈何某位大大一直[b][color="#FF0000"]在「銷售量、市場主流」鬼打牆[/color][/b],而對小弟的本意卻始終視而不見 ... [嘆氣] ps. 相較於歐美中日等國的市場,我們台灣的車市比較小、市面上的車款選擇也少了很多; 所以,在狹小的市場中, 台灣的消費者比較容易受到車商「行銷策略」的影響、以致「選車考量」未必完全合理; i.e. 真正的「車輛本質屬性定位」未必能夠反映在「銷售量的分佈、市場主流」的現況中 ...
感謝 taiwangod、「下一站,幸福」兩位大大的意見 ... 🙂
只是,兩位大大對於小弟似乎有著相同的誤解,所以在下面一併回答 ...

回應 taiwangod (taiwangad) 所寫
...................
只是你真的搞不懂 市場上 城市SUV 消費族群在想什麼

JP是好車啊

只是我建議不用把自己覺得對的觀念 灌輸在別人身上

很多人都是高速公路、市區開開 ,要它的空間而已,4WD 多耗油、多保養 何必自找麻煩?? 對吧?

回應 peter102465 (下一站,幸福) 所寫

Q大其實不用這麼偏執、你的話也帶有很濃的個人意味

不管前驅、四驅的SUV都是好選擇,這是一般大眾的選擇,我們都要予以尊重🙂

一般大眾的選擇很簡單,他們就想在空間、CP值、省油做個居中決擇而已

能不能越野、是不是正統SUV並不重要,多了個AWD也多了一項故障的風險

臺灣人多喜歡在有限的預算,買到最大碗最超值的車,這無可厚非

這也造就了臺灣SUV滿街跑的現象..當然不是最多人買的車就是好車

但這確實是個趨勢,短時間也不可能改變

車廠知道這是賣方市場,所以城市SUV的選擇越來越多不是沒原因的

你可以有你的看法,但是也請尊重一般大眾的選擇

畢竟車子的費用不是小錢,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需求及想法


兩位大大的言下之意,莫非是指
「在有限的預算,買到最大碗最超值的車」就是「前輪驅動的 SUV」??
真是如此嗎?
若像 taiwangod 所說「城市休旅、沒人會考慮越野」、
「很多人都是高速公路、市區開開,要它的空間而已」的話,
那又何必非得要買 (前輪驅動的) SUV 不可呢?

如果完全不考慮越野、只是考慮「空間、CP值、省油」的話,
那麼,
如果改買 micro-van (例如 Toyota Wish、Nissan Livina、Suzuki SX4 Crossover) 的話,
不但「空間」不會輸給 SUV,而且售價還比「前輪驅動的 SUV」更便宜!不是嗎?

所以啊,不管如何東拉西扯一大堆牽強的理由,
現在「前輪驅動的 SUV」之所以會勝出、變成台灣車市的主流,其實就是因為:

1. 駕駛視野高高的,開起來很舒服;
2. 車身外型高高的,看起來非常帥!

(而對於「高高的」所伴隨而來的另外兩大缺點,則完全無視!)

總之,其實就是一個「爽度」而已嘛!
而對於用「爽度」來選擇車種的消費者,小弟仍是絕對尊重!
因為,
「怎麼用荷包」是大家各有選擇的權利,小弟絕對不敢有任何「鄙視」喔!

而正如小弟先前所言: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
而現在,
「前輪驅動的高底盤」只有一個優點:
1. 駕駛視野「看得遠」

但「前輪驅動的高底盤」仍有兩個缺點:
1. 駕駛視野「看不近」(車身周圍的盲點較多)
2. SSF 較差 (車身重心較高)、翻車風險相對較高。

所以,如果是以「車身機械結構」的觀點來看,
「(前輪驅動的 SUV) - (station-wagon 車身) = 前輪驅動的高底盤」
這種選項/設定 在本質上其實是「弊大於利」(兩個缺點 & 一個優點) 的!


如上,小弟只是以「車身機械結構」的觀點,來分析「前輪驅動的 SUV」的利弊得失而已;
奈何某位大大一直在「銷售量、市場主流」鬼打牆,而對小弟的本意卻始終視而不見 ... 😌


ps. 相較於歐美中日等國的市場,我們台灣的車市比較小、市面上的車款選擇也少了很多;
所以,在狹小的市場中,
台灣的消費者比較容易受到車商「行銷策略」的影響、以致「選車考量」未必完全合理;
i.e. 真正的「車輛本質屬性定位」未必能夠反映在「銷售量的分佈、市場主流」的現況中 ...
前往討論:前輪驅動的SUV,不如Wagon(討論,勿筆戰)


QQQ2011(qqq2011)

2016/09/30 22:37:15

發文

#5948142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zenowang (老王賣瓜)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eric.huang.1968 (Super) 所寫
主題:前輪驅動的 SUV,不如 Wagon(討論,勿筆戰)
一輌只有前輪驅動的SUV,和Wagon(前輪驅動)相比,車身高、車重又重,好處到底在哪裡?


關於 Super 樓主大大的標題「前輪驅動的 SUV,不如 Wagon」,
小弟個人的看法是:Super 大大說的完全沒錯!
且聽小弟娓娓道來 ...

溯本追源,SUV 的最早涵義 (在美國) 是:
「A vehicle with a station-wagon (旅行車) body on a 4X4 light-truck frame.」

(詳見: 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300265#post_9 )

所以,
最初問世的 SUV = (station-wagon 車身) + 四輪驅動的高底盤
然後,
前輪驅動的 SUV = (station-wagon 車身) + 前輪驅動的高底盤
所以,
(前輪驅動的 SUV) - (station-wagon 車身) = 前輪驅動的高底盤

(ps. 雖然目前大多數 SUV 的車身已稍大於 wagon,但仍無礙於上述的概念說明)

而原本,
「四輪驅動的高底盤」有兩個優點:
1. 地形克服 (越野) 能力較佳;
2. 駕駛視野「看得遠」。

但「四輪驅動的高底盤」也有兩個缺點:
1. 駕駛視野「看不近」(車身周圍的盲點較多);
2. SSF 較差 (車身重心較高)、翻車風險相對較高。

(詳見: 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299961 )

而現在,
「前輪驅動的高底盤」只有一個優點:
1. 駕駛視野「看得遠」

但「前輪驅動的高底盤」仍有兩個缺點:
1. 駕駛視野「看不近」(車身周圍的盲點較多)
2. SSF 較差 (車身重心較高)、翻車風險相對較高。

所以,如果是以「車身機械結構」的觀點來看,
「(前輪驅動的 SUV) - (station-wagon 車身) = 前輪驅動的高底盤」
這種選項/設定 在本質上其實是「弊大於利」(兩個缺點 & 一個優點) 的!

但如今,
在我們台灣,由於汽車市場的資訊日漸狹隘、車商的洗腦行銷術日漸高超,
「前輪驅動的 SUV」現在卻變成了市場的主流;
這種變相歪風,讓身為 SUV 車主 & 越野玩家的小弟我,不免搖頭嘆息 ... 😌

這樣就搖頭嘆息?真是委屈您了。


報告 老王大大:
「搖頭嘆息」只是小弟發言時的「潤飾」用語而已,請您不必當真 ... 😆

前往討論:前輪驅動的SUV,不如Wagon(討論,勿筆戰)


QQQ2011(qqq2011)

2016/09/30 18:01:31

發文

#5948027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aiwangod (taiwangad) 所寫
您是開什麼高級越野車啊? 感覺您言語充滿鄙視😇

land rover 、G class ??
至少 是豐田 land cruiser prado 吧??

你真的不知道 大多數買 城市休旅 要的就是它的空間而已嗎?
誰會開這種車去越野?


明眼人應該都看得出來:小弟原文中完全沒有任何「鄙視」意味!
所以,實在不勞您瞎費心在那邊挑撥 ... 😞

另外,
小弟只是一介平民,只能開窮人車 Grand Vitara JP;
不但買不起您說的那三款車,更買不起您最愛的本田精品車 ... 😇
前往討論:前輪驅動的SUV,不如Wagon(討論,勿筆戰)


QQQ2011(qqq2011)

2016/09/30 17:26:27

發文

#5948023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ric.huang.1968 (Super) 所寫
主題:前輪驅動的 SUV,不如 Wagon(討論,勿筆戰)
一輌只有前輪驅動的SUV,和Wagon(前輪驅動)相比,車身高、車重又重,好處到底在哪裡?


關於 Super 樓主大大的標題「前輪驅動的 SUV,不如 Wagon」,
小弟個人的看法是:Super 大大說的完全沒錯!
且聽小弟娓娓道來 ...

溯本追源,SUV 的最早涵義 (在美國) 是:
「A vehicle with a station-wagon (旅行車) body on a 4X4 light-truck frame.」

(詳見: 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300265#post_9 )

所以,
最初問世的 SUV = (station-wagon 車身) + 四輪驅動的高底盤
然後,
前輪驅動的 SUV = (station-wagon 車身) + 前輪驅動的高底盤
所以,
(前輪驅動的 SUV) - (station-wagon 車身) = 前輪驅動的高底盤

(ps. 雖然目前大多數 SUV 的車身已稍大於 wagon,但仍無礙於上述的概念說明)

而原本,
「四輪驅動的高底盤」有兩個優點:
1. 地形克服 (越野) 能力較佳;
2. 駕駛視野「看得遠」。

但「四輪驅動的高底盤」也有兩個缺點:
1. 駕駛視野「看不近」(車身周圍的盲點較多);
2. SSF 較差 (車身重心較高)、翻車風險相對較高。

(詳見: 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299961 )

而現在,
「前輪驅動的高底盤」只有一個優點:
1. 駕駛視野「看得遠」

但「前輪驅動的高底盤」仍有兩個缺點:
1. 駕駛視野「看不近」(車身周圍的盲點較多)
2. SSF 較差 (車身重心較高)、翻車風險相對較高。

所以,如果是以「車身機械結構」的觀點來看,
「(前輪驅動的 SUV) - (station-wagon 車身) = 前輪驅動的高底盤」
這種選項/設定 在本質上其實是「弊大於利」(兩個缺點 & 一個優點) 的!

但如今,
在我們台灣,由於汽車市場的資訊日漸狹隘、車商的洗腦行銷術日漸高超,
「前輪驅動的 SUV」現在卻變成了市場的主流;
這種變相歪風,讓身為 SUV 車主 & 越野玩家的小弟我,不免搖頭嘆息 ... 😌
前往討論:前輪驅動的SUV,不如Wagon(討論,勿筆戰)


QQQ2011(qqq2011)

2016/09/29 11:30:48

發文

#5947334 IP 251.195.*.*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29 11:30:48

發文IP 251.195.*.*

[quote=taiwangod (taiwangad)] 網路上 自以為懂車的人、酸民 事實上 都不是真正汽車的消費者 [傻笑]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 GO 車誌 嘉偉 [/quote] 「網路上 自以為懂車的人 事實上 都不是真正的汽車消費者」 -- 言下之意,他們都永遠不用車、永遠不買車了? [三條線] 唉, 媒體 (包括車壇) 普遍水準低落、缺乏專業, 由此可見一斑 ... [嘆氣] 別忘了,俗話說「嫌貨才是買貨人」啊 ... [微笑]

2016/09/29 13:03:43

發文IP 167.10.*.*

[quote=taiwangod (taiwangad)] 網路上 自以為懂車的人、酸民 事實上 都不是真正汽車的消費者 [傻笑]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 GO 車誌 嘉偉 [/quote] 「網路上 自以為懂車的人 事實上 都不是真正的汽車消費者」 -- 言下之意,他們都永遠不用車、永遠不買車了? [三條線] 唉, 媒體 (包括車壇) 普遍水準低落、缺乏專業, (又或許只是 taiwangod 大大 在引用時 斷章取義?) 由此可見一斑 ... [嘆氣] 別忘了,俗話說「嫌貨才是買貨人」啊 ... [微笑]
回應 taiwangod (taiwangad) 所寫

網路上 自以為懂車的人、酸民
事實上 都不是真正汽車的消費者 😆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 GO 車誌 嘉偉


「網路上 自以為懂車的人 事實上 都不是真正的汽車消費者」
-- 言下之意,他們都永遠不用車、永遠不買車了? 😰

唉,
媒體 (包括車壇) 普遍水準低落、缺乏專業,
(又或許只是 taiwangod 大大 在引用時 斷章取義?)
由此可見一斑 ... 😌

別忘了,俗話說「嫌貨才是買貨人」啊 ... 🙂
前往討論:HRV跟Tucson討論


QQQ2011(qqq2011)

2016/09/29 10:54:38

發文

#5947291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wangoldmr (Mr. Wang) 所寫

臺灣本田算起來蠻了解臺灣消費者的
臺灣人不是不聰明,而是台灣人汽車資訊混淆,媒體不夠專業,車商誤導消費著。
所以台本國產車敢賣這種價錢。
要知道,HRV是"次"小型跨界車,也就是Subcompact CUV, 是比Vitara, Outlander, ix35(Tucson), RAV4, X-trail, CRV, Kuga....等小型跨界車(Compact CUV)次一級的車,售價理應更便宜,尤其只是自然進氣,1800cc, 二傳,竟賣到近90萬。
台本了解台灣消費者沒以上概念,所以冠冕堂皇的越級行銷。


好評 +1 ! 大大您說出小弟的心聲了 ...
先前小弟忍了很久、一直不敢說真話,因為怕得罪了廣大的台本粉絲;
現在既然有人開了第一槍,小弟就敢打開天窗說亮話了 ... 😆

這幾年來,在很多領域方面,有不少的國人都是關門自嗨、缺乏國際觀,
而尤其是在汽車領域特別嚴重;
其最主要的成因,就是媒體記者們(包括車壇)普遍水準低落、缺乏專業 ...
所以,
現在關於汽車的一些資訊 (包括最基本的 specifications),
小弟都直接去找國外的官網來看,資料才會比較充足、正確 ...

關於 Honda HR-V 嘛,我們直接來看英文版的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nda_HR-V
:「
The Honda HR-V is a subcompact crossover SUV ...
The second generation HR-V was based on third-generation Honda Fit ...」
:「
The HR-V was built on the supermini platform used by the Honda Logo,
while the larger CR-V was built on the Civic platform.」

所以,HR-V 的車格,
其實就是比 CR-V、RAV4、Vitara、Tucson 等等還更次一級的 subcompact CUV,
而台本現在卻仗著「雙田品牌情結」、居然敢使出這種「越級行銷」的定價策略,
根本就是吃定了台灣的消費者 ... 😞

再來,
談談有些網友動不動就搬出來用的「雙田神盾 -- 二手車價較高」...

造成「二手車價較高」其實有兩個原因:
1. 車輛本身的妥善率較佳;(不知這點佔多少 % 比例?)
2. 「口耳相傳」的品牌形象/情結,讓消費者買單。(不知這點佔多少 % 比例?)

而後者 (口耳相傳的品牌形象),在廣大「雙田 信仰者」口中,
都被解釋成完全是因為前者 (車輛本身的妥善率較佳);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未必喔!
因為,對於這種「品牌形象/情結」的東西,
「有心」的車商 是可以藉由「長年來的洗腦行銷術」來幫助鞏固的;
畢竟,
大多數的消費者對於汽車機械相關知識都是外行,
讓「有心」的車廠行銷團隊 有很大的空間可以上下其手 ... 😆
前往討論:HRV跟Tucson討論


QQQ2011(qqq2011)

2016/09/28 10:45:09

發文

#5947035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deviano093 (大衛王) 所寫
機械抗疲勞度不知道如何!?!?


就如 可可亞大大在樓上所說:
「但只要能(敢)放在 Q50 上,這些應該都不是問題」...
🙂
前往討論:Nissan可變壓縮比(8:1~14:1)引擎2017年上市


QQQ2011(qqq2011)

2016/09/28 10:41:41

發文

#5947034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lucky1212306 (膨肚※短命) 所寫
這台等級算 SUV 還是 CUV ? 😵
( 廠牌請自行抓圖搜尋 )



從照片上的「車牌」看起來,既不是 SUV 也不像 CUV;
看來是最新車種 -- MUV (Mating Utility Vehicle) ... 😆
前往討論:SUV與CUV的差異


QQQ2011(qqq2011)

2016/09/27 22:26:30

發文

#5946980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wangoldmr (Mr. Wang) 所寫

built-in-frame 翻成"整體式"大樑底盤不太正確
嵌入式大樑較為貼切

感謝大大的提醒;小弟已依照您的指正去修改原文了 ... 🙂
前往討論:SUV與CUV的差異


QQQ2011(qqq2011)

2016/09/27 20:56:31

發文

#5946956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a0917123551 (專當路人甲)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stiffiny (stiffiny) 所寫
要加什油?92或98?

小弟猜測,應該是吃 98 吧?否則當壓縮比是 14:1 之時要如何應付? 🙂


這年頭的車~早就不是看壓縮比在找汽油

即便是11:1的車都能加92

電腦很厲害的😇


雖然您說的沒錯,但是本棟樓所討論的這款引擎是有渦輪增壓的:
「Infiniti 將 VC-T 可變壓縮比技術應用在 2.0L 四缸渦輪增壓引擎 ...」
前往討論:Nissan可變壓縮比(8:1~14:1)引擎2017年上市


QQQ2011(qqq2011)

2016/09/27 20:44:27

發文

#5946952 IP 52.177.*.*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27 20:44:27

發文IP 52.177.*.*

[quote=toyotagt86 (9頭蛇4星戰將)][quote=c137 (可可亞)] 那,有沒有車款只是SUV不是CUV,或只是CUV不是SUV呢?[頭暈] [/quote] 以Toyota來說,美國市面上賣的Hightlander跟4Runner都幾乎同尺碼的車身 設定上4Runner是純種的SUV且他的底盤還跟卡車Tacoma一樣 而4WD的傳動系統是以越野為主且有相關Off-Road的套件可以選 相反Hightlander就沒強調越野性能,且是用Camry與Sienna的底盤或平台打造 雖然也有4WD但是只是用在輕度越野或高速穩定用途 甚至只是單純為了能安全行走在雪上路面 因此Toyota把4Runner定位在SUV而Hightlander定位在CUV 所以在市場上這兩台就沒衝突性,就像他們的雷薩斯一樣做法 ES跟GS同樣車長跟規格,但是機械設定上就是不同產品。 [/quote] 以「底盤設計」的差異來分辨 SUV/CUV,是個很不錯的觀點喔! [微笑] 以下小弟也以 Suzuki Vitara 來舉例說明 ... 第一、二代 Vitara/Grand Vitara:分離式大樑底盤 (body-on-frame) 第三代 Grand Vitara JP:整體式大樑底盤 (built-in-frame) 全新的第四代 Vitara:轎車式底盤 (uni-body) [微笑]

2016/09/27 22:23:09

發文IP 52.177.*.*

[quote=toyotagt86 (9頭蛇4星戰將)][quote=c137 (可可亞)] 那,有沒有車款只是SUV不是CUV,或只是CUV不是SUV呢?[頭暈] [/quote] 以Toyota來說,美國市面上賣的Hightlander跟4Runner都幾乎同尺碼的車身 設定上4Runner是純種的SUV且他的底盤還跟卡車Tacoma一樣 而4WD的傳動系統是以越野為主且有相關Off-Road的套件可以選 相反Hightlander就沒強調越野性能,且是用Camry與Sienna的底盤或平台打造 雖然也有4WD但是只是用在輕度越野或高速穩定用途 甚至只是單純為了能安全行走在雪上路面 因此Toyota把4Runner定位在SUV而Hightlander定位在CUV 所以在市場上這兩台就沒衝突性,就像他們的雷薩斯一樣做法 ES跟GS同樣車長跟規格,但是機械設定上就是不同產品。 [/quote] 以「底盤設計」的差異來分辨 SUV/CUV,是個很不錯的觀點喔! [微笑] 以下小弟也以 Suzuki Vitara 來舉例說明 ... 第一、二代 Vitara/Grand Vitara:分離式大樑底盤 (body-on-frame) 第三代 Grand Vitara JP:[b][color="#FF0000"]嵌入式[/color][/b]大樑底盤 (built-in-frame) 全新的第四代 Vitara:轎車式底盤 (uni-body) [微笑]
回應 toyotagt86 (9頭蛇4星戰將) 所寫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那,有沒有車款只是SUV不是CUV,或只是CUV不是SUV呢?😵


以Toyota來說,美國市面上賣的Hightlander跟4Runner都幾乎同尺碼的車身

設定上4Runner是純種的SUV且他的底盤還跟卡車Tacoma一樣

而4WD的傳動系統是以越野為主且有相關Off-Road的套件可以選

相反Hightlander就沒強調越野性能,且是用Camry與Sienna的底盤或平台打造

雖然也有4WD但是只是用在輕度越野或高速穩定用途

甚至只是單純為了能安全行走在雪上路面

因此Toyota把4Runner定位在SUV而Hightlander定位在CUV

所以在市場上這兩台就沒衝突性,就像他們的雷薩斯一樣做法

ES跟GS同樣車長跟規格,但是機械設定上就是不同產品。


以「底盤設計」的差異來分辨 SUV/CUV,是個很不錯的觀點喔! 🙂
以下小弟也以 Suzuki Vitara 來舉例說明 ...

第一、二代 Vitara/Grand Vitara:分離式大樑底盤 (body-on-frame)

第三代 Grand Vitara JP:嵌入式大樑底盤 (built-in-frame)

全新的第四代 Vitara:轎車式底盤 (uni-body)

🙂
前往討論:SUV與CUV的差異


QQQ2011(qqq2011)

2016/09/27 20:21:27

發文

#5946949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kimi_chung (為夢想而活) 所寫
小弟不才....
問個笨問題
渦輪引擎 不就是可變壓縮比的引擎了嗎??
增壓前 跟增壓後 壓縮比不是都不同了??😆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3%93%E7%B8%AE%E6%AF%94

「壓縮比的定義是:活塞位於下死點時汽缸的總容積
除以 活塞位於上死點時燃燒室的容積。」
-- 所以與渦輪引擎的增壓值無關 ... 🙂
前往討論:Nissan可變壓縮比(8:1~14:1)引擎2017年上市


QQQ2011(qqq2011)

2016/09/27 11:16:00

發文

#5946848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stiffiny (stiffiny) 所寫
要加什油?92或98?

小弟猜測,應該是吃 98 吧?否則當壓縮比是 14:1 之時要如何應付? 🙂
前往討論:Nissan可變壓縮比(8:1~14:1)引擎2017年上市


QQQ2011(qqq2011)

2016/09/27 10:23:26

發文

#5946839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nhance (enhance) 所寫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感謝分享,值台不錯,要是有日本鈴木網站大力鼓吹的ACC等安全配備可選就更完美了,都沒在聽家偉哥的話😌

我是覺得三寶勝過ACC😆😌

「三寶 勝過 ACC」+1000000 😆 😌
前往討論:Vitara初體驗


QQQ2011(qqq2011)

2016/09/26 23:53:17

發文

#5946779 IP 251.195.*.*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26 23:53:17

發文IP 251.195.*.*

[quote=timmy5471 (我是老人)][quote=c137 (可可亞)]感謝分享,值台不錯,要是有日本鈴木網站大力鼓吹的ACC等安全配備可選就更完美了,都沒在聽家偉哥的話[/quote] 如果加上高科技安全配備要80、90、95萬....不叫才奇怪 但是可惜是連選配都沒得選配....[無辜] 比較妙的是正H的國產價還比S進口價高[傻笑][/quote] 因為仗著它有「雙田品牌光環」... 咱們台灣人很吃這套的 ... [很悶]

2016/09/26 23:55:52

發文IP 251.195.*.*

[quote=timmy5471 (我是老人)][quote=c137 (可可亞)]感謝分享,值台不錯,要是有日本鈴木網站大力鼓吹的ACC等安全配備可選就更完美了,都沒在聽家偉哥的話[/quote] 如果加上高科技安全配備要80、90、95萬....不叫才奇怪 但是可惜是連選配都沒得選配....[無辜] 比較妙的是 [b][color="#FF0000"]正H的國產價 還比 S進口價 高 [/color][/b] [傻笑][/quote] 因為仗著它有「雙田品牌光環」... 咱們台灣人很吃這套的 ... [很悶]
回應 timmy5471 (我是老人) 所寫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感謝分享,值台不錯,要是有日本鈴木網站大力鼓吹的ACC等安全配備可選就更完美了,都沒在聽家偉哥的話


如果加上高科技安全配備要80、90、95萬....不叫才奇怪
但是可惜是連選配都沒得選配....😇

比較妙的是 正H的國產價 還比 S進口價 高 😆


因為仗著它有「雙田品牌光環」... 咱們台灣人很吃這套的 ... 😞
前往討論:Vitara初體驗


QQQ2011(qqq2011)

2016/09/25 12:37:44

發文

#5946263 IP 52.177.*.*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25 12:37:44

發文IP 52.177.*.*

(諸位看倌多多包涵,且容小弟再囉嗦幾句) 在「泛 SUV」這個領域當中, 小弟個人最欣賞的兩家日系車廠就是 Subaru 與 Suzuki 了;因為, 相較於其他日系車廠,這兩家對於車款的定位與行銷,比較「正派」... 先說 Subaru Forester ... 它真是「逆向操作」的一個奇葩! 第一代 Forester 的車格其實就是 CUV,但當時市場是流行 SUV; 而時至今日,當市場開始流行 CUV 時, 第四代 Forester 卻反而越變越高、越來越像純種 SUV, 甚至還增配了越野專用的「X mode」! 而且, 在台販售的歷代 Forester 都是全車系配備四驅系統, 不向其他車廠那樣、會用騙錢的「2WD 偽 SUV」來「擴充」銷售量 ... [傻笑] 再來說說 Suzuki Vitara ... 從十年前開始、上一代(第三代) Grand Vitara JP 問世以來, 它一直都是台幣 150 萬元以下的車市中、越野能力最強悍的 SUV 車款; 可惜的是, Grand Vitara JP 似乎「生不逢時」,問世之後不久就適逢「高油價時代」, 因而讓它得不到務實型買家們的青睞 ... 然後,Suzuki 母廠有鑑於此, 新一代(第四代) Vitara 就改弦易轍,往「經濟、省油」方向靠攏, 將車格大幅地減重、縮小、降低,讓它的外觀脫離傳統 SUV、而變成 CUV; 但不同於其他擅長「無良 行銷術」的日系車廠的是, 新一代 Vitara 的四驅系統 (All Grip) 仍然具備優異的越野能力, 使得它雖然看起來貌似 CUV,但在本質上仍然能夠提供真正 SUV 的功能 ... [愛心] (如小弟在本棟 #27 樓所述: [url="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300265&page=2#post_27"]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300265&page=2#post_27[/url] )

2016/09/25 23:47:08

發文IP 52.177.*.*

(諸位看倌多多包涵,且容小弟再囉嗦幾句) 在「泛 SUV」這個領域當中, 小弟個人最欣賞的兩家日系車廠就是 Subaru 與 Suzuki 了;因為, 相較於其他日系車廠,這兩家對於車款的定位與行銷,比較「正派」... 先說 Subaru Forester ... 它真是「逆向操作」的一個奇葩! 第一代 Forester 的車格其實就是 CUV,但當時市場是流行 SUV; 而時至今日,當市場開始流行 CUV 時, 第四代 Forester 卻反而越變越高、越來越像純種 SUV, 甚至還增配了越野專用的「X mode」! 而且, 在台販售的歷代 Forester 都是全車系配備四驅系統, 而不像其他車廠那樣、會用騙錢的「2WD 偽 SUV」來「擴充」銷售量 ... [傻笑] 再來說說 Suzuki Vitara ... 從十年前開始、上一代(第三代) Grand Vitara JP 問世以來, 它一直都是台幣 150 萬元以下的車市中、越野能力最強悍的 SUV 車款; 可惜的是, Grand Vitara JP 似乎「生不逢時」,問世之後不久就適逢「高油價時代」, 因而讓它得不到務實型買家們的青睞 ... 然後,Suzuki 母廠有鑑於此, 新一代(第四代) Vitara 就改弦易轍,往「經濟、省油」方向靠攏, 將車格大幅地減重、縮小、降低,讓它的外觀脫離傳統 SUV、而變成 CUV ... 但是, Suzuki 畢竟不同於其他擅長「無良 行銷術」的日系車廠 --- Suzuki 賦予了新一代 Vitara 的四驅系統 (All Grip) 依然優異的越野能力, 使得它雖然看起來貌似 CUV,但在本質上仍然能夠提供真正 SUV 的功能 ... [愛心] ( 就如小弟在本棟 #27 樓所述: [url="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300265&page=2#post_27"]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300265&page=2#post_27[/url] )
(諸位看倌多多包涵,且容小弟再囉嗦幾句)

在「泛 SUV」這個領域當中,
小弟個人最欣賞的兩家日系車廠就是 Subaru 與 Suzuki 了;因為,
相較於其他日系車廠,這兩家對於車款的定位與行銷,比較「正派」...

先說 Subaru Forester ... 它真是「逆向操作」的一個奇葩!
第一代 Forester 的車格其實就是 CUV,但當時市場是流行 SUV;
而時至今日,當市場開始流行 CUV 時,
第四代 Forester 卻反而越變越高、越來越像純種 SUV,
甚至還增配了越野專用的「X mode」!
而且,
在台販售的歷代 Forester 都是全車系配備四驅系統,
而不像其他車廠那樣、會用騙錢的「2WD 偽 SUV」來「擴充」銷售量 ... 😆


再來說說 Suzuki Vitara ...
從十年前開始、上一代(第三代) Grand Vitara JP 問世以來,
它一直都是台幣 150 萬元以下的車市中、越野能力最強悍的 SUV 車款;
可惜的是,
Grand Vitara JP 似乎「生不逢時」,問世之後不久就適逢「高油價時代」,
因而讓它得不到務實型買家們的青睞 ...
然後,Suzuki 母廠有鑑於此,
新一代(第四代) Vitara 就改弦易轍,往「經濟、省油」方向靠攏,
將車格大幅地減重、縮小、降低,讓它的外觀脫離傳統 SUV、而變成 CUV ...
但是,
Suzuki 畢竟不同於其他擅長「無良 行銷術」的日系車廠 ---
Suzuki 賦予了新一代 Vitara 的四驅系統 (All Grip) 依然優異的越野能力,
使得它雖然看起來貌似 CUV,但在本質上仍然能夠提供真正 SUV 的功能 ... 😍

( 就如小弟在本棟 #27 樓所述:
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300265&page=2#post_27 )
前往討論:SUV與CUV的差異


QQQ2011(qqq2011)

2016/09/24 23:27:54

發文

#5946198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等等!剛才發現一件事 -- 小弟我似乎沒有貼錯標籤喔:

http://www.taiwansuzuki.com.tw/cars/index/9
:『
跨界新主義: ALL NEW VITARA 令人驚豔的外觀設定
......................
... 車身尺寸調整至 4175 X 1775 X 1610 mm 後,跨界尺碼設定讓全新的 VITARA 在整體視覺上,
可以是高底盤的掀背車,又或是鋼砲型小休旅,兼具活力及魅力的外型,
成為兩性消費者接受度都非常高的都會小型休旅車 ... 』 😆


不知日本鈴木是不是跟台灣一樣也訴求跨界SUV?
不過比較前代與這代,似乎真的在『引擎、底盤、越野、尺碼作出妥協』往省油環保的CUV靠😀
算是因應新興CUV市場的對應車款
日本似乎一直叫做ESCUDO沒改名


日本鈴木很聰明 --
第三代的 Escudo (台灣稱為 Grand Vitara JP) 仍然繼續販售;
i.e.「越野型 SUV (JP)」與「CUV (new Vitara)」兩方買家,一起通吃!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8%B4%E6%9C%A8Escudo
:『
2015年 - 由於第四代Escudo上市,日本市場將第三代改名成「Escudo2.4」持續販售 ...』
前往討論:SUV與CUV的差異


QQQ2011(qqq2011)

2016/09/24 21:39:33

發文

#5946177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等等!剛才發現一件事 -- 小弟我似乎沒有貼錯標籤喔:

http://www.taiwansuzuki.com.tw/cars/index/9
:『
跨界新主義: ALL NEW VITARA 令人驚豔的外觀設定
......................
... 車身尺寸調整至 4175 X 1775 X 1610 mm 後,跨界尺碼設定讓全新的 VITARA 在整體視覺上,
可以是高底盤的掀背車,又或是鋼砲型小休旅,兼具活力及魅力的外型,
成為兩性消費者接受度都非常高的都會小型休旅車 ... 』 😆
前往討論:SUV與CUV的差異


QQQ2011(qqq2011)

2016/09/24 21:25:21

發文

#5946175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wangoldmr (Mr. Wang) 所寫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當我們被「何者為 SUV?何者為 CUV?」搞得頭昏腦脹之時,
.........................
第一個例子,就是第一代的 Hyundai Tucson;
當初在它上市之時,原廠的廣告將它稱為 CUV,
.........................
第二個例子,就是全新的第四代 Suzuki Vitara;目前它雖被定位成 CUV,
.........................


哦,全新的第四代 Suzuki Vitara被定位成CUV,是車廠自己定的嗎?


全新的第四代 Suzuki Vitara是SUV.
Vitara車系從來都不是跨界車(CUV),現在也不是.


嗯,金鈴汽車 (Taiwan Suzuki) 的官網目前是將 Vitara 稱為「全方位 SUV」:
http://event.taiwansuzuki.com.tw/vitara/#index
( 但究竟「全方位 SUV」跟「Crossover (跨界) SUV」有何不同啊? 😵 )
總之,
Mr.Wang 大大,對不起,小弟我錯了,不該自行亂貼標籤的 ... 😆
前往討論:SUV與CUV的差異


QQQ2011(qqq2011)

2016/09/24 15:53:45

發文

#5946124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恕刪).............
這裡可以看出一個有趣的事情,本來CUV從硬指標上看是個妥協的級距,各方面其實沒那麼好(強悍)
但現在CUV反而是個時髦的詞
許多廠家車款有意無意的削尖腦袋要CUV靠😀
..............(恕刪).............

因為他們發現:只要「行銷術」得當,大多數的消費者是很願意「無知 配合」的 ... 😆
前往討論:SUV與CUV的差異


QQQ2011(qqq2011)

2016/09/24 13:23:38

發文

#5946108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當我們被「何者為 SUV?何者為 CUV?」搞得頭昏腦脹之時,
............................
第一個例子,就是第一代的 Hyundai Tucson;
當初在它上市之時,原廠的廣告將它稱為 CUV,
............................
第二個例子,就是全新的第四代 Suzuki Vitara;目前它雖被定位成 CUV,
...........................

哦,全新的第四代 Suzuki Vitara被定位成CUV,是車廠自己定的嗎?


Suzuki 官方當然還沒明講;
目前就我們幾個自己在這邊給它貼標籤 ...... 😆
前往討論:SUV與CUV的差異


QQQ2011(qqq2011)

2016/09/24 12:19:00

發文

#5946102 IP 52.177.*.*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24 12:19:00

發文IP 52.177.*.*

[quote=wangoldmr (Mr. Wang)]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有一些補充.. 在台灣,很多知識和常識是封閉的,新聞媒體的不專業,業者廣告的誤導,造就消費者根深蒂固的觀念混淆錯亂. .............(恕刪)............... [/quote] 當二三十年前 SUV 這個名詞問世之時,它的「功能」概念是什麼? 就是小弟前述的『能夠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行駛到「沒有柏油路」的地方去玩』。 然後, 為了提供上述功能,真正的 SUV 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 有足夠的載人載物能力 (能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 2. 有足夠的越野能力,能夠穿越沙灘、行駛林道/積雪路面 等。 而以二三十年前的造車技術來看: 1. 有足夠的載人載物能力 → 車身大小起碼必須是 station-wagon (旅行車)等級; 2. 有足夠的越野能力 → 底盤必須是 4X4 light-truck frame (四驅貨卡大樑式); 所以就誕生了 SUV 的最早涵義 (在美國): 「A vehicle with a station-wagon (旅行車) body on a 4X4 light-truck frame.」 但是,時至今日,由於造車技術不斷精進,以目前來看: 1. 有足夠的載人載物能力 → 車身大小已經能夠接近 mini-van 水準; 2. 有足夠的越野能力 → 底盤未必要用 light-truck frame (i.e. 也可採用轎車式底盤), 但 4X4 能力仍是必備 (所以一些「沒有 Lock 模式的 AWD」並不夠資格)。 所以, 某些新世代的車款 (不論它們是被稱為 CUV、LSUV 或 MSUV), 縱使它們是採用轎車式底盤、而外觀與機械結構也迴異於傳統的 SUV, 但只要它同時具備上述那兩個條件、足以勝任 『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行駛到「沒有柏油路」的地方去玩』的話, 都可以算是「廣義的 SUV」; 反之, 另外一些車款,縱使外觀看起來很像是 SUV (有著高底盤、高車身), 但如果無法提供上述的功能 (尤其是行駛到「沒有柏油路」的地方去玩) 的話, 那麼它們在小弟的眼中就是「偽 SUV」了 ... [傻笑]

2016/09/24 16:39:43

發文IP 52.177.*.*

[quote=wangoldmr (Mr. Wang)]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有一些補充.. 在台灣,很多知識和常識是封閉的,新聞媒體的不專業,業者廣告的誤導,造就消費者根深蒂固的觀念混淆錯亂. .............(恕刪)............... [/quote] 當二三十年前 SUV 這個名詞問世之時,它的「功能」概念是什麼? 就是小弟前述的『能夠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行駛到「沒有柏油路」的地方去玩』。 然後, 為了提供上述功能,真正的 SUV 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 有足夠的載人載物能力 (能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 2. 有足夠的越野能力,能夠穿越沙灘、行駛林道/積雪路面 等。 而以二三十年前的造車技術來看: 1. 有足夠的載人載物能力 → 車身大小起碼必須是 station-wagon (旅行車)等級; 2. 有足夠的越野能力 → 底盤必須是 4X4 light-truck frame (四驅貨卡大樑式); 所以就誕生了 SUV 的最早涵義 (在美國): 「A vehicle with a station-wagon (旅行車) body on a 4X4 light-truck frame.」 但是,時至今日,由於造車技術不斷精進,以目前來看: 1. 有足夠的載人載物能力 → 車身大小已經能夠接近 mini-van 水準; 2. 有足夠的越野能力 → 底盤未必要用 light-truck frame (i.e. 也可採用轎車式底盤), 但 4X4 能力仍是必備 (所以一些「沒有 Lock 模式的 AWD」並不夠資格)。 所以, 某些新世代的車款 (不論它們是被稱為 CUV、LSUV 或 MSUV), 縱使它們是採用轎車式底盤、而外觀與機械結構也迴異於傳統的 SUV, 但只要它同時具備上述那兩個條件、足以勝任 『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行駛到「沒有柏油路」的地方去玩』的話, 都可以算是「廣義的 SUV」; 反之, 另外一些車款,縱使外觀看起來很像是 SUV (有著高底盤、高車身), 但如果無法提供上述的功能 (尤其是那個功能 -- 行駛到「沒有柏油路」的地方) 的話, 那麼它們在小弟的眼中就是「偽 SUV」了 ... [傻笑]
回應 wangoldmr (Mr. Wang) 所寫
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有一些補充..
在台灣,很多知識和常識是封閉的,新聞媒體的不專業,業者廣告的誤導,造就消費者根深蒂固的觀念混淆錯亂.
.............(恕刪)...............


當二三十年前 SUV 這個名詞問世之時,它的「功能」概念是什麼?
就是小弟前述的『能夠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行駛到「沒有柏油路」的地方去玩』。
然後,
為了提供上述功能,真正的 SUV 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 有足夠的載人載物能力 (能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
2. 有足夠的越野能力,能夠穿越沙灘、行駛林道/積雪路面 等。

而以二三十年前的造車技術來看:
1. 有足夠的載人載物能力 → 車身大小起碼必須是 station-wagon (旅行車)等級;
2. 有足夠的越野能力 → 底盤必須是 4X4 light-truck frame (四驅貨卡大樑式);
所以就誕生了 SUV 的最早涵義 (在美國):
「A vehicle with a station-wagon (旅行車) body on a 4X4 light-truck frame.」

但是,時至今日,由於造車技術不斷精進,以目前來看:
1. 有足夠的載人載物能力 → 車身大小已經能夠接近 mini-van 水準;
2. 有足夠的越野能力 → 底盤未必要用 light-truck frame (i.e. 也可採用轎車式底盤),
但 4X4 能力仍是必備 (所以一些「沒有 Lock 模式的 AWD」並不夠資格)。

所以,
某些新世代的車款 (不論它們是被稱為 CUV、LSUV 或 MSUV),
縱使它們是採用轎車式底盤、而外觀與機械結構也迴異於傳統的 SUV,
但只要它同時具備上述那兩個條件、足以勝任
『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行駛到「沒有柏油路」的地方去玩』的話,
都可以算是「廣義的 SUV」;
反之,
另外一些車款,縱使外觀看起來很像是 SUV (有著高底盤、高車身),
但如果無法提供上述的功能 (尤其是那個功能 -- 行駛到「沒有柏油路」的地方) 的話,
那麼它們在小弟的眼中就是「偽 SUV」了 ... 😆
前往討論:SUV與CUV的差異


QQQ2011(qqq2011)

2016/09/24 00:40:08

發文

#5946047 IP 52.177.*.* 修改過2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24 00:40:08

發文IP 52.177.*.*

[quote=qqq2011 (QQQ2011)][quote=c137 (可可亞)]似乎許多人都認為所謂CUV就是越野能力比較好?! [/quote] CUV 可說是衍生自 SUV 的「變形分支」, 而現況其實是:大部份標榜 CUV 的車款,越野能力通常相對稍差 ... 溯本追源,SUV 的最早涵義 (在美國) 是: 「A vehicle with a station-wagon (旅行車) body on a 4X4 light-truck frame.」 上句翻成中文就是:「有 4X4 (越野能力) 的旅行車」! 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早期的 Jeep Grand Cherokee, 以及後來日系廠牌中的第一代 Toyota RAV4、Land Cruiser ... 然後, 經過十幾二十幾年來,由於各車廠的「行銷術」以及消費者的「無知 配合」, 演變至今,已經「變相」成什麼樣子,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了 ... 另外也可參考維基百科: [url="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ort_utility_vehicle"]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ort_utility_vehicle[/url] [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F%90%E5%8A%A8%E5%9E%8B%E5%A4%9A%E7%94%A8%E9%80%94%E8%BD%A6"]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F%90%E5%8A%A8%E5%9E%8B%E5%A4%9A%E7%94%A8%E9%80%94%E8%BD%A6[/url] [/quote] 當我們被「何者為 SUV?何者為 CUV?」搞得頭昏腦脹之時, 不妨「正本清源」、從「功能面」來想一想: 當初 SUV 是為了什麼功能而誕生的?答案其實很清楚, 就是: 『能夠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行駛到「沒有柏油路」的地方去玩』; 以台灣本島來說, 例如:能夠穿越沙灘(而不刁車)、到達花蓮的海蝕洞 ... 等等。 而為了提供上述功能,真正的 SUV 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 有足夠的載人載物能力 (能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 2. 有足夠的越野能力,能夠穿越沙灘、行駛林道/積雪路面。 而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號稱是 SUV、但卻只具備了上述第一個條件; 這些貨色,就是「車廠的行銷術 + 消費者的無知配合」所合力製造的「偽 SUV」... [傻笑]

2016/09/24 10:51:17

發文IP 52.177.*.*

[quote=qqq2011 (QQQ2011)][quote=c137 (可可亞)]似乎許多人都認為所謂CUV就是越野能力比較好?! [/quote] CUV 可說是衍生自 SUV 的「變形分支」, 而現況其實是:大部份標榜 CUV 的車款,越野能力通常相對稍差 ... 溯本追源,SUV 的最早涵義 (在美國) 是: 「A vehicle with a station-wagon (旅行車) body on a 4X4 light-truck frame.」 上句翻成中文就是:「有 4X4 (越野能力) 的旅行車」! 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早期的 Jeep Grand Cherokee, 以及後來日系廠牌中的第一代 Toyota RAV4、Land Cruiser ... 然後, 經過十幾二十幾年來,由於各車廠的「行銷術」以及消費者的「無知 配合」, 演變至今,已經「變相」成什麼樣子,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了 ... 另外也可參考維基百科: [url="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ort_utility_vehicle"]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ort_utility_vehicle[/url] [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F%90%E5%8A%A8%E5%9E%8B%E5%A4%9A%E7%94%A8%E9%80%94%E8%BD%A6"]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F%90%E5%8A%A8%E5%9E%8B%E5%A4%9A%E7%94%A8%E9%80%94%E8%BD%A6[/url] [/quote] 當我們被「何者為 SUV?何者為 CUV?」搞得頭昏腦脹之時, 不妨「正本清源」、從「功能面」來想一想: 當初 SUV 是為了什麼功能而誕生的?答案其實很清楚, 就是: 『能夠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行駛到「沒有柏油路」的地方去玩』; 以台灣本島來說, 例如:能夠穿越沙灘(而不刁車)、到達花蓮的海蝕洞 ... 等等。 而為了提供上述功能,真正的 SUV 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 有足夠的載人載物能力 (能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 2. 有足夠的越野能力,能夠穿越沙灘、行駛林道/積雪路面。 而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號稱是 SUV、但卻只具備了上述第一個條件; 這些貨色,就是「車廠的行銷術 + 消費者的無知配合」所合力製造的「偽 SUV」... [傻笑] 另外,小弟要聲明一下:並非所有的 CUV 都是「偽 SUV」;因為, 有些車款雖被 車廠/媒體 定位成 CUV, 但其實它們在本質上仍然能夠提供真正 SUV 的功能 (具備上述那兩個條件) ... 第一個例子,就是第一代的 Hyundai Tucson; 當初在它上市之時,原廠的廣告將它稱為 CUV, 但它具備 4WD Lock 模式 (擁有輕度越野能力),所以能夠提供真正 SUV 的功能。 第二個例子,就是全新的第四代 Suzuki Vitara;目前它雖被定位成 CUV, 但它的 4WD (All Grip) 系統具備 Lock 模式、以及「TCS for off-road」, 所以越野能力依然優異、甚至勝過一些其他廠牌的 SUV; i.e. 全新的 Vitara 在本質上仍然能夠提供真正 SUV 的功能 (具備上述那兩個條件) ... [愛心]

2016/09/28 00:11:52

發文IP 52.177.*.*

[quote=qqq2011 (QQQ2011)][quote=c137 (可可亞)]似乎許多人都認為所謂CUV就是越野能力比較好?! [/quote] CUV 可說是衍生自 SUV 的「變形分支」, 而現況其實是:大部份標榜 CUV 的車款,越野能力通常相對稍差 ... 溯本追源,SUV 的最早涵義 (在美國) 是: 「A vehicle with a station-wagon (旅行車) body on a 4X4 light-truck frame.」 上句翻成中文就是:「有 4X4 (越野能力) 的旅行車」! 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早期的 Jeep Grand Cherokee, 以及後來日系廠牌中的 Toyota Land Cruiser ... 然後, 經過十幾二十幾年來,由於各車廠的「行銷術」以及消費者的「無知 配合」, 演變至今,已經「變相」成什麼樣子,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了 ... 另外也可參考維基百科: [url="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ort_utility_vehicle"]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ort_utility_vehicle[/url] [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F%90%E5%8A%A8%E5%9E%8B%E5%A4%9A%E7%94%A8%E9%80%94%E8%BD%A6"]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F%90%E5%8A%A8%E5%9E%8B%E5%A4%9A%E7%94%A8%E9%80%94%E8%BD%A6[/url] [/quote] 當我們被「何者為 SUV?何者為 CUV?」搞得頭昏腦脹之時, 不妨「正本清源」、從「功能面」來想一想: 當初 SUV 是為了什麼功能而誕生的?答案其實很清楚, 就是: 『能夠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行駛到「沒有柏油路」的地方去玩』; 以台灣本島來說, 例如:能夠穿越沙灘(而不刁車)、到達花蓮的海蝕洞 ... 等等。 而為了提供上述功能,真正的 SUV 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 有足夠的載人載物能力 (能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 2. 有足夠的越野能力,能夠穿越沙灘、行駛林道/積雪路面。 而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號稱是 SUV、但卻只具備了上述第一個條件; 這些貨色,就是「車廠的行銷術 + 消費者的無知配合」所合力製造的「偽 SUV」... [傻笑] 另外,小弟要聲明一下:並非所有的 CUV 都是「偽 SUV」;因為, 有些車款雖被 車廠/媒體 定位成 CUV, 但其實它們在本質上仍然能夠提供真正 SUV 的功能 (具備上述那兩個條件) ... 第一個例子,就是第一代的 Hyundai Tucson; 當初在它上市之時,原廠的廣告將它稱為 CUV, 但它具備 4WD Lock 模式 (擁有輕度越野能力),所以能夠提供真正 SUV 的功能。 第二個例子,就是全新的第四代 Suzuki Vitara;目前它雖被定位成 CUV, 但它的 4WD (All Grip) 系統具備 Lock 模式、以及「TCS for off-road」, 所以越野能力依然優異、甚至勝過一些其他廠牌的 SUV; i.e. 全新的 Vitara 在本質上仍然能夠提供真正 SUV 的功能 (具備上述那兩個條件) ... [愛心]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似乎許多人都認為所謂CUV就是越野能力比較好?!


CUV 可說是衍生自 SUV 的「變形分支」,
而現況其實是:大部份標榜 CUV 的車款,越野能力通常相對稍差 ...

溯本追源,SUV 的最早涵義 (在美國) 是:
「A vehicle with a station-wagon (旅行車) body on a 4X4 light-truck frame.」

上句翻成中文就是:「有 4X4 (越野能力) 的旅行車」!

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早期的 Jeep Grand Cherokee,
以及後來日系廠牌中的 Toyota Land Cruiser ...
然後,
經過十幾二十幾年來,由於各車廠的「行銷術」以及消費者的「無知 配合」,
演變至今,已經「變相」成什麼樣子,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了 ...


另外也可參考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ort_utility_vehicl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F%90%E5%8A%A8%E5%9E%8B%E5%A4%9A%E7%94%A8%E9%80%94%E8%BD%A6


當我們被「何者為 SUV?何者為 CUV?」搞得頭昏腦脹之時,
不妨「正本清源」、從「功能面」來想一想:

當初 SUV 是為了什麼功能而誕生的?答案其實很清楚,
就是:
『能夠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行駛到「沒有柏油路」的地方去玩』;
以台灣本島來說,
例如:能夠穿越沙灘(而不刁車)、到達花蓮的海蝕洞 ... 等等。

而為了提供上述功能,真正的 SUV 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 有足夠的載人載物能力 (能載著一家四口以及露營用具);
2. 有足夠的越野能力,能夠穿越沙灘、行駛林道/積雪路面。

而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號稱是 SUV、但卻只具備了上述第一個條件;
這些貨色,就是「車廠的行銷術 + 消費者的無知配合」所合力製造的「偽 SUV」... 😆


另外,小弟要聲明一下:並非所有的 CUV 都是「偽 SUV」;因為,
有些車款雖被 車廠/媒體 定位成 CUV,
但其實它們在本質上仍然能夠提供真正 SUV 的功能 (具備上述那兩個條件) ...

第一個例子,就是第一代的 Hyundai Tucson;
當初在它上市之時,原廠的廣告將它稱為 CUV,
但它具備 4WD Lock 模式 (擁有輕度越野能力),所以能夠提供真正 SUV 的功能。

第二個例子,就是全新的第四代 Suzuki Vitara;目前它雖被定位成 CUV,
但它的 4WD (All Grip) 系統具備 Lock 模式、以及「TCS for off-road」,
所以越野能力依然優異、甚至勝過一些其他廠牌的 SUV;
i.e. 全新的 Vitara 在本質上仍然能夠提供真正 SUV 的功能 (具備上述那兩個條件) ... 😍
前往討論:SUV與CUV的差異


QQQ2011(qqq2011)

2016/09/23 22:49:41

發文

#5946020 IP 52.177.*.*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23 22:49:41

發文IP 52.177.*.*

[quote=eric.huang.1968 (Super)]X3:SUV,X4:CUV GLE:SUV,GLE Coupe:CUV CRV:SUV,HRV:CUV CX-5:SUV,CX-3:CUV[/quote] GLE 是有錢人的玩意兒,所以小弟不熟; 至於 X3、CR-V、CX-5 這三者都沒有 4WD Lock 功能、所以越野能力薄弱, 是否真夠資格被稱為 SUV? [傻笑]

2016/09/23 22:52:39

發文IP 52.177.*.*

[quote=eric.huang.1968 (Super)]X3:SUV,X4:CUV GLE:SUV,GLE Coupe:CUV CRV:SUV,HRV:CUV CX-5:SUV,CX-3:CUV[/quote] GLE 是有錢人的玩意兒,所以小弟不熟; 至於 X3、CR-V、CX-5 這三者因為都沒有 4WD Lock 功能 (更遑論「TCS for off-road」了)、 所以越野能力薄弱,那麼它們是否真夠資格被稱為 SUV? [傻笑]
回應 eric.huang.1968 (Super) 所寫
X3:SUV,X4:CUV
GLE:SUV,GLE Coupe:CUV
CRV:SUV,HRV:CUV
CX-5:SUV,CX-3:CUV


GLE 是有錢人的玩意兒,所以小弟不熟;
至於 X3、CR-V、CX-5 這三者因為都沒有 4WD Lock 功能 (更遑論「TCS for off-road」了)、
所以越野能力薄弱,那麼它們是否真夠資格被稱為 SUV? 😆
前往討論:SUV與CUV的差異


QQQ2011(qqq2011)

2016/09/23 21:26:39

發文

#5946002 IP 52.177.*.* 修改過2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23 21:26:39

發文IP 52.177.*.*

[quote=c137 (可可亞)] ............(以上恕刪).............. 那,有沒有車款只是SUV不是CUV,或只是CUV不是SUV呢?[頭暈] [/quote] 可可亞大大其實也無須太在意,因為 CUV 這個名詞 本來就是車廠自創的、帶有濃濃的「行銷」意味; 而且既然用了 Crossover (跨界)這個字眼,本身就是沒有清楚的定義(界線) 了 ... [微笑] 不如這樣好了 -- 以下就以小弟自己比較熟悉的歷代 Suzuki Vitara 車系為例,做個簡單的說明 ... 第二代 Grand Vitara:前懸吊是麥花臣、後懸吊是 非獨立的五連桿固定軸, 車身大小類似 station-wagon (旅行車)、並以「分離」方式置於大樑底盤上 (所謂的 body-on-frame); 所以, 第二代 Grand Vitara 是非常典型的純種 SUV, 幾乎完全符合原始涵義「station-wagon body on a 4X4 light-truck frame」。 第三代 Grand Vitara JP:前懸吊是獨立式麥花臣、後懸吊是獨立式多連桿, 底盤改採與車身整合一體的 built-in-frame (不再是 body-on-frame); 而因為底盤不再是分離式的,所以車室內的「挑高」便可擴大, 使其車室空間機能更接近 mini-van、而遠大於 station-wagon; 也就是說, 第三代 Grand Vitara JP 雖已不再符合 SUV 的原始涵義,但卻仍然擁有 非常強悍的越野能力 (仍有 4L 加力檔、並加裝了第二代所缺乏的「TCS for off-road」), 所以可視為一種「空間機能與 on-road 能力皆已提升、但越野能力依然強悍」的優化型 SUV。 全新的第四代 Vitara:與 SX4 Crossover 共用底盤平台 (亦即「轎車式底盤」), 前懸吊是獨立式麥花臣、後懸吊是扭力樑式拖曳臂, 所以已經大幅地向 Crossover 靠攏、而迴異於前兩代那種傳統的 SUV 了。 四驅系統改採完全電腦化控制的 All Grip 系統 (而前兩代的四驅系統是機械式), 而且取消了 4L 加力檔;但為了不負 Vitara 車系的「越野」傳承, All Grip 系統仍然具有 前後 50:50 的 Lock 模式、以及「TCS for off-road」, 所以,全新的第四代 Vitara 可視為「仍然保有相當越野能力的 CUV」。 ps. 以上所言,完全只是小弟個人的淺見,完全不能代表 Suzuki 官方立場 ... [傻笑]

2016/09/23 22:15:01

發文IP 52.177.*.*

[quote=c137 (可可亞)] ............(以上恕刪).............. 那,有沒有車款只是SUV不是CUV,或只是CUV不是SUV呢?[頭暈] [/quote] 可可亞大大其實也無須太在意,因為 CUV 這個名詞 本來就是車廠自創的、帶有濃濃的「行銷」意味; 而且既然用了 Crossover (跨界)這個字眼,本身就是沒有清楚的定義(界線) 了 ... [微笑] 不如這樣好了 -- 以下就以小弟自己比較熟悉的歷代 Suzuki Vitara 車系為例,做個簡單的說明 ... 第二代 Grand Vitara:前懸吊是麥花臣、後懸吊是 非獨立的五連桿固定軸, 車身大小類似 station-wagon (旅行車)、並以「分離」方式置於大樑底盤上 (所謂的 body-on-frame); 所以, 第二代 Grand Vitara 是非常典型的純種 SUV, 幾乎完全符合原始涵義「station-wagon body on a 4X4 light-truck frame」。 第三代 Grand Vitara JP:前懸吊是獨立式麥花臣、後懸吊是獨立式多連桿, 底盤改採與車身整合一體的 built-in-frame (不再是 body-on-frame); 而因為底盤不再是分離式的,所以車室內的「挑高」便可擴大, 使其車室空間機能更接近 mini-van、而遠大於 station-wagon; 也就是說, 第三代 Grand Vitara JP 雖已不再符合 SUV 的原始涵義,但卻仍然擁有 非常強悍的越野能力 (仍有 4L 加力檔、並加裝了第二代所缺乏的「TCS for off-road」), 所以可視為一種「空間機能與 on-road 能力皆已提升、但越野能力依然強悍」的優化型 SUV。 全新的第四代 Vitara:與 SX4 Crossover 共用底盤平台 (亦即「轎車式底盤」), 前懸吊是獨立式麥花臣、後懸吊是扭力樑式拖曳臂, 所以已經大幅地向 Crossover 靠攏、而迴異於前兩代那種傳統的 SUV 了。 與上一代的 Grand Vitara JP 相比, 第四代 Vitara 的車高降低了 85 mm、車重減輕了 400 公斤, 而且四驅系統改採完全電腦化控制的 All Grip 系統 (而前兩代的四驅系統是機械式), 而且取消了 4L 加力檔;但為了不負 Vitara 車系的「越野」傳承, All Grip 系統仍然具有 前後 50:50 的 Lock 模式、以及「TCS for off-road」, 所以,全新的第四代 Vitara 可視為「雖是 CUV、但仍然保有相當程度的越野能力」。 ps. 以上所言,完全只是小弟個人的淺見,完全不能代表 Suzuki 官方立場 ... [傻笑]

2016/09/23 22:18:26

發文IP 52.177.*.*

[quote=c137 (可可亞)] ............(以上恕刪).............. 那,有沒有車款只是SUV不是CUV,或只是CUV不是SUV呢?[頭暈] [/quote] 可可亞大大其實也無須太在意,因為 CUV 這個名詞 本來就是車廠自創的、帶有濃濃的「行銷」意味; 而且既然用了 Crossover (跨界)這個字眼,本身就是沒有清楚的定義(界線) 了 ... [微笑] 不如這樣好了 -- 以下就以小弟自己比較熟悉的歷代 Suzuki Vitara 車系為例,做個簡單的說明 ... 第二代 Grand Vitara:前懸吊是麥花臣、後懸吊是 非獨立的五連桿固定軸, 車身大小類似 station-wagon (旅行車)、並以「分離」方式置於大樑底盤上 (所謂的 body-on-frame); 所以, 第二代 Grand Vitara 是非常典型的純種 SUV, 幾乎完全符合原始涵義「station-wagon body on a 4X4 light-truck frame」。 第三代 Grand Vitara JP:前懸吊是獨立式麥花臣、後懸吊是獨立式多連桿, 底盤改採與車身整合一體的 built-in-frame (不再是 body-on-frame); 而因為底盤不再是分離式的,所以車室內的「挑高」便可擴大, 使其車室空間機能更接近 mini-van、而遠大於 station-wagon; 也就是說, 第三代 Grand Vitara JP 雖已不再符合 SUV 的原始涵義,但卻仍然擁有 非常強悍的越野能力 (仍有 4L 加力檔、並加裝了第二代所缺乏的「TCS for off-road」), 所以可視為一種「空間機能與 on-road 能力皆已提升、但越野能力依然強悍」的優化型 SUV。 全新的第四代 Vitara:與 SX4 Crossover 共用底盤平台 (亦即「轎車式底盤」), 前懸吊是獨立式麥花臣、後懸吊是扭力樑式拖曳臂, 所以已經大幅地向 Crossover 靠攏、而迴異於前兩代那種傳統的 SUV 了。 與上一代的 Grand Vitara JP 相比, 第四代 Vitara 的車高降低了 85 mm、車重減輕了 400 公斤, 而且四驅系統改採完全電腦化控制的 All Grip 系統 (而前兩代的四驅系統是機械式), 並取消了 4L 加力檔;但為了不負 Vitara 車系的「越野」傳承, All Grip 系統仍然具有 前後 50:50 的 Lock 模式、以及「TCS for off-road」, 所以,全新的第四代 Vitara 可視為「雖是 CUV、但仍然保有相當程度的越野能力」。 ps. 以上所言,完全只是小弟個人的淺見,完全不能代表 Suzuki 官方立場 ... [傻笑]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以上恕刪)..............
那,有沒有車款只是SUV不是CUV,或只是CUV不是SUV呢?😵


可可亞大大其實也無須太在意,因為 CUV 這個名詞
本來就是車廠自創的、帶有濃濃的「行銷」意味;
而且既然用了 Crossover (跨界)這個字眼,本身就是沒有清楚的定義(界線) 了 ... 🙂
不如這樣好了 --
以下就以小弟自己比較熟悉的歷代 Suzuki Vitara 車系為例,做個簡單的說明 ...


第二代 Grand Vitara:前懸吊是麥花臣、後懸吊是 非獨立的五連桿固定軸,
車身大小類似 station-wagon (旅行車)、並以「分離」方式置於大樑底盤上
(所謂的 body-on-frame);
所以,
第二代 Grand Vitara 是非常典型的純種 SUV,
幾乎完全符合原始涵義「station-wagon body on a 4X4 light-truck frame」。


第三代 Grand Vitara JP:前懸吊是獨立式麥花臣、後懸吊是獨立式多連桿,
底盤改採與車身整合一體的 built-in-frame (不再是 body-on-frame);
而因為底盤不再是分離式的,所以車室內的「挑高」便可擴大,
使其車室空間機能更接近 mini-van、而遠大於 station-wagon;
也就是說,
第三代 Grand Vitara JP 雖已不再符合 SUV 的原始涵義,但卻仍然擁有
非常強悍的越野能力 (仍有 4L 加力檔、並加裝了第二代所缺乏的「TCS for off-road」),
所以可視為一種「空間機能與 on-road 能力皆已提升、但越野能力依然強悍」的優化型 SUV。


全新的第四代 Vitara:與 SX4 Crossover 共用底盤平台 (亦即「轎車式底盤」),
前懸吊是獨立式麥花臣、後懸吊是扭力樑式拖曳臂,
所以已經大幅地向 Crossover 靠攏、而迴異於前兩代那種傳統的 SUV 了。
與上一代的 Grand Vitara JP 相比,
第四代 Vitara 的車高降低了 85 mm、車重減輕了 400 公斤,
而且四驅系統改採完全電腦化控制的 All Grip 系統 (而前兩代的四驅系統是機械式),
並取消了 4L 加力檔;但為了不負 Vitara 車系的「越野」傳承,
All Grip 系統仍然具有 前後 50:50 的 Lock 模式、以及「TCS for off-road」,
所以,全新的第四代 Vitara 可視為「雖是 CUV、但仍然保有相當程度的越野能力」。

ps. 以上所言,完全只是小弟個人的淺見,完全不能代表 Suzuki 官方立場 ... 😆
前往討論:SUV與CUV的差異


QQQ2011(qqq2011)

2016/09/23 15:52:44

發文

#5945916 IP 167.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s9651264 (苟庵菊) 所寫

>與中華民國是詐騙黨國同樣等級😆


連這種討論 SUV 的話題,您也能扯到中華民國? 😰
對政治真的狂熱到這種地步? 😌
前往討論:SUV與CUV的差異


QQQ2011(qqq2011)

2016/09/23 10:04:39

發文

#5945661 IP 52.177.*.*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23 10:04:39

發文IP 52.177.*.*

[quote=c137 (可可亞)]似乎許多人都認為所謂CUV就是越野能力比較好?! [/quote] CUV 可說是衍生自 SUV 的「變形分支」, 而現況其實是:大部份標榜 CUV 的車款,越野能力通常相對稍差 ... 溯本追源,SUV 的最早涵義 (在美國) 是: 「A vehicle with a station-wagon (旅行車) body on a 4X4 light-truck frame.」 上句翻成中文就是:「有 4X4 (越野能力) 的旅行車」! 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早期的 Jeep Grand Cherokee, 以及後來日系廠牌中的第一代 Toyota RAV4、Land Cruiser ... 然後, 經過十幾二十幾年來,由於各車廠的「行銷術」以及消費者的「無知 配合」, 演變至今,已經「變相」成什麼樣子,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了 ... 另外也可參考維基百科: [url="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ort_utility_vehicle"]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ort_utility_vehicle[/url] [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F%90%E5%8A%A8%E5%9E%8B%E5%A4%9A%E7%94%A8%E9%80%94%E8%BD%A6"]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F%90%E5%8A%A8%E5%9E%8B%E5%A4%9A%E7%94%A8%E9%80%94%E8%BD%A6[/url]

2016/09/28 00:09:42

發文IP 52.177.*.*

[quote=c137 (可可亞)]似乎許多人都認為所謂CUV就是越野能力比較好?! [/quote] CUV 可說是衍生自 SUV 的「變形分支」, 而現況其實是:大部份標榜 CUV 的車款,越野能力通常相對稍差 ... 溯本追源,SUV 的最早涵義 (在美國) 是: 「A vehicle with a station-wagon (旅行車) body on a 4X4 light-truck frame.」 上句翻成中文就是:「有 4X4 (越野能力) 的旅行車」! 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早期的 Jeep Grand Cherokee, 以及後來日系廠牌中的 Toyota Land Cruiser ... 然後, 經過十幾二十幾年來,由於各車廠的「行銷術」以及消費者的「無知 配合」, 演變至今,已經「變相」成什麼樣子,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了 ... 另外也可參考維基百科: [url="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ort_utility_vehicle"]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ort_utility_vehicle[/url] [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F%90%E5%8A%A8%E5%9E%8B%E5%A4%9A%E7%94%A8%E9%80%94%E8%BD%A6"]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F%90%E5%8A%A8%E5%9E%8B%E5%A4%9A%E7%94%A8%E9%80%94%E8%BD%A6[/url]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似乎許多人都認為所謂CUV就是越野能力比較好?!


CUV 可說是衍生自 SUV 的「變形分支」,
而現況其實是:大部份標榜 CUV 的車款,越野能力通常相對稍差 ...

溯本追源,SUV 的最早涵義 (在美國) 是:
「A vehicle with a station-wagon (旅行車) body on a 4X4 light-truck frame.」

上句翻成中文就是:「有 4X4 (越野能力) 的旅行車」!

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早期的 Jeep Grand Cherokee,
以及後來日系廠牌中的 Toyota Land Cruiser ...
然後,
經過十幾二十幾年來,由於各車廠的「行銷術」以及消費者的「無知 配合」,
演變至今,已經「變相」成什麼樣子,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了 ...


另外也可參考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ort_utility_vehicl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F%90%E5%8A%A8%E5%9E%8B%E5%A4%9A%E7%94%A8%E9%80%94%E8%BD%A6

前往討論:SUV與CUV的差異


QQQ2011(qqq2011)

2016/09/23 09:43:11

發文

#5945644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nhance (enhance) 所寫
回應 hifeng0336 (柴油車150K)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
但話說回來,
如果只以「品牌」來選擇、評比各個車款的話,那麼 U-Car「討論區」可以收攤了
--- 反正不是「雙 B」就是「雙田」,那麼我們大家還有啥好「討論」的? 😌


台灣有三田, 不是只有雙田 ..... 😇


豐田、本田、松田
😇其實我會再加上除草車的牧田😆


不管總共有幾田,
在台灣的日系汽車廠牌中就只有 雙田 享有「品牌情結」的光環特權 ... 😇
前往討論:Suzuki Vitara vs Honda HR-V


QQQ2011(qqq2011)

2016/09/22 23:06:34

發文

#5945548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oyotagt86 (9頭蛇4星戰將)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kdjojo3 (KD) 所寫
vitara是小型吉普車的概念 遇到坑洞彈跳會很明顯 舒適性一定會打折扣 😵
HRV比較適合平常使用 而且honda調教的底盤操控都不錯


您說的那個,只是前三代 Vitara 給人的既定老印象;
新一代 Vitara 的改變很大,已經大幅向 CUV (on-road 傾向) 靠攏了 ... 🙂


真正的越野精華都給Jimmy了。


其實也不盡然 ...
Vitara 有配備 TCS for off-road (或稱 EDL,Electronic Differential Lock),而 Jimny 沒有 ...
詳情請參考:

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299961&page=3#post_54
前往討論:Suzuki Vitara vs Honda HR-V


QQQ2011(qqq2011)

2016/09/22 11:55:30

發文

#5945327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kdjojo3 (KD) 所寫
vitara是小型吉普車的概念 遇到坑洞彈跳會很明顯 舒適性一定會打折扣 😵
HRV比較適合平常使用 而且honda調教的底盤操控都不錯


您說的那個,只是前三代 Vitara 給人的既定老印象;
新一代 Vitara 的改變很大,已經大幅向 CUV (on-road 傾向) 靠攏了 ... 🙂
前往討論:Suzuki Vitara vs Honda HR-V


QQQ2011(qqq2011)

2016/09/22 11:38:39

發文

#5945321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oseph_k10 (joseph) 所寫
等 hrv 開賣了.....
一切不就明瞭了??
拿 crv 來說
算是很舊世代的產品了!!
引擎 變速箱 安全 都不好
還不是賣得嚇嚇叫
...................
😌😌😌😌😌


因為有不少的台灣人,有很嚴重的「雙田品牌情結」:
會用一種「偏光 放大鏡」或「街坊傳說」來看雙田品牌車款的種種優點(但看不到缺點);
同時也用「偏光 放大鏡」或「街坊傳說」來看其他品牌車款的種種缺點(但看不到優點) ... 😌

所以囉,我們可以預料得到:最後的銷售結果應該也是 HR-V 勝出 ... 😌

但話說回來,
如果只以「品牌」來選擇、評比各個車款的話,那麼 U-Car「討論區」可以收攤了
--- 反正不是「雙 B」就是「雙田」,那麼我們大家還有啥好「討論」的? 😌
前往討論:Suzuki Vitara vs Honda HR-V


QQQ2011(qqq2011)

2016/09/21 22:44:57

發文

#5945125 IP 52.177.*.*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21 22:44:57

發文IP 52.177.*.*

[quote=wangoldmr (Mr. Wang)][quote=qqq2011 (QQQ2011)][quote=taiwangod (taiwangad)] Wish、Mazda 5、Grand Livina 這幾台都停產了 ..........(以下恕刪).......... [/quote] Livina 目前還有在賣: [url="http://newcar.u-car.com.tw/spec.asp?modelid=1276"]http://newcar.u-car.com.tw/spec.asp?modelid=1276[/url] [url="http://new.nissan.com.tw/nissan/cars/livina"]http://new.nissan.com.tw/nissan/cars/livina[/url] Wish 目前也還有在賣: [url="http://newcar.u-car.com.tw/spec.asp?modelid=1188"]http://newcar.u-car.com.tw/spec.asp?modelid=1188[/url] [url="http://www.toyota.com.tw/showroom_WISH/spec.aspx"]http://www.toyota.com.tw/showroom_WISH/spec.aspx[/url] [/quote] Livina與 Grand Livina為不同車款而7人座Grand Livina確實停產. Wish雖還再賣但早已於2016-6-30停產(無法配合須配置TPMS胎壓偵測警示裝置)[/quote]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83067.jpg[/img] [無辜]

2016/09/21 22:49:56

發文IP 52.177.*.*

[quote=wangoldmr (Mr. Wang)][quote=qqq2011 (QQQ2011)][quote=taiwangod (taiwangad)] Wish、Mazda 5、Grand Livina 這幾台都停產了 ..........(以下恕刪).......... [/quote] Livina 目前還有在賣: [url="http://newcar.u-car.com.tw/spec.asp?modelid=1276"]http://newcar.u-car.com.tw/spec.asp?modelid=1276[/url] [url="http://new.nissan.com.tw/nissan/cars/livina"]http://new.nissan.com.tw/nissan/cars/livina[/url] Wish 目前也還有在賣: [url="http://newcar.u-car.com.tw/spec.asp?modelid=1188"]http://newcar.u-car.com.tw/spec.asp?modelid=1188[/url] [url="http://www.toyota.com.tw/showroom_WISH/spec.aspx"]http://www.toyota.com.tw/showroom_WISH/spec.aspx[/url] [/quote] Livina與 Grand Livina為不同車款而7人座Grand Livina確實停產. Wish雖還再賣但早已於2016-6-30停產(無法配合須配置TPMS胎壓偵測警示裝置)[/quote]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83067.jpg[/img] 看來,台灣的 micro-van 市場 要被 mini-CUV 搶光了 ... [嘆氣]
回應 wangoldmr (Mr. Wang)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taiwangod (taiwangad) 所寫

Wish、Mazda 5、Grand Livina 這幾台都停產了

..........(以下恕刪)..........


Livina 目前還有在賣:
http://newcar.u-car.com.tw/spec.asp?modelid=1276
http://new.nissan.com.tw/nissan/cars/livina


Wish 目前也還有在賣:
http://newcar.u-car.com.tw/spec.asp?modelid=1188
http://www.toyota.com.tw/showroom_WISH/spec.aspx

Livina與 Grand Livina為不同車款而7人座Grand Livina確實停產.
Wish雖還再賣但早已於2016-6-30停產(無法配合須配置TPMS胎壓偵測警示裝置)




看來,台灣的 micro-van 市場 要被 mini-CUV 搶光了 ... 😌
前往討論:Suzuki Vitara vs Honda HR-V


QQQ2011(qqq2011)

2016/09/21 22:20:50

發文

#5945121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aiwangod (taiwangad) 所寫

Wish、Mazda 5、Grand Livina 這幾台都停產了

..........(以下恕刪)..........


Livina 目前還有在賣:
http://newcar.u-car.com.tw/spec.asp?modelid=1276
http://new.nissan.com.tw/nissan/cars/livina


Wish 目前也還有在賣:
http://newcar.u-car.com.tw/spec.asp?modelid=1188
http://www.toyota.com.tw/showroom_WISH/spec.aspx
前往討論:Suzuki Vitara vs Honda HR-V


QQQ2011(qqq2011)

2016/09/21 17:46:24

發文

#5945028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nhance (enhance) 所寫
回應 mb112 (mb112) 所寫
Vitara是比較偏向越野取向,台灣市場來說使用上多為市區所以HRV會比較舒適,空間也比較靈活

🙂恩恩


反正 2WD 前驅版的 HR-V 幾乎沒啥越野能力,所以,
如果完全不考慮越野、而只考慮「市區使用」上的「乘坐舒適」與「車室空間機能」的話,
那麼其實也不用考慮 Vitara 與 HR-V 這兩款車了; 😆
因為,
如果只考慮「市區使用」上的「乘坐舒適」與「車室空間機能」的話,
那麼 Wish、Mazda 5、Grand Livina、SX4 Crossover 這些車款其實會更適合 ...

當然囉,
如果是 荷包厚厚的「外型控」、堅持只愛 SUV 的高車身(但翻車機率相對較高) 的話,
那就請跳過小弟的這則發言吧 ... 😆
前往討論:Suzuki Vitara vs Honda HR-V


QQQ2011(qqq2011)

2016/09/20 00:32:41

發文

#5943969 IP 52.177.*.*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20 00:32:41

發文IP 52.177.*.*

[quote=taiwangod (taiwangad)][quote=qqq2011 (QQQ2011)] [quote=plc1234 (plc1234)]以品牌妥善率,保值性,空間性,[b][color="#FF0000"]操控性[/color][/b],外觀還是以 hrv 為佳![/quote] 別的暫且不談,單以「操控性」而言, 您確定 [b][color="#FF0000"]台本(國產)的 HR-V[/color][/b] 真的完勝 [b][color="#FF0000"]歐洲原裝進口的 Vitara[/color][/b] 嗎? 影響「操控性」的因素,除了 懸吊幾何、車身配重、重心高度、彈簧/避震器設定、輪胎 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車身剛性」: [url="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299781#post_7"]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299781#post_7[/url] [quote=qqq2011 (QQQ2011)][quote=oldsmobilef85 (MS06薩克)]一個國慘車,另一個是進口車 進口車體跟國產車體,還是進口的Vitara比較優。[/quote] Suzuki Vitara 的車身剛性 好到什麼地步? 請看下列影片的 20:25 ~ 21:14 處: [url="https://youtu.be/OE8dryxqDRE"]https://youtu.be/OE8dryxqDRE[/url]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82560.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82561.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82562.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82563.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82565.jpg[/img] [愛心] [/quote] 不知道 台本[b][color="#FF0000"](國產)的 HR-V[/color][/b] 敢不敢示範一下上列的測試? [傻笑] 因為,「車身剛性」不但攸關 off-road (越野)性能,也攸關 on-road 的「操控性」喔 ...... [/quote] 現實中會買 這種小型SUV 哪幾個是為了操控的?? 要的就是SUV 視野 空間 其次 省稅金 、好保養、好停車而已>M< 你真的知道台灣人普遍喜歡什麼嗎 [/quote] 您真的有仔細看別人的發言嗎?「操控性」是小弟我主動提起的嗎? [很悶] 請睜開眼、看清楚一點吧: [quote=plc1234 (plc1234)]以品牌妥善率,保值性,空間性,[b][color="#FF0000"]操控性[/color][/b],外觀 還是以 hrv 為佳! [/quote]

2016/09/20 00:35:22

發文IP 52.177.*.*

[quote=taiwangod (taiwangad)][quote=qqq2011 (QQQ2011)] [quote=plc1234 (plc1234)]以品牌妥善率,保值性,空間性,[b][color="#FF0000"]操控性[/color][/b],外觀還是以 hrv 為佳![/quote] 別的暫且不談,單以「操控性」而言, 您確定 [b][color="#FF0000"]台本(國產)的 HR-V[/color][/b] 真的完勝 [b][color="#FF0000"]歐洲原裝進口的 Vitara[/color][/b] 嗎? 影響「操控性」的因素,除了 懸吊幾何、車身配重、重心高度、彈簧/避震器設定、輪胎 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車身剛性」: [url="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299781#post_7"]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299781#post_7[/url] [quote=qqq2011 (QQQ2011)][quote=oldsmobilef85 (MS06薩克)]一個國慘車,另一個是進口車 進口車體跟國產車體,還是進口的Vitara比較優。[/quote] Suzuki Vitara 的車身剛性 好到什麼地步? 請看下列影片的 20:25 ~ 21:14 處: [url="https://youtu.be/OE8dryxqDRE"]https://youtu.be/OE8dryxqDRE[/url]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82560.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82561.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82562.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82563.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82565.jpg[/img] [愛心] [/quote] 不知道 台本[b][color="#FF0000"](國產)的 HR-V[/color][/b] 敢不敢示範一下上列的測試? [傻笑] 因為,「車身剛性」不但攸關 off-road (越野)性能,也攸關 on-road 的「操控性」喔 ...... [/quote] 現實中會買 這種小型SUV 哪幾個是為了操控的?? 要的就是SUV 視野 空間 其次 省稅金 、好保養、好停車而已>M< 你真的知道台灣人普遍喜歡什麼嗎 [/quote] taiwangod 大大, 您真的有仔細看別人的發言嗎?「操控性」是小弟我主動提起的嗎? [很悶] 請睜開眼、看清楚一點吧: [quote=plc1234 (plc1234)]以品牌妥善率,保值性,空間性,[b][color="#FF0000"]操控性[/color][/b],外觀 還是以 hrv 為佳! [/quote]
回應 taiwangod (taiwangad)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plc1234 (plc1234) 所寫
以品牌妥善率,保值性,空間性,操控性,外觀還是以 hrv 為佳!


別的暫且不談,單以「操控性」而言,
您確定 台本(國產)的 HR-V 真的完勝 歐洲原裝進口的 Vitara 嗎?

影響「操控性」的因素,除了 懸吊幾何、車身配重、重心高度、彈簧/避震器設定、輪胎 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車身剛性」:

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299781#post_7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oldsmobilef85 (MS06薩克) 所寫
一個國慘車,另一個是進口車
進口車體跟國產車體,還是進口的Vitara比較優。


Suzuki Vitara 的車身剛性 好到什麼地步?
請看下列影片的 20:25 ~ 21:14 處:

https://youtu.be/OE8dryxqDRE











😍


不知道 台本(國產)的 HR-V 敢不敢示範一下上列的測試? 😆
因為,「車身剛性」不但攸關 off-road (越野)性能,也攸關 on-road 的「操控性」喔 ......


現實中會買 這種小型SUV 哪幾個是為了操控的??

要的就是SUV 視野 空間 其次 省稅金 、好保養、好停車而已>M<

你真的知道台灣人普遍喜歡什麼嗎


taiwangod 大大,
您真的有仔細看別人的發言嗎?「操控性」是小弟我主動提起的嗎? 😞
請睜開眼、看清楚一點吧:
回應 plc1234 (plc1234) 所寫
以品牌妥善率,保值性,空間性,操控性,外觀 還是以 hrv 為佳!

前往討論:Suzuki Vitara vs Honda HR-V


QQQ2011(qqq2011)

2016/09/19 11:50:37

發文

#5943505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plc1234 (plc1234) 所寫
以品牌妥善率,保值性,空間性,操控性,外觀還是以 hrv 為佳!


別的暫且不談,單以「操控性」而言,
您確定 台本(國產)的 HR-V 真的完勝 歐洲原裝進口的 Vitara 嗎?

影響「操控性」的因素,除了 懸吊幾何、車身配重、重心高度、彈簧/避震器設定、輪胎 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車身剛性」:

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299781#post_7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oldsmobilef85 (MS06薩克) 所寫
一個國慘車,另一個是進口車
進口車體跟國產車體,還是進口的Vitara比較優。


Suzuki Vitara 的車身剛性 好到什麼地步?
請看下列影片的 20:25 ~ 21:14 處:

https://youtu.be/OE8dryxqDRE











😍


不知道 台本(國產)的 HR-V 敢不敢示範一下上列的測試? 😆
因為,「車身剛性」不但攸關 off-road (越野)性能,也攸關 on-road 的「操控性」喔 ......
前往討論:Suzuki Vitara vs Honda HR-V


QQQ2011(qqq2011)

2016/09/17 21:46:32

發文

#5942827 IP 52.177.*.*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17 21:46:32

發文IP 52.177.*.*

[quote=c137 (可可亞)][quote=enix (Enix)]教授苦苦弹琴没知音~ 只能说辛苦了...[傻笑][傻笑][傻笑][/quote] 我是看到一分高一分險,還有有理有據SSF,根由篇沒看這串也沒重頭看到尾 覺得有意思就亂入來支持教授[大笑][愛心] 後來我明白問題似乎在教授說『一般而言,休旅車 (SUV 或 MPV) 的翻車風險,比一般轎車來得高』 這話引來許多網友不服氣,因為與自身的經驗或認知不符 例如X5,X6,486的XV,怎麼可能比ALTIS差? 就我的經驗也是 我從138公分高的TERCEL換到148公分高的BMW520,說『一分高一分險』我不信也不服 這二句話若改成或加上『同級轎車』可能㑹好些,二者本意也比較不㑹被誤解 ...........(恕刪)............. [/quote] 小弟當時失察了,竟然忘了人性當中的「成見 遮蔽」效應; 因而惹來了一堆誤解,也算是自己活該 ... [大哭] 非常感謝 可可亞大大的提醒與指正! 小弟已依照您的指正,將本棟 #1 樓的那句原文修正了。再次感謝您! [微笑]

2016/09/18 10:52:00

發文IP 52.177.*.*

[quote=c137 (可可亞)][quote=enix (Enix)]教授苦苦弹琴没知音~ 只能说辛苦了...[傻笑][傻笑][傻笑][/quote] 我是看到一分高一分險,還有有理有據SSF,根由篇沒看這串也沒重頭看到尾 覺得有意思就亂入來支持教授[大笑][愛心] 後來我明白問題似乎在教授說『一般而言,休旅車 (SUV 或 MPV) 的翻車風險,比一般轎車來得高』 這話引來許多網友不服氣,因為與自身的經驗或認知不符 例如X5,X6,486的XV,怎麼可能比ALTIS差? 就我的經驗也是 我從138公分高的TERCEL換到148公分高的BMW520,說『一分高一分險』我不信也不服 這二句話若改成或加上『同級轎車』可能㑹好些,二者本意也比較不㑹被誤解 ...........(恕刪)............. [/quote] 小弟當時失察了,竟然忘了人性當中的「成見 遮蔽」效應; 因而惹來了一堆誤解,也算是自己活該 ... [大哭] 非常感謝 可可亞大大的提醒與指正! 小弟已依照您的指正,將本棟 #1 樓的那句原文修正了。再次感謝您! [微笑] ps.1. 已修改如下: [url="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299961&page=1"]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299961&page=1[/url] 「............ 由上述的解說,可知:一輛車的輪距越小 or 車身重心越高的話, 它的 SSF (Static Stability Factor,靜力穩定係數) 就越小,i.e. 它的翻車風險就越高! 也就是說: [b][color="#FF0000"]一般[/color][/b]而言,休旅車 (SUV 或 MPV) 的翻車風險,比其 [b][color="#FF0000"]同等級(同車廠)的轎車[/color][/b] 還來得高! 」 ps.2. 「成見 遮蔽」效應 (轉貼): 『我們所「能夠/願意」感知的世界,通常就只是「和自己的成見 相應」的世界。 可怕的是: 當一個成見確立而又不自知時,自己會自動接收各種符合此成見的信息, 而遮蔽或扭曲其他一切與此成見相違的信息,從而越來越強化此成見。 原因是: 因為只有如此,這個莫名的成見才能「活」下去。 維護自己的成見「活」下去,根本上就是維護盲目的「自我」要活下去。 人是很難自己否定自己的,因為自己常常就是自己最大的權威。』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回應 enix (Enix) 所寫
教授苦苦弹琴没知音~
只能说辛苦了...😆😆😆


我是看到一分高一分險,還有有理有據SSF,根由篇沒看這串也沒重頭看到尾
覺得有意思就亂入來支持教授😀😍

後來我明白問題似乎在教授說『一般而言,休旅車 (SUV 或 MPV) 的翻車風險,比一般轎車來得高』
這話引來許多網友不服氣,因為與自身的經驗或認知不符
例如X5,X6,486的XV,怎麼可能比ALTIS差?
就我的經驗也是
我從138公分高的TERCEL換到148公分高的BMW520,說『一分高一分險』我不信也不服

這二句話若改成或加上『同級轎車』可能㑹好些,二者本意也比較不㑹被誤解

...........(恕刪).............


小弟當時失察了,竟然忘了人性當中的「成見 遮蔽」效應;
因而惹來了一堆誤解,也算是自己活該 ... 😭


非常感謝 可可亞大大的提醒與指正!
小弟已依照您的指正,將本棟 #1 樓的那句原文修正了。再次感謝您! 🙂


ps.1. 已修改如下:
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299961&page=1
「............
由上述的解說,可知:一輛車的輪距越小 or 車身重心越高的話,
它的 SSF (Static Stability Factor,靜力穩定係數) 就越小,i.e. 它的翻車風險就越高!
也就是說:
一般而言,休旅車 (SUV 或 MPV) 的翻車風險,比其 同等級(同車廠)的轎車 還來得高! 」


ps.2. 「成見 遮蔽」效應 (轉貼):
『我們所「能夠/願意」感知的世界,通常就只是「和自己的成見 相應」的世界。
可怕的是:
當一個成見確立而又不自知時,自己會自動接收各種符合此成見的信息,
而遮蔽或扭曲其他一切與此成見相違的信息,從而越來越強化此成見。
原因是:
因為只有如此,這個莫名的成見才能「活」下去。
維護自己的成見「活」下去,根本上就是維護盲目的「自我」要活下去。
人是很難自己否定自己的,因為自己常常就是自己最大的權威。』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7 21:37:37

發文

#5942824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SUV 看麋鹿測試應該更能見真章,保時捷 MACAN 沒能全身而退
http://chuansong.me/n/879729


感謝分享!好評奉上! 🙂

順便補充一下「麋鹿測試」的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A%8B%E9%B9%BF%E6%B5%8B%E8%AF%95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7 16:18:17

發文

#5942711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nix (Enix) 所寫
教授苦苦弹琴没知音~
只能说辛苦了...😆😆😆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7 14:52:57

發文

#5942685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peter102465 (下一站,幸福) 所寫
我不玩越野

但是要買四驅車、我會買Land Cruiser Prado

它的空間機能性強,配備也不差..真要歐服弱也是強項🙂


陸地巡洋艦 Toyota Land Cruiser (包括 Pardo)
向來就被越野玩家們封為「日系越野之王」! 😍

它的越野能力在日系 SUV 中居冠;然後,
它的售價也是在日系 SUV 中居冠 -- 259 萬!

而小弟身為一介貧民,最多只能買得起 89.8 萬的 Suzuki Vitara ...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7 12:38:50

發文

#5942664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wangoldmr (Mr. Wang)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太拘泥在某基楚了

懸調行程、長度,輪胎尺寸比例軟硬完全被忽略

算了


小弟先前已經說過好幾次了,
無奈幾位大大們似乎就是不瞭解 ... 😌

自始至終,根本就沒有人忽略「懸調行程、長度,輪胎尺寸比例軟硬」!! 😰

SSF 較差 (重心較高) 的 SUV 能夠配上很好的「懸調行程、長度,輪胎尺寸比例軟硬」,
那麼難道
SSF 較佳 (重心較低) 的轎車就不能配上很好的「懸調行程、長度,輪胎尺寸比例軟硬」??
也就是說:
如果 SUV 與轎車都同樣配上很好的「懸調行程、長度,輪胎尺寸比例軟硬」的話,
那麼兩者當中 誰的翻車風險(機率) 比較低? 這有那麼難懂嗎? 😌


講的很有道理。
不過我想前面幾位的意思是,即使SUV重心稍高,但是恰當的底盤,懸吊,輪胎和操控是會將翻車機率降至最低。而就算房車重心較低,但若是體質不佳,翻車機率也不低。


小弟的 Suzuki Grand Vitara JP 已經開了十年多、跑了二十幾萬公里;
這十多年來,它帶給小弟夫妻倆非常 可靠又有樂趣 的用車/越野 體驗。
因此,
現在讓小弟個人最有好感的日系車廠,就是 Suzuki 了;
所以,在此姑且就以 金鈴(Taiwan Suzuki) 旗下有在販售的車系為例來說明,
如下:

單身/情侶 越野玩家、對車室空間機能需求不大的話 → Jimny 是最佳選擇;

不玩越野的單身/DINK 一族、對車室空間機能需求不大的話 → Swift 是最佳選擇;

同上,但對車室空間機能需求稍微多一點的話 → Baleno 是最佳選擇;

不玩越野、而對車室空間機能的需求很大 → SX4 Crossover 是最佳選擇;

(因為 SX4 Crossover 的車室空間機能 還略勝 Vitara 一籌!)

有玩越野、也有車室空間機能的需求 → 4WD 版的 Vitara 是最佳選擇!

如上,
其他的車廠也是如此 -- 旗下各車系都是各有所長、各自針對不同的需求;
所以,我們如果沒有越野需求的話,實在沒必要一味地隨俗追逐 SUV ... 🙂

總之,小弟開這個討論串的用意,
就是希望讓「用車需求 / 風險評估 / 選車考量」回歸到合理的思考;
反之,
如果看倌的心態是「大爺有錢、爽就好」「翻車?林北不會那麼衰」的話,
那麼就請立刻跳離本頁吧,不必浪費您寶貴的時間來看這串 ...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7 00:25:41

發文

#5942603 IP 52.177.*.*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17 00:25:41

發文IP 52.177.*.*

[quote=eric.huang.1968 (Super)] [b][color="#FF0000"]看看F1賽車,就知道車身重心低的重要性了![/color][/b] [/quote] 大大說的很對!好評奉上! [微笑]

2016/09/17 00:27:34

發文IP 52.177.*.*

[quote=eric.huang.1968 (Super)] [b][color="#FF0000"]看看F1賽車,就知道車身重心低的重要性了! [/color][/b] [/quote] 大大說的很對!好評奉上! [微笑]
回應 eric.huang.1968 (Super) 所寫

看看F1賽車,就知道車身重心低的重要性了!

大大說的很對!好評奉上!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7 00:22:23

發文

#5942601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有沒有想一下、這所謂的風險都是建立在存心偷的車廠??

就目前來講、銷售第一的國產房車 Altis VS Subaru XV 這樣好了

誰容易翻?


本棟樓的主題是在探討「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所以「車廠有沒有存心偷」並不是本棟的討論主題 ...
此外,
Benz、BMW 這兩家車廠應該不算是「存心偷的車廠」吧?
而 G500、X5 這兩款重心高度不同的車輛,就有這樣的例子:

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299961&page=3#post_59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可以看出大家對休旅車的喜愛不遺餘力

就在八月份的新聞[鎢鋼千金酒駕撞翻Bmw休旅車]

影片可以看出,酒駕的淩志先擦撞公車與積架後,再起步距路口僅有一部車的距離
也就是速度不㑹很快的情況下把一部 Bmw X5 撞翻
換作轎車相信不至於翻車


可可亞大大說的很對!好評奉上! 🙂


一分高一分險本來就是物理定律,所以SUV輪距車寬都做的比同級轎車大

這個是撞上瞬間的影片,目測肇事車起步加速頂多10米即撞上,所以說速度不快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821/933285/


下面這個是超車側碰,應該也是重心高的G500被重心低的X5碰翻
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60-51798725-1.html

這個是側翻後,不幸再被大貨車撞上造成重大車禍
http://bbs.ybxww.com/thread-182057-1-1.html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6 22:46:56

發文

#5942576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太拘泥在某基楚了

懸調行程、長度,輪胎尺寸比例軟硬完全被忽略

算了


小弟先前已經說過好幾次了,
無奈幾位大大們似乎就是不瞭解 ... 😌

自始至終,根本就沒有人忽略「懸調行程、長度,輪胎尺寸比例軟硬」!! 😰

SSF 較差 (重心較高) 的 SUV 能夠配上很好的「懸調行程、長度,輪胎尺寸比例軟硬」,
那麼難道
SSF 較佳 (重心較低) 的轎車就不能配上很好的「懸調行程、長度,輪胎尺寸比例軟硬」??
也就是說:
如果 SUV 與轎車都同樣配上很好的「懸調行程、長度,輪胎尺寸比例軟硬」的話,
那麼兩者當中 誰的翻車風險(機率) 比較低? 這有那麼難懂嗎?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6 15:17:57

發文

#5942474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137 (可可亞) 所寫
可以看出大家對休旅車的喜愛不遺餘力

就在八月份的新聞[鎢鋼千金酒駕撞翻Bmw休旅車]

影片可以看出,酒駕的淩志先擦撞公車與積架後,再起步距路口僅有一部車的距離
也就是速度不㑹很快的情況下把一部 Bmw X5 撞翻
換作轎車相信不至於翻車


可可亞大大說的很對!好評奉上!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6 12:15:16

發文

#5942441 IP 52.177.*.*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16 12:15:16

發文IP 52.177.*.*

[quote=eric.huang.1968 (Super)]小弟開森林人一樣在蘇花公路殺彎、超車,AWD也是很穩的。6月下旬南下和平隧道入口時,一堆人都在閃一輌大砂石車,因為他連續S型超車,而且超砂石車,很猛⋯⋯[/quote] 說到這一代(第四代)的 Subaru Forester,小弟又忍不住流口水了, 因為它是台灣平價車市中少見的 on-road/off-road 兼顧車款 ... [愛心] 話說, 若要評斷一款車 4WD 系統的越野(地形克服)能力的強弱, 最具指標性的測試條件就是「對角輪懸空」場合; 因為, 在「對角輪懸空」狀態下,不但一些「只能 on-road 行駛的 AWD」車種馬上投降, 就連「只有 4WD-Lock、但 前軸差速器/後軸差速器 皆無法鎖定」的車種也是沒轍 ... 而那個決定越野能力強弱的關鍵「前軸差速器/後軸差速器的鎖定」有兩種方式: 1. 傳統的機械式差速器鎖 (Differential Locker)。 2. 由 TC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衍生而來的 EDL (Electronic Differential Lock): [url="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cking_differential"]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cking_differential[/url] 也就是說,TC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其實有兩種作動方式: 1. TCS for on-road:當電腦偵測到有某一車輪打滑時,則立刻將引擎動力降低; 此時若打滑現象仍未消除,再進一步單獨針對該車輪 施加煞車力。 2. TCS for off-road (或稱 EDL):當電腦偵測到有某一車輪打滑時, 則立刻單獨針對該車輪 施加煞車力,而並不會將引擎動力降低。 而目前市面上的一般轎車、以及那些「中看不中用」的都會型 SUV (例如 9頭蛇大大所謂的「雙田的三腳貓 SUV」), 都只有配備了上述的第一種 TCS for on-road ... [很悶] 反觀 Suzuki,從上一代的 Grand Vitara JP 2.7 開始, 到目前剛上市的新一代 Vitara,上述的那兩種 TCS 功能都有配備; [url="http://event.taiwansuzuki.com.tw/vitara/#allgrip_main"]http://event.taiwansuzuki.com.tw/vitara/#allgrip_main[/url]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82399.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82401.jpg[/img] 而在目前的台灣新車市場中、台幣 150 萬元以下的 SUV 車款當中, 除了 Suzuki Vitara 之外,也只有兩款 SUV 具備上述的 TCS for off-road 功能 --- VW Tiguan 的「EDL」 以及 Subaru Forester 的「X mode」 [愛心] (新一代的 Mitsubishi Outlander 則無法確定,因為官方資料對此隻字未提)

回應 eric.huang.1968 (Super) 所寫

小弟開森林人一樣在蘇花公路殺彎、超車,AWD也是很穩的。6月下旬南下和平隧道入口時,一堆人都在閃一輌大砂石車,因為他連續S型超車,而且超砂石車,很猛⋯⋯

 

 


說到這一代(第四代)的 Subaru Forester,小弟又忍不住流口水了,
因為它是台灣平價車市中少見的 on-road/off-road 兼顧車款 ... 😍

話說,
若要評斷一款車 4WD 系統的越野(地形克服)能力的強弱,
最具指標性的測試條件就是「對角輪懸空」場合;
因為,
在「對角輪懸空」狀態下,不但一些「只能 on-road 行駛的 AWD」車種馬上投降,
就連「只有 4WD-Lock、但 前軸差速器/後軸差速器 皆無法鎖定」的車種也是沒轍 ...

而那個決定越野能力強弱的關鍵「前軸差速器/後軸差速器的鎖定」有兩種方式:
1. 傳統的機械式差速器鎖 (Differential Locker)。
2. 由 TC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衍生而來的 EDL (Electronic Differential Lock):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cking_differential

也就是說,TC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其實有兩種作動方式:

1. TCS for on-road:當電腦偵測到有某一車輪打滑時,則立刻將引擎動力降低;
此時若打滑現象仍未消除,再進一步單獨針對該車輪 施加煞車力。

2. TCS for off-road (或稱 EDL):當電腦偵測到有某一車輪打滑時,
則立刻單獨針對該車輪 施加煞車力,而並不會將引擎動力降低。

而目前市面上的一般轎車、以及那些「中看不中用」的都會型 SUV
(例如 9頭蛇大大所謂的「雙田的三腳貓 SUV」),
都只有配備了上述的第一種 TCS for on-road ... 😞


反觀 Suzuki,從上一代的 Grand Vitara JP 2.7 開始,
到目前剛上市的新一代 Vitara,上述的那兩種 TCS 功能都有配備;

http://event.taiwansuzuki.com.tw/vitara/#allgrip_main

https://youtu.be/WHkyLghkIy0







而在目前的台灣新車市場中、台幣 150 萬元以下的 SUV 車款當中,
除了 Suzuki Vitara 之外,也只有兩款 SUV 具備上述的 TCS for off-road 功能
--- VW Tiguan 的「EDL」 以及 Subaru Forester 的「X mode」 😍
(新一代的 Mitsubishi Outlander 則無法確定,因為官方資料對此隻字未提)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6 12:13:32

發文

#5942440 IP 52.177.*.*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16 12:13:32

發文IP 52.177.*.*

[quote=eric.huang.1968 (Super)]小弟開森林人一樣在蘇花公路殺彎、超車,AWD也是很穩的。6月下旬南下和平隧道入口時,一堆人都在閃一輌大砂石車,因為他連續S型超車,而且超砂石車,很猛⋯⋯[/quote] Subaru Forester 確實是一款令小弟垂涎的好車! 另外,Forester 的底盤沿用自 Subaru Impreza, 所以如果是開 Impreza 在蘇花公路殺彎的話,應該會更猛 ... [微笑]

2016/09/16 15:04:19

發文IP 52.177.*.*

[quote=eric.huang.1968 (Super)]小弟開森林人一樣在蘇花公路殺彎、超車,AWD也是很穩的。6月下旬南下和平隧道入口時,一堆人都在閃一輌大砂石車,因為他連續S型超車,而且超砂石車,很猛⋯⋯[/quote] Subaru Forester 確實是一款令小弟垂涎的好車! [愛心] 另外,Forester 的底盤是沿用自 Subaru Impreza,所以如果 是用 SSF 更佳 (重心更低) 的 Impreza 在蘇花公路殺彎的話,應該會更猛 ... [微笑] 至於那輛砂石車嘛,如果那位司機的駕駛習慣再不改正、 繼續這樣亂開個三年五年的話,翻車事故應該很難避免 ... [嘆氣]
回應 eric.huang.1968 (Super) 所寫
小弟開森林人一樣在蘇花公路殺彎、超車,AWD也是很穩的。6月下旬南下和平隧道入口時,一堆人都在閃一輌大砂石車,因為他連續S型超車,而且超砂石車,很猛⋯⋯


Subaru Forester 確實是一款令小弟垂涎的好車! 😍
另外,Forester 的底盤是沿用自 Subaru Impreza,所以如果
是用 SSF 更佳 (重心更低) 的 Impreza 在蘇花公路殺彎的話,應該會更猛 ... 🙂


至於那輛砂石車嘛,如果那位司機的駕駛習慣再不改正、
繼續這樣亂開個三年五年的話,翻車事故應該很難避免 ...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5 17:29:36

發文

#5942300 IP 52.177.*.* 修改過2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15 17:29:36

發文IP 52.177.*.*

[quote=rolkilos (小光)] 批評? 我批評的是引用者吧。[無辜] 靜力穩定係數有沒有參考性? 當然一定有,因為按照NHTSA的研究,新出廠的車子有提高SSF的趨向。 跑車的SSF也都很高。 但是一台X5跟一台台組altis,讓你選一台去高速殺彎道,你會選那一台。 在道路上是解放了所有的控制變因,一定要堅持引用SSF的話,我當然只能說見樹不見林啊。[/quote] 那麼,同樣都是 BMW, 一台 X5 跟一台 320i,讓您選一台去高速殺彎道的話,您會選那一台? 當面臨上述這種選項時, 您應該就會考慮 SSF (靜力穩定係數) 這個變因了吧? [微笑]

2016/09/15 17:48:05

發文IP 52.177.*.*

[quote=rolkilos (小光)] 批評? 我批評的是引用者吧。[無辜] 靜力穩定係數有沒有參考性? 當然一定有,因為按照NHTSA的研究,新出廠的車子有提高SSF的趨向。 跑車的SSF也都很高。 但是一台X5跟一台台組altis,讓你選一台去高速殺彎道,你會選那一台。 在道路上是解放了所有的控制變因,一定要堅持引用SSF的話,我當然只能說見樹不見林啊。[/quote] 那麼,同樣都是 [b][color="#FF0000"]2016 年式[/color][/b]的 BMW, 一台 X5 跟一台 320i,讓您選一台去高速殺彎道的話,您會選那一台? 當面臨上述這種選項時, 您應該就會考慮 SSF (靜力穩定係數) 這個變因了吧? [微笑]

2016/09/17 15:07:46

發文IP 52.177.*.*

[quote=rolkilos (小光)]批評? 我批評的是引用者吧。[無辜] 靜力穩定係數有沒有參考性? 當然一定有,因為按照NHTSA的研究,新出廠的車子有提高SSF的趨向。 跑車的SSF也都很高。 但是一台X5跟一台台組altis,讓你選一台去高速殺彎道,你會選那一台。 在道路上是解放了所有的控制變因,一定要堅持引用SSF的話,我當然只能說見樹不見林啊。[/quote] 那麼,同樣都是 [b][color="#FF0000"]2016 年式、原廠設定(無改裝)[/color][/b] 的 BMW, 一台 X5 跟一台 330i,讓您選一台去高速殺彎道的話,您會選那一台? 當面臨上述這種選項時, 您應該就會考慮 SSF (靜力穩定係數) 這個變因了吧? [微笑]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批評? 我批評的是引用者吧。😇

靜力穩定係數有沒有參考性? 當然一定有,因為按照NHTSA的研究,新出廠的車子有提高SSF的趨向。
跑車的SSF也都很高。

但是一台X5跟一台台組altis,讓你選一台去高速殺彎道,你會選那一台。

在道路上是解放了所有的控制變因,一定要堅持引用SSF的話,我當然只能說見樹不見林啊。


那麼,同樣都是 2016 年式、原廠設定(無改裝) 的 BMW,
一台 X5 跟一台 330i,讓您選一台去高速殺彎道的話,您會選那一台?
當面臨上述這種選項時,
您應該就會考慮 SSF (靜力穩定係數) 這個變因了吧?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5 17:19:06

發文

#5942293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aiwanjeff (環保柴油) 所寫
SUV 取向、用途不同,只要不要危險駕駛我認為不需要過度放大翻車機率
前提是完整的主被動安全配備,SUV 若這麼容易翻車也不會在全球大賣


各位應該有發現到:目前由國外進口的 SUV 車款,除了 RAV4 的陽春版之外,
其餘幾乎都是「全車系 標配 ESC (或稱 ESP、DSC 等)」;why?
因為,
就在美國政府 NHTSA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的
基於 SSF (靜力穩定係數) 模型的調查報告出爐之後:








原文出處:
http://www-nrd.nhtsa.dot.gov/Pubs/809868.pdf


然後,不久之後,當年美國政府就立法規定:
所有新發售的 SUV 都必須標配 ESC (或稱 ESP、DSC 等)!
所以,
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開著「較以往安全」的 SUV (包括小弟的 Grand Vitara JP),
正是拜 NHTSA 那份「基於 SSF 模型的調查報告」所賜!
-- 這就是「SUV 若這麼容易翻車也不會在全球大賣」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 ... 🙂
所以,我們還要輕率地批評人家「見樹不見林」嗎??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5 16:17:34

發文

#5942286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小弟在本棟 #1 樓的開宗明義 就說過了:




如果我們對上圖中的【式一】與【式二】來做「力的平衡」,
我們可以發現:兩個式子中綠色圈起來的「M」(車身質量),最後會互相抵消!

也因此,美國 NHTSA 才會定義出:




--- 跟「M」(車身質量) 毫無關係!!

ps. 物理「力學」這種東西,是要以「物理定律」來計算的,而不能靠「感覺」... 🙂


以SSF的定義來看,台灣大客車的側傾測試跟高速公路的匣道,是最接近設定的狀況。

但在動態行車上,懸吊類型、設定,車身剛性跟輪胎也會影響,像是越野SUV的懸吊設定跟運動型的就不同了。
單以一個SSF來論斷行車翻覆的風險,就是見樹不見林了。


「風險」這種概念,本來就是「相對而言」的 ...
( ↑ 小弟先前就已說過了,無奈 小光大大似乎就是聽不進去 ... 😌 )
例如,
在「同樣都是 BMW 優異的懸吊設定、車身剛性與輪胎配置」的前提下,
「SSF 較佳(重心較低)的 320i」的翻車機率 就是比「SSF 相對較差(重心較高)的 X5」的翻車機率 還來得低。

總之,
影響一部車的行車穩定性 (翻車風險性) 有著太多、太複雜的變因了,
而美國政府 NHTSA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的那些專家
所採用的評估方式,正是所有研究自然科學的學者們、大家都在採用的共同基本觀念: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E%8A%E5%9B%A0

操縱變因:本文中的 SSF (靜力穩定係數)
控制變因:懸吊設定、車身剛性、輪胎配置、ESC、駕駛人的技術 ... 等等
應變變因:Chance of Rollover (翻車的機率)

以上,是研究自然科學的基本方式,卻被您輕率地以「見樹不見林」來批評 ...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5 12:29:27

發文

#5942226 IP 52.177.*.*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15 12:29:27

發文IP 52.177.*.*

[quote=rolkilos (小光)][quote=qqq2011 (QQQ2011)][quote=rolkilos (小光)]SSF的定義看起來是側向加速度等同重力加速度,這代表在同樣的車速、彎道半徑下,高重心的車會比一般房車有較低的穩定性。 但是高重心的SUV有裝設車身穩定系統的話,行駛時就會監控轉彎的速度避免翻覆。 所以只要不是常常被側撞、天天颱風天或是出門就要橫向開在大斜坡的話,我是覺得就不用太擔心重心高這件事。 引發爭議的二台車好像是全車系都有車身穩定系統 [/quote] 「風險」這種概念,本來就是「[b][color="#FF0000"]相對而言[/color][/b]」的 ... 例如, 在「同樣都沒有 車身穩定系統(ESC/ESP/DSC)」的前提下, 轎車(重心低)的翻車機率 就是比 SUV(重心高)的翻車[b][color="#FF0000"]機率[/color]b] 還來得低; 然後, 在「同樣都有裝設 車身穩定系統(ESC/ESP/DSC)」的前提下, 轎車(重心低)的翻車機率 還是比 SUV(重心高)的翻車[b][color="#FF0000"]機率[/color]b] 還來得低 ... ................. [/quote] 真要這麼比,大概只有美式大房車可以買了......[傻笑] [/quote] No!!! 小弟在本棟 #1 樓 就已說過了: 「但是,如一開頭所說,小弟個人熱愛 off-road (越野)活動, 而且小弟本身就是 Suzuki Grand Vitara JP 的車主; 所以,為了玩越野,小弟不得不冒著較高的翻車風險 ...」 [傻笑]

2016/09/15 12:31:31

發文IP 52.177.*.*

[quote=rolkilos (小光)][quote=qqq2011 (QQQ2011)][quote=rolkilos (小光)]SSF的定義看起來是側向加速度等同重力加速度,這代表在同樣的車速、彎道半徑下,高重心的車會比一般房車有較低的穩定性。 但是高重心的SUV有裝設車身穩定系統的話,行駛時就會監控轉彎的速度避免翻覆。 所以只要不是常常被側撞、天天颱風天或是出門就要橫向開在大斜坡的話,我是覺得就不用太擔心重心高這件事。 引發爭議的二台車好像是全車系都有車身穩定系統 [/quote] 「風險」這種概念,本來就是「[b][color="#FF0000"]相對而言[/color][/b]」的 ... 例如, 在「同樣都沒有 車身穩定系統(ESC/ESP/DSC)」的前提下, 轎車(重心低)的翻車機率 就是比 SUV(重心高)的翻車[b][color="#FF0000"]機率[/color][/b] 還來得低; 然後, 在「同樣都有裝設 車身穩定系統(ESC/ESP/DSC)」的前提下, 轎車(重心低)的翻車機率 還是比 SUV(重心高)的翻車[b][color="#FF0000"]機率[/color][/b] 還來得低 ... ................. [/quote] 真要這麼比,大概只有美式大房車可以買了......[傻笑] [/quote] No !! 小弟在本棟 #1 樓 就已說過了: 「但是,如一開頭所說,小弟個人熱愛 off-road (越野)活動, 而且小弟本身就是 Suzuki Grand Vitara JP 的車主; 所以,為了玩越野,小弟不得不冒著較高的翻車風險 ...」 [傻笑]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SSF的定義看起來是側向加速度等同重力加速度,這代表在同樣的車速、彎道半徑下,高重心的車會比一般房車有較低的穩定性。

但是高重心的SUV有裝設車身穩定系統的話,行駛時就會監控轉彎的速度避免翻覆。
所以只要不是常常被側撞、天天颱風天或是出門就要橫向開在大斜坡的話,我是覺得就不用太擔心重心高這件事。

引發爭議的二台車好像是全車系都有車身穩定系統


「風險」這種概念,本來就是「相對而言」的 ...
例如,
在「同樣都沒有 車身穩定系統(ESC/ESP/DSC)」的前提下,
轎車(重心低)的翻車機率 就是比 SUV(重心高)的翻車機率 還來得低;
然後,
在「同樣都有裝設 車身穩定系統(ESC/ESP/DSC)」的前提下,
轎車(重心低)的翻車機率 還是比 SUV(重心高)的翻車機率 還來得低 ...
.................


真要這麼比,大概只有美式大房車可以買了......😆


No !! 小弟在本棟 #1 樓 就已說過了:

「但是,如一開頭所說,小弟個人熱愛 off-road (越野)活動,
而且小弟本身就是 Suzuki Grand Vitara JP 的車主;
所以,為了玩越野,小弟不得不冒著較高的翻車風險 ...」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5 12:20:32

發文

#5942223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azxcxza123 (精打細算) 所寫
嗯…
我爸之前有台x5,重心真的很高!
但車身真的很重,底盤很穩!
記得有陣子老爸喜歡開山路使用運動模式過彎操車,操控上不會因為重心高有所不穩!

此外我發覺一件事,那時X5所配置的輪胎幾乎比其他家都要來得寬大!也可能因此操控抓地都要比其他來得好吧!

無奈我不愛開老爸10年的X5,老爸也不能開車了,只好轉手賣人!

為什麼我不接手?因為維修保養好貴!而且真是油車,我花不起啊!殘念~
😌


小弟在本棟 #1 樓的開宗明義 就說過了:




如果我們對上圖中的【式一】與【式二】來做「力的平衡」,
我們可以發現:兩個式子中綠色圈起來的「M」(車身質量),最後會互相抵消!

也因此,美國 NHTSA 才會定義出:




--- 跟「M」(車身質量) 毫無關係!!

ps. 物理「力學」這種東西,是要以「物理定律」來計算的,而不能靠「感覺」...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5 12:06:58

發文

#5942218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在討論高與安全時、很多 數據 基本上是不用去太在意

現今車輛在穩定設計上早已不是石器時代的東西了

不然、滿街的高底盤休旅不就躺滿街???


美國政府的 NHTSA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的那些專家,
如果知道他們在 21 世紀物理定律 所研究出來的數據與結果,
竟然被台灣的某位網路鄉民以一句「石器時代的東西」就否定了,不知道是否會嘔死?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5 11:54:58

發文

#5942215 IP 52.177.*.* 修改過2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15 11:54:58

發文IP 52.177.*.*

[quote=rolkilos (小光)]SSF的定義看起來是側向加速度等同重力加速度,這代表在同樣的車速、彎道半徑下,高重心的車會比一般房車有較低的穩定性。 但是高重心的SUV有裝設車身穩定系統的話,行駛時就會監控轉彎的速度避免翻覆。 所以只要不是常常被側撞、天天颱風天或是出門就要橫向開在大斜坡的話,我是覺得就不用太擔心重心高這件事。 [color="#FFFF00"]引發爭議的二台車好像是全車系都有車身穩定系統[/color][/quote] 「風險」這種概念,本來就是「相對而言」的 ... 例如, 在「同樣都沒有 車身穩定系統(ESC/ESP/DSC)」的前提下, 轎車(重心低)的翻車機率 就是比 SUV(重心高)的翻車機率 還來得低; 然後, 在「同樣都有裝設 車身穩定系統(ESC/ESP/DSC)」的前提下, 轎車(重心低)的翻車機率 還是比 SUV(重心高)的翻車機率 還來得低 ... 在網路上看了這麼多年, 小弟感覺:我們國人對於「風險發生的機率」向來沒啥正確的概念; 因為以我們的民族性,大多數國人的心態是:「林北 才不會這麼衰」... [傻笑]

2016/09/15 12:08:30

發文IP 52.177.*.*

[quote=rolkilos (小光)]SSF的定義看起來是側向加速度等同重力加速度,這代表在同樣的車速、彎道半徑下,高重心的車會比一般房車有較低的穩定性。 但是高重心的SUV有裝設車身穩定系統的話,行駛時就會監控轉彎的速度避免翻覆。 所以只要不是常常被側撞、天天颱風天或是出門就要橫向開在大斜坡的話,我是覺得就不用太擔心重心高這件事。 引發爭議的二台車好像是全車系都有車身穩定系統 [/quote] 「風險」這種概念,本來就是「相對而言」的 ... 例如, 在「同樣都沒有 車身穩定系統(ESC/ESP/DSC)」的前提下, 轎車(重心低)的翻車機率 就是比 SUV(重心高)的翻車機率 還來得低; 然後, 在「同樣都有裝設 車身穩定系統(ESC/ESP/DSC)」的前提下, 轎車(重心低)的翻車機率 還是比 SUV(重心高)的翻車機率 還來得低 ... 在網路上看了這麼多年, 小弟感覺:我們國人對於「風險發生的 [b][color="#FF0000"]機率[/color][/b]」向來沒啥正確的概念; 因為以我們的民族性,大多數國人的心態是:「林北 才不會這麼衰」... [傻笑]

2016/09/15 12:21:55

發文IP 52.177.*.*

[quote=rolkilos (小光)]SSF的定義看起來是側向加速度等同重力加速度,這代表在同樣的車速、彎道半徑下,高重心的車會比一般房車有較低的穩定性。 但是高重心的SUV有裝設車身穩定系統的話,行駛時就會監控轉彎的速度避免翻覆。 所以只要不是常常被側撞、天天颱風天或是出門就要橫向開在大斜坡的話,我是覺得就不用太擔心重心高這件事。 引發爭議的二台車好像是全車系都有車身穩定系統 [/quote] 「風險」這種概念,本來就是「[b][color="#FF0000"]相對而言[/color][/b]」的 ... 例如, 在「同樣都沒有 車身穩定系統(ESC/ESP/DSC)」的前提下, 轎車(重心低)的翻車機率 就是比 SUV(重心高)的翻車機率 還來得低; 然後, 在「同樣都有裝設 車身穩定系統(ESC/ESP/DSC)」的前提下, 轎車(重心低)的翻車機率 還是比 SUV(重心高)的翻車機率 還來得低 ... 在網路上看了這麼多年, 小弟感覺:我們國人對於「風險發生的 [b][color="#FF0000"]機率[/color][/b]」向來沒啥正確的概念; 因為以我們的民族性,大多數國人的心態是:「林北 才不會這麼衰」... [傻笑]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SSF的定義看起來是側向加速度等同重力加速度,這代表在同樣的車速、彎道半徑下,高重心的車會比一般房車有較低的穩定性。

但是高重心的SUV有裝設車身穩定系統的話,行駛時就會監控轉彎的速度避免翻覆。
所以只要不是常常被側撞、天天颱風天或是出門就要橫向開在大斜坡的話,我是覺得就不用太擔心重心高這件事。

引發爭議的二台車好像是全車系都有車身穩定系統


「風險」這種概念,本來就是「相對而言」的 ...
例如,
在「同樣都沒有 車身穩定系統(ESC/ESP/DSC)」的前提下,
轎車(重心低)的翻車機率 就是比 SUV(重心高)的翻車機率 還來得低;
然後,
在「同樣都有裝設 車身穩定系統(ESC/ESP/DSC)」的前提下,
轎車(重心低)的翻車機率 還是比 SUV(重心高)的翻車機率 還來得低 ...

在網路上看了這麼多年,
小弟感覺:我們國人對於「風險發生的 機率」向來沒啥正確的概念;
因為以我們的民族性,大多數國人的心態是:「林北 才不會這麼衰」...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5 10:05:09

發文

#5942192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oyotagt86 (9頭蛇4星戰將)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為何不考慮 Wish、Mazda 5、Livina、SX4 Crossover 這些轎式休旅車呢?
它們的翻身風險(重心高度)較低、而且車室空間機能也不輸 SUV 啊!」
結果他回答說:
「因為 SUV 看起來比較帥,而且視野高高的、很舒服啊 ...」
我接著說:
「那麼 翻身風險(重心高度)呢?你完全不考慮嗎?」
他回答說:
「不會那麼衰吧?我慢慢開就好了啊 ...」
但問題是,
以我對他的了解,他的駕駛習慣向來就是:不太會「慢慢開」... 😌


報告教授,MPV的車通常都是用中型房車底盤或平台打造

都是以舒適設定懸吊跟避震器都偏軟

當然過彎的時候就會有那種重心不穩的感覺。😞

在小弟的老白還在身邊前,再換開虱目魚激烈過彎

感覺魚快要翻身了.....😵


報告 9頭蛇4星戰將 大大:我們台灣對車格的分類命名有點亂 ...

像 Wish、Mazda 5、Livina、SX4 Crossover 這些轎式休旅車,
在國外是屬於 Micro-Van、而不是 MPV (Multi-Purposed Van);
而 Previa、Sienna、Space Gear、Luxgen M7、VW T4/T5/T6 等,這些車才是 MPV ...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5 00:39:11

發文

#5942167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ifosiintaiwan (踢佛西) 所寫
家裡有一部 CRV 4.5,也開過 space gear 環島
覺得高重心的車照速限來開其實穩定性還可以

十次車禍九次快,重心高的車建議大家還是別開快
也別忘記防衛駕駛的行車觀念


大大說得很好!好評奉上! 🙂

您會開著 Space Gear (屬於中大型 MPV) 去環島,
應該是有 露營/載貨/載很多人的需求吧?

如小弟先前所言,
有 露營/載貨/載很多人的需求 → 只好冒著較高的翻車風險而去開 MPV;
有 越野的需求 → 只好冒著較高的翻車風險而去開 SUV;
反之,
小弟周遭的一些同事/朋友,其實並無上述那兩種需求,
但卻白白冒著較高的翻車風險而去開 2WD 版的 SUV,
讓小弟只能「佩服」他們的勇氣了 ... 😌

例如,有一位朋友原本是開 Swift 的,
最近因為小孩出生了、車內空間不敷使用了,
所以勤跑各大車廠的展示間、去看他們的 SUV 車款 ...

小弟問他:「你是根本不玩越野的、只是需要車室空間機能而已,
既然如此,
為何不考慮 Wish、Mazda 5、Livina、SX4 Crossover 這些轎式休旅車呢?
它們的翻身風險(重心高度)較低、而且車室空間機能也不輸 SUV 啊!」
結果他回答說:
「因為 SUV 看起來比較帥,而且視野高高的、很舒服啊 ...」
我接著說:
「那麼 翻身風險(重心高度)呢?你完全不考慮嗎?」
他回答說:
「不會那麼衰吧?我慢慢開就好了啊 ...」
但問題是,
以我對他的了解,他的駕駛習慣向來就是:不太會「慢慢開」...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4 22:37:41

發文

#5942062 IP 52.177.*.*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14 22:37:41

發文IP 52.177.*.*

小弟在各大論壇冷眼旁觀、看了那麼多年的網路口水戰之後, 有些小小體悟: 如果有群人是「對事不對人」、專門衝著您來的話, 那麼,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轉身走開、不要理他們! 因為, 如果對方 向您潑糞、然後您也跟著向對方潑糞的話, 最後的結果就是:雙方人馬一起臭掉,沒人可以全身而退 ... 何苦來哉? [無辜]

2016/09/14 22:38:46

發文IP 52.177.*.*

小弟在各大論壇冷眼旁觀、看了那麼多年的網路口水戰之後, 有些小小體悟: 如果有群人是「對人不對事」、專門衝著您來的話, 那麼,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轉身走開、不要理他們! 因為, 如果對方 向您潑糞、然後您也跟著向對方潑糞的話, 最後的結果就是:雙方人馬一起臭掉,沒人可以全身而退 ... 何苦來哉? [無辜]
小弟在各大論壇冷眼旁觀、看了那麼多年的網路口水戰之後,
有些小小體悟:

如果有群人是「對人不對事」、專門衝著您來的話,
那麼,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轉身走開、不要理他們!
因為,
如果對方 向您潑糞、然後您也跟著向對方潑糞的話,
最後的結果就是:雙方人馬一起臭掉,沒人可以全身而退 ... 何苦來哉?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4 22:02:43

發文

#5942033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想不到,歪樓的速度這麼快 ... 😰

回應 b05211118 (剛好路過) 所寫
教授,不忍見您苦心孤詣的學術論文,就這樣被莫須有的煙硝搞得烏煙瘴氣,敝人先向您致上最高的歉意,並就此打住,不再多言。
真的很抱歉啊教授。


小弟只是一介 平凡的車迷,不夠格當什麼「教授」啦 ... 😊
非常感謝您「相忍 為 U-Car」;小弟無以為報,謹此奉上好評 ... 😍
另外,
小弟懇請另一方陣營的朋友們:手下留情、就此休兵吧!謝謝! 😇



前往討論:車身重心高的風險


QQQ2011(qqq2011)

2016/09/13 18:00:24

發文

#5940426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小弟身為上一代 Grand Vitara JP 的車主,
在研究過 new Vitara 之後,突然感覺有一些些難過 ... 😇

話說,
小弟的 Grand Vitara JP 的車齡已超過十年了,但我仍然深愛著它;
它那強悍的 4WD 系統、優異的底盤懸吊設計 (尤其是那紮實的「獨立 多連桿 後懸吊」),
至今仍讓我讚賞不已 ... 😍

但是,
昨晚在逛了國外一些有關 Suzuki new Vitara 的網站之後,赫然發現:
new Vitara 的底盤懸吊與 All Grip 4WD 系統,
竟然都是沿用自國外的 S-Cross (台灣稱為 SX4 Crossover)!
這是否意謂:日本母廠不再重視 Vitara 這個歷史悠久的車系了? 😭
前往討論:SUZUKI NEWS


QQQ2011(qqq2011)

2016/09/11 12:30:44

發文

#5938770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azxcxza123 (精打細算) 所寫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當你把越野考慮進去後.........

這兩台都不買!

問一下、這兩台車你能擔多少損壞後的花費????


報告 阿發大大:
「越野」有分輕重不同的程度,不一定都會弄到要修車啦 ...

輕度:(例如)林道的碎石路、銅鑼大草原(已無)、薄積雪路面 ...
中度:(例如)林口散兵坑的「可爬」坡道、淺水灣的沙灘 ...
重度:(例如)溯溪涉水 50 公分以上 ...

「輕度」的應該不會損壞車子;
「中度」的只要有裝 底盤護板 & 慎選行駛路線,應該也不會玩到要修車;
只有玩「重度」的,荷包才須備好修車費 ...

以小弟過去七八年來玩林口散兵坑的經驗,
我的 Suzuki Grand Vitara JP 從未因此而受損;
頂多只是我加裝的那片「加力箱 護板」曾經被撞凹過,如此而已 ... 😆


這麼說好了

修了一大堆這類車了、大多數是越花手越軟,最後是哩哩拉拉上路或是此後改走露營路線(農場營區)

真要玩這種車、跟團聚帶隊者最重要!

跟對人永保安康、跟錯人死傷無數!

就曾有一團(10台車左右)一趟花蓮壽豐行、搞到死傷慘重(兩台變潛水艇、一台爆缸、還有後軸彎掉傳動軸斷掉等等,只有帶隊的JEEP多處輕傷其它的沒人花少於2~3萬的。

玩這種車一定要會忍、不要一時興起看人玩&旁人鼓譟下凍抹條右腳用力踩下去.......

錢準噴的一踏糊塗!


這跟開超跑差不多吧…
看別人開超跑很快很拉風,
別想說自己有一台也可以秀一下飆速,
一不小心哪裡擦到掉漆是小事
重則車頭車身毁了花大錢,連命都沒了也一堆
😌

不過我覺得這次Suzuki出的車款應該沒人會把他當吉普車啦…如真要去越野一定要大改特改!!我們的王大大應該不會建議客人把他開去越野試車吧…
🙂


以小弟之見,玩越野有 4 大法寶:

1. 駕駛人的腦袋;
2. 完善的 4WD 系統 (包括 前/中/後 三個差速器的鎖定);
3. 加力檔 (4L);
4. 底盤離地高度 & 越野三角度(進入角、翻越角、離去角)。

以 all new Vitara 而言,上述第 1、2 法寶不是問題,
而它缺乏的只是「加力檔」、
以及「底盤離地高度 & 越野三角度」稍差 (相對於 Grand Vitara JP 而言)。
所以,
雖然 all new Vitara 應該無法挑戰林口散兵坑那種佈滿坑洞的大陡坡,
但若是從事「輕度」越野,
例如:走走林道的碎石路、銅鑼大草原、薄積雪路面、平坦的沙灘... 等等,
應該都不成問題;除非上述第 1 法寶「駕駛人的腦袋」出了問題 ... 🙂
前往討論:Suzuki Vitara vs Honda HR-V


QQQ2011(qqq2011)

2016/09/10 22:32:39

發文

#5938702 IP 251.195.*.* 修改過2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10 22:32:39

發文IP 251.195.*.*

[quote=hilllotus (a_fa)]當你把[color="#FF0000"]越野[/color]考慮進去後......... 這兩台都不買! 問一下、這兩台車你能擔多少損壞後的花費???? [/quote] 報告 阿發大大: 「越野」有分輕重不同的程度,不一定都會弄到要修車啦 ... 輕度:(例如)林道的碎石路、銅鑼大草原(已無)、薄積雪路面 ... 中度:(例如)林口散兵坑的「可爬」坡道、淺水灣的沙灘 ... 重度:(例如)溯溪涉水 50 公分以上 ... 「輕度」的應該不會損壞車子; 「中度」的只要稍加小心(有裝 底盤護板),應該也不會玩到要修車; 只有玩「重度」的,荷包才須備好修車費 ... 以小弟過去七八年來玩林口散兵坑的經驗, 我的 Suzuki Vitara JP 從未因此而受損; 頂多只是那片加裝的「加力箱護板」被撞凹過而已 ... [傻笑]

2016/09/10 22:39:34

發文IP 251.195.*.*

[quote=hilllotus (a_fa)]當你把[color="#FF0000"]越野[/color]考慮進去後......... 這兩台都不買! 問一下、這兩台車你能擔多少損壞後的花費???? [/quote] 報告 阿發大大: 「越野」有分輕重不同的程度,不一定都會弄到要修車啦 ... 輕度:(例如)林道的碎石路、銅鑼大草原(已無)、薄積雪路面 ... 中度:(例如)林口散兵坑的「可爬」坡道、淺水灣的沙灘 ... 重度:(例如)溯溪涉水 50 公分以上 ... 「輕度」的應該不會損壞車子; 「中度」的只要有裝 底盤護板 & 慎選行駛路線,應該也不會玩到要修車; 只有玩「重度」的,荷包才須備好修車費 ... 以小弟過去七八年來玩林口散兵坑的經驗, 我的 Suzuki Vitara JP 從未因此而受損; 頂多只是我加裝的那片「加力箱 護板」曾經被撞凹過,如此而已 ... [傻笑]

2016/09/10 22:41:20

發文IP 251.195.*.*

[quote=hilllotus (a_fa)]當你把[color="#FF0000"]越野[/color]考慮進去後......... 這兩台都不買! 問一下、這兩台車你能擔多少損壞後的花費???? [/quote] 報告 阿發大大: 「越野」有分輕重不同的程度,不一定都會弄到要修車啦 ... 輕度:(例如)林道的碎石路、銅鑼大草原(已無)、薄積雪路面 ... 中度:(例如)林口散兵坑的「可爬」坡道、淺水灣的沙灘 ... 重度:(例如)溯溪涉水 50 公分以上 ... 「輕度」的應該不會損壞車子; 「中度」的只要有裝 底盤護板 & 慎選行駛路線,應該也不會玩到要修車; 只有玩「重度」的,荷包才須備好修車費 ... 以小弟過去七八年來玩林口散兵坑的經驗, 我的 Suzuki Grand Vitara JP 從未因此而受損; 頂多只是我加裝的那片「加力箱 護板」曾經被撞凹過,如此而已 ... [傻笑]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當你把越野考慮進去後.........

這兩台都不買!

問一下、這兩台車你能擔多少損壞後的花費????


報告 阿發大大:
「越野」有分輕重不同的程度,不一定都會弄到要修車啦 ...

輕度:(例如)林道的碎石路、銅鑼大草原(已無)、薄積雪路面 ...
中度:(例如)林口散兵坑的「可爬」坡道、淺水灣的沙灘 ...
重度:(例如)溯溪涉水 50 公分以上 ...

「輕度」的應該不會損壞車子;
「中度」的只要有裝 底盤護板 & 慎選行駛路線,應該也不會玩到要修車;
只有玩「重度」的,荷包才須備好修車費 ...

以小弟過去七八年來玩林口散兵坑的經驗,
我的 Suzuki Grand Vitara JP 從未因此而受損;
頂多只是我加裝的那片「加力箱 護板」曾經被撞凹過,如此而已 ... 😆
前往討論:Suzuki Vitara vs Honda HR-V


QQQ2011(qqq2011)

2016/09/10 17:27:39

發文

#5938614 IP 251.195.*.*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10 17:27:39

發文IP 251.195.*.*

[quote=a9952752 (飛龍)][quote=accordaccord (accord)][quote=taiwangod (taiwangad)] 我都不會選 要我選 會選 新世代底盤 CHR 1.2 渦輪稅金更省 但是不知道和泰會開價多少就是 但是照以往經驗 和泰都是follow 競爭者定價法 市場上有相同競爭的人 基本上價格都有競爭力 這就是大者恆大實力 我猜至少氣囊、循跡 和泰不會偷[微笑] [/quote] 規格價錢都還沒成定局 沒辦法比較 [/quote] 規格表公布了 [url="http://news.u-car.com.tw/31767.html"]http://news.u-car.com.tw/31767.html[/url] [/quote] 果然,76 萬的 HRV 只有 2 顆氣囊 ... [嘆氣]

2016/09/10 17:29:48

發文IP 251.195.*.*

[quote=a9952752 (飛龍)][quote=accordaccord (accord)][quote=taiwangod (taiwangad)] 我都不會選 要我選 會選 新世代底盤 CHR 1.2 渦輪稅金更省 但是不知道和泰會開價多少就是 但是照以往經驗 和泰都是follow 競爭者定價法 市場上有相同競爭的人 基本上價格都有競爭力 這就是大者恆大實力 我猜至少氣囊、循跡 和泰不會偷[微笑] [/quote] 規格價錢都還沒成定局 沒辦法比較 [/quote] 規格表公布了 [url="http://news.u-car.com.tw/31767.html"]http://news.u-car.com.tw/31767.html[/url] [/quote] 果然,76 萬的 HRV 只有 2 顆氣囊 ... [嘆氣] 而 76.8 萬的 Vitara 卻有 7 顆氣囊 ... [愛心]
回應 a9952752 (飛龍) 所寫
回應 accordaccord (accord) 所寫
回應 taiwangod (taiwangad) 所寫

我都不會選

要我選 會選 新世代底盤 CHR 1.2 渦輪稅金更省

但是不知道和泰會開價多少就是

但是照以往經驗

和泰都是follow 競爭者定價法 市場上有相同競爭的人

基本上價格都有競爭力 這就是大者恆大實力

我猜至少氣囊、循跡 和泰不會偷🙂

規格價錢都還沒成定局
沒辦法比較

規格表公布了
http://news.u-car.com.tw/31767.html


果然,76 萬的 HRV 只有 2 顆氣囊 ... 😌
而 76.8 萬的 Vitara 卻有 7 顆氣囊 ... 😍
前往討論:Suzuki Vitara vs Honda HR-V


QQQ2011(qqq2011)

2016/09/10 16:39:44

發文

#5938579 IP 251.195.*.* 修改過2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10 16:39:44

發文IP 251.195.*.*

[quote=taiwangod (taiwangad)] 我都不會選 要我選 會選 新世代底盤 CHR 1.2 渦輪稅金更省 但是不知道和泰會開價多少就是 但是照以往經驗 和泰都是follow 競爭者定價法 市場上有相同競爭的人 基本上價格都有競爭力 這就是大者恆大實力 我猜至少氣囊、循跡 和泰不會偷[微笑] [/quote] 「和泰不會偷」?? 84.9 萬的 RAV4 2.0 經典版 就只有 3 個氣囊而已 -- 偷掉了 4 個! [嘆氣]

2016/09/10 16:44:47

發文IP 251.195.*.*

[quote=taiwangod (taiwangad)] 我都不會選 要我選 會選 新世代底盤 CHR 1.2 渦輪稅金更省 但是不知道和泰會開價多少就是 但是照以往經驗 和泰都是follow 競爭者定價法 市場上有相同競爭的人 基本上價格都有競爭力 這就是大者恆大實力 我猜至少氣囊、循跡 和泰不會偷[微笑] [/quote] 「和泰不會偷」?? 84.9 萬的 RAV4 2.0 經典版 就只有 3 個氣囊而已 -- 偷掉了 4 個! [嘆氣] ps. 小弟知道「雙田」的品牌形象在台灣很吃得開, 但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又何必將 雙田 捧成這樣 ... [三條線]

2016/09/10 17:04:39

發文IP 251.195.*.*

[quote=taiwangod (taiwangad)] 我都不會選 要我選 會選 新世代底盤 CHR 1.2 渦輪稅金更省 但是不知道和泰會開價多少就是 但是照以往經驗 和泰都是follow 競爭者定價法 市場上有相同競爭的人 基本上價格都有競爭力 這就是大者恆大實力 我猜至少氣囊、循跡 和泰不會偷[微笑] [/quote] 「和泰不會偷」?? 84.9 萬的 RAV4 2.0 經典版 就只有 3 個氣囊而已 -- 偷掉了 4 個! [嘆氣] ps. 小弟當然知道「雙田」的品牌形象在台灣很吃得開, 但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又何必將 雙田 捧成這樣 ... [三條線]
回應 taiwangod (taiwangad) 所寫

我都不會選

要我選 會選 新世代底盤 CHR 1.2 渦輪稅金更省

但是不知道和泰會開價多少就是

但是照以往經驗

和泰都是follow 競爭者定價法 市場上有相同競爭的人

基本上價格都有競爭力 這就是大者恆大實力

我猜至少氣囊、循跡 和泰不會偷🙂


「和泰不會偷」??
84.9 萬的 RAV4 2.0 經典版 就只有 3 個氣囊而已 -- 偷掉了 4 個! 😌


ps. 小弟當然知道「雙田」的品牌形象在台灣很吃得開,
但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又何必將 雙田 捧成這樣 ... 😰

前往討論:Suzuki Vitara vs Honda HR-V


QQQ2011(qqq2011)

2016/09/10 16:30:45

發文

#5938573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accordaccord (accord)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oldsmobilef85 (MS06薩克) 所寫
一個國慘車,另一個是進口車
進口車體跟國產車體,還是進口的Vitara比較優。


Suzuki Vitara 的車身剛性 好到什麼地步?
請看下列影片的 20:25 ~ 21:14 處:

https://youtu.be/OE8dryxqDRE











😍


100個車主
應該只有10個會去做這種事


車主幹嘛去做這種事?? 😰
那種測試是用來展現給消費者看、讓大家了解 Vitara 的車身剛性有多好 ...
前往討論:Suzuki Vitara vs Honda HR-V


QQQ2011(qqq2011)

2016/09/10 16:05:49

發文

#5938559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oldsmobilef85 (MS06薩克) 所寫
一個國慘車,另一個是進口車
進口車體跟國產車體,還是進口的Vitara比較優。


Suzuki Vitara 的車身剛性 好到什麼地步?
請看下列影片的 20:25 ~ 21:14 處:

https://youtu.be/OE8dryxqDRE











😍
前往討論:Suzuki Vitara vs Honda HR-V


QQQ2011(qqq2011)

2016/09/10 00:30:05

發文

#5938326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wangoldmr (Mr. Wang) 所寫
回應 toyotagt86 (9頭蛇4星戰將) 所寫
Jimmy還有再進嗎?要這車的族群還是存在著。

總代理不進Jimny
至少近幾年不會進


可是 Taiwan Suzuki 的官網上還是有放耶:

http://www.taiwansuzuki.com.tw/cars/index/5

Suzuki Jimny 堪稱「平民越野玩家的最佳選擇」,
總代理不引進的話就實在太可惜了 ... 😌
前往討論:SUZUKI NEWS


QQQ2011(qqq2011)

2016/09/08 23:06:07

發文

#5937605 IP 251.195.*.*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08 23:06:07

發文IP 251.195.*.*

[quote=rolkilos (小光)][quote=qqq2011 (QQQ2011)][quote=rolkilos (小光)] 印象中以前suzuki在型錄或宣傳上都有傳動模式的說明。[無辜] 只是台灣的用車環境,讓比較硬派的suzuki競爭力相對變低了。[/quote] 關於上一代 Grand Vitara JP 的四驅系統 , Suzuki 官方自始至終都只針對它的「4H / 4H-Lock / 4L-Lock 可切換模式」做宣傳; 但另一方面, 對於那個在平價車市中罕見又珍貴的 TCS for off-road (或稱 EDL), 除了在「車主使用手冊」中稍有說明之外,Suzuki 在型錄/官網中 始終都是 隻字未提! 所以小弟才說:這樣實在是太不會行銷了 … [嘆氣][/quote] 跟一般的消費者講什麼EDL、鎖定打滑輪之類的,理解的難度會更高吧。[頭暈] 現在 All Grip 的使用跟說明,就變成好理解的自動、雪地、運動、鎖定模式,而不是硬幫幫的4H、4L了..[微笑][/quote] 既然現在 Taiwan Suzuki 的官網上都能針對那個 TCS for off-road (或稱 EDL) 功能做出說明/宣傳了: http://event.taiwansuzuki.com.tw/vitara/#allgrip_main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82436.jpg[/img] 那麼,當初在賣 Grand Vitara JP 時,又為何不懂得這麼做? [嘆氣]

2016/09/08 23:07:20

發文IP 251.195.*.*

[quote=rolkilos (小光)][quote=qqq2011 (QQQ2011)][quote=rolkilos (小光)] 印象中以前suzuki在型錄或宣傳上都有傳動模式的說明。[無辜] 只是台灣的用車環境,讓比較硬派的suzuki競爭力相對變低了。[/quote] 關於上一代 Grand Vitara JP 的四驅系統 , Suzuki 官方自始至終都只針對它的「4H / 4H-Lock / 4L-Lock 可切換模式」做宣傳; 但另一方面, 對於那個在平價車市中罕見又珍貴的 TCS for off-road (或稱 EDL), 除了在「車主使用手冊」中稍有說明之外,Suzuki 在型錄/官網中 始終都是 隻字未提! 所以小弟才說:這樣實在是太不會行銷了 … [嘆氣][/quote] 跟一般的消費者講什麼EDL、鎖定打滑輪之類的,理解的難度會更高吧。[頭暈] 現在 All Grip 的使用跟說明,就變成好理解的自動、雪地、運動、鎖定模式,而不是硬幫幫的4H、4L了..[微笑][/quote] 既然現在 Taiwan Suzuki 的官網上都能針對那個 TCS for off-road (或稱 EDL) 功能做出說明/宣傳了: [url="http://event.taiwansuzuki.com.tw/vitara/#allgrip_main"]http://event.taiwansuzuki.com.tw/vitara/#allgrip_main[/url]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82436.jpg[/img] 那麼,當初在賣 Grand Vitara JP 時,又為何不懂得這麼做? [嘆氣]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印象中以前suzuki在型錄或宣傳上都有傳動模式的說明。😇

只是台灣的用車環境,讓比較硬派的suzuki競爭力相對變低了。


關於上一代 Grand Vitara JP 的四驅系統 ,
Suzuki 官方自始至終都只針對它的「4H / 4H-Lock / 4L-Lock 可切換模式」做宣傳;
但另一方面,
對於那個在平價車市中罕見又珍貴的 TCS for off-road (或稱 EDL),
除了在「車主使用手冊」中稍有說明之外,Suzuki 在型錄/官網中 始終都是 隻字未提!
所以小弟才說:這樣實在是太不會行銷了 … 😌


跟一般的消費者講什麼EDL、鎖定打滑輪之類的,理解的難度會更高吧。😵
現在 All Grip 的使用跟說明,就變成好理解的自動、雪地、運動、鎖定模式,而不是硬幫幫的4H、4L了..🙂


既然現在 Taiwan Suzuki 的官網上都能針對那個 TCS for off-road (或稱 EDL) 功能做出說明/宣傳了:

http://event.taiwansuzuki.com.tw/vitara/#allgrip_main



那麼,當初在賣 Grand Vitara JP 時,又為何不懂得這麼做? 😌
前往討論:鈴木新Vitara巡迴展示全國第一站-新竹


QQQ2011(qqq2011)

2016/09/08 21:43:45

發文

#5937559 IP 251.195.*.*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08 21:43:45

發文IP 251.195.*.*

[quote=rolkilos (小光)][quote=qqq2011 (QQQ2011)] 校長會這樣說,應該是因為沒在玩越野吧? [傻笑] 若要評斷一款車的四驅系統, 究竟是屬於「純屬安全配備的 AWD」呢? 或者是「具有越野(地形克服)能力的 4WD」呢? 最具指標性的測試條件其實就是「對角輪懸空」場合; 因為, 在「對角輪懸空」狀態下,不但「純屬安全配備的 AWD」車種馬上投降, 就連「只有 4WD-Lock、但 前軸差速器/後軸差速器 皆無法鎖定」的車種也是沒轍 ... 而那個決定越野能力強弱的關鍵「前軸差速器/後軸差速器的鎖定」有兩種方式: 1. 傳統的機械式差速器鎖 (Differential Locker)。 2. 由 TC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衍生而來的 EDL (Electronic Differential Lock): [url="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cking_differential"]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cking_differential[/url] 也就是說, TC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其實有兩種作動方式: 1. TCS for on-road:當電腦偵測到有某一車輪打滑時,則立刻將引擎動力降低; 此時若打滑現象仍未消除,再進一步單獨針對該車輪 施加煞車力。 2. TCS for off-road (或稱 EDL):當電腦偵測到有某一車輪打滑時, 則立刻單獨針對該車輪 施加煞車力,而並不會將引擎動力降低。 而目前市面上的一般轎車、以及那些「中看不中用」的都會型 SUV (例如 9頭蛇大大所謂的「雙田的三腳貓 SUV」), 都只有配備了上述的第一種 TCS for on-road ... [很悶] 反觀 Suzuki, 從上一代的 Grand Vitara JP 2.7 開始,上述的那兩種 TCS 功能都已有配備; 只是向來不善於行銷的 Suzuki,當時竟然沒在型錄/官網上做任何說明或宣傳, 而僅僅只在 Grand Vitara JP 的「車主使用手冊」上寫著: 『當四驅模式切入 4L-Lock 後,將啟動「煞車力循跡控制」... 電腦將會對打滑的車輪自動施加煞車力 ...』-- 實在是太不會行銷了! .............[/quote] 印象中以前suzuki在型錄或宣傳上都有傳動模式的說明。[無辜] 只是台灣的用車環境,讓比較硬派的suzuki競爭力相對變低了。[/quote] 關於上一代 Grand Vitara JP 的四驅系統 , Suzuki 官方自始至終都只針對它的 「4H / 4H-Lock / 4L-Lock 可切換模式」做宣傳, 但對於那個在平價車市中罕見又珍貴的 TCS for off-road (或稱 EDL), 除了在「車主使用手冊」中稍有說明之外, 在型錄/官網中卻始終隻字未提! 實在是太不會行銷了 … [嘆氣]

2016/09/08 21:56:52

發文IP 251.195.*.*

[quote=rolkilos (小光)][quote=qqq2011 (QQQ2011)] 校長會這樣說,應該是因為沒在玩越野吧? [傻笑] 若要評斷一款車的四驅系統, 究竟是屬於「純屬安全配備的 AWD」呢? 或者是「具有越野(地形克服)能力的 4WD」呢? 最具指標性的測試條件其實就是「對角輪懸空」場合; 因為, 在「對角輪懸空」狀態下,不但「純屬安全配備的 AWD」車種馬上投降, 就連「只有 4WD-Lock、但 前軸差速器/後軸差速器 皆無法鎖定」的車種也是沒轍 ... 而那個決定越野能力強弱的關鍵「前軸差速器/後軸差速器的鎖定」有兩種方式: 1. 傳統的機械式差速器鎖 (Differential Locker)。 2. 由 TC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衍生而來的 EDL (Electronic Differential Lock): [url="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cking_differential"]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cking_differential[/url] 也就是說, TC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其實有兩種作動方式: 1. TCS for on-road:當電腦偵測到有某一車輪打滑時,則立刻將引擎動力降低; 此時若打滑現象仍未消除,再進一步單獨針對該車輪 施加煞車力。 2. TCS for off-road (或稱 EDL):當電腦偵測到有某一車輪打滑時, 則立刻單獨針對該車輪 施加煞車力,而並不會將引擎動力降低。 而目前市面上的一般轎車、以及那些「中看不中用」的都會型 SUV (例如 9頭蛇大大所謂的「雙田的三腳貓 SUV」), 都只有配備了上述的第一種 TCS for on-road ... [很悶] 反觀 Suzuki, 從上一代的 Grand Vitara JP 2.7 開始,上述的那兩種 TCS 功能都已有配備; 只是向來不善於行銷的 Suzuki,當時竟然沒在型錄/官網上做任何說明或宣傳, 而僅僅只在 Grand Vitara JP 的「車主使用手冊」上寫著: 『當四驅模式切入 4L-Lock 後,將啟動「煞車力循跡控制」... 電腦將會對打滑的車輪自動施加煞車力 ...』-- 實在是太不會行銷了! .............[/quote] 印象中以前suzuki在型錄或宣傳上都有傳動模式的說明。[無辜] 只是台灣的用車環境,讓比較硬派的suzuki競爭力相對變低了。[/quote] 關於上一代 Grand Vitara JP 的四驅系統 , Suzuki 官方自始至終都只針對它的「4H / 4H-Lock / 4L-Lock 可切換模式」做宣傳; 但另一方面, 對於那個在平價車市中罕見又珍貴的 TCS for off-road (或稱 EDL), 除了在「車主使用手冊」中稍有說明之外,Suzuki 在型錄/官網中 始終都是 隻字未提! 所以小弟才說:這樣實在是太不會行銷了 … [嘆氣]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校長會這樣說,應該是因為沒在玩越野吧? 😆

若要評斷一款車的四驅系統,
究竟是屬於「純屬安全配備的 AWD」呢?
或者是「具有越野(地形克服)能力的 4WD」呢?
最具指標性的測試條件其實就是「對角輪懸空」場合;
因為,
在「對角輪懸空」狀態下,不但「純屬安全配備的 AWD」車種馬上投降,
就連「只有 4WD-Lock、但 前軸差速器/後軸差速器 皆無法鎖定」的車種也是沒轍 ...

而那個決定越野能力強弱的關鍵「前軸差速器/後軸差速器的鎖定」有兩種方式:
1. 傳統的機械式差速器鎖 (Differential Locker)。
2. 由 TC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衍生而來的 EDL (Electronic Differential Lock):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cking_differential

也就是說,
TC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其實有兩種作動方式:

1. TCS for on-road:當電腦偵測到有某一車輪打滑時,則立刻將引擎動力降低;
此時若打滑現象仍未消除,再進一步單獨針對該車輪 施加煞車力。

2. TCS for off-road (或稱 EDL):當電腦偵測到有某一車輪打滑時,
則立刻單獨針對該車輪 施加煞車力,而並不會將引擎動力降低。

而目前市面上的一般轎車、以及那些「中看不中用」的都會型 SUV
(例如 9頭蛇大大所謂的「雙田的三腳貓 SUV」),
都只有配備了上述的第一種 TCS for on-road ... 😞

反觀 Suzuki,
從上一代的 Grand Vitara JP 2.7 開始,上述的那兩種 TCS 功能都已有配備;
只是向來不善於行銷的 Suzuki,當時竟然沒在型錄/官網上做任何說明或宣傳,
而僅僅只在 Grand Vitara JP 的「車主使用手冊」上寫著:
『當四驅模式切入 4L-Lock 後,將啟動「煞車力循跡控制」...
電腦將會對打滑的車輪自動施加煞車力 ...』-- 實在是太不會行銷了!
.............


印象中以前suzuki在型錄或宣傳上都有傳動模式的說明。😇

只是台灣的用車環境,讓比較硬派的suzuki競爭力相對變低了。


關於上一代 Grand Vitara JP 的四驅系統 ,
Suzuki 官方自始至終都只針對它的「4H / 4H-Lock / 4L-Lock 可切換模式」做宣傳;
但另一方面,
對於那個在平價車市中罕見又珍貴的 TCS for off-road (或稱 EDL),
除了在「車主使用手冊」中稍有說明之外,Suzuki 在型錄/官網中 始終都是 隻字未提!
所以小弟才說:這樣實在是太不會行銷了 … 😌
前往討論:鈴木新Vitara巡迴展示全國第一站-新竹


QQQ2011(qqq2011)

2016/09/08 00:22:05

發文

#5937020 IP 251.195.*.* 修改過2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6/09/08 00:22:05

發文IP 251.195.*.*

[quote=stiffiny (stiffiny)][quote=wangoldmr (Mr. Wang)]蠻有競爭力的--不到90萬進口車有4傳turbo七氣囊加足夠安全配備 價錢相仿的國產HRV-- 自然進氣, 無四傳, 無TURBO,和無力的CVT, 6氣囊... 而鈴木在中古車市折舊率也蠻低的[/quote] 好車, 但是保養後勤能勝任嗎?[嘆氣][/quote] 小弟的 Grand Vitara JP 2.7 開了十年半, 至今從未感覺到「保養後勤能勝任嗎」的疑慮 ... ...... ...... 大概也是因為我都只回原廠 ... [傻笑]

2016/09/08 00:28:11

發文IP 251.195.*.*

[quote=stiffiny (stiffiny)][quote=wangoldmr (Mr. Wang)]蠻有競爭力的--不到90萬進口車有4傳turbo七氣囊加足夠安全配備 價錢相仿的國產HRV-- 自然進氣, 無四傳, 無TURBO,和無力的CVT, 6氣囊... 而鈴木在中古車市折舊率也蠻低的[/quote] 好車, 但是保養後勤能勝任嗎?[嘆氣][/quote] 小弟的 Grand Vitara JP 2.7 開了十年半, 至今從未感覺到「保養後勤能勝任嗎」的疑慮 ... ...... ...... 大概也是因為我都只回原廠 ... [傻笑] 而到目前為止,小弟唯一的不滿就是: 當年因為原廠並未開發「越野用的底盤護板」, 害我還要去外面找「個體戶」黑手來加裝 ... [嘆氣]

2016/09/08 00:30:42

發文IP 251.195.*.*

[quote=stiffiny (stiffiny)][quote=wangoldmr (Mr. Wang)]蠻有競爭力的--不到90萬進口車有4傳turbo七氣囊加足夠安全配備 價錢相仿的國產HRV-- 自然進氣, 無四傳, 無TURBO,和無力的CVT, 6氣囊... 而鈴木在中古車市折舊率也蠻低的[/quote] 好車, 但是保養後勤能勝任嗎?[嘆氣][/quote] 小弟的 Grand Vitara JP 2.7 開了十年半, 至今從未感覺到「保養後勤能勝任嗎」的疑慮 ... ...... 大概也是因為我都只回原廠 ... [傻笑] 另外, 到目前為止,小弟唯一的不滿就是: 當年因為原廠並未開發「越野用的底盤護板」, 害我還要去外面找「個體戶」黑手來加裝 ... [嘆氣]
回應 stiffiny (stiffiny) 所寫
回應 wangoldmr (Mr. Wang) 所寫
蠻有競爭力的--不到90萬進口車有4傳turbo七氣囊加足夠安全配備
價錢相仿的國產HRV-- 自然進氣, 無四傳, 無TURBO,和無力的CVT, 6氣囊...

而鈴木在中古車市折舊率也蠻低的

好車, 但是保養後勤能勝任嗎?😌


小弟的 Grand Vitara JP 2.7 開了十年半,
至今從未感覺到「保養後勤能勝任嗎」的疑慮 ...
...... 大概也是因為我都只回原廠 ... 😆

另外,
到目前為止,小弟唯一的不滿就是:
當年因為原廠並未開發「越野用的底盤護板」,
害我還要去外面找「個體戶」黑手來加裝 ... 😌
前往討論:鈴木新Vitara巡迴展示全國第一站-新竹


QQQ2011(qqq2011)

2016/09/07 17:32:30

發文

#5936898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nhance (enhance) 所寫
回應 toyotagt86 (9頭蛇4星戰將) 所寫
鈴木的越野能力,不是雙田的三腳貓SUV能比的。
當然一定是要推4wd。

😇1.4T應該只是AWD,所以我把他當成安全配備看


校長會這樣說,應該是因為沒在玩越野吧? 😆

若要評斷一款車的四驅系統,
究竟是屬於「純屬安全配備的 AWD」呢?
或者是「具有越野(地形克服)能力的 4WD」呢?
最具指標性的測試條件其實就是「對角輪懸空」場合;
因為,
在「對角輪懸空」狀態下,不但「純屬安全配備的 AWD」車種馬上投降,
就連「只有 4WD-Lock、但 前軸差速器/後軸差速器 皆無法鎖定」的車種也是沒轍 ...

而那個決定越野能力強弱的關鍵「前軸差速器/後軸差速器的鎖定」有兩種方式:
1. 傳統的機械式差速器鎖 (Differential Locker)。
2. 由 TC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衍生而來的 EDL (Electronic Differential Lock):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cking_differential

也就是說,
TC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其實有兩種作動方式:

1. TCS for on-road:當電腦偵測到有某一車輪打滑時,則立刻將引擎動力降低;
此時若打滑現象仍未消除,再進一步單獨針對該車輪 施加煞車力。

2. TCS for off-road (或稱 EDL):當電腦偵測到有某一車輪打滑時,
則立刻單獨針對該車輪 施加煞車力,而並不會將引擎動力降低。

而目前市面上的一般轎車、以及那些「中看不中用」的都會型 SUV
(例如 9頭蛇大大所謂的「雙田的三腳貓 SUV」),
都只有配備了上述的第一種 TCS for on-road ... 😞

反觀 Suzuki,
從上一代的 Grand Vitara JP 2.7 開始,上述的那兩種 TCS 功能都已有配備;
只是向來不善於行銷的 Suzuki,當時竟然沒在型錄/官網上做任何說明或宣傳,
而僅僅只在 Grand Vitara JP 的「車主使用手冊」上寫著:
『當四驅模式切入 4L-Lock 後,將啟動「煞車力循跡控制」...
電腦將會對打滑的車輪自動施加煞車力 ...』-- 實在是太不會行銷了!

所幸,Suzuki 這種「拙於行銷」的毛病,如今似乎已有改善;
因為,小弟昨晚在 Taiwan Suzuki 的官網上,終於看到了說明/宣傳:

http://event.taiwansuzuki.com.tw/vitara/#allgrip_main





😍
前往討論:鈴木新Vitara巡迴展示全國第一站-新竹


QQQ2011(qqq2011)

2015/03/12 21:06:48

發文

#5677758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esusgood (mm) 所寫
是不是把車門後視鏡調的更靠近車邊愈沒盲點?😇


再怎麼調都會有盲點,所以一定要轉頭去看!

在美國,「轉彎/變換車道時必須轉頭去看」這個動作叫做「shoulder check」,
據說是駕照考試(路考)的必測項目 .....
前往討論:汽車盲點區可以靠調整後視鏡角度就可解決嗎?


QQQ2011(qqq2011)

2015/02/23 21:42:16

發文

#5664750 IP 234.1.*.*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5/02/23 21:42:16

發文IP 234.1.*.*

[quote=triton (triton)][quote=qqq2011 (QQQ2011)] [quote=triton (triton)]............ 最近又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 ---- 出光全合成 5W-40 SM 開五千公里会少0.5-0.8公升; 但同樣出光礦油 0W-30 SN 不會少...... [/quote] Why? 拜請 大大 解惑 .....[/quote] 就規範標準來說, SN 的機油損耗率要比SM嚴格; 也就是說SN被蒸發掉的量或燃燒掉的量要比SM少。 先不考慮基礎油本身的分子結構(如官能基或第幾group等), 原則上基礎油分子量本就不是單一; 使用過程的損耗, 有一個是從PCV閥蒸發掉了。 低分子量(低碳鏈)的結構, 代表的的是較低的沸點。基礎油並不是純物質, 有廣泛的分子量分佈, 在使用過程中, 分子量低的一定會先揮發。問題來了, 如果這隻基油含有大量低分子量的基礎油, 為了要達到黏度規範, 是必要添加高分子量的基礎油(或高沸點), 或較大量的黏度指數促進劑(viscosity index Improver, 最基本的如聚丁二烯或聚戊二烯這類高分子量有雙鍵的), 這些東西都是積碳膠泥的來源。 但是合成油擅長的就是基礎油的分子結構均一性較高, 黏度指數促進劑放得少(礦油即使加再多的黏度指數促進劑也做不出5W-50), 照說不應該發生損耗量比礦油大的情況; 而且全合成的還是5W-40, 礦油是0W-30......雖說礦油是SN級數比全合成的那支SM高, 但幾項數據加加減減下來也不應該差那麼多才是。 這兩支油都是在原廠保養, 應該不存在假油的問題---剛剛看了一下, 全合成那支不是出光, 是天津日石製造, 這是一家大陸中國石油、JX日礦日石能源(前身為新日石)、明和產業(三菱旗下)三家合資的合資廠, 幫本田代工的, 應不存在兩光油的問題。 我會再看看, 到底是車況還真是油品的問題, 目前還真不好說。 你或許問我怎麽不試試其他機油? 神洲遍地假貨, 我沒信心, 所以都回原廠保養(這間4S店還是台灣人開的), 機油也就那三種, 0W-20、0W-30、5W-40, 還能怎麽搞? 總不能叫我機油還從台灣帶過來吧! 每次沙茶醬還有維力肉燥就把皮箱占滿了。[/quote] 感謝 大大的熱心解答,讓小弟獲益非淺!拙弟無以為報,僅能好評 +1 [愛心] 不知「姨丈」近來可好?沙茶醬的油脂過高,不宜多食 .... [無辜] 奔波兩岸應該非常辛苦,還望 大大保重龍體,切莫縱慾過度 .... [傻笑]

2015/02/23 21:49:43

發文IP 234.1.*.*

[quote=triton (triton)][quote=qqq2011 (QQQ2011)] [quote=triton (triton)]............ 最近又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 ---- 出光全合成 5W-40 SM 開五千公里会少0.5-0.8公升; 但同樣出光礦油 0W-30 SN 不會少...... [/quote] Why? 拜請 大大 解惑 .....[/quote] 就規範標準來說, SN 的機油損耗率要比SM嚴格; 也就是說SN被蒸發掉的量或燃燒掉的量要比SM少。 先不考慮基礎油本身的分子結構(如官能基或第幾group等), 原則上基礎油分子量本就不是單一; 使用過程的損耗, 有一個是從PCV閥蒸發掉了。 低分子量(低碳鏈)的結構, 代表的的是較低的沸點。基礎油並不是純物質, 有廣泛的分子量分佈, 在使用過程中, 分子量低的一定會先揮發。問題來了, 如果這隻基油含有大量低分子量的基礎油, 為了要達到黏度規範, 是必要添加高分子量的基礎油(或高沸點), 或較大量的黏度指數促進劑(viscosity index Improver, 最基本的如聚丁二烯或聚戊二烯這類高分子量有雙鍵的), 這些東西都是積碳膠泥的來源。 但是合成油擅長的就是基礎油的分子結構均一性較高, 黏度指數促進劑放得少(礦油即使加再多的黏度指數促進劑也做不出5W-50), 照說不應該發生損耗量比礦油大的情況; 而且全合成的還是5W-40, 礦油是0W-30......雖說礦油是SN級數比全合成的那支SM高, 但幾項數據加加減減下來也不應該差那麼多才是。 這兩支油都是在原廠保養, 應該不存在假油的問題---剛剛看了一下, 全合成那支不是出光, 是天津日石製造, 這是一家大陸中國石油、JX日礦日石能源(前身為新日石)、明和產業(三菱旗下)三家合資的合資廠, 幫本田代工的, 應不存在兩光油的問題。 我會再看看, 到底是車況還真是油品的問題, 目前還真不好說。 你或許問我怎麽不試試其他機油? 神洲遍地假貨, 我沒信心, 所以都回原廠保養(這間4S店還是台灣人開的), 機油也就那三種, 0W-20、0W-30、5W-40, 還能怎麽搞? 總不能叫我機油還從台灣帶過來吧! 每次沙茶醬還有維力肉燥就把皮箱占滿了。[/quote] 感謝 大大的熱心解答,讓小弟獲益非淺!拙弟無以為報,僅能好評 +1 [愛心] 不知「姨丈」近來可好?沙茶醬的油脂過高,不宜多食 .... [無辜] 奔波兩岸應該非常辛苦,還望 大大保重龍體,切莫縱慾過度 (勿忘家中那位與您貌似父女的三噸嫂) .... [傻笑]
回應 triton (triton)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triton (triton) 所寫
............
最近又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 ---- 出光全合成 5W-40 SM 開五千公里会少0.5-0.8公升; 但同樣出光礦油 0W-30 SN 不會少......

Why? 拜請 大大 解惑 .....


就規範標準來說, SN 的機油損耗率要比SM嚴格; 也就是說SN被蒸發掉的量或燃燒掉的量要比SM少。

先不考慮基礎油本身的分子結構(如官能基或第幾group等), 原則上基礎油分子量本就不是單一; 使用過程的損耗, 有一個是從PCV閥蒸發掉了。

低分子量(低碳鏈)的結構, 代表的的是較低的沸點。基礎油並不是純物質, 有廣泛的分子量分佈, 在使用過程中, 分子量低的一定會先揮發。問題來了, 如果這隻基油含有大量低分子量的基礎油, 為了要達到黏度規範, 是必要添加高分子量的基礎油(或高沸點), 或較大量的黏度指數促進劑(viscosity index Improver, 最基本的如聚丁二烯或聚戊二烯這類高分子量有雙鍵的), 這些東西都是積碳膠泥的來源。

但是合成油擅長的就是基礎油的分子結構均一性較高, 黏度指數促進劑放得少(礦油即使加再多的黏度指數促進劑也做不出5W-50), 照說不應該發生損耗量比礦油大的情況; 而且全合成的還是5W-40, 礦油是0W-30......雖說礦油是SN級數比全合成的那支SM高, 但幾項數據加加減減下來也不應該差那麼多才是。

這兩支油都是在原廠保養, 應該不存在假油的問題---剛剛看了一下, 全合成那支不是出光, 是天津日石製造, 這是一家大陸中國石油、JX日礦日石能源(前身為新日石)、明和產業(三菱旗下)三家合資的合資廠, 幫本田代工的, 應不存在兩光油的問題。

我會再看看, 到底是車況還真是油品的問題, 目前還真不好說。

你或許問我怎麽不試試其他機油? 神洲遍地假貨, 我沒信心, 所以都回原廠保養(這間4S店還是台灣人開的), 機油也就那三種, 0W-20、0W-30、5W-40, 還能怎麽搞? 總不能叫我機油還從台灣帶過來吧! 每次沙茶醬還有維力肉燥就把皮箱占滿了。

感謝 大大的熱心解答,讓小弟獲益非淺!拙弟無以為報,僅能好評 +1 😍
不知「姨丈」近來可好?沙茶醬的油脂過高,不宜多食 .... 😇
奔波兩岸應該非常辛苦,還望 大大保重龍體,切莫縱慾過度 (勿忘家中那位與您貌似父女的三噸嫂) .... 😆
前往討論:請交教達人關於機油混用


QQQ2011(qqq2011)

2015/02/23 17:13:35

發文

#5664704 IP 23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riton (triton) 所寫
1、礦油雨與各類合成油油基不同, 混在一起不互容, 混了就分層。

2、添加劑都有一定的起作用濃度, 甚至最高限溶解度。如果以最低限濃度來說, A機油中X添加劑期最低有效起始作用濃度0.3%, 廠商添加0.4%;B機油中Y添加劑期最低有效起始作用濃度0.3%, 廠商添加0.4%。如果你把 AB兩機油等比互混, 会導致X、Y都變0.2%, 未達理想起始作用濃度。

機油這玩意兒入門門檻不高, 但要搞好卻是極高學問。這也是為何市面上阿貓阿狗雜牌一堆, 甚至拿機械油來混充.........如果不想因小失大, 最理想是不混用。

我曾經在中壢朋友的保養廠, 朋友說有廠商來推一瓶八百天價機油, 要我先試試。本無意願, 後拗不过朋友好意, 掛保證如果有問題他負責的條件下換了四瓶。才從中壢交流道上去, 沿路狂飆還沒到林口坡, 機油燈就亮, 然後掛在林口坡半山腰。

拖回中壢一開汽缸頭, 完全傻眼.........機油通通變焦炭 --- 乾的炭渣! 從此只用大廠機油。...............

好評 +1 😍

回應 triton (triton) 所寫
............
最近又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 ---- 出光全合成 5W-40 SM 開五千公里会少0.5-0.8公升; 但同樣出光礦油 0W-30 SN 不會少......


Why? 拜請 大大 解惑 .....
前往討論:請交教達人關於機油混用


QQQ2011(qqq2011)

2015/02/23 17:03:48

發文

#5664698 IP 23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riton (triton) 所寫
歹勢,

1、TX3 是........?
2、你的鋼圈 OFFSET 不對, 胎壁已經磨到不知啥洨..........你有沒有注意到你的胎壁已經有一圈磨損? 這個才麻煩。

+1 三噸大大 寶刀未老! 😍
前往討論:輪胎請教~


QQQ2011(qqq2011)

2015/01/20 22:01:20

發文

#5639659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owalay (螺絲起子) 所寫
不要汽車連油氣都吃不到
應該還可以啦
因為是用「汽」油在產生動力了
不是吃油在產生動力的
只要可以吸到油氣 應該都不是什麼問題!

好像不是這樣子喔 .... 😇

據小弟所知,在「正常情況」下,
汽油從被汽油幫浦吸入、到尚未被噴出噴油嘴之前,應該都是處於「液態」的;
只有在「油箱空間 & EVAP 系統」或「汽缸」之內,才會有「氣態」的汽油 ... 🙂
前往討論:油錶亮燈繼續開,會傷車子嗎?


QQQ2011(qqq2011)

2014/12/26 10:52:59

發文

#5619798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f1insight (F1Insight) 所寫

飛機用到線傳飛控只是因為先天不穩定性所需要 如F16
車子需要的是方向盤傳來的手感 尤其是標榜操控的車型
線傳要作到類似的手感... 祝你好運😆
花那種錢在那種地方真是無言

就好像每次看到RX8就覺得馬自達你何苦呢?
明明真的很不賴的車 但看到轉子引擎就算了😌

像duke引擎這種好物才該花錢在上面😍


當年 (1976年) F-16 之所以採用 fly-by-wire (線傳飛控)設計,
確實是因為它的機體設計在空氣動力學上是處於「負穩定」(靜力不穩定) 狀態、
很難由人類直接控制,所以改由電腦控制;
也因此,據說當年還有一些 F-14 飛行員對它嗤之以鼻 (稱之為「小孩子的電玩戰鬥機」) ....
但時至今日,
一些大型的民航客機,如空中巴士的 A320、A380、波音 777 等等,
也都全面電子化、全面採用 fly-by-wire (線傳飛控) 系統了,但它們可並不是處於「負穩定」狀態喔!
由此可見:
「XX-by-wire」確實有它的優勢,才會逐漸成為主流 .....

所以,包括 元智大學機械系的徐業良教授 (汽車購買指南的「史丹佛博士專欄」執筆)
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
量產汽車的「drive-by-wire 三部曲」( throttle-by-wire、steer-by-wire、brake-by-wire )
遲早會全面來臨!
只是,
證諸歷史,那些走在前端的「先驅者」,在當時往往「先被罵」.... 😇
but ---
話說回來,至於小弟個人嘛,還是偏愛傳統的機械式轉向系統 .... 😆
前往討論:全球首款採用 steer-by-wire (線傳轉向)的量產型車款 Infiniti Q50


QQQ2011(qqq2011)

2014/12/26 10:51:55

發文

#5619794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7-moon (維修員) 所寫
😌

線傳轉向...

我相信在靈敏反應上會很有幫助

但是個人推測對於汽車應用來說會有幾個問題:


1. 用在飛機上因為機翼必須隨時感應空氣流向來反饋,保持飛行的穩定性。

但對汽車駕駛人來說,僅少數激烈操駕或是過彎的駕駛行為需要如此高的靈敏度反饋。

而一旦用了線傳系統,需要高靈敏度的操駕又沒辦法感受到真實的路感回饋。除非是用在電動超跑的設計上可能還比較有價值。

(因為電動超跑本身就是用馬達驅動,可以跟電控系統整合)

不然的話花這錢開發出來的這種技術,包括整個車體結構設計都要修改,投入與回收不成正比。


2. 線傳系統靈敏度高,反應動作快,同時故障率也會稍高一點,除了原廠,這個維修技術要普及至少要花上10年。

(說真的,國軍光是從F-104和F-5E轉型接手二代機的飛控後勤訓練就超過10年的時間)


3. 線傳系統對於比較糟糕的路況,會造成轉向機構損耗與故障率更高。

(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有線傳轉向系統,作一次水溝蓋跑法會有怎樣的後果)😆


因為 Infiniti Q50 還有「機械備援」的設計:

回應 timberwang (Timber) 所寫
.........(恕刪)........
不過聽說 Q50 一樣有方向機,只是有個 "離合器" ,當偵測到有問題時,立刻切換成方向機轉向


所以小弟推斷 -- 它仍然保有傳統上源於阿克曼原理的那些轉向連桿機構;
而只是改用兩顆電動馬達(由電腦控制)來驅動那些連桿機構 .....

前往討論:全球首款採用 steer-by-wire (線傳轉向)的量產型車款 Infiniti Q50


QQQ2011(qqq2011)

2014/12/24 22:30:11

發文

#5618187 IP 251.195.*.*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4/12/24 22:30:11

發文IP 251.195.*.*

[quote=actychou (紫曦)][quote=hifeng0336 (柴油車110K)][quote=actychou (紫曦)][quote=hifeng0336 (柴油車110K)][quote=actychou (紫曦)]請問一下:「線傳轉向」有很厲害嗎?[無辜][/quote] F-16 飛多久了, 台灣民間廠還做不出這種 X-by-wire 控制元件 ..... XX院應該有吧. [無辜][/quote] 「線傳」有何優點?[無辜][/quote] 除了 [立刻掛] 特性與機械結構 ( 漸進式劣化 ) 相比較可怕以外, 在複雜系統應用時, 其他特性(包括反應速度, 成本 ...) 都優於純機械傳動的控制結構, 也優於一些沒有MCU 的複雜系統. 有啦, 缺點: 老師傅搞不清楚的啦. [昏倒] 小時候在雜誌看過的前掠式機翼實驗機 X-29 是用 Fly-by-wire 的先驅, 那種每秒調整幾次角度的控制方式不可能使用純機械控制來做的. [無辜][/quote] 或許就是 [立刻掛] 特性讓汽車製造商望之卻步...[無辜][/quote] 以小弟淺見,應該無須多慮 .... 自 1976 年、採用 fly-by-wire (線傳飛控)的 F-16 戰鬥機問世至今,已經 38 年了; 而現今的大型民航客機,如空中巴士的 A320、A380、波音 777 等等, 也都全面電子化、全面採用 fly-by-wire (線傳飛控) 系統了! 而為了增加安全性, 它們的 fly-by-wire 電腦系統全都採用 triple-redundant、甚至 quadruple-redundant 的設計。 而 Infiniti Q50 的 steer-by-wire (線傳轉向)系統,也是採用 triple-redundant ( 3 台電腦同步運算)。 [微笑]

2014/12/24 22:47:41

發文IP 251.195.*.*

[quote=actychou (紫曦)][quote=hifeng0336 (柴油車110K)][quote=actychou (紫曦)][quote=hifeng0336 (柴油車110K)][quote=actychou (紫曦)]請問一下:「線傳轉向」有很厲害嗎?[無辜][/quote] F-16 飛多久了, 台灣民間廠還做不出這種 X-by-wire 控制元件 ..... XX院應該有吧. [無辜][/quote] 「線傳」有何優點?[無辜][/quote] 除了 [立刻掛] 特性與機械結構 ( 漸進式劣化 ) 相比較可怕以外, 在複雜系統應用時, 其他特性(包括反應速度, 成本 ...) 都優於純機械傳動的控制結構, 也優於一些沒有MCU 的複雜系統. 有啦, 缺點: 老師傅搞不清楚的啦. [昏倒] 小時候在雜誌看過的前掠式機翼實驗機 X-29 是用 Fly-by-wire 的先驅, 那種每秒調整幾次角度的控制方式不可能使用純機械控制來做的. [無辜][/quote] 或許就是 [立刻掛] 特性讓汽車製造商望之卻步...[無辜][/quote] 以小弟淺見,應該無須多慮 .... 自 1976 年、採用 fly-by-wire (線傳飛控)的 F-16 戰鬥機問世至今,已經 38 年了; 而現今的大型民航客機,如空中巴士的 A320、A380、波音 777 等等, 也都全面電子化、全面採用 fly-by-wire (線傳飛控) 系統了! 而為了增加安全性, 它們的 fly-by-wire 電腦系統全都採用 triple-redundant、甚至 quadruple-redundant 的設計。 而 Infiniti Q50 的 steer-by-wire (線傳轉向)系統,也是採用 triple-redundant ( 3 台電腦同步運算)。 [微笑] 另外, 除了 triple-redundant 的電腦系統之外,Infiniti Q50 還有「機械備援」的設計: [quote=timberwang (Timber)] .........(恕刪)........ 不過聽說 Q50 一樣有方向機,只是有個 "離合器" ,當偵測到有問題時,立刻切換成方向機轉向 [/quote] [微笑]
回應 actychou (紫曦) 所寫
回應 hifeng0336 (柴油車110K) 所寫
回應 actychou (紫曦) 所寫
回應 hifeng0336 (柴油車110K) 所寫
回應 actychou (紫曦) 所寫
請問一下:「線傳轉向」有很厲害嗎?😇

F-16 飛多久了, 台灣民間廠還做不出這種 X-by-wire 控制元件 ..... XX院應該有吧. 😇

「線傳」有何優點?😇

除了 [立刻掛] 特性與機械結構 ( 漸進式劣化 ) 相比較可怕以外, 在複雜系統應用時, 其他特性(包括反應速度, 成本 ...) 都優於純機械傳動的控制結構, 也優於一些沒有MCU 的複雜系統. 有啦, 缺點: 老師傅搞不清楚的啦. 😩

小時候在雜誌看過的前掠式機翼實驗機 X-29 是用 Fly-by-wire 的先驅, 那種每秒調整幾次角度的控制方式不可能使用純機械控制來做的. 😇

或許就是 [立刻掛] 特性讓汽車製造商望之卻步...😇

以小弟淺見,應該無須多慮 ....

自 1976 年、採用 fly-by-wire (線傳飛控)的 F-16 戰鬥機問世至今,已經 38 年了;
而現今的大型民航客機,如空中巴士的 A320、A380、波音 777 等等,
也都全面電子化、全面採用 fly-by-wire (線傳飛控) 系統了!
而為了增加安全性,
它們的 fly-by-wire 電腦系統全都採用 triple-redundant、甚至 quadruple-redundant 的設計。
而 Infiniti Q50 的 steer-by-wire (線傳轉向)系統,也是採用 triple-redundant ( 3 台電腦同步運算)。 🙂
另外,
除了 triple-redundant 的電腦系統之外,Infiniti Q50 還有「機械備援」的設計:

回應 timberwang (Timber) 所寫
.........(恕刪)........
不過聽說 Q50 一樣有方向機,只是有個 "離合器" ,當偵測到有問題時,立刻切換成方向機轉向

🙂
前往討論:全球首款採用 steer-by-wire (線傳轉向)的量產型車款 Infiniti Q50


QQQ2011(qqq2011)

2014/12/24 22:13:09

發文

#5618175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kyo7878 (GS-愛撫運動風) 所寫
Q50在北美賣不好就是因為用了steer by wire. 除了初期有不少bug之外開起來也少了路感, 整個被硬粉砲到不行. 最常見到的評語就是開起來像在用電玩的方向盤.😀
也因此舊款的G37在北美還持續銷售中,只是改個名字叫Q40😆
http://www.infinitiusa.com/sedan/q40
之前有看到硬牌可能會放棄steer by wire的文章
http://www.motorauthority.com/news/1094165_infiniti-q50-may-revert-to-older-hydraulic-steering


Infiniti Q50 的 steer-by-wire (線傳轉向)系統中,包括了 3 個馬達 --
第一、第二個馬達,分別控制左前輪與右前輪的轉向;
第三個馬達,則是提供「虛擬路感」給方向盤,以便讓駕駛人依然能夠感受到傳統的「路面回饋」!

所以,以小弟淺見,
北美消費者所抱怨的問題應該不難解決;應該只是「虛擬路感」的軟體設計還不夠「逼真」所致 ... 😇
前往討論:全球首款採用 steer-by-wire (線傳轉向)的量產型車款 Infiniti Q50


QQQ2011(qqq2011)

2014/12/24 22:06:38

發文

#5618167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simoncyc (潛水夫) 所寫
回應 hifeng0336 (柴油車110K) 所寫
回應 actychou (紫曦) 所寫
請問一下:「線傳轉向」有很厲害嗎?😇

F-16 飛多久了, 台灣民間廠還做不出這種 X-by-wire 控制元件 ..... XX院應該有吧. 😇

漢翔組裝的IDF就是用線傳飛控了.

還有那智捷汽車的電子油門用的也是這種技術.


汽車領域的 drive-by-wire 技術,可概分為三大部分:

1. throttle-by-wire (線傳油門)(電子節氣閥) --> 目前市面上販售的新車,很多都已採用了!(i.e.不只納智捷才有)

2. steer-by-wire (線傳轉向) --> 目前市面上的量產型車款當中,由 Infiniti Q50 首先採用。

3. brake-by-wire (線傳煞車) --> 目前尚未普遍。
前往討論:全球首款採用 steer-by-wire (線傳轉向)的量產型車款 Infiniti Q50


QQQ2011(qqq2011)

2014/12/15 22:57:40

發文

#5611142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kan123 (KAN)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kan123 (KAN) 所寫
感謝u-car與視連科,辦了試用活動,
讓小弟可以在這裡開箱了~
..........(恕刪).........
P.S:
1.說明書有註明,記憶卡等級需求CLASS 10以上(含)
2.加裝GPS可開啓車道偏移移警示,前車碰撞警示,超速提醒,定點測速照相機提醒等功能,太讚了;GPS模組,1千有找吔~太佛心了
3.奧圖曼還配有G-SENSOR碰撞感測器,受碰撞時會自動鎖檔(預設是關閉,需手動開啓,我設低敏度)
4.停車監測功能,需全時供電;因為"它"非常輕盈,所以沒有內建電池

「加裝GPS可開啓車道偏移移警示, 前車碰撞警示」
-- 請教各位大大:這是什麼原理?有請開示,謝謝! 🙂

說明書中寫的,歸在GPS附加模組內;
個人猜測,因為內定啓動條件是車速逹60KM以上,需要有GPS訊號,才能判讀車速,
所以廠商把這這些功能,都歸在GPS模組下,

感謝大大的解答!好評 +1 😍

依大大所言,對奧圖曼來說,
加裝 GPS 似乎只是為了判讀車速、以便提供啓動條件(時速 60 KM 以上);
至於後續的「車道偏移警示 & 前車碰撞警示」功能,都是利用「影像判讀」來達成的嗎?
前往討論:"視連科"讓我很開心-奧圖曼開箱了


QQQ2011(qqq2011)

2014/12/14 11:57:43

發文

#5609654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kan123 (KAN) 所寫
感謝u-car與視連科,辦了試用活動,
讓小弟可以在這裡開箱了~
..........(恕刪).........
P.S:
1.說明書有註明,記憶卡等級需求CLASS 10以上(含)
2.加裝GPS可開啓車道偏移移警示,前車碰撞警示,超速提醒,定點測速照相機提醒等功能,太讚了;GPS模組,1千有找吔~太佛心了
3.奧圖曼還配有G-SENSOR碰撞感測器,受碰撞時會自動鎖檔(預設是關閉,需手動開啓,我設低敏度)
4.停車監測功能,需全時供電;因為"它"非常輕盈,所以沒有內建電池


「加裝GPS可開啓車道偏移移警示, 前車碰撞警示」
-- 請教各位大大:這是什麼原理?有請開示,謝謝! 🙂
前往討論:"視連科"讓我很開心-奧圖曼開箱了


QQQ2011(qqq2011)

2014/12/09 16:45:28

發文

#5605211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buickgnx (5星級的酸民) 所寫
私心講實在話,柴油車或者渦輪車甚至Cc數比較小的車

油耗都可跟油電比較,其實也該是環保車之一😌

但是這補助方案只有特定在油電車上

會補助就是為了環保為宗旨,但是只有補助油電其實是不公的

人家歐洲補助環保可是連柴油與小車都ㄧ起鼓勵

大大說的對!好評 +1 😍
前往討論:油電車補助突然取消!!!


QQQ2011(qqq2011)

2014/12/08 21:47:32

發文

#5604526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riton (triton) 所寫
回應 buickgnx (5星級的酸民) 所寫
回應 triton (triton) 所寫
第一代車型比較有個性。

你真的以這台卡車命名啊😲😲

不是, 我在2000年就註冊了, 這車在數年後才出來。

玩沙(酸民)大大,您沒大沒小喔! 😆😆
明明就是 這台卡車以三噸大大來命名的啦! 😆😆
前往討論: Mitsubishi新Triton


QQQ2011(qqq2011)

2014/12/01 16:22:48

發文

#5597764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b89350055 (釋) 所寫



感謝分享!好評 +1 😍
小弟很羨慕住在台南的朋友們 -- 有美麗的烏山頭水庫 & 很多的砲台古蹟 .... 😍
前往討論:四草砲台


QQQ2011(qqq2011)

2014/12/01 16:09:29

發文

#5597732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lovebubu (BU喜歡~) 所寫
選舉已經結束

懇求大家

真正以愛與擁抱

面對屬於我們的新世代

不要去逼誰~也不要再帶著已經過去的怨恨......

😇😇😇😇

拜託大家....


小弟很少在政治版發言 (因為對政治口水很厭倦);
但 BU 大 這番話,讓小弟實在忍不住要說聲 讚啊!! 😍😍
前往討論:北市 里長 切腹


QQQ2011(qqq2011)

2014/11/11 16:22:14

發文

#5578451 IP 251.195.*.*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4/11/11 16:22:14

發文IP 251.195.*.*

[quote=sibicohayasi (ZETA)][quote=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quote=qqq2011 (QQQ2011)][quote=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 [quote=qqq2011 (QQQ2011)]又是牛頭牌神車? [驚訝] [嘆氣] [/quote] 這跟神車無關. 這個關鍵辭是三寶 ! [傻笑][/quote] 臥雲大說的沒錯! 但據小弟多年來的觀察,該廠牌的三寶駕駛在比例上遠遠超過其他廠牌 .... [傻笑] [嘆氣] [嘆氣][/quote] 好評 ! [傻笑][/quote] 開車在路上跑久了,什麼廠牌的車會被做出什麼樣的行為, 都已經非常的習慣了,市佔率高果然三寶比例也非常的高.....[微笑] [/quote] 有些情況倒不見得與「市佔率」有關 ...... 據小弟個人的經驗, 在北部開車將近 20 年來所遇過的沒品駕駛 (包括三寶 & 內側龜) 當中, 比例最高的前三名廠牌就是 T 牌神車 & 雙 B;而雙 B 的市佔率並不高啊 ..... 再說,T 牌神車在台灣的市佔率大概 [b][color="#FF0000"]四成[/color][/b] 左右, 但在台灣北部高速公路上的「內側龜」當中,卻至少有 [b][color="#FF0000"]七、八成[/color][/b] 是 T 牌神車 ..... [無辜] [無辜] [嘆氣] [嘆氣]

2014/11/11 20:36:34

發文IP 251.195.*.*

[quote=sibicohayasi (ZETA)][quote=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quote=qqq2011 (QQQ2011)][quote=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 [quote=qqq2011 (QQQ2011)]又是牛頭牌神車? [驚訝] [嘆氣] [/quote] 這跟神車無關. 這個關鍵辭是三寶 ! [傻笑][/quote] 臥雲大說的沒錯! 但據小弟多年來的觀察,該廠牌的三寶駕駛在比例上遠遠超過其他廠牌 .... [傻笑] [嘆氣] [嘆氣][/quote] 好評 ! [傻笑][/quote] 開車在路上跑久了,什麼廠牌的車會被做出什麼樣的行為, 都已經非常的習慣了,市佔率高果然三寶比例也非常的高.....[微笑] [/quote] 有些情況倒不見得與「市佔率」有關 ...... 據小弟個人的經驗, 在北部開車將近 20 年來所遇過的沒品駕駛 (包括:車速過快/過慢、不打方向燈、三寶、內側龜 etc.) 當中, 比例最高的前三名廠牌就是 T 牌神車 & 雙 B;而雙 B 的市佔率並不高啊 ..... 再說,T 牌神車在台灣的市佔率大概 [b][color="#FF0000"]四成[/color][/b] 左右, 但在台灣北部高速公路上的「內側龜」當中,卻至少有 [b][color="#FF0000"]七、八成[/color][/b] 是 T 牌神車 ..... [無辜] [無辜] [嘆氣] [嘆氣]
回應 sibicohayasi (ZETA) 所寫
回應 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又是牛頭牌神車? 😲 😌

這跟神車無關.
這個關鍵辭是三寶 !
😆

臥雲大說的沒錯!
但據小弟多年來的觀察,該廠牌的三寶駕駛在比例上遠遠超過其他廠牌 .... 😆 😌 😌

好評 !
😆

開車在路上跑久了,什麼廠牌的車會被做出什麼樣的行為,
都已經非常的習慣了,市佔率高果然三寶比例也非常的高.....🙂


有些情況倒不見得與「市佔率」有關 ......

據小弟個人的經驗,
在北部開車將近 20 年來所遇過的沒品駕駛 (包括:車速過快/過慢、不打方向燈、三寶、內側龜 etc.) 當中,
比例最高的前三名廠牌就是 T 牌神車 & 雙 B;而雙 B 的市佔率並不高啊 .....

再說,T 牌神車在台灣的市佔率大概 四成 左右,
但在台灣北部高速公路上的「內側龜」當中,卻至少有 七、八成 是 T 牌神車 .....

😇 😇 😌 😌
前往討論:(轉貼)保齡球式連撞 女駕駛桃機翻車驚魂


QQQ2011(qqq2011)

2014/11/10 22:50:27

發文

#5577869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ws (ws) 所寫
我覺得APPLE的產品,有一個不可思議的特徵,就是愈多人罵,罵愈多賣愈好!😞

這個似乎跟台灣車市的牛頭牌神車,有異曲同工之妙 ........... 😆 😆
前往討論:iPhone 6的質感真的很差


QQQ2011(qqq2011)

2014/11/09 15:50:19

發文

#5576715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又是牛頭牌神車? 😲 😌

這跟神車無關.
這個關鍵辭是三寶 !

😆

臥雲大說的沒錯!
但據小弟多年來的觀察,該廠牌的三寶駕駛在比例上遠遠超過其他廠牌 .... 😆 😌 😌
前往討論:(轉貼)保齡球式連撞 女駕駛桃機翻車驚魂


QQQ2011(qqq2011)

2014/11/08 21:28:15

發文

#5576409 IP 52.17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buickgnx (5星級的酸民) 所寫


😲😲😲

又是牛頭牌神車? 😲 😌
前往討論:(轉貼)保齡球式連撞 女駕駛桃機翻車驚魂


QQQ2011(qqq2011)

2014/09/09 22:39:40

發文

#5516438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riton (triton) 所寫
..........(恕刪)...........

話說如果用左腳踩煞車,把腳從左腳休息區抬起來再去踩踏版,一定比右腳直接從油門上挪過去要慢個零點幾秒。

時速一百,零點一秒車子也多跑了兩米七; 有時候生死就在那一兩米。

好評 +1 😍


前往討論:怎樣說服別人用左腳煞車是對的


QQQ2011(qqq2011)

2014/09/09 22:32:55

發文

#5516432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bef670 (bef) 所寫
照數字版的眾多鄉民標準回覆:
我又沒違規憑什麼要讓,有種就去檢舉我,沒道理沒違規的人要讓違規的
以下開始貼法條................

這種自私人種還真不少 高速公路會難走不是沒原因
我真看不太懂怎麼有人臉皮厚到可以在全民都能使用的道路上講這麼自私的話還有觀念 😝

好評 +1

其實,無論車速多少,
凡是「在非塞車的情況下佔用內側車道、不讓後方超車」的行為,就是違規的!
只是「數字版的眾多鄉民」他們自己不懂法規而已! 😌
法規的說明在此:

【重申】國道高速公路局:「非超車時,勿占用內側車道」

http://forum.u-car.com.tw/thread.asp?forumid=244543
前往討論:高速公路上為什麼總是有很機x的人


QQQ2011(qqq2011)

2014/09/06 22:50:01

發文

#5514625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efiro888 (小飛柔) 所寫
這 是習慣問題吧 😵

許多意外,都是因為「不良習慣」而造成的 .... 😇

如果您曾從事「工安/勞安」相關職務、或曾看過 Discovery 頻道的「空中浩劫」系統節目,
就會明白小弟的意思了 .... 🙂
前往討論:怎樣說服別人用左腳煞車是對的


QQQ2011(qqq2011)

2014/08/18 21:53:49

發文

#5494739 IP 251.195.*.*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4/08/18 21:53:49

發文IP 251.195.*.*

[quote=hilllotus (a_fa)][quote=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恕刪)............ 比較好奇的一件事. 發哥. 你不踩離合器入一檔如何從靜止起步? [傻笑][/quote] 先入檔再發動不就好了[傻笑] 雖然會有[color="#FF0000"]一頓一頓[/color]現像,只要抓準[color="#FF0000"]苔命[/color]踩下油門讓它衝出去就OK囉! [傻笑][傻笑][傻笑][/quote]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16748.jpg[/img]

2014/08/18 21:55:20

發文IP 251.195.*.*

[quote=hilllotus (a_fa)][quote=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恕刪)............ 比較好奇的一件事. 發哥. 你不踩離合器入一檔如何從靜止起步? [傻笑][/quote] 先入檔再發動不就好了[傻笑] 雖然會有[color="#FF0000"]一頓一頓[/color]現像,只要抓準[color="#FF0000"]苔命[/color]踩下油門讓它衝出去就OK囉! [傻笑][傻笑][傻笑][/quote] 好評 +1 [愛心]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16748.jpg[/img]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回應 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 所寫
............(恕刪)............
比較好奇的一件事.
發哥.
你不踩離合器入一檔如何從靜止起步?
😆

先入檔再發動不就好了😆

雖然會有一頓一頓現像,只要抓準苔命踩下油門讓它衝出去就OK囉!
😆😆😆

好評 +1 😍


前往討論:怎樣說服別人用左腳煞車是對的


QQQ2011(qqq2011)

2014/08/18 21:38:10

發文

#5494722 IP 251.195.*.*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4/08/18 21:38:10

發文IP 251.195.*.*

[quote=hilllotus (a_fa)][quote=qqq2011 (QQQ2011)] (借用一下 F1 大大的話) 阿發大大,您講話「不用那麼酸」吧? [無辜][無辜] 在靜止或低速的狀態下,「不踩離合器就入檔」當然很容易; 但是,歹勢喔,[color="#FF0000"]小弟前面所言是針對「高速行進中」的狀態 .... [/color] [無辜][無辜] ps.: 再歹勢一下 -- 小弟不會修車,只會順順地開車 .... [無辜][無辜][/quote] 對熟練的手排車駕駛來說、無離合器入檔是真的很簡單,高速與否都一樣的! 以前常出門救車就常無離合器開高速公路回新竹 當然、這是錯的! [傻笑][傻笑][傻笑][/quote]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16747.jpg[/img]

2014/08/18 21:40:08

發文IP 251.195.*.*

[quote=hilllotus (a_fa)][quote=qqq2011 (QQQ2011)] (借用一下 F1 大大的話) 阿發大大,您講話「不用那麼酸」吧? [無辜][無辜] 在靜止或低速的狀態下,「不踩離合器就入檔」當然很容易; 但是,歹勢喔,[color="#FF0000"]小弟前面所言是針對「高速行進中」的狀態 .... [/color] [無辜][無辜] ps.: 再歹勢一下 -- 小弟不會修車,只會順順地開車 .... [無辜][無辜][/quote] 對熟練的手排車駕駛來說、無離合器入檔是真的很簡單,高速與否都一樣的! 以前常出門救車就常 [b][color="#FF0000"]無離合器 開高速公路回新竹[/color][/b] 當然、這是錯的! [傻笑][傻笑][傻笑][/quote]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16747.jpg[/img]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借用一下 F1 大大的話) 阿發大大,您講話「不用那麼酸」吧? 😇😇

在靜止或低速的狀態下,「不踩離合器就入檔」當然很容易;
但是,歹勢喔,小弟前面所言是針對「高速行進中」的狀態 .... 😇😇

ps.: 再歹勢一下 -- 小弟不會修車,只會順順地開車 .... 😇😇


對熟練的手排車駕駛來說、無離合器入檔是真的很簡單,高速與否都一樣的!

以前常出門救車就常 無離合器 開高速公路回新竹

當然、這是錯的!
😆😆😆


前往討論:怎樣說服別人用左腳煞車是對的


QQQ2011(qqq2011)

2014/08/18 21:35:02

發文

#5494718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剛喝了檸檬汁!
😆😆😆😆😆


喝的時候有沒有:



😆😆😆
前往討論:怎樣說服別人用左腳煞車是對的


QQQ2011(qqq2011)

2014/08/18 21:30:00

發文

#5494709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f1insight (F1Insight) 所寫
....................
假如對引擎轉速跟自己車子非常熟悉
行進中可以完全不使用離合器進退檔
一般的車子就可以這麼做 不一定只有在序列式變速箱才可以
只是技術不夠變速箱會讓你知道😆
.....................


「脫檔」(到 N 檔)可以不踩離合器,這是開過手排車的人應該都知道的;
但「入檔」能夠不踩離合器的話,只有兩種可能:

1. 您的手排箱的「同步環」強度超高、功能超強;
或者,
2. 您的記性超好 (可以記得每檔齒比)、心算超快 (可以估算出相對應的引擎轉速) ...



你該不知道對於離合器相關機構壞了的車是不需要踩離合器就可以入前進檔&倒檔的!

基本上、會修車的大蓋都知道這種簡單道理的。


(借用一下 F1 大大的話) 阿發大大,您講話「不用那麼酸」吧? 😇😇

在靜止或低速的狀態下,「不踩離合器就入檔」當然很容易;
但是,歹勢喔,小弟前面所言是針對「高速行進中」的狀態 .... 😇😇

ps.: 再歹勢一下 -- 小弟不會修車,只會順順地開車 .... 😇😇
前往討論:怎樣說服別人用左腳煞車是對的


QQQ2011(qqq2011)

2014/08/18 17:05:03

發文

#5494488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f1insight (F1Insight)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感謝大大提供的教學影片。好評 +1 😍

ps.:不好意思,讓您誤會了 --
小弟先前的發言,只是覺得您很厲害;小弟真的沒有要「酸」人的意思 .... 😇😇😇

歐 那是我誤會了 不好意思
我沒有很厲害
會這樣玩的人還不少


小弟我懂了!那是因為大大您住在美國,有很多手排勁車可以選;
而在我們台灣,除了貨車之外,手排車的選項已經很少了 ..... 😇😇
前往討論:怎樣說服別人用左腳煞車是對的


QQQ2011(qqq2011)

2014/08/18 17:00:10

發文

#5494475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f1insight (F1Insight) 所寫
回應 rolkilos (小光) 所寫
強者我朋友說,免離合器換檔先找貨車練習比較容易...

貨車沒同步環一定要對轉速😆

農用車、以及古早時代的貨車沒有「同步環」,所以聽說有時候需要「兩腳離合器」技巧;
但現在出廠的貨車,應該都有「同步環」了吧? 🙂
ps. 小弟特地加個「微笑」表情,以免又被誤會是在「酸」人 ....... 😇
前往討論:怎樣說服別人用左腳煞車是對的


QQQ2011(qqq2011)

2014/08/18 16:54:41

發文

#5494459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 所寫

對。新一代堅達。

最大的識別特徵是照後鏡位置。

梅大,公司名稱曝光了 ....... 😇
前往討論:怎樣說服別人用左腳煞車是對的


QQQ2011(qqq2011)

2014/08/18 16:16:01

發文

#5494390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 所寫

左腳踩煞車。。。。。。。。
這個怎麼踩?


好評 +1 😍

看那個腳踏墊上的字樣,這是三菱堅達嗎?
前往討論:怎樣說服別人用左腳煞車是對的


QQQ2011(qqq2011)

2014/08/18 15:37:24

發文

#5494328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f1insight (F1Insight)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f1insight (F1Insight) 所寫
....................
假如對引擎轉速跟自己車子非常熟悉
行進中可以完全不使用離合器進退檔
一般的車子就可以這麼做 不一定只有在序列式變速箱才可以
只是技術不夠變速箱會讓你知道😆
.....................


「脫檔」(到 N 檔)可以不踩離合器,這是開過手排車的人應該都知道的;
但「入檔」能夠不踩離合器的話,只有兩種可能:

1. 您的手排箱的「同步環」強度超高、功能超強;
或者,
2. 您的記性超好 (可以記得每檔齒比)、心算超快 (可以估算出相對應的引擎轉速) ...



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然後不用那麼酸😌
開手排車不知道幾檔幾千轉速度大概是多少那我想應該很少在開




隨便找都有得看 教練在教 你要拜就去拜
5分19秒開始看


感謝大大提供的教學影片。好評 +1 😍

ps.:不好意思,讓您誤會了 --
小弟先前的發言,只是覺得您很厲害;小弟真的沒有要「酸」人的意思 .... 😇😇😇
前往討論:怎樣說服別人用左腳煞車是對的


QQQ2011(qqq2011)

2014/08/18 12:07:22

發文

#5493993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f1insight (F1Insight) 所寫
....................
假如對引擎轉速跟自己車子非常熟悉
行進中可以完全不使用離合器進退檔
一般的車子就可以這麼做 不一定只有在序列式變速箱才可以
只是技術不夠變速箱會讓你知道😆
.....................


「脫檔」(到 N 檔)可以不踩離合器,這是開過手排車的人應該都知道的;
但「入檔」能夠不踩離合器的話,只有兩種可能:

1. 您的手排箱的「同步環」強度超高、功能超強;
或者,
2. 您的記性超好 (可以記得每檔齒比)、心算超快 (可以估算出相對應的引擎轉速) ...



前往討論:怎樣說服別人用左腳煞車是對的


QQQ2011(qqq2011)

2014/08/17 15:22:57

發文

#5493301 IP 23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f1insight (F1Insight) 所寫

所以結論是
左腳煞車是對的
右腳煞車也是對的
換擋不用離合是對的
換檔用離合也是對的
但技術不對硬要用就會出代誌😆

「技術不對硬要用就會出代誌」-- 小弟完全同意;
至於其他方面的「結論」,小弟的看法還是這樣:


這是適合在賽道上的賽車手「操控優先」的駕駛方式:

回應 f1insight (F1Insight) 所寫
..................
為什麼要左腳煞車?
因為右腳煞車的狀態下油門跟煞車沒有交集
左腳煞車就多了油門跟煞車的交集
就多了更多空間可以對車子的動態作控制


另外左腳一直準備在煞車狀態對於煞車的反應更快

至於有能力這樣玩的😆 沒天分不要亂來😆

左腳煞車沒什麼對錯
沒能力硬要用某種方法只會有錯的結果😆

好評 +1 😍


而這個才是適合在一般公路上的社會大眾「安全第一」的駕駛方式:

回應 hm38 (hm38) 所寫





不在油門時,把他(右腳)轉到『煞車踏板的上方』,

這是安全的駕駛習慣。

習慣了、久了,

這會成為安全駕駛的反射動作。


若如此,
在街、巷口行車,你決不會是某事故的事主。

好評 +1 😍
前往討論:怎樣說服別人用左腳煞車是對的


QQQ2011(qqq2011)

2014/08/17 01:02:19

發文

#5493096 IP 23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hilllotus (a_fa) 所寫
回應 hm38 (hm38) 所寫
更正:





不在油門時,把他(右腳)轉到『煞車踏板的上方』,

這是安全 的駕駛習慣。

習慣了、久了,

這會成為安全駕駛的反射動作。

若如此,
在街、巷口行車,你決不會是某事故的事主。


在多年前、這是沒錯!

在現今、不正常的事故中爆衝成了多數人該煞車卻只踩油門的檔箭牌!

右腳、左腳、都是人的腳!

腦、才是決定人的下一步!


會「人為暴衝」的駕駛,大多具有「馬路三寶」性格;
如果您要他/她們改用左腳煞車,一旦緊急時他/她們照樣「暴衝」給您看 ---
一驚嚇、一緊張,就左右腳一起踩;但左腳小小力、右腳大大力! 😆😆
這個時候,只能祈求該車有配備 BOS+BAS、而且必須是非常有效又聰明的 BOS+BAS 了! 😇😇
前往討論:怎樣說服別人用左腳煞車是對的


QQQ2011(qqq2011)

2014/08/17 00:33:03

發文

#5493077 IP 234.1.*.*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4/08/17 00:33:03

發文IP 234.1.*.*

這是適合在賽道上的賽車手「操控優先」的駕駛方式: [quote=f1insight (F1Insight)].................. 為什麼要左腳煞車? 因為右腳煞車的狀態下油門跟煞車沒有交集 [b][color="#FF0000"]左腳煞車就多了油門跟煞車的交集 就多了更多空間可以對車子的動態作控制[/color][/b] 另外左腳一直準備在煞車狀態對於煞車的反應更快 至於有能力這樣玩的[傻笑] 沒天分不要亂來[傻笑] 左腳煞車沒什麼對錯 沒能力硬要用某種方法只會有錯的結果[傻笑][/quote] 好評 +1 [愛心] 而這個才是適合在一般公路上的社會大眾「安全第一」的駕駛方式: [quote=hm38 (hm38)]當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16523.jpg[/img] 不在油門時,把他(右腳)轉到『煞車踏板的上方』, 這是安全 的駕駛習慣。 習慣了、久了, 這會成為安全駕駛的反射動作。 若如此, 在街、巷口行車,你決不會是某事故的事主。[/quote] 好評 +1 [愛心]

2014/08/17 11:36:01

發文IP 234.1.*.*

這是適合在賽道上的賽車手「操控優先」的駕駛方式: [quote=f1insight (F1Insight)].................. 為什麼要左腳煞車? 因為右腳煞車的狀態下油門跟煞車沒有交集 [b][color="#FF0000"]左腳煞車就多了油門跟煞車的交集 就多了更多空間可以對車子的動態作控制[/color][/b] 另外左腳一直準備在煞車狀態對於煞車的反應更快 至於有能力這樣玩的[傻笑] 沒天分不要亂來[傻笑] 左腳煞車沒什麼對錯 沒能力硬要用某種方法只會有錯的結果[傻笑][/quote] 好評 +1 [愛心] 而這個才是適合在一般公路上的社會大眾「安全第一」的駕駛方式: [quote=hm38 (hm38)] [b][color="#FF0000"]當[/color][/b]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716523.jpg[/img] [b][color="#FF0000"]不在油門時,把他(右腳)轉到『煞車踏板的上方』, 這是安全的駕駛習慣。 習慣了、久了, 這會成為安全駕駛的反射動作。[/color][/b] 若如此, 在街、巷口行車,你決不會是某事故的事主。[/quote] 好評 +1 [愛心]

這是適合在賽道上的賽車手「操控優先」的駕駛方式:

回應 f1insight (F1Insight) 所寫
..................
為什麼要左腳煞車?
因為右腳煞車的狀態下油門跟煞車沒有交集
左腳煞車就多了油門跟煞車的交集
就多了更多空間可以對車子的動態作控制


另外左腳一直準備在煞車狀態對於煞車的反應更快

至於有能力這樣玩的😆 沒天分不要亂來😆

左腳煞車沒什麼對錯
沒能力硬要用某種方法只會有錯的結果😆

好評 +1 😍



而這個才是適合在一般公路上的社會大眾「安全第一」的駕駛方式:

回應 hm38 (hm38) 所寫





不在油門時,把他(右腳)轉到『煞車踏板的上方』,

這是安全的駕駛習慣。

習慣了、久了,

這會成為安全駕駛的反射動作。


若如此,
在街、巷口行車,你決不會是某事故的事主。

好評 +1 😍
前往討論:怎樣說服別人用左腳煞車是對的


QQQ2011(qqq2011)

2014/08/16 23:39:13

發文

#5493064 IP 23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a54119119 (禿鷹) 所寫
左腳踩煞車...沒啥對與錯的問題

有句老話...專家只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話雖難聽..
不過....倒也貼切

自排車習慣左腳踩煞車...大概理由是怕左腳太閑...怕緊急時右腳踩錯踏板...
手排車習慣左腳踩煞車...大概理由是怕腦袋太無聊吧??

等你真正常開手排車...你會發現減速..其實很少是靠踩煞車的...而是靠降檔

😲😲😲


前往討論:怎樣說服別人用左腳煞車是對的


QQQ2011(qqq2011)

2014/08/08 23:54:06

發文

#5485188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immy562004 (臥雲眠月) 所寫
回應 qqq2011 (QQQ2011) 所寫
回應 jimmy562004 (臥雲眠月) 所寫
M大.
新一代三噸半引擎開始配這個了.

這次公司要買三噸半貨車.
HINO跟FUSO比較良久.
規格都差不多.
HINO還主打免尿素.
最後買了FUSO PRO CANTER.

因為HINO是4.0升級引擎.
FUSO是3.0升.
馬力都一樣.
扭力HINO較大.

基於排氣量因素.
FUSO維修較節省
(以上一代二者相較)
而且一次購買10輛FUSO折扣比較大.

所以FUSO PRO CANTER中選 !


大大您不是向來就很討厭 Hino 所屬的那個集團嗎?為何還會考慮它? 😇


TOYOTA車我也喜歡過...........
😌

HINO公司以前有就買過.
日產.五十鈴都有.
之前HINO三噸半車沒力且不耐重荷.
這次公司買車.
租賃公司是推薦不一樣HINO
(和潤)

看了一些規格資料.
可以感覺HINO這次真的是想搶CANTER的地盤.
樣樣規格針對性都非常重.

貨車可沒有撞擊跟操控勝負可言.
一般都是考慮經濟性.
稅金.油耗.載重.維修.....
不過CANTER還有前後雙卡鉗的四輪ABS碟煞加EBD.
以及煞車優先系統.

你應該知道勝出的理由吧 !

老實說我還考慮了IVECO DAILY.
1.這車口碑還沒出來.
2.台塑集團車子的下場......
3.就不考慮2這方面.歐系車的保養跟維修......

有重型貨車的就知道 !

對於重型貨車,小弟是完全的外行 ....
感謝大大的耐心回答!好評 +1 😍
ps.: 想不到,現在連 CANTER 這類貨車都有「煞車優先系統」了! 😲😲
前往討論:猜猜這個按扭是什麼功能。


QQQ2011(qqq2011)

2014/08/08 22:13:49

發文

#5485107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immy562004 (臥雲眠月) 所寫
M大.
新一代三噸半引擎開始配這個了.

這次公司要買三噸半貨車.
HINO跟FUSO比較良久.
規格都差不多.
HINO還主打免尿素.
最後買了FUSO PRO CANTER.

因為HINO是4.0升級引擎.
FUSO是3.0升.
馬力都一樣.
扭力HINO較大.

基於排氣量因素.
FUSO維修較節省
(以上一代二者相較)
而且一次購買10輛FUSO折扣比較大.

所以FUSO PRO CANTER中選 !


大大您不是向來就很討厭 Hino 所屬的那個集團嗎?為何還會考慮它? 😇
前往討論:猜猜這個按扭是什麼功能。


QQQ2011(qqq2011)

2014/08/08 22:12:52

發文

#5485106 IP 251.19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immy562004 (臥雲眠月) 所寫

圖中的顯示幕就是柴油碳微粒濾清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縮寫成DPF)積存情形.
燃燒碳微粒子的動作並非隨時都在進行,
而是利用廢氣的壓差感知器來偵測其儲存量。

一旦達到飽和量,
ECU行車電腦會發出訊號進行「濾清器再生」,
提高引擎的工作溫度,
利用引擎產生的高溫廢氣(大約600℃至650℃)
燃燒儲存在濾清器內的碳微粒子。

但在某些行車情況之下.
例如極短時間使用引擎.
例如短程行走.
導致時間不夠進行整個行程.
當顯示幕累積到橙色的警告.
就必須將引擎發動.
以怠速狀況下強制(手動)方式執行.

車種是pro canter.
第一次看過.

感謝大大的知識分享!好評 +1 😍
前往討論:猜猜這個按扭是什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