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 在美國時間 2017 年 1 月 8 日,隨著北美車展的正式開展,也正式揭開了全新車系 Stinger 的序幕,這款 Kia 品牌定位為 GT 座駕的全新車系,首先問世的乃是四門轎車版本,擁有相當不同於家族其他成員的氣質,較為動感的妝點以及車身輪廓走勢,加上後輪驅動、並搭載 2.0 升、3.3 升等不同排氣量之動力單元,加上 8 速自排變速箱,以及可選配四輪驅動之配置,較為性能取向的產品出發不言而喻。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680815.jpg)
Stinger 的來歷,其實就是 Kia 從 2011 年開始陸續揭示的 GT 概念車相關計畫,在 2011 年法蘭克福車展,Kia 帶來了四門的 GT Concept 概念車,在 2014 年的北美車展舞台上,Kia 則展示了性能指標更為濃厚的 GT4 Stinger 概念車,主導整個 Hyundai 集團設計方向的 Peter Schreyer,也持續透露 GT 系列概念車將會投入量產。在 2016 年年底時,Kia 即已透過預告影片,宣告量產版本的到來。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680816.jpg)
Kia Stinger 的車頭造型,在品牌識別的 Tiger Nose 虎鼻水箱護罩輪廓下,透過金屬質感的飾才妝點,搭配鍍鉻外框以及碩大之下氣壩、倒流端板的設計,車頭看上去就有著極為動感的態勢,引擎蓋左右兩側還設計有氣孔,讓追求性能的魅力更為突顯,甚至在前葉子板後緣也設計有導流鰭板,雖然原廠並未公布相關空力效益資訊,但光從整體造型來看,就給人年輕、性能等強悍氣息,這也正是 Stinger 的產品設計初衷。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680818.jpg)
在 2017 北美車展正式登場的 Stinger 車系,理所當然的,展現了自 GT Concept、GT4 Stinger Concept 的動感設定,同時也與現行家族量產轎車 K9 (Quoris)、Optima 等,有著相同的家族風貌,不過,從整體造型來看,卻又有著較為蓄勢待發的衝勁。Kia 呼應 Stinger 在性能與動感面向上的設定,讓 Stinger 採用後輪驅動設定,雖然並非品牌首款後驅作品,但以 GT 為出發的目標卻更為清楚。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680820.jpg)
由歐洲設計中心主導的 Kia Stinger,其市場目標對手乃是鎖定了 Audi A4、BMW 3 Series、Mercedes-Benz C-Class 等的中型轎車級距,不過其車身尺碼卻又較為放大,車長來到 4,831mm、車寬則為 1,869mm,軸距更是來到 2,905mm,雖不及中大型轎車如 5 Series、E-Class 的大小,但卻也提供更出色的空間。根據 Kia 表示,Kia Stinger 擁有寬敞的車室空間,同時車尾行李廂容積也更為出色。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680821.jpg)
根據目前 Kia 所公佈的資續來看,僅能確定 Stinger 美規版本將採用兩款汽油動力選擇,而歐規版本則可能會推出柴油動力選擇,不過目前原廠尚未有相關資訊透露,預估會在 2017 年日內瓦車展上公布更多歐規 Stinger 的設定。美規版本的兩款汽油引擎,分別為 2.0 升汽油渦輪引擎,擁有 255 匹最大馬力,以及 35.9 公斤米最大扭力;以及 3.3 升 V6 雙渦輪增壓引擎,可供輸 365 匹最大馬力、以及 50.4 公斤米最大扭力,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僅需 5.1 秒即可完成,極速則約莫為時速 269 公里。
因應動力較大以及追求操控的性能取向,Kia 也為 Stinger 搭載了名為 Dynamic Stability Damping Control 的可調式懸吊系統,這乃是品牌首款搭載可調式懸吊系統的作品,同時方向盤也能與之呼應,共計有 5 種不同模式選擇,滿足駕駛人各種不同的駕駛需求。
值得國內消費者留意的,是隨著 Stinger 的問世,讓 Kia 現行家族中有了較為性能取向的作品,再加上先前 U-CAR 就為大家報導過,Kia 將積極推展替代能源作品,讓整個品牌發展更趨全面,簡單來說,Stinger 不論性能數據、在市場上銷售表現等,或許不會是主力戰將,但卻是指標性的一項產品。據了解,台灣森那美起亞仍持續評估是否導入國內市場,但從其指標性的產品定位來看,導入國內,將有助於品牌形象的建立,不過畢竟是指標為主,因此選擇少批量導入、並在 2018 年下半年現身國內市場,應當會是不錯也合理的推估與選擇。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680825.jpg)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