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先前好幾波的預告暖身後,BMW M 終於正式在今日(10/12)發表代號 G87 的大改款 M2 車系,其維持後驅設定,在搭載與 M3 等相同的 S58 3.0 升直列 6 缸渦輪增壓引擎下,可輸出最大馬力 460 匹、比前代 M2 Competition 的 410 匹多出 50 匹,靜止加速破百僅需 4.1 秒,並除 6 速手排外、也首度換搭 8 速手自排變速箱。全球市場預計 2023 年 4 月起陸續開賣,臺灣市場總代理則預估最快 2023 年第二季引進,並且目前僅會引進自排車型。

BMW M 終於正式在今日(10/12)發表代號 G87 的大改款 M2 車系,其維持後驅設定,可輸出最大馬力 460 匹。全球市場預計 2023 年 4 月起陸續開賣,臺灣市場總代理則預估最快 2023 年第二季引進。

BMW M Power 家族中最入門的性能車型 M2,最早是在 2015 年 10 月發表代號 F87 的第 1 代車型,之後一直成為家族中相當受歡迎的後驅雙門性能戰將,甚至帶來 M2 Competition 等強化作品,但後續在歐盟相關法規加嚴與原廠策略下,前代 F87 世代 M2 Competition 與 M2 CS 已在 2020 年底先行停產,形成銷售上的空窗期。

而以 G42 2 Series Coupé為基礎開發的新一代 M2,後續經過 2022 年 BMW M 50 週年的多個暖身與預告下,第 2 代原廠代號 G87 的 M2 終於在 2022 年 10 月 12 日登場。G87 M2 也確認與 2 Series Coupé同樣在墨西哥的 San Luis Potosi 工廠進行生產,是全球第 4 座生產 M Power 車型的工廠。

新一代 BMW M2 將於墨西哥的 San Luis Potosi 工廠進行生產。

從外觀來看,一如先前流出的實車圖,大改款 M2 沒有採用如 M3/M4 的超大直立雙腎,而是維持水平延展的雙腎格局,不過不同於 2 Series Coupé採較圓潤的相連雙腎水箱護罩,M2 雙腎改採較為銳利的銳角造型,雙腎中央採用車身同色直線區分,而前保桿處不同於 M240i 兩側的三角形銳利氣壩,M2 改為正方形的中央進氣口與兩側氣壩示人,加上更加寬體的設計與燻黑頭燈組,帶來更加乖張的視覺衝擊。原廠也強調其黑色的單體 Bi-LED 頭燈組,除了在造型上更具殺氣外,也是向品牌過去的 BMW 2002 車系致敬。

大改款 M2 沒有採用如 M3/M4 的超大直立雙腎,而是維持水平延展的雙腎格局,不過不同於 2 Series Coupé採較圓潤的相連雙腎水箱護罩,M2 雙腎改採較為銳利的銳角造型。

車身尺碼部分,M2 整體強調比起 M4 更為緊緻的身形,車身長寬高為 4,580x1,887x1,403mm、軸距為 2,747mm,車長比起 M4 短了 214mm、軸距也縮減約 214mm。造型車側方面,M2 除了更加寬體的前後爆龜輪拱,車身下方周圍也有更加外擴的側裙、與前後的爆龜輪拱連成一氣,M2 車頂也提供輕量化的黑色碳纖維車頂可選配、能讓整車重量降低 6 公斤。足下則可標配前 19 吋、後 20 吋的黑色鍛造輕量化輪圈組,並且可搭配動態表現更好賽道胎。煞車組方面,M2 標配 18 吋 M 性能 6 活塞固定卡鉗的前輪煞車、以及後浮動碟的單活塞卡鉗煞車組。

M2 車頂也提供輕量化的黑色碳纖維車頂可選配、能讓整車重量降低 6 公斤。

車尾部分,大改款 M2 同樣搭載的是小鴨尾、並搭配 3D 立體的塊狀形 LED 尾燈,不過大改款 M2 的後輪拱爆龜明顯更為外擴,後保桿兩側也加入直立式的擾流鰭孔立體造型,後保桿中央原先在 M240i 上的梯形黑色鋼琴烤漆下包圍與分流器、亦改為長方形造型,雙邊單出矩形排氣管則因應 M Power 身分、改為雙邊雙出圓形黑色排氣尾管,配有 M 性能化排氣聲浪閥門套件。大改款 M2 也提供 2 款全新車色可選,包含 Zandvoort Blue Solid 藍色、以及 Toronto Red 紅色這 2 種。

大改款 M2 同樣搭載的是小鴨尾、並搭配 3D 立體的塊狀形 LED 尾燈,雙邊單出矩形排氣管則因應 M Power 身分、改為雙邊雙出圓形黑色排氣尾管。

內裝部份,一如先前已更新的 2 Series Coupé,大改款 M2 換搭與小改 3 Series 相同的 12.3 吋數位儀表、14.9 吋中央觸控螢幕,雙螢幕為一體式相連曲面設計,並採用最新世代的 iDrive 8 系統,也將空調控制面板取消而整合在螢幕內。而大改款 M2 身為 M Power 車款的獨特之處,除了配有 M 專屬 HUD 抬頭顯示器,過往 M 車款的換檔指示燈在 12.3 吋數位儀表中也以全新視覺呈現,中控 14.9 吋螢幕更可以專屬的 Widgets 顯示即時的輪胎狀況。M 方向盤採碳纖維飾板處理,搭配紅色的 M1/M2 快捷鍵、還有中央的紅色啟動鍵,帶來十足的熱血氛圍。

一如先前已更新的 2 Series Coupé,大改款 M2 換搭與小改 3 Series 相同的 12.3 吋數位儀表、14.9 吋中央觸控螢幕,雙螢幕為一體式相連曲面設計,並採用 M 專屬的 iDrive 8 系統。
中控螢幕與數位儀表都能顯示即時的多項車輛資訊。

車內車側門板處,大改款 M2 也一如 2 Series Coupé,有著 M 三色的透光飾板妝點。而標配的跑車化座椅採用 Sensatec 皮質/Alcantara 麂皮包覆;高階的 M Sport 專屬跑車座椅則為固定式頭枕,並且採用 Vernasca 真皮/Sensatec 皮質包覆。全車系還另可選配「M 專屬碳纖維賽車桶型座椅」,座椅全面使用輕量化的碳纖維包覆,座椅上還有 BMW M 的 3 色元素妝點,較標準的 M Sport 專屬跑車座椅減輕了 10.8 公斤。

駕駛輔助配備也較前代 F87 大幅提升,除了從傳統手煞車、改為 EPB 電子手煞車外,包含主動防撞輔助與行人偵測、速限輔助、LDW 車道偏離警示與輔助,以及全速域 ACC 附 Stop&Go、還有自動倒車輔助都在配備之列。

全車系可選配「M 專屬碳纖維賽車桶型座椅」,座椅全面使用輕量化的碳纖維包覆,座椅上還有 BMW M 的 3 色元素妝點,較標準的 M Sport 專屬跑車座椅減輕了 10.8 公斤。
新一代 M2 駕駛輔助配備也較前代 F87 大幅提升,全速域 ACC 附 Stop&Go 等都在配備之列。

動力方面,大改款 M2 從過去 M2 Competition 的 S55 3.0 升直列 6 缸雙渦輪引擎,換搭為與新世代 M3/M4 本體相同的 S58 3.0 升直列 6 缸雙渦輪引擎,不過最大馬力不像 M4 Competition 有著 510 匹/66.3 公斤米的輸出,M2 的最大馬力是 460 匹/6,250 轉、最大扭力則為 56.1 公斤米/2,650~5,870 轉,比起前代 M2 Competition 的仍舊是多出 50 匹的水準,原廠更強調此代引擎的紅線區拉高至 7,200 轉,加上全面強化的油路與冷卻系統,可帶來更佳的極限賽道與性能表現。

M2 搭載與新世代 M3/M4 本體相同的 S58 3.0 升直列 6 缸雙渦輪引擎,最大馬力是 460 匹/6,250 轉、最大扭力則為 56.1 公斤米/2,650~5,870 轉,比起前代 M2 Competition 的仍舊是多出 50 匹的水準。

而新一代 M2 目前仍維持傳統的後輪驅動設定,並提供傳統的 6 速手排,自排部分則從過去的 7 速 M DCT 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換為與 M3/M4 相同的 8 速 M Steptronic 手自排變速箱。加速表現部分,8 速手自排車型可在 4.1 秒完成靜止加速至 100 公里、手排車型則為 4.3 秒,時速 0~200 公里加速自排車型為 13.5 秒、手排車型為 14.3 秒,一般電子極速限制在 250 公里,但可透過選配 M Driver 駕駛套件來提升到 285 公里。

全車系也標配 M 專屬運動化差速器,也內建 10 段式 M 牽引力控制系統,讓駕駛在 0 段介入最少、10 段輔助最多的狀態下,針對循跡系統進行微調,享受車尾在彎道滑行的差異。新一代 M2 也可搭載「M 專業賽道駕駛及甩尾分析系統」,能紀錄並分析車主每一次的滑行甩尾或賽道單圈秒數。

新一代 M2 在海外提供傳統的 6 速手排、以及 8 速 M Steptronic 手自排變速箱 2 種選項。但臺灣市場目前僅規劃引進自排車型。
新一代 M2 也可搭載「M 專業賽道駕駛及甩尾分析系統」,能紀錄並分析車主每一次的滑行甩尾或賽道單圈秒數。
內建 10 段式 M 牽引力控制系統,讓駕駛在 0 段介入最少、10 段輔助最多的狀態下,針對循跡系統進行微調,享受車尾在彎道滑行的差異。

目前大改款 M2 將於 2023 年 4 月起陸續於全球市場開賣,臺灣市場總代理則預估最快 2023 年第二季引進,並且僅會引進自排車型、手排車型未有在目前的規劃中。後續是否原廠會有推出 M2 Competition 的機率,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