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 在 3 月上旬發表了新世代 Audi A6,作為品牌最新款 PPC 平臺作品,且展現 Audi 改變命名規則後的成果,首波先是以旅行車 A6 Avant 來進行溝通,在相隔超過 1 個月後的 4 月中,Audi 則帶來了轎車版本的 A6 Sedan。轎車版本新世代 A6 主要也是承襲著當代家族設計語彙,以及與 A6 Avant 相同的風格呈現,主要就是車尾以傳統轎車形式的呈現有所不同。

Audi 正式發表新世代 A6 的 Sedan 車系,與先前已經公布的新世代 A6 Avant 相同,國內市場都應當有待 2026 年。

雖然 Audi 重新詮釋後的命名規則,不再有純電數字的命名,例如油與電都會有 A6 的設定,但 A6 e-tron 與 A6 之間除了分別是 PPE、PPC 平臺所打造,在外觀造型上也有些許不同識別,最明顯的是燈組設定不同,從頭燈看過去會發現,A6 e-tron 採用分離式燈組設計,而 A6 則是一體式呈現,同時水箱護罩位置與輪廓樣式也有些許不同,車尾燈組則是相仿的輪廓型式,但 A6 e-tron 以更簡約的方式呈現。

上圖為新世代 A6 Sedan、下圖則是 A6 e-tron,除了水箱護罩位置設計、保桿造型等的不同之外,最明顯的就是純電車型採用分離式頭燈組設計。
車尾造型上也有著明顯不同,上圖 A6 Sedan 車尾行李廂處線條較為平整,而下圖純電的 A6 e-torn 則是更偏近於 Sportback 斜背樣式,車尾廂線條更為短翹。

以轎車版本來看,A6 e-tron 車身輪廓線條在車尾處的走勢,更像是 Sportback 的斜背設計,而新世代 A6 則還是如同傳統轎車一般,在車尾行李廂處有著較為平整的線條設計;A6 車身長度為 4,990mm、車寬 1,880mm,軸距則是 2,927mm,相比前代長度增加了 60mm,意味著空間更加放大,原廠公布數據顯示,A6 車尾行李廂基礎容積為 492 公升,後排座椅為 4/2/4 可翻摺傾倒設計。

車室空間可以看到 Audi 當代語彙,也就是從 Q6 e-tron 開始啟用的曲面螢幕駕駛座艙、副駕駛座獨立觸控螢幕配置;車尾行李廂基礎容積為 492 公升,後排座椅為 4/2/4 可分離傾倒設定。

車室空間部分並不意外的與 A6 Avant 相同,都是採用了與 Q6 e-tron 開啟的家族風格相同,包含了由 11.9 吋數位儀表、14.5 吋曲面中控螢幕合組的駕駛介面,以及副駕駛座處的 10.9 吋觸控螢幕,駕駛座車門內側扶手整合了燈組、車外後視鏡調整、中控鎖與駕駛座記憶功能等的操作介面,展現數位化的氛圍與。同樣也有大吋數的擴增實境 HUD 抬頭顯示器,標配或選配則視各地區市場與車型編成設定。

廣  告

動力配置也與先前 A6 Avant 首波公布的設定相同,分別是 2.0 TFSI、3.0 TFSI quattro 兩種汽油引擎,以及 2.0 TDI 的柴油動力選擇,前驅的 2.0 TFSI 動力數據為 204 匹 (150kW) 與 34.7 公斤米,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需時 8.2 秒。2.0 TDI 車型提供有前驅與四驅兩種設定,動力數據皆為 204 匹 (150kW) 與 40.8 公斤米,加速表現則是 7.8 秒 (前驅)、6.9 秒 (四驅)。

A6 Sedan 與 A6 Avant 相同,目前原廠公布依序共計有 2.0 TFSI (前驅)、2.0 TDI (前驅/四驅)、以及 3.0 TFSI (四驅) 三種動力選項,2.0 TDI 與 3.0 TFSI 動力單元都標配有新世代 48V 輕油電科技的 MHEV+。

至於搭載 3.0 升 V6 動力單元的 3.0 TFSI quattro,引擎單元能供輸 367 匹最大馬力 (270kW)、最大扭力則是 56.1 公斤米,靜止到時速 100 公里加速則是能在 4.7 秒內完成。2.0 TFSI 動力車型做為入門設定,並沒有搭載 48V 輕油電科技,在 2.0 TDI 以及 3.0 TFSI quattro 車型上則是標配了原廠名為 MHEV+的新世代輕油電科技輔助,其搭配總容量 1.7kWh 的鋰電池,相比往昔版本能夠提供更多動力輔助,分別是 24 匹與 23.5 公斤米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