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享譽全球與擁有光榮歷史的德國豪華品牌,讓 Mercedes-Benz 與 BMW 兩車廠,向來呈現競爭態勢,不過,在降低成本創造雙贏的思維下,或許,Mercedes-Benz 與 BMW 將出現新一波合作契機。
國際性經融媒體華爾街日報 (Wall Street Journal)於 5 月 19 日的報導揭露,BMW 與 Mercedes-Benz 兩家車廠,正在商討雙方在研發、生產與汽車零件採購等項目,建立合作的全新機制。報導點明,會讓兩家長期在全球豪華車壇競爭的重量級車廠,能夠轉換由競爭到合作的戰略思維,出發點回歸於利益考量,雙方均需要擴大經濟規模,才能維持足夠的獲利。
擴大經濟規模降低成本
其實,由經濟規模降低成本來思考,確實有其合理性。根據 Automotive News 公佈的 2007 年全球車廠生產資料來分析,在 2006 年全球生產排行,當時 DaimlerChrysler 擁有將近 460 萬輛的生產規模排行全球第五,不過,當 Daimler 於 2007 年中拋售 Chrysler 集團後,讓僅續存 Mercedes-Benz、Smart 與 Maybach 的 Daimler 集團產量規模大幅縮水,至於 2006 年生產規模排名第 13 名的 BMW,在 BMW、Mini 與 Rolls-Royce 等品牌總產量僅達 136 萬輛規模。
規模條件的不同,讓握有 Mercedes-Benz 的 Daimler AG 與經營 BMW 品牌的 BMW AG 在經濟規模遠不利於其他豪華品牌,例如 Vlokswagen 集團握有的 Audi 豪華品牌、以及 Ford 集團旗下的 Volvo 品牌甚至龍頭車廠 Toyota 集團的 Lexus 豪華品牌,都能藉由集團內的共用機制,成功壓低開發、生產與採購成本,相形之下,Mercedes-Benz 與 BMW 並沒有相同的策略夥伴,因此,如何在美元持續走軟、歐元強勢升值與原物料上漲的壓力下,藉由擴大經濟規模壓低研發、生產與採購成本,支應豪華車領域龐大研發預算?顯然,艱難的營運環境,讓這兩家德國車廠,萌生相互擁抱取暖的想法。
另一方面,拜 Mercedes-Benz 與 BMW 兩家車廠長期在豪華車市場的競爭之賜,剛好讓兩品牌擁有相當完整的對應同級產品,這樣的基礎,正好有利於雙方在部分產品,各自進行擴大經濟規模的研發、生產與採購合作計畫。其實,Mercedes-Benz 與 BMW 的合作已有先例,在延續 2005 年 DaimlerChrysler、BMW 與 GM 三大汽車集團,共同組成 Hybrid 聯合開發計畫,2007 年當時的 DaimlerChrysler 與 BMW 即已共同分享 Hybrid 油電混和技術。
細節尚未透露
最後,華爾街日報表示,雙方車廠發言人已證實,確實有探討未來雙方合作的計畫,不過目前仍拒絕透露任何細節。不過,華爾街日報也透露,而為了合作的模式,雙方車廠上至高層下至中階主管,正積極探討如何建立共同採購機制,範圍涵蓋座椅骨架與空調等零配件。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