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到 2013 年 9 月才會開始量產,但是德國車廠 Porsche 於 2011 年 3 月份即開出了 64.5 萬歐元 (約新臺幣 2,491 萬元) 的預售報價,對新一代旗艦產品 918 Spyder 展開預售接單之作業。而就在日前,美國 Porsche 公佈了 2013 年全車系的正式價格,而這也讓外界赫然發現,尚未發表的 918 Spyder 亦榜上有名。根據原廠的報價單,918 Spyder 可分為正式售價為 84.5 萬美元 (約新臺幣 2,452 萬元) 的標準車型,以及正式售價為 92.9 萬美元 (約新臺幣 2,695 萬元) 的 Weissach 性能化車型。

雖然尚未發表、量產,但是 Porsche 新世代旗艦產品:918 Spyder 的正式售價卻在美國 Porsche 2013 年度的報價單中露餡。918 Spyder 可分為正式售價為 84.5 萬美元 (約新臺幣 2,452 萬元) 的標準車型,以及正式售價為 92.9 萬美元 (約新臺幣 2,695 萬元) 的 Weissach 性能化車型。

經典延續,紐柏林北環刷出 7 分 14 秒最速成績

Porsche 原廠於 918 Spyder 的原型車階段,即邀請了部份國外媒體進行試乘,並且多次釋出 918 Spyder 的測試廠圖,提早向潛在買家溝通其產品特色。在先前釋出的測試廠圖中,918 Spyder 測試車陸續穿上了象徵 Le Mans 冠軍車 Porsche 917 的圓形數字圖裝,以及經典的 Martini Racing 圖裝;而這也代表了 918 Spyder 傳承了前輩們的競技精神。

Porsche 原廠於 918 Spyder 的原型車階段,即多次釋出 918 Spyder 的測試廠圖,提早向潛在買家溝通其產品特色。

身為 Porsche 新世代的旗艦產品,918 Spyder 也集多款尖端科技於一身,而其中最具特色的、莫過於那套高輸出的 Hybrid 油電混合動力系統,918 Spyder 所使用的動力系統,由一具 4.6 升 V8 汽油引擎、後軸的 90kW 油電混合動力模組以及一具位於前軸的 80kW 電動馬達組合而成。據了解,918 Spyder 量產車款的最大綜效馬力會落在 795 匹左右,較先前原廠公佈的 770 匹還要高了一些。

918 Spyder 所使用的動力系統,由一具 4.6 升 V8 汽油引擎、後軸的 90kW 油電混合動力模組以及一具位於前軸的 80kW 電動馬達組合而成。
根據 Porsche 原廠的測時,918 Spyder 在紐柏林北環 (Nürburgring Nordschleife) 創下了 7 分 14 秒的單圈紀錄,這成績不僅比前輩 Carrera GT 的 7 分 32 秒快了 18 秒,更創出 Porsche 量產車款的最速紀錄。

採用了四輪驅動系統,原廠推估 918 Spyder 能夠在 3 秒內從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並且能夠以純電動動力衝上時速 150 公里的速度,至於最高速度則落在時速 325 公里。根據 Porsche 原廠的測時,918 Spyder 在紐柏林北環 (Nürburgring Nordschleife) 創下了 7 分 14 秒的單圈紀錄,這成績不僅比前輩 Carrera GT 的 7 分 32 秒快了 18 秒,更創出 Porsche 量產車款的最速紀錄。在此同時,別忘了,918 Spyder 可是輛能夠繳出每公升約 33.3 公里平均油耗 (3 公升/100 公里) 、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僅有 70 公克左右的油電混合車款。

廣  告

Weissach 競技化車型開價 92.9 萬美元,臺灣已接到 5 輛訂單

為了滿足那些硬派熱血份子的競技需求,Porsche 也同步推出了以其研發中心地點為名的 Weissach 車型,為 918 Spyder 進一步減少 35 公斤之車重,並且開價 92.9 萬美元 (約新臺幣 2,695 萬元),比標準車型多出了 8.4 萬美元 (約新臺幣 244 萬元)。採用硬派設定的 Weissach 競技化車型採用了更多碳纖維材料,將所有多餘的內裝配備全部移除,包括空調系統、音響系統、快速充電系統,並將車門手把換成拉環,換上了競技化的賽車座椅,且將鋁合金輪圈換成更輕量的鎂合金輪圈。

在臺灣部份,總代理永業公司已展開了 918 Spyder 的接單作業,且至今已接受到 5 輛的訂單。

根據國外媒體 Autoblog 之前得知的消息,918 Spyder 將於 9 月 18 日正式量產,並會限量生產 918 輛。2013 年 9 月份的法蘭克福車展則是 918 Spyder 首演的地點,原廠也曾表示最快能夠於 2013 年底正式交車。在臺灣部份,總代理永業公司已展開了 918 Spyder 的接單作業,而至今日截稿為止已接受到 5 輛的訂單,若有臺灣消費者有進一步需求則將會向原廠繼續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