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後的 2018 年首個銷售月份,臺灣汽車市場帶來熱絡的消息,全月份累積銷售達到逼近 4.8 萬關卡的 47,936 輛,不僅替全新一年新車銷售開出好彩頭,也相較於 2017 年 1 月份同期,多出 5.5%的增長幅度,也讓 2017 年差一點就能挑戰 45 萬輛的遺憾,在進入 2018 年後率先開出成長的紅盤,多少讓各車廠對於總市場展望更增添幾分信心。
當然,就以往跨越年底與隔年新年以前的競賽銷售節奏來看,2018 年開年的這波銷售衝刺,將由 2017 年底,一路延續到 2018 年 2 月 15 日進入農曆新年假期以前,由此時間點來推算,2 月 1 日至 2 月 14 日為止,尚還有 10 個可供領牌的工作天,屆時,迎合國人喜歡農曆年前交車的習慣,農曆新年以前的最終衝刺成績,將可更完整評估 2018 年全新一年的銷售氣勢走向。
1. 總市場(國產+進口)
- 跨入新年份以及農曆年前銷售高峰的升溫買氣影響,雖然各大品牌 1 月份主要皆以維持既有促銷籌碼為主,但總市場買氣仍有著大幅度的成長,Toyota 與 Lexus 的和泰汽車不僅持續穩占冠軍寶座,相比於 2017 年 12 月更有著 18.6%的成長,更重要的,是其市占率重新突破 30%大關,來到 31.1 的百分比;關鍵在於和泰針對 Sienta 車系做出了對應調整,也確實收到了出色的效果,再加上 Corolla Altis 與 Yaris 的強勢發揮,讓整體成績稍稍重返往昔水準。不過,國產轎車的逐步式微,和泰會祭出那些對應方針,會是臺灣市場的一大關鍵。
- 雖然 2017 年 12 月份,拱手讓出總市場第 2 名的位置,但中華三菱在 Zinger、Delica、Veryca 等商用車款戰力的出色演出下,在 1 月份不僅重新奪回亞軍寶座,更一舉拉開與裕隆日產之間的差距,全月份領牌數來到 5,635 輛,單月成長幅度超過 60%,市占率更一口氣來到 11.8%;Nissan 與 Infiniti 的裕隆日產,1 月份領牌數為 4,227 輛,主力的 Livina 與 Tiida 車系、甫進行小改款的 Sentra,都是重要功臣之一,不過,仔細觀察數字會發現,雖然單月成長幅度都相當搶眼,但與 2017 年同期卻多呈現衰退,全年度是否能維持往日水準,值得消費者持續留意。
- 即便總市場排名讓出 12 月份的第 2 名位置,但台灣本田在 1 月份的領牌數,仍繳出 3,964 輛的成績,相比於前一個月份成長幅度為 12%,除了休旅雙主力的 CR-V 與 HR-V 正常發揮實力之外,於 2018 臺北車展舞台上正式發表的小改款 Honda Odyssey,同樣繳出超過 250 輛的成績,也是銷售量持續成長的要因。
- 進口豪華品牌的 Mercedes-Benz,在 2017 年開始即已成為總市場前 5 名的固定成員,在 2018 年第一個月份,更是繳出了 3,082 輛的總領牌數,創下進口豪華品牌單月新高,單月成長幅度達 33.9%,相比於 2017 年同期也有著 7.7%的成長,為 2018 年訂下了一個出色開端,是否有機會在 2018 年再創年度新高,同樣會是市場一大要事。
- Luxgen 在 2017 年第四季,陸續發表了全新車系 U5、以及小改款的 U6 車系,在 2018 年第一個月份收到了出色成效,也協助品牌達到 2,497 輛的全月領牌數,單月成長幅度超過 34%,相比 2017 年同期也有著 25.7%的成長,也一舉躍昇至總市場第 6 名之列。
|
2018 年 01 月-廠牌別排行 (國產+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上月比 |
去年比 |
市占率 |
1 |
和泰豐田 |
Toyota 、Lexus |
14,901 |
118.6% |
105.7% |
31.1% |
2 |
中華三菱 |
Mitsubishi、CMC |
5,635 |
161.0% |
119.7% |
11.8% |
3 |
裕隆日產 |
Nissan、Infiniti |
4,227 |
138.5% |
72.7% |
8.8% |
4 |
台灣本田 |
Honda |
3,964 |
112.0% |
115.3% |
8.3% |
5 |
台灣賓士 |
Mercedes-Benz |
3,082 |
133.9% |
107.7% |
6.4% |
6 |
納智捷 |
Luxgen |
2,497 |
134.5% |
125.7% |
5.2% |
總市場
|
47,936 |
113.5% |
105.5% |
100.0% |
2. 國產轎車
- 仍舊是毫無意外的,Toyota Corolla Altis 蟬聯國產轎車市場的冠軍寶座,全月份繳出 4,123 輛的成績單,單月成長幅度來到 12.4%,同時也還是以誇張幅度領先眾多競爭對手,但值得留意的,是相比於 2017 年同期,表現卻衰退了 15.1%,除了與國產轎車市場占比衰退有關,且反應大環境的掙扎之外,已經邁入產品週期之末也是一大因素;Toyota Yaris 同樣維持在第 2 名的位置,單月成長幅度為 34%,但與 2017 年同期對照來看,同樣有著衰退的趨勢。
- Nissan 麾下的 Livina 與 Tiida,在買氣暢旺的 1 月份都繳出不錯成績,依序有著 1,137 輛與 1,033 輛的領牌數,單月成長幅度至少有著 45%以上的表現,但同樣值得留意的,是對比 2017 年同期,皆是較為衰退的成績,在總市場成績上揚、且進口品牌持續成長的態勢下,如何更有效推出與之抗衡,且符合市場需求及潮流的作品,是各大國產品牌不可錯估的重要課題。
- 裕隆日產於 2017 年 11 月中旬正式發表的小改款 Sentra,在增列安全配備的設定,以及新車高吸引力的優勢下,分別在 12 月與 1 月份繳出不錯的成績單,Nissan Sentra 在 1 月份的總領牌數為 737 輛,單月成漲幅度來到 20%,後續是否能維持熱銷氣勢,裕隆日產是否會再行加碼促銷,以展現 Sentra 在市場的強勢魅力,有意入主中型轎車的消費者應當持續關注。
- 中華三菱針對 Colt Plus 車系,在 2018 年 1 月份推出 50 萬以內的限時優惠價格,並搭配 50 萬高額零利率、低頭款低月付等內容,在 1 月份成功獲得出色成績的回應,全月份領牌數為 494 輛,單月成長幅度超過 100%,與 2017 年同期相比也有著超過 50%的成長幅度,也讓 Colt Plus 成功返回國產轎車前 10 之列。
- 以中型轎車尺碼瞄準中小型級距市場的 Ford Escort,在 2018 年 1 月份藉由入門 49.9 萬的舊換新促銷內容,成功繳出 402 輛的領牌成績,相比於 12 月份的 276 輛,成長幅度來到 45.7%,也在中小型級距市場中,取得了 20.3%的市占成績,雖然與級距領先的 Vios 有著不小差距,但也確實達成產品問世時,福特六和所設定的階段目標,然受到市場潮流的影響,後續表現是否得以維持,仍舊考驗著福特六和的積極操作。
|
3. 國產休旅/商用車
- 時序進入 2018 春節前最後一個完整銷售月份,國產休旅以及商用車的表現在傳統旺季呈現預期中的大幅成長,第 1 名的寶座不但繼續由 Toyota Sienta 穩坐,1 月份銷售量更比 2017 年 12 月時多了 1,086 輛,來到 2,446 輛的水準、創下銷售新高;不但較上月成長了近 8 成、也較去年同期多出 17.1%。當然,總代理和泰汽車於 1 月初針對 1.8 車型的降價措施,降幅最高達 5.6 萬,也呈現了一定的效果,單看 1 月份 1.8 車型的占比已從前個月分的 85%提升為 90%。
- 主打家庭乘用的重量級國產 SUV Honda CR-V,受到傳統旺季的推波助瀾,在 1 月份的表現同樣相當亮眼,不但較上個月大幅成長近 500 輛、來到 1,644 輛,較去年同期更有著 62.1%的成長。不過同品牌的 HR-V 在 1 月份表現呈現小幅下滑,雖然仍破千輛、卻僅有 1,016 輛的水準,較 12 月份下滑了 279 輛,也讓 HR-V 在 1 月掉出前 5 名的榜單。
-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 CMC Veryca 和 Mitsubishi Delica 等商用車,在 1 月分都有非常驚人的成長,各自來到 1,538 輛和 924 輛的水準,較前個月都分別成長了 76%以及 58.2%。最大的原因在於 2018 年春節較往年稍晚,2 月份的工作日較少,為了怕領牌作業過於龐大,中華汽車的經銷體系將年前的領牌作業往前推移至 1 月完成,也造就商用車的大幅成長,不過這樣一來,2 月和 3 月的銷售表現可能會受到影響,值得繼續觀察。
- 至於才剛在 2017 年 11 月小改款的 Luxgen U6,在新車蜜月期以及傳統旺季的相互助力之下,在 1 月份同樣迎來近期最高銷售表現,以 1,100 輛成績成為 1 月份的第 4 名,成長幅度達到 40.1%。這也是 U6 自 2016 年 1 月份之後,睽違 2 年重新回到月銷千輛的水準。
|
2018 年 01 月-國產休旅車/商用車 TOP 10 |
名
次 |
車 款
|
銷量
|
銷售組成
|
1
|
 |
Toyota Sienta 1.5/1.8 |
2,446 |
1.5 |
242 |
10% |
1.8 |
2,204 |
90% |
|
2
|
 |
Honda CR-V 1.5 |
1,644 |
|
3
|
 |
CMC Veryca |
1,538 |
|
4
|
 |
Luxgen U6 Turbo
|
1,100 |
|
5
|
 |
CMC Zinger 2.4 |
1,021 |
|
6
|
 |
Honda HR-V 1.8 |
1,016 |
|
7
|
 |
Mitsubishi Delica |
924 |
|
8
|
 |
Luxgen U5 |
826 |
|
9
|
 |
Ford Kuga 1.5/2.0/2.0D |
811 |
1.5 |
549 |
67% |
2.0 |
207 |
25% |
2.0D |
55 |
8% |
|
10 |
 |
Nissan X-trail |
748 |
|
其 他 車 款 (以下車款之排序不代表名次)
|
|
 |
DFSK Fuwin |
61 |
|
|
 |
Hyundai Tucson 2.0 /2.0D |
396 |
1.6T |
256 |
64% |
2.0 |
51 |
14% |
2.0D |
89 |
22% |
|
|
 |
Hyundai Santa Fe |
117 |
|
|
 |
Kia Carens |
154 |
|
|
 |
Luxgen M7 Turbo 2.2 |
222 |
|
|
 |
Luxgen U7 Turbo 2.2 |
25 |
|
|
 |
Luxgen V7 Turbo 2.2 |
11 |
|
|
 |
Mitsubishi Outlander 2.4 |
533 |
|
4. 進口總市場
- 時序正式進入 2018 年度,1 月份進口總市場的銷售數字亦正式出爐,雖然 2017 年度的總銷售數字已正式結算,但 1 月份向來都是新車市場的銷售旺季,除了跨年份讓車廠願意釋出更多的購車優惠外,農曆年前的換車熱潮也向來是刺激車市銷售表現的另一利基。
- 不過,相對於國產車市在 1 月份的強勁市場買氣,進口車市場則秉持著穩紮穩打的態勢,在一月份繳出了 18,990 輛的銷售成績,較上個月小幅成長 2.2%,但相較於 2017 年同期則有著 14.8%的成長幅度,顯現進口車在國內的銷售表現仍逐年不斷成長中,同時在總市場市佔率部分也有著 39.6%的水準。
- 而在進口車品牌排名部份,1 月份依然是由日系品牌 Toyota 以 3,742 輛的銷售成績拿下冠軍寶座,其中支撐 Toyota 維持不敗氣勢的是其進口主力銷售車款 RAV4,幾乎占了銷售比例的 70%之多,其它車款包含 Previa、Aplhard、Prius 以及 C-HR 等,在 1 月份的銷售表現亦較上個月來的出色。
- 德國豪華品牌 Mercedes-Benz 於 1 月份再度以 3,082 輛的的銷售成績,站上了第 2 名的位置,品牌旗下車款除了 GLC 以及 GLA 未有超越 12 月份的銷售表現外,其它車系皆有著明顯的銷售成長,特別是 S-Class 車系以及 GLE 車系皆有著超過一倍的成長幅度,而主力銷售車款 C-Class 及 E-Class 更分別繳出 712 輛以及 675 輛的亮眼成績,較 12 月有著超過 30%以上的成長幅度。
- 於 1 月份進口市場排名變化較大的則是日系品牌 Mazda,其由 12 月份的第 2 名一口氣下滑至第 6 名,且 1,049 輛的掛牌數亦較 12 月衰退達 58.7%,其中包含 Mazda6、Mazda3 以及 Mazda2 的銷售量皆較 12 月份大幅衰退超過 70%,除了 Mazda6 現行款已完售外,Mazda Taiwan 表示主要是受到船期影響無新車可交,所以在銷售表現上與 12 月份有明顯的落差。
|
2018 年 01 月-廠牌別排行 (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上月比 |
去年比 |
市占率 |
1 |
Toyota |
3,742 |
104.1% |
144.9% |
19.7% |
2 |
Mercedes-Benz |
3,082 |
133.9% |
107.7% |
16.2% |
3 |
Lexus |
1,733 |
104.5% |
99.4% |
9.1% |
4 |
BMW |
1,654 |
94.5% |
96.4% |
8.7% |
5 |
Volkswagen |
1,613 |
168.7% |
123.1% |
8.5% |
6 |
Mazda |
1,049 |
41.3% |
64.9% |
5.5% |
總市場 |
18,990 |
102.2% |
114.8% |
39.6% |
5. 進口車
進口一般轎車
- Volkswagen Golf 於 1 月份終於登上排行榜冠軍,距離上次奪冠已經是 2014 年 12 月的事情,中間隔了整整 36 個月。不過,Golf 能夠奪冠有幾個因素,Mazda Mazda3 在 2018 年第 1 個月難得大幅減量,而 Golf 剛好因為船期因素,1 月初即大量交了一批車,因此剛好在 1 月份衝高量。而後續是否能夠維持則還是未知數,尤其是大改款 Polo 預計將在 6 月開始交車,另外有部分消費者在等 T-Roc,再加上搭載 MRCC 的 Mazda3 預計於 2 月交車,都可能壓縮到 Golf 的銷售空間。
- Suzuki Swift 自 2017 年 10 月底發表後,曾經一度在 2017 年 11 月衝上排行榜第 2 名,不過到了 12 月卻又大幅減量,再搭配 2018 年 1 月份量又大幅衝高,主因應為船期因素,不過整體來說還是算在新車蜜月期內,待新車熱潮減退後是否能夠維持還有待觀察,不過即將導入臺灣的 Swift Sport 有機會再衝起一波新高。
- Toyota Prius c 自小改款新車發表後,一直有不錯的銷量,從 2017 年底一路延續到 1 月份,單月 257 輛的成績佔據排行榜第 3 名,再加上 Prius 穩定破百的銷量與 Prius α,單以 Toyota 油電系列就有非常穩定的每月超過 400 輛成績。
- Mazda Mazda3 在 2018 年 1 月份終於跌落排行榜冠軍,這是自 2016 年 8 月後首度未佔據排行榜冠軍寶座,也是 2015 年 1 月以來第 2 次,實屬銷售排行榜所罕見。根據原廠表示其主因是船期因素,不過根據業務端了解,有部分客人等待搭載 MRCC 車型預計於 2 月份交車,也是影響到銷售量的其中一個原因。不過 Mazda3 海外大改款消息已經傳出許久,在 2017 年整體銷量下滑後,可以明顯看出客群漸漸飽和,2 月是否仍然僅有此數量的交車數,是觀察 Mazda3 熱潮的重點。
|
進口一般休旅車
- 延續著 2017 年 12 月份的暢旺銷售氣勢,Toyota RAV4 車系於 2018 年開春再度以 2,613 輛的銷售成績,持續佔據國內一般進口休旅車的銷售冠軍,除了年前換車的買氣推波助瀾外,新車供應量無虞的前提下,方能持續創造出亮眼的銷售成績表現。而 Toyota 旗下入門跨界休旅 C-HR,在新車供貨量逐漸穩定下,亦在 1 月份繳出 324 輛的掛牌數,位居排行榜上第 7 名的位置。
- Volkswagen Tiguan 自第 2 代車系在國內推出以來,便再度成為銷售排行榜上的常客,且在 2017 年 12 月更追加了以 Tiguan 車系為基礎的長軸 7 人座車型 Tiguan Allspace,進一步刺激了市場上的新車銷售買氣,2018 年 1 月份在新車大量到港的前提下,一口氣繳出了 696 輛的新車掛牌數,也使其超越了同級市場上的熱門銷售車款 Mazda CX-5,首度站上第 2 名的位置,且銷售量更較去年同期成長達 83%,為 Tiguan 車系的銷售注入強心針。
- 向來在一般進口休旅車有著出色銷售表現的 Mazda CX-5,在 1 月份市場買氣正熱絡之際,未能把握這波銷售熱潮,僅繳出了 460 輛的銷售成績排行第 3 名,與 12 月份相比下有著超過 30%的衰退幅度,而 Mazda 旗下入門休旅車款 CX-3 在 1 月份的銷售表現同樣不如預期,162 輛的掛牌成績尚不到 12 月份銷售量的一半,而據 Mazda Taiwan 表示,主要是受到新車到港數量的影響。
- 於 2017 年 12 月 21 日甫於國內發表,Mitsubishi 旗下全新跨界休旅 Eclipse Cross,在 1 月份也繳出了 354 輛的銷售成績,一進榜便站上了第 5 名的位置,而分析其銷售組成,可發現其銷售主力集中在頂級的 S-AWC 旗艦型車款,佔了 290 輛之多,顯見高階車型所配置的主動安全系統,對於消費者來說有著不小的吸引力。
- 於 2017 年 7 月在國內上市後、便一直處於缺車狀態的Škoda Kodiaq,在新車到港消化訂單的前提下,也在 1 月份繳出了 275 輛的掛牌數表現,當然若在原廠新車供應量無虞的前提下,Škoda Kodiaq 的銷售表現應不止於此。除了 Kodiaq 之外,Škoda 全新中小型 SUV 產品 Karoq 也預計將在 2018 年第 2 季導入國內販售,屆時Škoda 將擁有更為完整的休旅產品銷售陣容。
|
2018 年 01 月-進口一般品牌 |
名
次 |
轎 車 車 款 |
銷量 |
|
名
次 |
休 旅 車 款 |
銷量 |
1
|
Volkswagen Golf |
357 |
1 |
Toyota RAV4 |
2,613 |
2
|
Suzuki Swift |
276 |
2 |
Volkswagen Tiguan |
696 |
|
Toyota Prius c |
257 |
3 |
Mazda CX-5 |
460 |
4
|
Mazda Mazda3 |
250 |
4 |
Subaru Forester |
367 |
5
|
Subaru Impreza |
148 |
5 |
Mitsubishi Eclipse Cross |
354 |
6 |
Toyota Prius |
145 |
6 |
Suzuki Vitara |
340 |
7 |
Subaru Outback |
143 |
7 |
Toyota C-HR |
324 |
8 |
Škoda Octovia |
136 |
8 |
Škoda Kodiaq |
275 |
9 |
Suzuki SX4 |
123 |
9 |
Honda Odyssey |
252 |
10 |
Subaru Levorg |
104 |
10 |
Subaru XV |
194 |
其 他 轎 車 |
其 他 休 旅 車 |
|
Suzuki Ignis |
99 |
|
Toyota Previa |
188 |
|
Škoda Citigo |
98 |
|
Volkswagen Touran |
181 |
|
Suzuki Baleno |
86 |
|
Mazda CX-3 |
162 |
轎車數據涵蓋轎車、掀背車、旅行車、轎跑車與敞篷車等車型。
休旅車數據涵蓋運動休旅、廂式休旅與貨卡車等車型。 |
進口豪華轎車
- Mercedes-Benz C-Class 依然輕鬆高站排行榜冠軍,再加上 E-Class 同樣也衝上新高,在 1 月份就立刻拉開與 BMW 還有 Lexus 的差距。不過 1 月份本身交車數就會衝新高,因為會有許多客人會等待正年式新車,另外車展以及兩個車款 1 月份的促銷加碼,再加上船期銜接上,都有相當不錯的助益。
- BMW 5 Series 依然撐起了 BMW 轎車市場的主力,單月份 306 輛的數字,穩定的站在排行榜第 3 名,不過雖然 BMW 在 1 月份針對全車系有進行促銷加碼,但銷售數字仍然不及 12 月的 420 輛的水準,再觀察 3 Series 與 1 Series 的整體交車數下滑,其主因應該還是船期因素。
- Lexus ES 車系與 IS 車系依然維持在排行榜中間水準,整體銷售數字還有提升,比起 2017 年平均銷量還高,主因應是船期剛好接上,讓這兩款車不被 Mercedes-Benz A-Class、S-Class 與 BMW 3 Series 擠下。而 2018 年預計將推出大改款 ES,有望為 Lexus 銷售量再衝起一波新的高峰。
|
進口豪華休旅車
- 於 2017 年 10 月在國內推出小改款車型,再度成為市場熱門的 Lexus NX 車系,於 1 月份再度以 530 輛的銷售成績佔據第 1 名的銷售寶座,除了小改款車型更新外,主要仍在於全新入門 NX 200 車型的導入,297 輛的銷售表現佔銷售組成的 56%,次之則為 NX 300 的 197 輛。
- 向來為國內豪華休旅熱門車款的 Lexus RX 車系,於 2018 年式車款新增 RX350 豪華版及 RX450h 豪華版兩款入門車型外,更首度在 12 月底導入了 7 人座車型 RX L 車系,其在 1 月份繳出了 521 輛的銷售成績,於 1 月份排名第 2 位。
- Mercedes-Benz 旗下休旅大軍 GLC、GLE 以及 GLA 車系,於 1 月份豪華休旅排行榜分佔第 3、5 及第 8 名的位置,其中 GLC 車系銷售表現與 12 月份相仿,僅有微幅衰退,GLA 車系的衰退幅度則較為明顯,GLE 與上個月相比雖有明顯成長,但三款車系與去年同期的銷售表現相比皆呈現衰退的態勢。
- 於 2017 年 11 月底在國內發表大改款車型的 BMW X3,於 1 月份豪華休旅排行榜亦以 263 輛的銷售成績站上第 4 名的位置,BMW 旗下另外兩款休旅車系 X5 以及 X1,則分別以 149 輛及 143 輛的銷售成績,位居第 6 及第 7 名的位置,兩款車系皆較去年同期銷售表現有所提升。
|
2018 年 01 月-進口豪華品牌 |
名
次 |
轎 車 車 款 |
銷量 |
|
名
次 |
休 旅 車 款 |
銷量 |
1
|
Mercedes-Benz C-Class |
712 |
1 |
Lexus NX |
530 |
2
|
Mercedes-Benz E-Class |
675 |
2 |
Lexus RX |
521 |
|
BMW 5 Series |
306 |
3 |
Mercedes-Benz GLC |
322 |
4
|
Lexus ES |
287 |
4 |
BMW X3 |
263 |
5
|
Lexus IS |
262 |
5 |
Mercedes-Benz GLE |
227 |
6 |
Mercedes-Benz A-Class |
240 |
6 |
BMW X5 |
149 |
7 |
Mercedes-Benz S-Class |
205 |
7 |
BMW X1 |
143 |
8 |
BMW 3 Series |
185 |
8 |
Mercedes-Benz GLA |
133 |
9 |
BMW 1 Series |
178 |
9 |
Volvo XC60 |
132 |
10 |
Volvo V40 |
161 |
10 |
Volvo XC90 |
84 |
其 他 轎 車 |
其 他 休 旅 車 |
|
BMW 2 Series |
149 |
|
Audi Q2 |
76 |
|
Infiniti Q30 |
126 |
|
Audi Q5 |
67 |
|
Mercedes-Benz B-Class |
98 |
|
Audi Q7 |
60 |
轎車數據涵蓋轎車、掀背車、旅行車、轎跑車與敞篷車等車型。
休旅車數據涵蓋運動休旅、廂式休旅與貨卡車等車型。 |
6.特殊稀有車篇
- 由於不少稀有車的車主喜歡等到元月才掛牌,所以 1 月份的稀有車市場,明顯較前兩個月都來得熱鬧,就像 2017 全年國內掛牌數 (含總代理與貿易商) 高達 125 輛的 Ferrari,1 月份就馬上交出了 4 輛 488、5 輛 California T、2 輛 GTC4Lusso、1 輛 F12berlinetta 與 1 輛 LaFerrari Aperta 共 13 輛的亮眼成績單,且 Aston Martin DB11、Lamborghini Huracan Performante 與 McLaren 720S 這幾款火燙的新車,也分別掛牌了 4 輛、5 輛與 5 輛,替 2018 年的品牌表現開出了紅盤。
- 1 月份的稀有車銷售榜上,還出現了兩輛極為稀有的車款,分別是 Brabus 的 G850,以及 Koenigsegg Agera RS;這兩款新車,一輛是搭載 6.0 升 V8 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擁有 850 匹馬力的超級休旅車,另一輛則是全球僅限量生產 25 輛,配置 5.0 升 V8 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能夠輸出最高 1,160 匹馬力 (需使用 E85 生質燃油) 的瑞典超跑神獸,外型設定雖截然不同,但都擁有出色的性能表現。
- 此外,在幾家貿易商的推廣下,美系品牌在國內的能見度已越來越高,例如 1 月份不但可見到榜上的常客:Chevrolet Camaro 與 Corvette、Dodge Challenger 和 Charger,以及 Jeep 的 Wrangler Rubicon,連較少見到的 Lincoln Continental,1 月也有 1 輛掛牌的紀錄,未來應該有機會慢慢形成另一股獨特的力量。
|
2018 年 01 月-稀有車種銷售表 |
廠牌 |
車款 |
銷量 |
Abarth |
595 |
3 |
Alfa Romeo |
4C |
1 |
Giulia |
1 |
Alpina |
B3 S Biturbo 3.0 |
1 |
B5 4.4 |
1 |
Aston Martin |
DB11 |
1 |
Rapide |
1 |
V8 Vantage S |
1 |
Vanquish S |
1 |
Bentley |
Bentayga |
1 |
Flying Spur V8 |
2 |
BMW |
M140i |
2 |
M2 |
13 |
M240i |
3 |
M3 / M4 |
6 / 4 |
M5 / M6 |
3 /2 |
M550i |
3 |
Cadillac |
CT6 3.0 |
1 |
Chevrolet |
Camaro |
2 |
Ferrari |
488 GTB / Spider |
3 /3 |
Fiat |
500 |
2 |
Ford |
Mustang |
5 |
Honda |
Civic Type-R |
5 |
NSX |
1 |
Lamborghini |
Huracán Performante |
2 |
Huracán Spyder |
1 |
Lexus |
LC500 / 500h |
8 /1 |
Maserati |
Ghibli /Grandsport/ S Q4 Grandsport |
5 / 2 / 2 |
Quattroporte / GranLusso / GranLusso GTS / GTS / S Q4 |
1 / 2 / 2 / 2 /6 |
GranTurismo S |
3 |
Levante / Levante Granlusso / S |
10 / 6 /12 |
Mazda |
MX-5 RF |
2 |
Mercedes-AMG |
A 45 / GLA 45 |
2 / 8 |
C 43 / C 63 |
5 / 2 |
E 43 / E 63 |
25 / 4 |
GLC 43 / GLC 43 Coupe |
10 / 1 |
GLE 43 / GLE 63 |
3 /1 |
SLR |
1 |
S 63 |
1 |
SLC 43 |
3 |
GT / GT S / GT R |
1 / 1 / 1 |
G 55 / G 63 / G 500 4X4 |
2 / /1 1 |
Mercedes-Maybach |
S 650 |
1 |
McLaren |
540C / 570S Spider |
1 / 2 |
720S |
3 |
Nissan |
GT-R |
2 |
Porsche |
718 Cayman |
14 |
Boxster |
6 |
911 |
12 |
Rolls-Royce |
Ghost |
3 |
Wraith |
2 |
Phantom |
1 |
Tesla |
Model S 75 / 75D |
32 / 7 |
Model S 90D / 100D / P100D |
1 / 1 / 1 |
Model X 75D / 90D |
18 / 2 |
Model X 100D / P100D |
1 / 2 |
結論
- 儘管單就全新年度鳴槍起跑的 1 月份,來直接推論全年銷售成績仍嫌過早,畢竟就年度銷售競爭的時間軸線來看,各家車廠全年接下來仍有 11 月個份要依序比拚。但就以往銷售報告的經驗來看,每年 1 月的銷售成績,仍然具有指標意義,因為,1 月份往往是全年單月銷售量的前幾名,當然,銷售天花板能被拉多高,全年度就更有機會成長!因此,2018 年 1 月份所繳出的 47,936 輛銷售成績,對於全年新車銷售走勢的解讀,肯定有正面加分的意義。
- 至於國產與進口兩大陣營的市佔比率,回顧 2017 年全年度是來到國產 58.3%與進口 41.7%,進口車陣營不僅跨過 4 成大關,也持續擴大市佔比率。2018 年 1 月份的國產與進口比例,則來到國產 60.4%與進口 39.6%,若單就比例的變化,似乎是國產陣營在開年先下一城,將攻守戰線重新推回到 60%!
- 會造成國產陣營先馳得點的原因,主要來自產能調控較具彈性的國產陣營,確實在農曆年前的傳統競賽月份,相較於受限原廠產能與進口船期影響的進口車廠,在短時間衝量上更具有爆發力,因此,競賽月份的主舞臺向來是較偏向國產車陣營。不過,由重新調整車系售價編成的 Toyota Sienta,1 月份順利掛出上市以來的單月最佳成績,以及國產主流掀背與休旅車陣營銷售暢旺來看,只要是產品符合消費潮流與價格設定正確,國產車仍然受到消費者歡迎,這對於 2018 年度將有多款新作導入的國產車陣營,肯定是劑強心針。
- 不過,若仔細推估的話,2018 年 1 月份的進口車陣營,有一員主要戰將未能即時貢獻火力,僅僅掛出 250 輛,幾乎是單月正常銷量的 1/3 左右!是進口車市佔衰退的主因,那就是遇到新舊年式切換 Mazda Mazda3,車系部分訂單為 2018 年式搭載 MRCC 版本,仍待新車船期預計 2 月份到港後交車,因而影響到車系交車量。不管如何,至少可以確認的一點,產品世代已進入末期的 Mazda3,能否在 2018 年維持穩定的銷售輛,勢必直接影響進口車陣營的市佔比例變化。
- 最後,進口車壇還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豪華品牌 Mercedes-Benz 單月銷售量成功跨越 3 千輛門檻,以 3,082 輛拿下進口車市場的第 2 名,即便放到總市場排行榜,這樣的成績也讓 Mercedes-Benz 穩居第 5 名!Mercedes-Benz 不僅大幅拉開跟其他進口豪華車廠的領先差距,甚至已成為臺灣新車市場前幾名的主流車廠,如此強勁的銷售表現,確實讓人印象深刻。
|
2018 年 01 月-累計銷售量排行 (國產+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去年比 |
市占率 |
與領先差 |
1 |
和泰豐田 |
Toyota 、Lexus |
14,901 |
105.7% |
31.1% |
|
2 |
中華三菱 |
Mitsubishi、CMC |
5,635 |
119.7% |
11.8% |
9,266 |
3 |
裕隆日產 |
Nissan、Infiniti |
4,227 |
72.7% |
8.8% |
10,674 |
4 |
台灣本田 |
Honda |
3,964 |
115.3% |
8.3% |
10,937 |
5 |
台灣賓士 |
Mercedes-Benz |
3,082 |
107.7% |
6.4% |
11,819 |
6 |
納智捷 |
Luxgen |
2,497 |
125.7% |
5.2% |
12,404 |
總市場 |
47,936 |
105.5% |
100.0% |
|
2018 年 01 月-累計銷售量排行 (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去年比 |
市占率 |
與領先差 |
1 |
Toyota |
3,742 |
144.9% |
19.7% |
|
2 |
Mercedes-Benz |
3,082 |
107.7% |
16.2% |
660 |
3 |
Lexus |
1,733 |
99.4% |
9.1% |
2,009 |
4 |
BMW |
1,654 |
96.4% |
8.7% |
2,088 |
5 |
Volkswagen |
1,613 |
123.1% |
8.5% |
2,129 |
6 |
Mazda |
1,049 |
64.9% |
5.5% |
2,693 |
總市場 |
18,990 |
114.8% |
39.6% |
|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