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R 先前才揭示過大改款 LM 將在 8 月 22 日上市,並且取得國內將導入 4 車型等資訊。如今國內 Lexus 已率先在上市前將完整預售價與規配上線,350h 採 2.5 升自然進氣油電 E-Four 四驅、綜效馬力 250 匹,500h 則為全新 2.4 升渦輪油電搭配 Direct4 四驅、綜效馬力 371 匹分別為 439 萬 LM350h 7 座、469 萬 LM500h 6 座、575 萬 LM350h 4 座、605 萬 LM500h 4 座。目前經銷端傳出大改款 LM 已接單超過 1,500 張,但 LM 500h 因生產排程於 2023 年底,預期要到 2024 年初才會交付。


大改款 LM 最早是在 2023 年 4 月中旬於上海車展發表,隨著大改款 LM 在國內上市日期的逼近,和泰汽車將在經銷端陸續舉行產品教育訓練,許多產品資訊與間諜照也持續流竄,先前更有網友分享 LM 350h 無偽裝間諜照。而經銷端先前已傳出 4 車型接單價 439 至 605 萬的資訊,如今總代理和泰正式於官網上傳完整的規配型錄,並且確認了前述的各車型預售價資訊。

從售價入門門檻來看,439 萬 LM350h 7 座就一舉比前代 300h 車型增加 67 萬元,主要為大改款突破奢侈稅門檻,前述接單價為已含奢侈稅後之價格,也比起同平臺第 4 代 Alphard 的 315 萬整整多出 124 萬。而大改款 LM 入門 6 座/7 座、相對頂規 4 座的價差,則達到 136 萬,至於 350h 與 500h 兩種動力的價差則為 30 萬。
大改款 Lexus LM 車身尺碼與 Alphard 比較 | |||
車型 | 第 2 代 Lexus LM(對比前代) |
第 1 代 Lexus LM |
第 4 代 Toyota Alphard |
車長(mm) | 5,130(+90) | 5,040 | 5,010 |
車寬(mm) | 1,890(+40) | 1,850 | 1,850 |
車高(mm) | 1,940(+50) | 1,890 | 1,950 |
軸距(mm) | 3,000 | 3,000 | 3,000 |
從此次和泰公布的完整規配型錄內容來看,國內大改款 LM 的車身長寬高為 5,130x1,890x1,940mm、軸距為 3,000mm,與前代 LM 相較大改款在車長增加 90mm,最主要是前懸增長 30mm、後軸之後增加 60mm,車寬比前代 LM 加寬 40mm,車高則增加 50mm、突破 1.9 米的車高在都會區會略有限制。若與大改款 Alphard 的長寬高 5,010x1,850x1,950mm 相較,LM 車長多出 120mm、車寬也加寬 40mm、但車高略低 10mm。

外觀部分,原廠強調 LM 採用 Lexus 最新的電氣化美學語言,以精緻的一體化紡錘形車身 Spindle Body,來展現其獨具風範的霸氣風格,而車身高雅的線條在車側自然舒展,與前水箱護罩封閉式的空氣動力學造型相得益彰。
國內外關標配的配備部分,全車系皆標配具有 AHS 智慧型遠光燈自動遮蔽的 3 眼式 LED 頭燈組、頭燈清洗器,加上車尾的貫穿式尾燈,其餘配備還包含 19 吋鋁圈組(225/55 R19)、Smart Access 智慧型車門自動啟閉、自動吸附式車側滑門、電動開闔尾門、雙片式開闊天窗、電動後視鏡附加熱除霧與防眩、後導流尾翼,另外 LM 車系也較 Alphard 車系多出電動車側踏板。



內裝部分,國內大改款 LM 以「雅逸尊榮(Dignified Elegance)」理念設計同樣有著 Tazuna Concept 思維環繞駕駛的座艙,除了前方日本原裝的 12.3 吋數位儀表、中央也配置最新世代的 14 吋觸控螢幕外,350h 動力分為 7 座、4 座兩種可選,至於 500h 則為 6 座、4 座兩種選擇,其中 350h 7 座布局為 2+2+3,500h 6 座布局則為 2+2+2。


6 座、7 座車型上除第二排獨立 Ottoman 座椅,也俱備車頂的 14 吋後座影音螢幕系統,加上全車系標配的後座置頂式操控面板,能實現對空調、座椅位置、遮陽簾、照明系統等多項功能整合控制。
另外,入門的 350h 7 座、500h 6 座車型上,還配有 HUD 抬頭顯示器、方向盤觸控追跡功能、前座第一排手機無線充電;不過反倒在頂規的 4 座車型上,取消了前述配備,但改為第二排座椅加入後排手機無線充電。

頂規的 4 座車型,除採用 48 吋的寬比例後座顯示幕搭配中央格版,也具有升降隱私玻璃、以及便利下車的輔助把手,48 吋螢幕更可區分為 2 大塊顯示區域,分別對後座左邊、後座右邊乘客顯示不同的畫面。車內則有 14 種主題氣氛燈、或是 50 種客製化氣氛燈色彩,總計有多達 64 色可選。此外,國內頂規的 4 座車型也追加專屬奢華內飾、便利傘架、還有 23 支喇叭 Mark Levinson 音響。至於一般 6 座、7 座車型則是 21 支喇叭 Mark Levinson 音響。

其餘內裝配備方面,全車系也標配方向盤真皮包覆原木與電動 4 向功能、方向盤換檔撥片、矢羽根內裝飾板、數位車內後視鏡、後座車窗遮陽簾、後座雙 5.5 吋多功能控制螢幕、8 向電動駕駛座椅含 4 向腰靠、4 向電動副駕駛座椅含 2 向腰靠、雙前座通風/加熱座椅、駕駛座 3 組記憶、第二排通風/加熱座椅、第二排 Ottoman 座椅、第二排按摩功能、四區恆溫空調、nanoeX 空氣清淨系統。
座椅材質部分,不同於國內 Alphard 合成皮,國內 LM 車系 7 座/6 座版本在第一排與第三排為 Semi-Aniline 頂級真皮、第二排為 L-Aniline 奢華真皮皮質;4 座版本則是第一排為 Semi-Aniline 頂級真皮、第二排為 L-Aniline 奢華真皮。此外 4 座版還搭載專屬的紅外線熱感應溫控系統、獨立冷藏櫃設計。

駕駛輔助部分,大改款 LSS+也搭載新世代的 LSS+ 3.0 駕駛輔助系統,較 LSS+ 2.0 新增多項功能,其中包含了路口車流辨識、緊急閃避轉向輔助、及速限標誌辨識等,並優化 DRCC/LDA/LTA 車速控制及車道輔助邏輯,藉此提供更出色的駕駛輔助表現。此外,全車系更標配 SEA 安全離座輔助,透過全新導入的 E-Latch 電子式門把,結合 BSM 盲點偵測警示系統下,擁有 SEA 安全離座輔助功能,藉此降低下車時遭後方來車碰撞的風險,進一步提升整體安全性。國內車型更標配 AP 自動停車輔助系統。
動力系統方面,國內 LM 350h 與 Alphard 一樣是導入 E-Four 四輪驅動版本、並沒有海外的前驅車型可選,採用與 Alphard 相同的 A25A-FXS 2.5 升直列 4 缸自然進氣引擎本體與雙極鎳氫電池,搭配 E-CVT 無段變速系統、E-Four 4WD 電子式四輪傳動系統,綜效最大馬力同為 250 匹,引擎本體最大馬力為 190 匹/6,000 轉、最大扭力則為 24.4 公斤米/4,300~4,500 轉,能源局公布之油耗為每公升 16.2 公里。

全新導入的旗艦動力 LM 500h 部分,則與 Lexus RX 500h 相似,採最新世代的 2.4 升 Turbo Hybrid 渦輪油電混合動力配置,搭配後軸 eAxle 馬達下形成 Direct4 電子四驅系統,採用 6 速 Direct Shift 手自排變速箱下,最大綜效馬力為 371 匹,引擎本體最大馬力為 275 匹/6,000 轉、最大扭力為 46.9 公斤米/2,000~3,000 轉。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