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臺各地熱鬧舉辦 2016 年跨年活動,以及 2016 臺北新車大展於 2016 年 1 月 3 日圓滿落幕後,臺灣車壇也正式揮別 2015 年,當然,以監理單位的領牌作業來看,2015 年 12 月 31 日
是 2015 年度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各大車廠把握年底最後一波的衝刺機會,結合臺北車展所拉抬的新車銷售議題,最後,在封關的 12 月份繳出總市場銷售 41,821 輛的規模,較 11 月份大幅成長 2 成,總市場全年累積銷量突破 42 萬輛大關,達到 420,780 輛的規模。
不過,由於 2015 年 12 月份相較於 2014 年 12 月份僅微幅成長 0.1%,導致 12 月份同期無力大幅超越前一年,也因此,無法協助 2015 年全年度銷售量扭轉較 2014 落後的大局,繳出了 0.7%的年度總量落後幅度。由 U-CAR 歷年的銷售報告數據來看,總市場自 2012 年以來至 2014 年,連續 3 年的成長趨勢,在 2015 年出現成長止步與微幅衰退的現象。
當然,除了整體經濟環境與對未來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讓新車總市場於年初在後勢評估就面對較大壓力,緊接著,Volkswagen 集團排放事件的突發性衝擊,以及舊車換購於貨物稅補助的不確定政策性干擾,都讓 2015 年下半年的新車銷售較難施展。所以,持平來看,2015 年雖然較 2014 年微幅衰退,但隨年底政策補助措施明朗,干擾因素獲得排除,以及 2015 年底的接單將部分反應在 2016 年初領牌數,因此,2016 年 1 月份的總市場表現,也將是檢視新車市場走勢的重點。
1.總市場(國產+進口)
- 2015 年最後一個銷售月份的衝刺,再加上兩年一度臺北車展的因素,總市場維持與 2014 年同月份相同水平,不過,國內市場龍頭的和泰豐田,麾下 Toyota 與 Lexus 在 12 月全月份,共計售出 15,013 輛,較 11 月份成長了 24.4%之外,也比 2014 年同期成長了 8.8%,市佔率更達到 35.9%之多。如此表現除了與 Toyota 的 Corolla Altis、Yaris、RAV4 等車系發揮強勢戰力有關,Lexus 集中於 2015 第四季,發表新年式、小改款等的各車系戰力提升,同樣也反應在熱絡的銷售成績上。
- 12 月份總市場前 4 名的排順,與 11 月份其實相同,同樣是由 Nissan 與 Infiniti 的裕隆日產,奪下亞軍的排名,而 Mitsubishi 與 CMC 的中華三菱則是位居其後,第 4 名則是 Honda 的台灣本田;不過,實際銷售數字卻訴說不同的發展。裕隆日產權月份繳出 4,114 輛,較 11 月成長了 9.4%,但市占率卻從 11 月的 10.8%,小幅下滑到 9.8%。第 3 名的中華三菱雖然較上個月成長,成長來到 4.2%,但從 3,348 輛的實績來看,與 11 月份的 3,213 輛對照,相當於是持平的成績。
- 緊追在後的台灣本田,全月共繳出 3,019 輛,相比 2015 年 11 月、成長幅度幾近於 40%,除了主力銷售車款的產品力之外,祭出海外旅遊的優惠方案,同樣也是功不可沒的優勢所在,也一舉拉近與中華三菱之間的差距,僅僅相差 329 輛的表現。在農曆年前的 2016 年 1 月份、台北車展期間的投入,是否能在 1 月成功擠上前三寶座,值得消費者注意觀察。
- 排名第 5 的 Ford 福特六和,全月繳出 2,202 輛,雖然成績仍遠不及 2014 年 12 月,但這也是在近兩個月的低靡後,重新擠下改以進口為主的台灣馬自達,回歸到第 5 名的排順,與 11 月份相比,成長幅度達到 66.6%,不過,與 Mazda 之間的差距,僅有 30 輛之落差,能否在 2016 年開春維持此一表現,不僅值得關注,很可能也展示國內市場架構變革的可能性。
- 而講述到進口與國產之間的變化,Mercedes-Benz 與 BMW 的強勢表現,自然是不容錯過的關鍵環節之一,台灣賓士雖然排名較 11 月份下滑一名,市占也從 5.0%稍稍下滑到 4.8%,但在 12 月的銷售表現超過 2,000 輛之多,全年度累計銷售更達 21,542 輛之譜。而 BMW 表現也不遑多讓,2015 年 12 月繳出 1,721 輛、總市場排名第 8,全年度累計則達到 19,533 輛。
|
2015 年 12 月-廠牌別排行 (國產+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上月比 |
去年比 |
市占率 |
1 |
和泰豐田 |
Toyota 、Lexus |
15,013 |
124.4 |
108.8 |
35.9 |
2 |
裕隆日產 |
Nissan、Infiniti |
4,114 |
109.4 |
98.8 |
9.8 |
3 |
中華三菱 |
Mitsubishi、CMC |
3,348 |
104.2 |
96.1 |
8.0 |
4 |
台灣本田 |
Honda |
3,019 |
139.9 |
85.3 |
7.2 |
5 |
福特六和 |
Ford |
2,202 |
166.6 |
82.8 |
5.3 |
6 |
台灣馬自達 |
Mazda |
2,172 |
117.9 |
219.2 |
5.2 |
總市場
|
41,821 |
120.0% |
100.1% |
100.0% |
2.國產轎車
國產轎車市場 12 月份的排名,前 4 名的排順與 11 月份相同,仍舊是由 Toyota 的 Corolla Altis 獨領風騷,全月份繳出 5,351 輛的成績,較 11 月成長了 35.3%之多,當然也是其餘對手難以望其項背的銷售數字;而自家 Toyota 的 Yaris,則是繳出了 1,632 輛,成長幅度超過 20%,同樣是穩居亞軍的位置。除了因應和泰汽車持續的推出、市價近 5 萬元的 55 吋 4K+電視促銷方案之外,強化安全配備,推出專屬套件車型,且價格策略的訂定,都是 Corolla Altis 與 Yaris 穩居頭排的要因之一。
相比於 Toyota Yaris 的大幅成長,Toyota Vios 雖然僅以 942 輛的表現,落居 Nissan Tiida 之後排名第 4,但實際上 Vios 的成長幅度也達到 16.2%,第 3 名的 Tiida 則僅成長約莫 4%之譜,因此兩者之間的差距相對拉近,Nissan 是否會針對市場主戰力的 Tiida,在 2016 年 1 月份進行強勢促銷,將會是排名順序的關鍵所在。
豐田大軍的戰力強勢,但在國產轎車市場中比較值得注意的,乃是 Toyota Camry 的銷售表現,雖然對比 11 月仍舊有 15.2%的成長,但相對於其競爭對手的成長幅度,全月 804 輛的成績,排名從 10 月份與 11 月份的第 6 名,下滑至第 7 名。
台灣本田在 12 月份開始,針對國產戰力推出全車系零利率,以及雙人來回機票的加碼促銷,同時,在 11 月初推出了配備升級的 Fit S 特式版,成功反應在銷售數字上,Honda Fit 全月份掛牌數共計 796 輛,單月成長幅度達到 46.9%。而促銷方案的刺激力道,也讓 Civic 有著 49.6%的成長,全月繳出 362 輛的成績,與 Fit 車系分佔排行榜的第 8 與第 10。旗下另一款轎車的 City 車系,選於臺北車展期間發表小改款,藉由維持原有編成售價與強化安全配備來提升競爭力,後續的表現應可在 2016 年初揭曉。
|
2015 年 12 月-國產轎車 TOP 10 |
名
次 |
車 款
|
銷量
|
銷售組成
|
1
|
|
Toyota Corolla Altis 1.8
|
5,351 |
|
2
|
|
Toyota Yaris 1.5
|
1,632 |
|
3
|
|
Nissan Tiida 1.6/1.6T |
1,034 |
1.6 四門 |
131 |
12% |
1.6 五門 |
886 |
86% |
1.6T 五門 |
17 |
2% |
|
4
|
|
Toyota Vios 1.5 |
942 |
|
5
|
|
Nissan Sentra 1.8 |
840 |
|
6
|
|
Nissan Livina 1.6 |
819 |
|
7
|
|
Toyota Camry
2.0/2.5H |
804 |
|
8
|
|
Honda Fit 1.5 |
796 |
|
9
|
|
Ford Focus 1.0/1.5/1.6/2.0/2.0D |
570 |
1.0 四門 |
16 |
3% |
1.0 五門 |
36 |
6% |
1.5 五門 |
456 |
80% |
1.6 四門 |
28 |
5% |
1.6 五門 |
28 |
5% |
2.0D 五門 |
6 |
1% |
|
10 |
|
Honda Civic 1.8/2.0 |
351 |
|
其 他 車 款 (以下車款之排序不代表名次)
|
|
|
Ford Fiesta 1.0/1.5 |
308 |
|
|
|
Ford Mondeo 2.0D |
2 |
|
|
|
Honda City 1.5 |
76 |
|
|
|
Hyundai Verna 1.6 |
78 |
|
|
|
Hyundai Elantra 1.8 |
228 |
|
|
|
Kia Morning 1.2 |
71 |
|
|
|
Luxgen S5 Turbo 1.8/2.0 |
122 |
|
|
|
Mitsubishi Colt Plus 1.5 |
345 |
|
|
|
Mitsubishi Lancer 1.8/2.0 |
247 |
|
|
|
Nissan March 1.5 |
121 |
|
3.國產休旅/商用車
在領牌即享海外來回機票加碼促銷刺激下,Honda 休旅/商用市場主戰力的 CR-V 車系,同樣展現了強勢的銷售力道,全月繳出 1,380 輛的成績,成長幅度高達 57.4%,同時也成功地從 11 月份的第 4 名,重新奪回冠軍寶座,而在近 1,400 輛的銷售數據中,2.4 升車型佔比 90%。雖然 CR-V 在 12 月奪回市場龍頭寶座,但實際上其與亞軍之間的差異不到 200 輛,在 2016 年 1 月份是否會再行加碼來拉開差距,仍有待觀察。
相較於 Honda CR-V 的起伏,Toyota Wish 的表現可以用十足穩健來形容,尤其以一輛即將退役的車而言;Wish 在 12 月共計掛牌數來到 1,269 輛,對比 11 月份成長了 17.3%,不過,與 2014 年同期相比,則是小幅衰退了 2.3%。由於國內法規的改變,加上原廠並未對 Wish 有更進一步的規劃,Toyota 在廂式休旅級距的戰力,將會由 Sienta 來取代 Wish,以一輛即將退役的車款而言,此一銷售表現相當搶眼,而在農曆年前的 1 月份,和泰應當會針對 Wish 車系進行再一波的加碼,隨後再行預備進行產線交接。
Nissan 的 X-Trail 車系,雖然在 12 月份排名第 4,全月繳出將近千輛的 966 輛,但事實上比起 11 月的 999 輛,小幅下滑了 3.3%,裕隆日產在 12 月份,針對麾下全車系推出 3 萬元配件金、多次定保、延長保固以及空調濾網等優惠方案,就成效來說並不令人驚豔,後續如何加碼再行強化刺激力道,會是相當有趣的行銷佈局。
Ford 福特六和在 12 月份,針對 Fiesta 與 Kuga 車系推出的「1 萬元開回家,再享 60 期 0 利率」方案,在 Kuga 的銷售成績上有了絕佳反應,Ford Kuga 的 12 月掛來數,達到 887 輛之多,較 11 月的 485 輛,成長幅度超過 80%。
在國產休旅與商用市場中,另一項值得觀察的,就是 Kia Carens,全月掛牌數來到 139 輛,雖然仍未能順利將產品力完整發揮,但在產能逐步跟上預期,以及品牌重返台灣後,逐步為消費者認識與接受,後續應當有機會能擠進前 10 之排名。
|
2015 年 12 月-國產休旅車/商用車 TOP 10 |
名
次 |
車 款
|
銷量
|
銷售組成
|
1
|
|
Honda CR-V 2.0/2.4 |
1,380 |
|
2
|
|
Toyota Wish 2.0 |
1,269 |
|
3
|
|
CMC Veryca |
1,011 |
|
4
|
|
Nissan X-trail |
966 |
|
5
|
|
Ford Kuga 1.5/1.6/2.0/2.0D |
887 |
1.5 |
541 |
61% |
1.6 |
1 |
1% |
2.0 |
157 |
17% |
2.0D |
188 |
21% |
|
6
|
|
Luxgen U6 Turbo |
717 |
|
7
|
|
Toyota Innova 2.0 |
651 |
|
8
|
|
CMC Zinger 2.4 |
592 |
|
9
|
|
Mitsubishi Delica |
513 |
|
10 |
|
Mazda Mazda5 2.0 |
313 |
|
其 他 車 款 (以下車款之排序不代表名次)
|
|
|
Hyundai ix35 2.0/2.0D |
257 |
|
|
|
Hyundai Santa Fe
|
246 |
|
|
|
Kia Carens |
139 |
|
|
|
Luxgen M7 Turbo 2.2 |
224 |
|
|
|
Luxgen U7 Turbo 2.2 |
104 |
|
|
|
Mitsubishi Outlander 2.4 |
267 |
|
4. 進口總市場
2015 年度國內車市銷售成績於日前正式出爐,進口車總市場由 1 月累積至 12 月總共繳出了 154,685 輛的銷售成績,市占率達到 36.8%的水準,且相較去年同期有著 13.7%的成長幅度,不過國產市場卻是呈現衰退的幅度,使得 2015 年度總市場仍呈現 0.7%的衰退,也可看出國產與進口市場間此消彼長的態勢,且在國內進口車產品不斷推出、且分食國產市場的前提下,可預期的是進口車市占率在 2016 年仍有再度提升的機會。
於 2015 年度遭德國豪華品牌 Mercedes-Benz 在後方緊緊追擊的日系品牌 Toyota,於 11 月憑藉著進口主力販售車款小改款 RAV4 的上市開賣,與 Mercedes-Benz 正式拉開銷量上的差距,至 12 月底總共繳出 24,026 輛的年度總銷售成績,較 Mercedes-Benz 領先達 2,484 輛,維持在進口年度銷售冠軍品牌的位置。不過,以年度銷售量成長表現來說,Mercedes-Benz 其 11.6%的成長率表現,仍較 Toyota 的 5%來的出色。
位居第 3 的德國豪華品牌 BMW,其 19,533 輛的年度銷售成績,雖仍不及主要同級對手 Mercedes-Benz 的 21,542 輛表現,但 15.4%的年成長率表現則明顯更加突出;另一方面,由於國內水貨商生態多以進口雙 B 為主,而其中又以 Mercedes-Benz 車款更受水貨商青睞,因此,若考量上述特殊因素後,德國雙 B 豪華品牌歸屬於原廠總代理領牌數的差距,合理推論是較雙 B 總市場領牌數差距來得更為拉近,不過,由於新車銷售報告統一以監理站全國各品牌車系掛牌量為準,各品牌原廠總代理與水貨領牌數的差異因素,並未列入銷售數據差異化的參數。
接著,談到進口車市場成長率最高的品牌,則當屬 2015 年正式以進口產品為主軸的 Mazda,與 2014 年度相比的成長率超過 2 倍,站上了第 4 名的位置,也成功寫下 Mazda 在臺灣品牌銷售策略轉換的新里程碑。
回到 2015 年 12 月的進口總市場部份,在大改款 RAV4 上市後注入銷售強心針的日系品牌 Toyota,以 2,729 輛的銷售表現穩坐進口品牌第 1 名,且其中有 2,196 輛皆是新一代 RAV4 車系,不難得知 RAV4 車系對於 Toyota 進口市場的重要性,且相比 11 月也有著 7.1%的小幅增長,交出了漂亮的年終成績單。
12 月向來是進口品牌進行年末最後銷量衝刺的時機,故與 11 月相比之下,可以發現上榜進口品牌在銷售表現幾乎都是呈現正向成長的趨勢,除了排行第 2 的德國豪華品牌 Mercedes-Benz 與第 3 的日系品牌 Mazda 皆有著 15%的成長表現外,日系豪華品牌 Lexus 以及日系品牌 Subaru 更分別有著 42.3%跟 73.4%的驚人表現。而排行第 7 的德國品牌 Volkswagen 雖與 11 月相比有著 4%的微幅成長,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有著高達 42%的衰退幅度。
|
2015 年 12 月-廠牌別排行 (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上月比 |
去年比 |
市占率 |
1 |
Toyota |
2,729 |
107.1 |
97.1 |
17.1 |
2 |
Mercedes-Benz |
2,023 |
115.9 |
112.6 |
12.7 |
3 |
Mazda |
1,859 |
115.1 |
359.6 |
11.7 |
4 |
BMW |
1,721 |
99.0 |
80.6 |
10.8 |
5 |
Lexus |
1,635 |
142.3 |
142.3 |
10.3 |
6 |
Subaru |
947 |
173.4 |
129.9 |
5.9 |
總市場 |
15,941 |
119.7% |
109.0% |
38.1% |
5. 進口車
進口一般品牌轎車
來到 2015 年最後一個月份的衝刺,各家車廠均需綜合考量年度品牌與車系銷售達標進度,並進行最後的調控,也因此,12 月份相來就是競爭激烈與促銷籌碼運用較為積極的月份。
經過一輪的激戰後,12 月份的進口一般品牌轎車系排行榜,出現與前幾個月略有不同的變動。原本 Mazda 與 Volkswagen 各有 2 款車系分庭抗禮的局面,隨著 Mazd Mazda2 被擠出排行榜而出現變化,新進榜的是繳出 181 輛的 Suzuki Swift 車系,協同銷量亮眼的 262 輛 SX4 Crossover,成功替 Suzuki 取得榜內 2 席。經此變動之後,12 月份的排行榜依序為 Mazda Mazda3、Suzuki SX4 Crossover、Volkswagen Golf、Suzuki Swift 與?koda Fabia 等車系。
除了榜內的暢銷車系之外,其實 12 月份的榜外也頗為精彩。包括擠出榜外的 Mazda Mazda2 有 136 輛的成績之外,破百輛以上的車系也有 Subaru Impreza、Subaru Levorg、Ford Mondeo 與 Mazda Mazda6 等,各自在進口車市場有穩固的支持者。
值得一提的,是改為純進口導入的 Ford Mondeo 車系,隨汽柴油與 Hybrid 油電混和動力車型逐步到位,車系產品力獲得更為全面的發揮,12 月份突破百輛的銷量是其指標,Mondeo 車系能否維持穩定戰力,後續幾個月將是觀察重點。另外,在排行榜規畫屬於稀有車的 Ford Mustang 野馬車系,在 12 月可說是一點也不稀有,隨著第 6 代 Mustang 於 2015 年 3 月份發表,替車系帶來全面的新貌,加上 10 月份開始預接單更高規格的 Mustang 5.0L GT,並於 12 月正式上市,預接單累積能量與新車到港,最終在 12 月份繳出亮麗的成績。
專精日系小車的 Suzuki,12 月份可說是動作頻頻,不僅 SX4 Crossover 祭出贈送二輪重機的優惠措施,一舉獲得消費者關注的目光,店頭促銷籌碼的積極放大,更讓消費者在購車議價時的性價更有感,並吸納部分預算考量的國產掀背車客層,轉投 Suzuki 懷抱,也因此,讓促銷條件加碼的 SX4 Crossover 與 Swift 同步傳出捷報。
|
進口一般品牌休旅車
擔綱 Toyota 進口車系中軍大將的 RAV4 車系,沒有意外地,再次拿下進口車系的月銷售冠軍,單一車系高達 2,196 輛的掛牌規模,不僅強力奧援 Toyota 穩坐進口車龍頭,單車系堅實的銷售量也勝過其他進口車廠,各別的品牌月銷量規模,可說以一擋百並不為過。不過,若加總 11 月份的 2,071 輛與 12 月份的 2,196 輛後,小改款 RAV4 車系於 2015 年底總共繳出 4,267 輛的銷售規模,與和泰汽車於 RAV4 小改款上市時,所宣稱 2015 年底掛牌總數設定在 5,000 輛的目標,仍有些差距。
進口一般品牌休旅車排行榜內,除了龍頭車系 RAV4 之外,也都是榜內老面孔,依序是 Mazda CX-5、Subaru Forester、Honda Odyssey 與 Toyota Previa 等,各自的銷售量均較 11 月份成長,幅度由近百輛至 2 百輛不等,不過,最大的變化,是銷售量增幅最大的 Subaru Forester,榜內名次由 11 月份的第 5 名推進至 12 月的第 3 名。
由進口一般品牌運動休旅車來看,當前的態勢是 Toyota RAV4 車系獨強,其強盛的火力不僅壓制其他進口運動休旅車,連國產運動休旅車也難擋其鋒。不過,近幾年火熱的運動休旅車市場,仍屬多頭興盛格局,除 RAV4 車系之外,Mazda CX-5 與 Subaru Forester 兩車系,也各有穩定的客層支持,並未被邊緣化。另一方面,即將於 2016 年推出大改款的 Volkswagen Tiguan,也是德系運動休旅車的代表車系,待其產品全新換血之後,市場將再掀新一輪競逐。
若進一步看進口運動休旅車的第 2 領先集團角逐,面對年度的最後一個月銷售衝刺期,Mazda 旗下 SUV 銷售主力 CX-5 車款,也繳出了漂亮的成績單,以 481 輛的掛牌數位居第二,不但較 11 月份有著 27.2%的成長幅度,且相較去年同期亦有著 39.4 的成長表現。而與 CX-5 在銷售表現上有著激烈競爭的 Subaru Forester,雖在 12 月份仍不敵 Mazda CX-5,但 448 輛的銷售成績也僅有著 33 輛的差距,且與 11 月相比更有著超過 1 倍的銷量成長幅度,年末進行最後衝刺的意味相當明顯。
自 2015 年 6 月首度引進國內、便成功在市場創造話題的 Honda Odyssey,於新車市場上更屢屢出現缺車的狀態,如今在原廠供貨狀態逐漸正常化後,其銷量表現依然亮眼,12 月以 351 輛的銷售表現站上第 3 名的位置,且成功超越了其市場上的主要對手 Toyota Previa,也對 Honda 品牌的整體銷售表現有著顯著提升。而甫於 2016 臺北車展亮相、將於 2016 年正式導入國產化的全新入門休旅產品 HR-V,能否為 Honda 整體銷量再創新高,也相當值得令人期待。
整體來看進口 MPV 級距市場,一如先前所觀察的,Honda Odyssey 運用其產品力與品牌魅力,成功搶下 Honda 在進口 MPV 的首座灘頭堡,更憑藉新世代產品的優勢,力壓原有的級距龍頭 Toyota Previa 車系。而一般品牌的進口 MPV 級距,2016 年肯定精彩可期,包括水貨強者 Toyota Sienna 車系,Toyota 總代理和泰汽車將規劃導入,另外,Honda 日規版 Odyssey 新追加的 Hybrid 油電混和動力車型,以及 Mazda 於北美推出的大改款 CX-9 車系,產品競爭力均獲大幅強化,能否有機會導入臺灣,也將牽動市場版圖走勢。
|
2015 年 12 月-進口一般品牌 |
名
次 |
轎 車 車 款 |
銷量 |
|
名
次 |
休 旅 車 款 |
銷量 |
1
|
Mazda Mazda3 |
1,122 |
1 |
Toyota Rav4 |
2196 |
2
|
Suzuki SX4 Crossover |
262 |
2 |
Mazda CX-5 |
481 |
|
Volkswagen Golf |
185 |
3 |
Subaru Forester |
448 |
4
|
Suzuki Swift |
181 |
4 |
Honda Odyssey |
351 |
5
|
Škoda Fabia |
175 |
5 |
Toyota Previa |
244 |
|
|
|
|
|
|
其 他 轎 車 |
其 他 休 旅 車 |
|
Ford Mondeo |
118 |
|
Ford Ecosport |
89 |
|
Ford Mustang |
61 |
|
Hyundai Starex |
182 |
|
Mazda Mazda2 |
136 |
|
Nissan Juke |
98 |
|
Mazda Mazda6 |
120 |
|
Subaru Levorg |
118 |
|
Subaru Impreza |
134 |
|
Toyota Prius Alpha |
35 |
|
Subaru Legacy |
56 |
|
Toyota Sienna |
113 |
|
Subaru Outback |
161 |
|
Volkswagen Sharan |
70 |
|
Toyota Prius C |
69 |
|
Volkswagen Tiguan |
185 |
進口豪華品牌轎車
儘管 12 月份的進口豪華品牌轎車,排行榜內的成員跟 11 月完全相同,Mercedes-Benz 旗下有 C-Class 與 E-Class,BMW 旗下也有 3 系列與 5 系列入榜,讓德國雙 B 品牌各有 2 款車入榜,日系豪華品牌則以 Lexus ES 為代表。但很顯的變化,來自 Lexus 旗下的轎車銷售主力車系 ES,其在 12 月份可說是全力突擊,全月大量繳出 534 輛的領牌數,僅僅以 5 輛之差落後於 C-Class 車系,差一點就讓 C-Class 翻船繳出單月銷售桂冠。
而在銷售量來看,排行榜前 3 名的拼鬥相當激烈,第 1 名 C-Class 繳出 539 輛、第 2 名 ES 擁有 534 輛的掛牌數,第 3 名 E-Class 則以 527 輛緊跟在後,第 1 與第 3 名之間的落後差,也僅僅只有 12 輛而已,可說是未到最後勝負難料。
Lexus 品牌轎車產品在 12 月的奮力一搏明顯,除了 ES 車系有明顯的成長之外,另外兩款銷售主力 Lexus CT200h 與 IS 車系,也同步較 11 月份增長 65 輛與 90 輛之譜,展現三轎車與掀背車系齊力衝刺品牌掛牌量的積極動作。
11 月銷售報告所提到的 Mercedes-Benz A-Class 小改款,在 12 月擺脫新舊款車型的空窗期,在 12 月運用完整交車期,展現小改款破百輛的銷售規模,全月 138 輛的掛牌數,比起 11 月份的 76 輛有近倍的成長,也讓 A-Class 發揮搶攻入門年輕客層的版圖擴張效應。
受到各界矚目的品牌旗艦轎車競逐,戰火自 11 月份延續至 12 月份,全新大改款的廠代號 G11/G12 的全新第 6 代 7 Series,12 月以完整的火力迎戰宿命勁敵 Mercedes-Benz S-Class,結果出爐,BMW 新世代 7 系列全月繳出 124 輛,Mercedes-Benz S-Class 則有 145 輛的銷售輛,在此回合競逐成功壓制全新大 7 的積極搶攻。
|
進口品牌豪華休旅車
即使品牌年度銷售量不若 2014 年來的亮眼,不過日系豪華品牌 Lexus 在豪華休旅車市場的亮眼表現依然無對手可與之比擬,Lexus NX 於 12 月份再度以 316 輛的銷售成績站上進口品牌豪華休旅車銷售第 1 名的位置,在新車貨源充足的前提下,不但較 11 月份銷售成長達 44.3%,且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有著超過 1 倍的增長。
甫於 10 月推出新一代車系的 Lexus RX,在 12 月份的銷售表現雖未較 11 月份來的亮眼,283 輛的銷售表現有著 9.6%的小幅衰退幅度,不過依 Lexus RX 在新車市場上的熱度表現,主要的原因應在於新車到港數量未能即時供應市場的影響所致。
於豪華休旅車市場有著穩定銷售表現的 BMW X5 車系,在 12 月的最後銷售衝刺期亦繳出漂亮的成績單,以較 11 月成長近 1 倍的 185 輛成績,站上進口品牌豪華休旅車第 3 名的位置,而甫於 10 月發表的新一代 X1 車系,於 12 月亦推出了全新入門 X1 sDrive18i 車型,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進入市場,藉此拉抬整體車系的銷售量表現。
|
2015 年 12 月-進口豪華品牌 |
名
次 |
轎 車 車 款 |
銷量 |
|
名
次 |
休 旅 車 款 |
銷量 |
1
|
Mercedes-Benz C-Class |
539 |
1
|
Lexus NX |
316 |
2
|
Lexus ES |
534 |
2
|
Lexus RX |
283 |
3
|
Mercedes-Benz E-Class |
527 |
3
|
BMW X5 |
185 |
4
|
BMW 5 Series |
309 |
4
|
Volvo XC60 |
130 |
5
|
BMW 3 Series |
268 |
5
|
BMW X1 |
109 |
|
|
|
|
|
|
其 他 轎 車 |
其 他 休 旅 車 |
|
BMW 2 Series |
212 |
|
Audi Q5 |
38 |
|
Lexus CT |
232 |
|
BMW X3 |
100 |
|
Lexus IS |
226 |
|
Infiniti QX60 |
27 |
|
Mercedes-Benz A-Class |
138 |
|
Infiniti QX70 |
19 |
|
Mercedes-Benz B-Class |
125 |
|
Mercedes-Benz
GLE-Class |
20 |
|
Mercedes-Benz S-Class |
145 |
|
Porsche Cayenne |
42 |
|
Volvo S60 |
145 |
|
Porsche Macan |
36 |
6.特殊稀有車篇
時序邁入 2015 年的最後一個月,為了趕上年底前交車上路的熱潮,眾家稀有車品牌在 12 月都很用力的想交出一張亮眼成績單,但就數量和車款來看,仍以來自義大利的 Ferrari,Lamborghini 和 Maserati 最受國內高端消費者青睞,甚至連 Alfa Romeo 和 Fiat 都各有一群相當忠誠的擁護者,其中不但 Ferrari 交出了 1 輛 LaFerrari,1 輛 FF,2 輛 California T 與 6 輛 458,Maserati 也有 31 輛各式新車上路,而 Lamborghini 則是有 1 輛 Aventador LP 750-4 SV 與 2 輛 Huracan LP 610-4 出場,且待它們分別於 2016 臺北車展發表的 488 Spider,Huracan LP 610-4 Spyder 和 Huracan LP 580-2 開始交車後,相信掛牌數定會更令人驚艷。
有意思的是,英國品牌部分,這次雖然 McLaren 沒能帶旗下 Sports Series 新車助拳,但 Lotus 卻交了 1 輛 Evora,且復古手工品牌 Morgan 亦有 2 輛 Plus 4 上路,Rolls-Royce 與 Jaguar 則是穩定地交出 1 輛 Ghost 和 3 輛 F-Type 的成績。
此外,另一個稀有車市場的大戲,便是 Lamborghini 和 Lotus 的總代理嘉鎷興業於 2015 年最後一天向媒體預告了它們將正式代理來自瑞典的頂級 Hypercar 品牌:Koenigsegg,且預計最快農曆年前便會在臺舉辦品牌發表會,但目前關於引進車款、代理方式等,總代理都相當保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屆時 Koenigsegg 正式引進國內後,絕對會在國內超跑市場產生極大的連鎖效應,帶動更多稀有車品牌導入。
|
2015 年 12 月-稀有車種銷售表 |
廠牌 |
車款 |
銷量 |
Alfa Romeo |
4C |
1 |
Audi |
R8 4.2 |
3 |
RS 3 |
10 |
RS 5 |
1 |
RS 4 |
1 |
RS 6 |
1 |
Bentley |
Continental GT |
2 |
Flying Spur |
2 |
BMW |
M 235i |
5 |
M3 / M4 |
1 / 1 |
M 5/ M6 |
2 / 3 |
i8 |
1 |
Ferrari |
California T |
2 |
458 車系 |
6 |
FF |
1 |
LaFerrari |
1 |
Fiat |
500 |
1 |
Abarth 500 |
1 |
Ford |
Mustang 車系 |
61 |
Jaguar |
F-Type 車系 |
3 |
Lamborghini |
Huracán LP 610-4 |
2 |
Aventador LP 750-4 SV |
1 |
Lotus |
Evora |
1 |
Maserati |
Ghibli 車系 |
16 |
Quattroporte / S Q4 |
7 / 6 |
GranTurismo Sport |
2 |
Mercedes-Benz |
A 45 / CLA 45 / GLA 45 AMG |
3 / 7 / 6 |
CLS 63 AMG |
5 |
S 63 AMG |
1 |
ML 63 AMG |
1 |
G63 AMG |
1 |
Mercedes-Maybach S 500 |
5 |
Morgan |
Plus 4 |
2 |
Nissan |
GT-R |
1 |
Porsche |
Boxster / Cayman |
5 / 1 |
911 |
10 |
911 GT3 RS |
2 |
918 Spyder |
1 |
Rolls-Royce |
Ghost |
1 |
結論
回首來看,2015 年絕對是充滿變化的一年,不論是政治環境、經濟基本面、全球油價大幅走跌、油電車補助策略調整、Volkswagen 集團排放事件乃至下半年持續發酵的購車補助政策面干擾等,都是各界在年初難以全面預估,甚至也無法想像的變動因素,但這些,確實都在 2015 年陸續發生,著實大大考驗車廠經營團隊的應變能力。
而就大勢來看,2015 年的全年新車銷售總市場較 2014 年微幅衰退 0.7%,但相反地,進口車總市場卻有 13.7%的亮眼成長,這更反應國產車銷售市場顯著的衰退幅度,而在總市場規模無法擴大下,進口車市場的活絡動力,可說是蠶食國產車版圖所轉換來的。儘管取得 12.4%成長幅度的 Honda,是市場唯一較 2014 年成長的國產品牌,但若扣除 Honda 全新進口 Odyssey 車系在 2015 年於下半年挹注的 2,052 輛銷售量後,品牌成長幅度則大幅萎縮至 4%。國產走弱,進口走強,這是 2015 年的大勢之一。
而就進一步來看進口豪華車市場,2015 年也是部分品牌「成長分速」甚至是「負成長」的關鍵年。Mercedes-Benz 與 BMW 兩大德系豪華品牌,2015 年各有 11.6%與 15.4%的年成長斬獲,但值得注意的,日系豪華車代表的 Lexus,卻出現 6.5%的衰退幅度,這也是 Lexus 自 2008 年金融海嘯低點反彈以來,在走了 6 年的成長趨勢後,首度出現品牌銷量負成長。相較於德系雙 B 品牌的穩健成長,Lexus 的反轉將是警訊,也反應在政府調整 Hybrid 油電車貨物稅補助措施、Lexus 品牌輕排量引擎導入較競爭對手稍晚與尚未如對手編成豐沛的產品陣容,已產生 Lexus 未能隨豪華車升溫起飛的阻力,該品牌後續動向將值得關注。
另一家重要的德系豪華車廠 Audi,也面臨豪華品牌成長分速的考驗。儘管 2015 年全年繳出 5,073 輛,成功跨越 5 千輛大關,但相較於 2014 年的 3%成長幅度,仍無法追趕主要競爭對手的雙位數成長。Audi 如何擺脫 2015 年受到集團排放事件的干擾,在 2016 年重新站穩陣腳,並取得追趕豪華車競爭對手的雙位數成長幅度,以避免品牌雖有成長但仍跟競爭品牌落差擴大的窘境,將是品牌在臺灣市場的重要任務,也考驗 Audi Taiwan 能否實現 2017 年銷售萬輛的重要關鍵。
最後,儘管 2015 年多所動盪,但展望 2016 年仍有值得期待之處。包括政府對於獎勵舊換新的購車補助政策,已在政策面由立院三讀通過並確認實施日期與細則,因此,在政策面的不確定因素獲得排除,另一方面,2015 年下半年的觀望買氣也於年底陸續湧現,加上 2016 年臺北車展各車廠齊力拉抬買氣並發揮多款新車效應,也對於市場加溫有所助益,雖部分訂單無法立即轉換為 2015 年的掛牌數,但 2016 年初於農曆年前也是銷售與掛牌的旺季,2015 年底延遲的買氣與領牌數,將有機會在 1 月份持續發酵。
|
2015 年 12 月-累計銷售量排行 (國產+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去年比 |
市占率 |
與領先差 |
1 |
和泰豐田 |
Toyota、Lexus |
132,419 |
95.1 |
31.5 |
|
2 |
裕隆日產 |
Nissan、Infiniti |
43,416 |
90.9 |
10.3 |
86,003 |
3 |
中華三菱 |
Mitsubishi、CMC |
42,134 |
96.8 |
10.0 |
90,285 |
4 |
台灣本田 |
Honda |
27,639 |
112.4 |
6.6 |
104,780 |
5 |
福特六和 |
Ford |
21,942 |
88.8 |
5.2 |
110,477 |
6 |
臺灣賓士 |
Mercedes-Benz |
21,542 |
111.6 |
5.1 |
110,877 |
總市場 |
420,780 |
99.3% |
100.0% |
|
2015 年 12 月-累計銷售量排行 (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去年比 |
市占率 |
與領先差 |
1 |
Toyota |
24,026 |
105.0 |
15.5 |
|
2 |
Mercedes-Benz |
21,542 |
111.6 |
13.9 |
2,484 |
3 |
BMW |
19,533 |
115.4 |
12.6 |
4,493 |
4 |
Mazda |
17,693 |
335.5 |
11.4 |
6,333 |
5 |
Lexus |
12,448 |
93.5 |
8.0 |
11,578 |
6 |
Volkswagen |
10,837 |
80.4 |
7.0 |
13,189 |
總市場 |
154,685 |
113.7% |
36.8% |
|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