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 5 代 CR-V 在 2016 年問世,全球各市場也陸續進行 CR-V 的世代交替動作,而 Honda 在 2017 年上海車展中,則是帶來了 CR-V Hybrid 的全球首演,這輛搭載了 Hybrid i-MMD 油電複合動力系統的 CR-V 家族新成員,將在 7 月 9 日於中國市場與 1.5 T 版本同步上市,提供中國消費者不同之動力配置選擇,不過據了解,CR-V Hybrid 雖然中國正式發表,但量產以及店頭販售,要等到 9 月份。

東風本田將在 2017 年 7 月 9 日,正式舉行 5 代 CR-V 的發表,除了 1.5 升渦輪增壓動力版本之外,也將正式發表 CR-V Hybrid 車型,中國也是全球第一個發表 CR-V Hybrid 的市場。

臺灣市場部分,5 代 CR-V 已經在 2017 年 6 月底於國內上市,是否會與最大競爭對手、也就是進口導入的 Toyota RAV4 車系相同,增列有 Hybrid 動力的車型選擇,台灣本田表示仍在積極評估中,目前尚未有更進一步的確切資訊,U-CAR 也將持續追蹤並帶來國內消息之報導。

CR-V Hybrid 的傳動系統乃是一具 2.0 升 Atkinson 循環汽油引擎,以及雙電動馬達、鋰電池組的組合。

東風本田針對 5 代 CR-V,為強調 Honda 一貫的運動化品牌風格,分別在車名中加入了 Sport 字樣,共計發表了 CR-V Sport Turbo、以及 CR-V Sport Hybrid 兩種動力選擇,與台灣市場相同,一般車型部分都取消了 2.0 升與 2.4 升自然進氣引擎配置,改以 1.5 升 VTEC Turbo 渦輪增壓引擎選擇;至於僅在目前全球僅中國市場推出的 Sport Hybrid,採用了 2.0 升直 4 Atkinson 循環汽油引擎,與雙電動馬達、鋰電池組的搭配。

動力數據部分,CR-V Hybrid 的汽油引擎可供輸 107 kW 的最大馬力,最大扭力則為 17.85 公斤米,電動馬達則可釋出 135 kW 的最大馬力,以及 32.1 公斤米最大扭力,綜效馬力來到 158 kW;Honda 為 CR-V Hybrid 搭配的乃是 E-CVT 無段變速系統,根據公布的資料來看,對應最重 1,659 公斤的車重,CR-V Hybrid 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可在 9.3 秒內完成,而油耗數據則可達平均每公升 20.8 公里。

變速系統則為 E-CVT 無段變速箱,搭配 158 kW 的最大綜效馬力輸出,讓 CR-V Hybrid 得以在 9.3 秒內,完成靜止到時速 100 公里的加速。

除了導入 1.5 升 VTEC Turbo 渦輪增壓引擎、Hybrid i-MMD 油電複合動力系統等,兩款 Honda 最新之動力配置外,東風本田同樣也將 Honda Sensing 導入中國版之 CR-V 車系中,雖然目前中國售價尚未正式出爐,不過據中國當地經銷通路傳出之休息指出,1.5 升渦輪增壓版本的 CR-V,售價應當會落在 18 萬至 25 萬人民幣之間,也就是約莫 84.6 萬至 117.5 萬臺幣,而 Hybrid 版本的價格代則為 22 萬至 27 萬人民幣,約合臺幣 103 萬至 126.9 萬之間。

編按:東風本田於 2017 年 7 月 9 日,正式於中國市場發表 5 代 CR-V 車系,共計推出 10 款車型選擇,Sport Turbo 推出 7 車型選擇,價格帶為 16.98 萬至 24.98 萬人民幣,而 Sport Hybrid 則推出 3 車型,入門的淨速版售價為 21.98 萬人民幣,淨馳版與淨致版則分別為 23.98 萬人民幣、25.98 萬人民幣,CR-V Hybrid 的價格帶約莫折合臺幣 103 萬至 122 萬的區間。

廣  告

雖然台灣本田針對 CR-V 的 Hybrid 車型,導入國內與否僅表示積極評估中,不過,從品牌發展與市場趨勢來看,導入 Hybrid 版本僅是時間問題,替代能源的發展,乃是近年來各大品牌的發展顯學,許多品牌積極成立子品牌、或是為替代能源標上響亮名號,以與一般車型做出區隔,不過,Honda 近年來在替代能源議題上,似乎不若對手的大張旗鼓。

Honda 在 2017 年上海車展上,舉行的 CR-V Hybrid 的全球首演,同時也針對 Honda 在替代能源發展上的規劃進行宣布。

Honda 社長八鄉隆弘在上海車展中曾表示,「由於全球電動化的趨勢比原先預期的還要快速,因此 Honda 正在調整策略方針,未來將朝加速電動化的目標前進。」,意即 Honda 接下來會在替代能源佈局上多所著墨,也會是各市場必須積極操作的區塊;雖然台灣本田現階段,導入 CR-V Hybrid 車型的機率不高,也不須直接與對手硬碰硬,但從品牌發展的角度來看,勢必要跟隨原廠以及世界潮流之步調,唯一的問題只是導入時機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