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總代理汎德近日替品牌首款將在臺販售的首款純電休旅 iX,先行舉辦媒體預賞會,國內目前以 xDrive40 為 316 萬、xDrive50 為 386 萬雙車型進行接單,xDrive40 擁有 326 匹、425 公里續航,xDrive50 為 523 匹、630 公里續航,國內目前在預售已接單超過 300 張,新車預計 12 月底上市,但首批交付的時程預估最快則會落在 2022 年 3 月。
BMW iX 車系最早於 2020 年 11 月亮相,其大量承襲 2018 年洛杉磯車展推出之 iNEXT 概念車的前衛元素。而在 2021 年 6 月時原廠公布 iX 詳細動力資訊,目前首波區分為採雙馬達四驅的 xDrive40、xDrive50 雙車型,預告未來原廠還會在 2022 年發表更高性能、最大馬力的 iX M60 車型。臺灣市場部分則是繼 2021 年 5 月開放線上預付金保留席次外,還在 7 月底正式公布國內 iX 車系的預售價 Drive40 為 316 萬、xDrive50 為 386 萬。
車型 | BMW iX xDrive40 | BMW iX xDrive50 |
國內預售價 | 316 萬 | 386 萬 |
馬達綜效最大輸出功率 | 240kW / 326 匹馬力 | 370 kW / 523 匹馬力 |
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 | 6.1 秒 | 4.6 秒 |
車輛極速(公里) | 200 | 200 |
可用電池容量 | 71 kWh(總計為 76.6kWh) | 105.2 kWh(總計為 111.5kWh) |
WLTP 續航里程 (公里) | 425 | 630 |
可支援最高 DC 充電功率 | 150 kW | 200 kW |
DC 直流電 0%充至 80%時間 | 31 分鐘 | 35 分鐘 |
原廠 WLTP 能耗表現 | 22.5~19.4kWh/100km | 23~19.8kWh/100km |
動力規格方面,在採用 400V 架構下,iX 全車系使用 BMW 第 5 代 eDrive 動力科技的電子勵磁同步馬達(Electrically Excited Synchronous Motor),電動馬達組內皆沒有使用稀土元素、降低對環境的衝擊,並具有瞬間高扭力輸出、低震動、低運轉噪音等優勢。而 iX xDrive40 採用 76.6kWh 電池(可用容量 71kWh)、前後共雙馬達布局之四驅系統,可供輸 326 匹馬力、64.2 公斤米,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虛時 6.1 秒,電子極速為 200 公里,續航力最高為 425 公里,並支援最高 150kW 直流快充。iX xDrive40 使用 150kW 快充下,10 分鐘內可補充 95 公里的續航里程,0%充至 80%需 31 分鐘。
高階 iX xDrive50 則採用實際容量達 111.5 kWh(可用容量 105.2kWh)的鋰電池組,雙馬達四驅擁有 523 匹馬力、78 公斤米,可以在 4.6 秒內從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電子極速同樣為 200 公里,WLTP 續航里程多達 630 公里,DC 直流快充功率最高達 200kW。iX xDrive50 使用 200kW 快充下,10 分鐘內可補充 150 公里的續航里程,0%充至 80%則需 35 分鐘。全車系皆能輔以全新的主動式動能回收系統,可主動預判前方路況與駕駛動作,主動進行動能回收。而國內導入的車輛 DC 直流電充電介面皆為美規 CCS1 規格、而非歐規的 CCS2。
預賞會展示 xDrive40 動力車型,國內正式配備內容尚待後續確認
而此次媒體預賞會展示的 2 輛車輛,分別為 Aventurine Red metallic 紅色車款與 Storm Bay metallic 灰色車款,皆是屬於 iX xDrive40 動力車型,兩款展示車配備較運動化的 M Sport 外觀套件。但紅色車款另外選配 BMW Laser 雷射頭燈組、銅色外觀套件、總輸出功率達 1,615 瓦的 B&W 沉浸式 4D 頂級音響系統。
另外國內 iX 車系的標配配備規格內容尚未出爐,因此預賞會展示車的配備式樣多少與上市時略有出入,詳細 xDrive40 與 xDrive50 標配內容有待後續總代理公布。
iX 車系車身尺碼為 4,953x1,967x1,696mm、軸距為 3,000mm,主強調其主要在車長與 X5 的 4,922mm 相去不遠,而在車高部分則是與 X6 的 1,696mm 完全相同,塑造兼具空間與動感流線的車身設計,全車的風阻係數更是來到 0.25,塑造 iX 身為純電 SAV(Sports Activity Vehicle)的獨特身型。
車身造型方面,iX 大量運用品牌稱為「Shy Tech 隱形科技」的元素,車頭前方的封閉式雙腎形水箱護罩,內含攝影鏡頭與雷達等高科技傳感系統,並具有獨特的自體修復塗層設計,水箱護罩在不慎刮傷後可於常溫 24 小時內、或高溫 5 分鐘自行修復。而全車隱藏式車門把手設計、車尾品牌廠徽嵌入的後攝影鏡頭與清洗器設計,再加上車頭處藏於廠徽內的雨刷水注入口,都是 Shy Tech 隱形科技的展現。不過車頭處安置電機系統的前蓋無法自行由消費者打開,是售後維修時才能由保修人員開啟。
外觀造型方面,iX 也採前後無窗框設定,車身結構為 Carbon Cage 碳纖維複合材質,並搭配輕量化鋁合金與高剛性剛材打造而成。橫置的 LED 燻黑尾燈組融入尾門線條當中,車身在後保桿處、已及 D 柱的 iX 專屬字樣飾板,皆採黑色高光澤塗裝處理。紅色展示車搭載的銅色外觀套件,則包含前水箱護罩內飾板、後視鏡底座/窗框下緣飾條、車門把手與車型銘牌等處皆為銅色處理。2 款展示車足下則皆標配 22 吋 Individual 1021 式銀黑輪圈組,展示車配胎為 Pirelli P Zero。iX 全車系也搭載 iPhone 手機數位鑰匙 2.0,其採用具獨立通訊晶片的 UWB 超寬頻技術,iPhone 帶在身上時靠近車輛 3 公尺內、就會點亮頭燈迎接駕駛;走進車輛 1.5 公尺範圍內時 iX 會直接解鎖並亮起迎賓光毯。
品牌首款搭載 iDrive 8.0 介面市售車,採大尺寸曲面螢幕布局
內裝方面,iX 也大量融入諸多 Shy Tech 隱形科技設計,並搭載品牌最新世代的 iDrive 8.0 使用者介面。中控臺上方最主要由 12.3 吋虛擬儀表、14.9 吋中控觸控螢幕結合的一體式懸浮曲面螢幕構成,並搭載全新的六角造型多功能方向盤,並可搭載全新介面的車況抬頭顯示器。
iDrive 8.0 則有充滿藝術性的圖像式設計,讓使用者介面更加直觀與個性化,iDrive 8.0 使用者介面中,則整合無線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Connected Drive 智慧互聯駕駛服務、RSU 遠端軟體升級、BMW 智慧語音助理 2.0,BMW 智慧語音助理 2.0 導入懸浮光球動化,可透過大小與亮度模擬真人的臉部表情、反應,帶來更多互動,更首度新增 AR 擴增實境導航系統,擴增實境導航可於 14.9 吋螢幕顯示前方實際路況、並透過圖像標示接下來的導航方向。數位儀表更可分為 Drive 駕馭、Focus 專注、Gallery 純粹共 3 種模式切換。
車內 iX 的 3,000mm 軸距為與 X7 同等級,一體式造型座椅、豪華型四區恆溫空調皆帶來豪華舒適質感。後廂未傾倒前有 500 公升容積,後座以 6/4 分離電控釋放傾倒後,後行李廂容積則可擴充至 1,750 公升,1,615 瓦的 B&W 沉浸式 4D 頂級音響系統則將喇叭藏於車身各處與座椅頭枕之中。車內座椅採天然真皮包覆,以天然橄欖葉材質鞣製而成。全新的排檔座同樣導入 Shy Tech 隱形科技設計,除了面板以 FSC 認證天然木紋飾板製成,更可搭載頂級水晶內裝套件(包含水晶排檔桿、音量調整旋鈕、iDrive 首寫處控鈕、水晶電動調整座椅撥桿)。另外同樣融入 Shy Tech 隱形科技設計的配備,還有全新電控調光全景式玻璃車頂,能分為透明、霧面兩種段位切換。
不過據了解國內未來在 iDrive 8.0 系統內的網路連接仍屬於 4G 訊號,而非以 5G 訊號、eSIM 虛擬通信卡連接。而在 BMW Personal CoPilot 智慧輔助駕駛科技部分,iX 除整合擴增實境導航系統,也搭載更高階的處理器,強化資訊運算速度、以及多面向的資訊整合能力,強調大幅提升現有主動式安全輔助系統等功能。
iX 也另外導入 BMW IconicSounds Electric 純電動能音效,其與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得主 Hans Zimmer 合作,強調將電動車音效結合經典性能車的性能氛圍、排氣聲浪進行模擬。而 iX 也搭載全新 My Modes 模式切換功能,提供 Efficient 節能,Sport 運動、Personal 個人專屬共 3 種駕駛模式,其除可切換車輛動態,更能一併搭配數位儀表與環艙氣氛燈帶來不同的顯示效果,BMW 純電動能音效亦能隨不同行車模式調整。
14 座 BMW 快充站第四季起開始建置,iX 年底發表、明年 3 月交車
而在國內消費者關心的充電網絡建置部分,BMW 總代理汎德先前宣布將攜手全臺經銷商陸續於北、中、南、東全臺各地建置 14 座全新 BMW i DC 直流高速充電站,其充電樁功率最高可達 300kW 以上,並皆為 CCS1 充電規格,但預計會自 2021 年第四季起陸續開始完成建置,時程比起原先預訂的年底前完成稍晚。iX 目前自 5 月展開接單後,接單量已超過 300 張,新車上市時程部分,iX 預計會於 2021 年 12 月底發表,但首批交付時間目前預估會落在 2022 年 3 月,U-CAR 後續仍會持續追蹤相關動向,並替讀者帶來第一手的最新報導。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