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外媒報導指出,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的進口販售,將會加增 10%到 25%不等的臨時關稅,並很可能在 7 月就開始執行,而近期歐盟則正式公布確認 7 月 4 日起,中國進口電動車將須加徵臨時關稅,關稅稅率則依品牌各有不同,從 17.4%到 38.1%不等。也就是說,歐盟將針對中國進口到歐盟境內販售的電動車,徵收 27.4%至 48.1%不等的稅金。

歐盟執行委員會近日確認將在 7 月 4 日起,針對中國進口歐盟的電動車加徵臨時關稅,稅額因應不同品牌而有差異,BYD 比亞迪將被加徵 17.4%,是現階段公布資訊中最少者。

歐盟的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 (European Commission) 在 2023 年 10 月份,對中國輸入歐盟的電動車展開調查,調查的目標是反補貼,主要是為了查詢揮軍歐洲市場的中國電動車,是否在中國市場就已經有著大幅補貼;該項調查依規定需要再 13 個月內完成,而在調查開啟的 9 個月後可以施加暫時性關稅措施,主要是想要避免獲得中國政府補貼的電動車,能夠以低價大量進入歐盟市場,從而對市場、產業造成威脅。

吉利汽車進口歐洲的電動車從 7 月起,則需增加 20%的臨時關稅,最高的則是 SAIC 上汽,增加的稅額為 38.1%,加上原本進口歐洲的 10%稅金,意味著上汽電動車進口到歐洲要課稅達 48.1 個百分點。

這次針對中國電動車所公布的加徵臨時關稅,就屬於前面所提到,9 個月後所施加的暫行性關稅,意味著在 2024 年 11 月前還會有最終調查報告,屆時的舉措才會是最終正式版本;歐盟針對進口車款一般關稅稅率設置在 10%,而 7 月起比亞迪電動車進口歐盟將要加徵 17.4%,吉利汽車為 20%,上汽則是最高額的 38.1%。

其他部分配合調查、但未被抽樣的企業,加徵的臨時關稅稅率為 21%,不配合執行委員會調查的氣屆則會加徵稅率 38.1%;加上原本歐盟所設置的 10%關稅,此次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所公布的臨時關稅,最高仍舊維持在 50%以內,此外調查尚未正式完成,也意味著中國與歐盟之間的交鋒尚未結束。

廣  告

還有一項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國一樣有設廠並出口海外的 Tesla,並未在此次所公布的加徵臨時關稅名單中,另外,部分歐洲品牌也一樣在中國生產電動車款,歐盟增加臨時關稅的措施公布後,是否會帶來中國方面的反應、或者是對歐洲品牌帶來影響,仍是後續值得關注的。而先前比亞迪與奇瑞汽車都已陸續規劃在歐洲設廠,後續也能夠獲得在稅賦上的一些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