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篩選
2024/01/05
18,283
整體而言,筆者認為BMW X6 M60i就像是會讓人上「癮」的彎道「舞」者一般,動力的強勁自然不在話下,甚至性能實力經過實測還比原廠宣稱更佳、可說是深藏不露。更為精妙的是其在整體底盤動態與轉向的反應,帶來更為令人流連忘返的駕馭體驗。但接下來極高機率會被大動力電動車取代,未來可能真的是每多一次體驗、就每多一份珍惜。
2024/03/26
27,385
U-CAR[集體評比] 單元,此次集結現階段國內市場主流、售價200萬至250萬間的雙馬達電動四驅休旅車,囊括BMW iX1、Ford Mustang Mach-e、Kia EV6、Hyundai Ioniq 5、Tesla Model Y與Volvo C40 Recharge為網友進行購車資訊整理,同時彙整稅賦、消耗性零件、非消耗性零件、定保價格等內容,提供市場更全面的電動車購買指南。
[集體評比]200~250萬電動休旅車─電氣規格、長里程能耗與U-POWER充電曲線篇
2024/01/15
30,059
本次的200~250萬電動休旅集體評比,齊聚了5款產品,包括有:BMW iX1、Ford Mustang Mach-e、Kia EV6 、Tesla Model Y Performance以及Volvo C40 Recharge,實際從臺北出發,中途不充電,一「桶」電開到高雄,直接測試能耗表現與充電曲線。
[集體評比]200~250萬電動休旅車─動力操控與主動安全篇
2024/01/12
30,242
此回集評我們集結包含市場上主流的200萬至250萬間之雙馬達四驅休旅,品牌上涵蓋傳統認知的一般品牌、以及豪華品牌車款。各品牌車型有的強調操控,有的強調凌厲加速,有的注重行車舒適度。駕駛輔助Level 2已是基本盤,各家更力拚在科技完整度,以及整體系統作動的細膩程度。
2024/01/12
68,559
本次電動SUV集評中,涵蓋了歐系、韓系及美系的車款,且評比的6款車尺碼上也稍有些落差,Mustang Mach-E和Model Y車長超過了4.7米,而EV6與Ioniq 5落在4.6米多甚至接近4.7米,相對起來iX1與C40 Recharge車格就明顯小上一些。此外,因每款車所源自的地域不同,車輛外觀造型、或是車內的布局及設計上也有所差異,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最喜愛的車型。
2024/01/12
43,467
有鑑於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U-CAR編輯部特別規劃250萬級距主流純電休旅集評,包含2023年於國內首度發表的BMW iX1及Ford Mustang Mach-E車系,以及進行年式更新的Kia EV6車系以及Volvo C40 Recharge車系,另外名列年度銷售前10名排行榜的Hyundai Ioniq 5車系,以及國內純電車款銷售冠軍Tesla Model Y車系也同樣入列。
2024臺北車展:BMW i7 eDrive50 Excellence實車展出,i5、iX1等純電產品同步同臺
2023/12/28
9,288
BMW在臺北車展進行 i7 eDrive50 Excellence 單馬達車型實車展示,其取代既有的 xDrive60 雙車型,同樣搭載總容量 105.7kWh 電池組,單馬達動力為 455 匹WLTP 續航為 611 公里。此外,現場同場包含i5 M60 xDrive、iX1 xDrive30 xLine、iX xDrive50等純電產品線也同步展示。